一种对流式干粉混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5822发布日期:2020-05-26 18:23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流式干粉混合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粉混合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对流式干粉混合机。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建筑节能技术的大力倡导,越来越多的建筑材料厂商大力发展更环保节能的砂浆技术,塔式干粉砂浆设备具有生产效率高、产量大和封闭式生产污染小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

干粉砂浆成套设备主要由输送及提升系统、混合机系统、储料仓系统、包装系统机、除尘系统等组成。

混合机系统主要由干粉搅拌机构成,干粉搅拌机也称为干粉混合机,是一种搅拌设备,干粉搅拌机是由适应于多种干粉、细颗粒状物料的混合(如:腻子粉、粉刷石膏、干粉砂浆、彩色水泥、各种矿粉、化工材料、有机肥料等)。

公开号为cn208911936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新型干粉混合机,其技术要点是:包括搅拌桶,所述搅拌桶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底部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与第一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旋转轴外壁设置有搅拌扇叶,所述搅拌扇叶一端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一侧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一侧设置有刮片,所述刮片外壁设置有凹槽,所述搅拌桶内壁底部设置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底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旋转块传动连接。

上述方案中解决了搅拌完成后干粉无法清理完全的问题,但是由于采用了水平设置的搅拌叶片使得物料的搅拌相对不充分,使得搅拌效果不佳,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流式干粉混合机,其可以使得搅拌桶内的物料形成对流从而相对较为充分的混合。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对流式干粉混合机,包括搅拌桶,所述搅拌桶内开设有内腔,所述搅拌桶的上下部分别开设有入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搅拌桶内穿设有两个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搅拌轴一,环绕所述搅拌轴一设置有螺旋叶片一,两个所述螺旋叶片一位于搅拌桶的中部且两个螺旋叶片一的传输方向相反,所述搅拌轴一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搅拌桶,另一端穿出搅拌桶并连接有用于驱动搅拌轴一转动驱动机构,环绕所述内腔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多个内齿环,所述搅拌桶外设置有用于驱动内齿环转动的驱动电机一,所述内腔设置有两个螺旋叶片二,两个螺旋叶片二分别位于内腔的两端并且传输方向朝向内腔中部并且螺旋叶片二的长度小于搅拌桶的长度,所述螺旋叶片二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内齿环,所述出料口设置有启闭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在搅拌时,位于搅拌桶两端的物料会被位于内腔两端的螺旋叶片二传输至中间位置,而中间位置的物料会被两个传输方向不同的螺旋叶片一传输至内腔两端,使得搅拌桶内的物料会在内腔内形成对流,从而相对较为充分的混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搅拌轴一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得搅拌桶内物料较少时,不会只有一个螺旋叶片一对物料进行搅拌和传输,影响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旋叶片二为双螺旋叶片,并且两个双螺旋叶片二之间距离小于螺旋叶片一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螺旋设置的螺旋叶片二对于物料的搅拌效果相对更佳,同时由于两个双螺旋叶片二的距离小于螺旋叶片一得长度,使得螺旋叶片一能够更有效的将物料传输至内腔的两端,使得对流的效果更佳,从而使得混合的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旋叶片二的截面呈v状且两个螺旋叶片二的v状相向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截面为v状的螺旋叶片二有效的增加了起与物料的接触面积,使得传输和搅拌时能够更有效的对物料进行传输和搅拌,使得物料的混合更加充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环绕所述内腔的内壁开设有多个与其同中心轴的环槽,所述环槽开口朝向内腔的中心轴线并在环槽内并且内齿环卡接于环槽内,环绕所述内腔的中心轴线设置有多个驱动杆,所述内齿环固定连接于驱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杆能够有效的对螺旋叶片二进行支撑,有效的增强搅拌时螺旋叶片二承受载荷的能力,减小搅拌时螺旋叶片二被损伤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齿环环绕其中心轴线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朝向背离内齿环中心的一侧,所述环槽内转动连接有多个平行于搅拌轴一的转动辊,所述转动辊平行于搅拌轴一并且多个转动辊环绕环槽的中心轴线分布于环槽内,环绕所述转动辊设置有环台,所述环台卡接于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在进行搅拌时,转动的内齿环能够带动转动辊转动,相较于内齿环在转动时相对内腔滑动,内齿环所收到的阻碍有效的减小,从而在进行搅拌时能够更加顺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电机一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远离驱动电机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啮合于内齿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搅拌时,联轴器能够对内齿环产生的振动和载荷进行缓冲,有效的减小搅拌时内齿环产生的振动等对驱动电机一造成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联轴器为梅花联轴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梅花联轴器内设置有弹性件,使得内齿环收到较大阻碍或者产生较大的振动时,能够通过弹性件有效的进行缓冲,有效的减小对驱动电机一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有与搅拌轴一平行的蜗杆,所述蜗杆一端穿出壳体并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二,所述蜗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蜗杆垂直的传动杆一,所述传动杆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蜗杆啮合的蜗轮,所述传动杆一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一,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蜗杆平行的传动杆二,所述传动杆二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锥齿轮一啮合的锥齿轮二,所述传动杆二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搅拌轴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涡轮蜗杆传动对驱动电机二的输出转速有效的降低,同时通过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使得驱动电机二与搅拌轴一之间经过多级传动,有效的减小搅拌轴一对驱动电机一产生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启闭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搅拌桶下部的固定板、铰接于出料口边沿的出料挡板和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一端铰接于出料挡板远离搅拌轴一的一侧,另一端铰接于固定板,所述出料挡板为圆弧板,所述出料挡板朝向搅拌桶中心轴线一侧的外壁的直径等于内腔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端视呈圆弧状的出料挡板能够将出料口挡住并在搅拌时能够有效的减小内腔内的死角,有效的减少停留在死角未被搅拌的物料,使得混合相对更加充分,使用效果更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传输方向朝向内腔中间一侧的螺旋叶片二,使得位于内腔两端的物料能够在搅拌时被传输至内腔的中间位置,同时位于内腔中间位置的两个螺旋叶片一,将中间位置的物料传输至内腔的两端,使得物料在内腔内形成对流,从而使得物料在搅拌桶内相对更加充分地混合,搅拌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主要用于展示内齿环和环槽的相对位置关系;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主要用于展示螺旋叶片一和螺旋叶片二的安装位置关系;

图4为图2的a部放大图,主要用于展示转动辊和内齿环的相对位置关系;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主要用于展示齿轮三相对联轴器的安装位置关系;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爆炸图一,主要用于展示启闭机构的结构;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爆炸图二,主要用于展示驱动机构的结构。

图中:1、搅拌桶;11、内腔;12、环槽;13、转动辊;131、环台;14、入料口;15、出料口;2、搅拌轴一;21、螺旋叶片一;22、固定杆;3、驱动机构;31、壳体;32、蜗杆一;33、驱动电机二;34、传动杆一;35、蜗轮;36、锥齿轮一;37、传动杆二;38、锥齿轮二;4、内齿环;41、驱动杆;42、螺旋叶片二;43、齿轮一;44、驱动电机一;45、联轴器;46、凹槽;5、启闭机构;51、出料挡板;52、液压缸;53、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对流式干粉混合机,参照图1和图2,包括横置的搅拌桶1,在搅拌桶1内开设有用于装料的内腔11,内腔11呈圆柱状,在搅拌桶1的上下部分别开设有入料口14和出料口15,并在出料口15(标示于图6)设置有用于控制物料排出的启闭机构5。

参照图2和图3,在搅拌桶1内穿设有两个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搅拌轴一2,两个搅拌轴一2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搅拌轴一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搅拌桶1,搅拌轴一2的另一端穿出搅拌桶1并连接有用于驱动搅拌轴一2转动的驱动机构3,环绕搅拌轴一2设置有螺旋叶片一21,在搅拌轴一2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螺旋叶片一21的固定杆22,多个固定杆22沿搅拌轴一2的长度方向分布,固定杆2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搅拌轴一2,固定杆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螺旋叶片一21,其中两个螺旋叶片一21的旋向相反且位于内腔11的中部,使得两个螺旋叶片一21的传输方向相反。

参照图3和图4,环绕内腔11的内壁开设有多个与其同中心轴的环槽12,多个环槽12沿搅拌轴一2的长度方向分布,环槽12的开口朝向搅拌桶1的中心轴线并在环槽12内卡接有适配的内齿环4,内齿环4环绕搅拌轴搅拌桶1的中心轴线;在内腔11内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驱动杆41,内齿环4固定连接于驱动杆41,多个驱动杆41环绕内齿环4的中心轴线分布,在搅拌桶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内齿环4转动的驱动电机一44。

内腔11内设置有两个螺旋叶片二42,螺旋叶片二42与搅拌桶1同中心轴,两个螺旋叶片二42分别位于内腔11的两端并且旋向相反,使得两个螺旋叶片二42的传输方向分别朝向内腔11的中部,并且两个螺旋叶片二42之间的间距小于螺旋叶片一21的长度。

在进行搅拌时,位于内腔11两端的物料会被螺旋叶片二42搅拌并传输至内腔11中间位置。由于两个螺旋叶片一21的传输方向相反,使得位于中间位置的物料被两个螺旋叶片一21分别传输至内腔11的两端,使得物料在内腔11内形成对流,从而能够使得物料充分混合,搅拌效果更佳。并且两个螺旋叶片二42之间的间距小于螺旋叶片一21的长度,使得传输至螺旋叶片一21和螺旋叶片二42重合部位时,两个螺旋叶片一21能够将物料及时的传输至内腔11两端,使得对流的效果更佳,混合更加充分。

为了使得对内腔11两端的物料的搅拌效果更佳,将螺旋叶片二42设置为双螺旋叶片并且螺旋叶片二42的截面呈v状,两个螺旋叶片二42的v状相向开口。

通过双螺旋叶片设置的螺旋叶片二42使得螺旋叶片二42对物料的传输效果更佳,同时截面呈v状的螺旋叶片二42能够有效的增大其与物料的接触面积,使得螺旋叶片二42旋转时能够带动更多的物料流动,从而能够有效的对物料进行搅拌和传输。

参照图3和图4,同时为了减小进行搅拌时内齿环4收到的阻碍,内齿环4环绕其中心轴线开设有凹槽46,凹槽46开口朝向背离内齿环4的中心轴线的一侧。在环槽12内转动连接有多个平行于搅拌轴一2的转动辊13,多个转动辊13环绕内齿环4的中心轴线分布,环绕转动辊13成型有环台131,环台131部分卡接于凹槽46内。

在进行搅拌时,转动的内齿环4会带动转动辊13转动,从而有效的减小内齿环4转动时受到的阻碍。

参照图3和图5,为了减小转动时内齿环4产生的振动对驱动电机一44造成的损伤,在内齿环4与驱动电机一44之间设置有联轴器45,联轴器45为梅花联轴器且其一端固定连接于驱动电机一44的输出轴,联轴器4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内齿环4啮合的齿轮一43,其中联轴器45可选用hb-38剖开式梅花联轴器。

在转动时,内齿环4的齿的间隙会存在未脱离的物料,会使得内齿环4转动时受到的阻碍增大,内齿环4会对齿轮一43施加一定的力使得齿轮一43有移动的趋势,通过联轴器45能够对内齿环4施加给齿轮一43的力进行缓冲,有效的减小搅拌时内齿环4对驱动电机一44造成的损伤。

参照图3和图7,驱动机构3包括壳体31,壳体31转动连接有与搅拌轴一2平行的蜗杆一32,蜗杆一32端穿出壳体31并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二33,蜗杆一3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壳体31,壳体31内设置有与蜗杆一32垂直的传动杆一34,传动杆一3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蜗杆一32啮合的蜗轮35,传动杆一3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一36,壳体31内设置有与蜗杆一32平行的传动杆二37,传动杆二3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锥齿轮一36啮合的锥齿轮二38,传动杆二3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搅拌轴一2。

在进行搅拌时,通过蜗轮35和蜗杆一32相对较大的传动比对驱动电机二33的输出转速进行减速,并通过锥齿轮一36带动锥齿轮二38转动,转动的锥齿轮二38通过联轴器45将动力传递至齿轮一43,通过齿轮一43带动内齿环4转动,从而有效的减小螺旋叶片一21的转速。

参照图1和图6,在出料口15设置用于控制物料排放的启闭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于搅拌桶1下部的固定板53、铰接于出料口15边沿的出料挡板51和液压缸52,出料挡板51罩住出料口15,液压缸52的一端铰接于出料挡板51远离搅拌轴一2的一侧,液压缸52的另一端铰接于固定板53,其中出料挡板51的端视呈圆弧状并且出料挡板51朝向搅拌桶1中心轴线一侧的外壁的直径等于内腔11的直径。

通过端视呈圆弧状的出料挡板51使得在搅拌时,能够有效减少停留在出料口15处的物料,减少未被搅拌和混合的物料,使得使用效果更佳。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