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经双纬滤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34476发布日期:2020-08-28 17:26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经双纬滤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布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双经双纬滤布。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过滤布,其经、纬线大多采用单一的单丝或是复丝。单丝较硬,织造密度小,孔隙大,过滤时易漏料;复丝较软,织造容易,可达到效高的编织密度,但在使用时阻力大并且容易堵塞、打皱,影响过滤效果及性能。对于在箱式压滤机上或者板框式压滤机上使用的滤布,要求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变形性能、抗拉性能,现有的在箱式压滤机上或者板框式压滤机上使用的滤布,其变形、抗拉、抗压性能还不够理想,在过滤超细且腐蚀性较大的介质时,过滤效果不够优异,还容易受到过滤介质的腐蚀,缩短使用寿命,且过滤完后,由于介质在滤布上的粘附性较强,不易清理,需要通过刮板或者刮刀将滤布上的杂质清除下来,仅采用单一的丝线,滤布的耐磨性能和强度不够高,清洁或者过滤时往往容易对滤布造成磨损,导致滤布的使用寿命缩短,需要经常更换滤布,增加了设备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经双纬滤布,具有抗拉抗压性能佳、耐磨性能高、过滤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经双纬滤布,包括上层滤布、中层滤布和下层滤布,所述上层滤布为纤维混合层,纤维混合层包括棉纤维、玻璃纤维a和导电纤维,所述中层滤布为单丝织造而成的5/3双经双纬的缎纹组织结构,经线的单丝为玻璃纤维b,纬线的单丝为碳纤维,玻璃纤维b的表面设有光触媒层,碳纤维的表面设有活性炭层,所述下层滤布为复丝织造而成的双经双纬的平纹组织结构,复丝为聚乙烯/涤纶/氨纶包覆丝。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玻璃纤维a位于棉纤维的外表面,导电纤维位于玻璃纤维a的外表面。设置的导电纤维和玻璃纤维a保护棉纤维,使得棉纤维具有防腐蚀性,设置的导电纤维一方面使得滤布具有防止静电的效果,使得滤布更易清洁,去除过滤杂质,另一方面增加玻璃纤维a的耐磨性,也大大增加滤布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电纤维采用金属纤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光触媒层采用纳米氧化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层滤布、中层滤布和下层滤布的边沿部分通过缝合线或者粘合剂连接。连接紧密,结构稳定,不易松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聚乙烯/涤纶/氨纶包覆丝是以氨纶为芯纱,涤纶螺旋状缠绕在氨纶的表面,聚乙烯螺旋状缠绕在涤纶的表面,涤纶的缠绕方向与聚乙烯的缠绕方向相反的组织结构。对氨纶二次包覆,形成良好的高强度弹性纤维,聚乙烯在最外层,耐磨性能好,且双螺旋的结构,结构稳定,股线不易松散,耐冲击,能够对上层滤布、中层滤布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有益效果为:通过棉纤维、玻璃纤维a和导电纤维作为纤维混合层进行初步过滤,设置的棉纤维具有对细小颗粒物质的良好过滤作用,对过滤介质进行初步过滤,减少堵塞的情况,导电纤维使得滤布具有防止静电的效果,使得滤布更易清洁,去除过滤杂质,同时利用玻璃纤维a的高强度和导电纤维的高耐磨性能,使得刮刀或者刮板在对滤布进行清理时,不易损伤滤布,延长使用寿命;通过缎纹组织的中层滤布进行过滤,滤孔更加致密,过滤精度更高,且采用玻璃纤维b作为经线,碳纤维作为纬线,加强中层滤布的强度,提高抗拉和抗压性能,不易褶皱,可以适用于不同压力状态下的过滤条件,设置的光触媒层,使得滤布具有光催化功能,在紫外光及可见光的作用下,产生强烈催化降解功能,能有效地降解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能有效杀灭多种细菌,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可以去除色度、臭味和有毒重金属,再利用下层滤布的良好弹性,可拉伸,变形量大,可以较好地支撑上层滤布和中层滤布,同时起到进一步过滤的作用,提高过滤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抗拉抗压性能佳、耐磨性能高、过滤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纤维混合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层滤布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层滤布的组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聚乙烯/涤纶/氨纶包覆丝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层滤布;11、棉纤维;12、玻璃纤维a;13、导电纤维;2、中层滤布;21、玻璃纤维b;22、碳纤维;23、光触媒层;24、活性炭层;3、下层滤布;31、聚乙烯/涤纶/氨纶包覆丝;32、氨纶;33、涤纶;34、聚乙烯。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双经双纬滤布,包括上层滤布1、中层滤布2和下层滤布3,所述上层滤布1为纤维混合层,纤维混合层包括棉纤维11、玻璃纤维a12和导电纤维13,所述玻璃纤维a12位于棉纤维11的外表面,导电纤维13位于玻璃纤维a12的外表面。所述导电纤维13采用金属纤维。通过棉纤维11、玻璃纤维a12和导电纤维13作为纤维混合层进行初步过滤,纤维混合层与过滤产品最先接触,受到的侵蚀性能最强,通过设置的导电纤维13和玻璃纤维a12保护棉纤维11,使得棉纤维11具有防腐蚀性,设置的导电纤维13一方面使得滤布具有防止静电的效果,使得滤布更易清洁,去除过滤杂质,另一方面增加玻璃纤维a12的耐磨性,也大大增加滤布的使用寿命;设置的棉纤维11具有对细小颗粒物质的良好过滤作用,减少堵塞的情况,同时利用导电纤维13的高强耐磨性能,使得刮刀或者刮板在对滤布进行清理时,不易损伤滤布,延长滤布使用寿命;

所述中层滤布2为单丝织造而成的5/3双经双纬的缎纹组织结构,经线的单丝为玻璃纤维b21,纬线的单丝为碳纤维22,玻璃纤维b21的表面设有光触媒层23,所述光触媒层23采用纳米氧化锌,碳纤维22的表面设有活性炭层24。通过缎纹组织的中层滤布2进行过滤,滤孔更加致密,过滤精度更高,且采用玻璃纤维b21作为经线,碳纤维22作为纬线,加强中层滤布2的强度,提高抗拉和抗压性能,不易褶皱,可以适用于不同压力状态下的过滤条件,设置的光触媒层23,使得滤布具有光催化功能,在紫外光及可见光的作用下,产生强烈催化降解功能,能有效地降解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能有效杀灭多种细菌,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可以去除色度、臭味和有毒重金属,可以进行多种物质的过滤,扩大过滤范围,提高过滤效果。

所述下层滤布3为复丝织造而成的双经双纬的平纹组织结构,复丝为聚乙烯/涤纶/氨纶包覆丝31。所述聚乙烯/涤纶/氨纶包覆丝31是以氨纶32为芯纱,涤纶33螺旋状缠绕在氨纶32的表面,聚乙烯34螺旋状缠绕在涤纶33的表面,涤纶33的缠绕方向与聚乙烯34的缠绕方向相反的组织结构。通过对氨纶32二次包覆,形成良好的高强度弹性纤维,聚乙烯34在最外层,耐磨性能好,且双螺旋的结构,结构稳定,股线不易松散,耐冲击,能够对上层滤布1、中层滤布2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下层滤布3的良好弹性,拉伸、变形量大,可以较好地支撑上层滤布1和中层滤布2,同时起到进一步过滤的作用,提高过滤效果。

所述上层滤布1、中层滤布2和下层滤布3的边沿部分通过缝合线或者粘合剂连接。上层滤布1、中层滤布2和下层滤布3之间连接紧密,滤布整体结构稳定,不易松散。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而非对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