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油加工烟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07022发布日期:2020-07-29 01:12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油加工烟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加工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石油加工烟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其工业化生产主要是将开采的原油进行加工,如高温裂解加工。在加工原油的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的烟气,烟气中不仅含有固体颗粒物,同时含有污染性的气体如硫化物、氮氧化物气体。上述烟气,直接排放大气必然造成严峻的空气污染。

然而,目前工业化处理上述尾气的方式多采用水洗方式净化尾气,水洗方式固然可以适当的洁净尾气,但是石油加工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气体,有机物气体的水溶性较差,采用水洗并不能有效去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石油加工烟气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石油加工烟气净化装置,包括第一尾气净化罐、第二尾气净化罐;

所述第一尾气净化罐连通所述第二尾气净化罐;

所述第一尾气净化罐与第二尾气净化罐内均设有尾气净化组件;

所述尾气净化组件均包括若干层上、下分布的螺旋盘管,所述螺旋盘管的一端设有进气端,所述螺旋盘管的另一端设有出气端;

螺旋盘管的出气端与相邻所述螺旋盘管的进气端连通;

所述螺旋盘管上连通有若干个吸附球,所述吸附球内设有球腔,所述球腔内设有若干个滤网球,所述滤网球内填充有吸附剂;

所述第一尾气净化罐、第二尾气净化罐的底部均连通有尾气脱硝装置,所述尾气脱硝装置连通至螺旋盘管上的出气端;

连通所述第一尾气净化罐的所述尾气脱硝装置通过尾气管道连通第二尾气净化罐内螺旋盘管上的进气端;

所述尾气脱硝装置能够对尾气进行脱硫、脱硝处理。

优先地,所述螺旋盘管的进气端位于螺旋盘管的螺旋中心部位,所述螺旋盘管的出气端位于螺旋盘管的外侧端部。

优先地,所述螺旋盘管的出气端与相邻所述螺旋盘管的进气端通过管道连通。

优先地,所述尾气净化组件均包括4层螺旋盘管,4层所述螺旋盘管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层螺旋盘管、第二层螺旋盘管、第三层螺旋盘管、第四层螺旋盘管;

所述第一层螺旋盘的进气端朝上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顶部贯穿对应第一尾气净化罐、第二尾气净化罐的顶部位于第一尾气净化罐、第二尾气净化罐外;

位于第二尾气净化罐上的进气管连通到尾气管道的出气端,所述尾气管道的进气端连通至尾气脱硝装置的出气端。

优先地,所述第四层螺旋盘管的出气端通过管道连通到尾气脱硝装置的进气端。

优先地,所述尾气脱硝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对应第一尾气净化罐、第二尾气净化罐底部的分烟器,所述分烟器包括密封的柱体,所述柱体内设有过烟腔,连通所述第四层螺旋盘管出气端的管道贯穿柱体的顶部后连通至过烟腔内;

所述柱体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烟道,所述柱体的底部通过烟道连通有尾气箱;

所述尾气箱内设有若干个scr催化剂。

优先地,所述scr催化剂在尾气箱内上、下分布。

优先地,所述scr催化剂包括催化剂本体,所述催化剂本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催化剂本体,所述支撑框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尾气箱的内侧壁;

所述尾气管道的进气端连通在尾气箱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烟气从第一层螺旋盘至从第四层螺旋运动的过程中,尾气呈多层螺旋状运动轨迹,运动轨迹较长,能够充分被吸附,同时,尾气不断的进入到吸附球内,被球腔内滤网球中填充的具有吸附功能的硅藻土、活性炭吸附。

由于,吸附剂采用滤网球填充,因此,滤网球至今形成空隙,不阻碍烟气的自由流动。烟气运动无阻。

同时,在scr催化剂配合作用下,烟气被充分降解、吸附,通过设置第二尾气净化罐以及在第二尾气净化罐内设置相同的尾气净化组件以及在第二尾气净化罐底部连通相同尾气脱硝装置实现对尾气进行二次净化。

采用上述装置部件,烟气中的污染性颗粒物、气体被充分净化,如难以清洗的有机物颗粒、有机废气通过吸附剂吸附,以及硫化物、氮氧化物通过scr催化剂催化处理。

通过上述装置处理烟气,烟气能够充分得到净化,有效的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尾气净化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附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scr催化剂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分烟器与尾气箱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5所示,一种石油加工烟气净化装置,第一尾气净化罐1、第二尾气净化罐2;第一尾气净化罐1、第二尾气净化罐2前后齐平设置。第一尾气净化罐1连通第二尾气净化罐2;烟气经过第一尾气净化罐1净化处理后进入到第二尾气净化罐2内净化处理。

第一尾气净化罐1与第二尾气净化罐2内均设有尾气净化组件,烟气通过尾气净化组件净化处理。

尾气净化组件的具体结构如下:

尾气净化组件均包括4层上、下分布的螺旋盘管,具体是,按照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层螺旋盘管111a、第二层螺旋盘管111b、第三层螺旋盘管111c、第四层螺旋盘管111d。

上述每一层的螺旋盘管均成水平螺旋,每一层螺旋盘管的一端设有进气端,另一端设有出气端。具体是,螺旋盘管的进气端位于每一层螺旋盘管的螺旋中心部位,出气端位于螺旋盘管的外侧端部。

上述每一层螺旋盘管按照如下方式连通:

第一层螺旋盘管111a的出气端通过管道s2连通到下层即第二层螺旋盘管111b的进气端,同理,第二层螺旋盘管111b的出气端通过管道s2连通到第三层螺旋盘管111c的进气端,第三层螺旋盘管111c的出气端通过管道s2连通到第四层螺旋盘管111d的进气端,第四层螺旋盘管111d的出气端连通有一根管道s1。

上述第一层螺旋盘管111a、第二层螺旋盘管111b、第三层螺旋盘管111c、第四层螺旋盘管111d上均连通若干个吸附球112,吸附球112顺着上述螺旋盘管的螺旋走向,从外层分布到内层,

吸附球112与每一层螺旋盘连通,吸附球112内设有球腔,每一层螺旋盘连通到吸附球112内设有球腔。

球腔内设有若干个滤网球1121,滤网球1121采用金属滤网编制而成,在滤网球1121内填充吸附剂颗粒,如具有吸附功能的硅藻土、活性炭等。

第一尾气净化罐1内第一层螺旋盘管111a的进气端朝上连通有进气管11,该部位的进气管11的顶部贯穿第一尾气净化罐1的顶部后位于第一尾气净化罐1外,该部位的进气管11通过法兰连接外接尾气接入管道(外接尾气接入管道输送尾气到该部位的进气管11,再进入到上述螺旋盘管内)。

同理,第二尾气净化罐2内第一层螺旋盘管111a的进气端朝上连通有进气管11,该部位的进气管11的顶部贯穿第二尾气净化罐2的顶部位于第二尾气净化罐2外,该部位的进气管11连通到下述尾气管道31的出气端。

第一尾气净化罐1、第二尾气净化罐2的底部均连通有尾气脱硝装置,尾气脱硝装置连通至螺旋盘管上的出气端。

具体是,第一尾气净化罐1、第二尾气净化罐2内第四层螺旋盘管111d出气端通的管道s1连通到尾气脱硝装置的进气端。

该部位的尾气脱硝装置的出气端连通有一根尾气管道31(连通部位在尾气管道31的进气端),尾气管道31上连接有阀门311,(尾气管道31的出气端连通在上述第二尾气净化罐2内第一层螺旋盘管111a进气端上所连通进气管11上)。

尾气脱硝装置能够对尾气进行脱硫、脱硝处理。

尾气脱硝装置的具体结构如下:

尾气脱硝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对应第一尾气净化罐1、第二尾气净化罐2底部的分烟器a,分烟器a包括密封的柱体(分烟器a的目的是将烟气分流),柱体内设有过烟腔,连通第四层螺旋盘管111d出气端的管道s1贯穿柱体的顶部后连通至过烟腔内。实际工作中,为了防止烟气吸附不充分,在过烟腔内上下固定连接若干层滤片b,滤片b对烟气进行过滤,截留未被吸附的颗粒物,保护下述scr催化剂32。

柱体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烟道(图中未标出),柱体的底部通过烟道连通有尾气箱3,具体是尾气箱3的顶部中心部位开设有与柱体配合的连接口,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在连接口上(柱体底部采用焊接方式,其外侧壁焊接在连接口内侧壁上)。

尾气箱3内设有若干个scr催化剂32。scr催化剂32为现有技术公开的常规板式scr催化剂,形状呈板状,其内部具有多个通道321(通道上下朝向),烟气从scr催化剂32的通道321中经过,吸附、降解在通道321的内壁上。

scr催化剂32在尾气箱3内上、下分布。scr催化剂32包括催化剂本体,每个催化剂本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框322,支撑框32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催化剂本体,支撑框32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尾气箱3的内侧壁。

尾气管道31的进气端连通在尾气箱3的下端。

工作原理,首先,烟气从第一尾气净化罐1内第一层螺旋盘管111a的进气端连通的进气管11进入到第一尾气净化罐1内第一层螺旋盘管111a内,从第一层螺旋盘管111a出气端连通的管道s2进入到第二层螺旋盘管111b内,依次类推,烟气从第四层螺旋盘管111d出气端连通的的管道s1排出到分烟器a内的烟腔中。

在上述烟气从第一层螺旋盘管111a至从第四层螺旋管111d运动的过程中,尾气呈多层螺旋状运动轨迹,运动轨迹较长,能够充分被吸附,同时,尾气不断的进入到吸附球112内,被球腔内滤网球1121中填充的具有吸附功能的硅藻土、活性炭吸附。由于,吸附剂采用滤网球1121填充,因此,滤网球1121至今形成空隙,不阻碍烟气的自由流动。烟气运动无阻。

烟气进入到烟腔后,由于柱体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烟道,因此烟气被烟道分流进入到尾气箱3内,烟气自上而下依次从scr催化剂32上催化剂本体中的通道流进、流出,烟气不断的被降解、吸附。

烟气从尾气管道31的进气端排入,并从尾气管道31出气端进入到第二尾气净化罐2内第一层螺旋盘管111a进气端所连通的进气管11,烟气进入到第二尾气净化罐2内第一层螺旋盘管111a后,按时上述方式,烟气再次经过吸附、scr催化剂32处理后,从第二尾气净化罐2底部位置的尾气箱3排出(按照现有方式,在尾气箱3的下端连通排气管道)。

采用上述装置部件设计的优点在于:

首先,烟气从第一层螺旋盘管111a至从第四层螺旋盘管111d运动的过程中,尾气呈多层螺旋状运动轨迹,运动轨迹较长,能够充分被吸附,同时,尾气不断的进入到吸附球112内,被球腔内滤网球1121中填充的具有吸附功能的硅藻土、活性炭吸附。

由于,吸附剂采用滤网球1121填充,因此,滤网球1121至今形成空隙,不阻碍烟气的自由流动。烟气运动无阻。

同时,在scr催化剂32配合作用下,烟气被充分降解、吸附,通过设置第二尾气净化罐2以及在第二尾气净化罐2内设置相同的尾气净化组件以及在第二尾气净化罐2底部连通相同尾气脱硝装置实现对尾气进行二次净化。

采用上述装置部件,烟气中的污染性颗粒物、气体被充分净化,如难以清洗的有机物颗粒、有机废气通过吸附剂吸附,以及硫化物、氮氧化物通过scr催化剂32催化处理。

通过上述装置处理烟气,烟气能够充分得到净化,有效的保护环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