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水蓄能电站用污物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75391发布日期:2020-08-14 20:09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抽水蓄能电站用污物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抽水蓄能电站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抽水蓄能电站用污物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电网规模越来越大,抽水蓄能电站在电网中的作用与地位日趋显著,已从早期的调峰填谷改善电源品质逐步过渡到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得到了水电建设部门与运行管理机构的高度重视。抽水蓄能电站,是一种具有启动快、负荷跟踪迅速和快速反应的特殊电站。

抽水蓄能电站就是为了解决电网高峰、低谷之间供需矛盾而产生的,是间接储存电能的一种方式。它利用下半夜过剩的电力驱动水泵,将水从下水库抽到上水库储存起来,然后在次日白天和前半夜将水放出发电,并流入下水库。在整个运作过程中,虽然部分能量会在转化时流失,但相比之下,使用抽水蓄能电站仍然比增建煤电发电设备来满足高峰用电而在低谷时压荷、停机这种情况来得便宜,效益更佳。除此以外,抽水蓄能电站还能担负调频、调相和事故备用等动态功能。因而抽水蓄能电站既是电源点,又是电力用户;并成为电网运行管理的重要工具,是确保电网安全、经济、稳定生产的支柱。抽水蓄能电站有发电和抽水两种主要运行方式,在两种运行方式之间又有多种从一个工况转到另一工况的运行。

抽水蓄能电站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上水库、输水系统、厂房、开关站及出线场和下水库。由于上水库和下水库处于自然环境中,水库中经常会漂浮树枝、树叶、垃圾等杂物,如果在水库的入水口或出水口不设置过滤装置,这些杂物将堵塞水泵或管路,给水电站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现有的过滤装置对于污物的清理较为麻烦,主要有人工清理与机械清理,由于污物过滤装置位于水位下,给清理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且清理效果不理想。

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本实用新型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带有自清洁功能的抽水蓄能电站用污物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抽水蓄能电站用污物过滤装置,包括若干活动设置于进水口的过滤组件,每个所述过滤组件均包括过滤主板与过滤侧板,所述过滤主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进水口水位以上的固定台座,每个所述过滤主板上均固定设置有两个过滤侧板;

每个所述过滤主板均设置有一个过滤底板,所述过滤底板位于所述过滤主板不连接所述固定台座的一端;

每个所述过滤主板、过滤侧板与所述过滤底板上均设置有过滤网;

所述过滤主板板体与所述固定台座之间设置有液压组件;

所述过滤组件上活动设置有清洗组件。

所述过滤主板为矩形板,所述过滤侧板位于所述过滤主板的两侧且与所述过滤主板垂直,每个所述过滤底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所述过滤侧板的端部。

当所述过滤组件完全放置于进水口时,所述过滤主板呈倾斜状,所述过滤底板呈水平状;

每个所述过滤侧板与所述过滤底板均位于所述过滤主板的进水方向的一面。

所述过滤网由若干纵向与横向均匀交错设置的固定条组成,所述过滤网为金属材质。

所述液压组件包括固定端与伸缩端,所述固定端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台座,所述伸缩端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过滤主板的出水面;

每个所述过滤组件均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液压组件。

每个所述清洗组件均包括一个底刷,所述底刷紧贴所述过滤主板的进水面,且所述底刷的两端朝向两个所述过滤侧板;

所述底刷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固定件,每个所述第一固定件顶端均设置有一个侧刷,所述侧刷垂直于所述底刷设置,每个所述侧刷的顶端均设置有第二固定件,每个所述第二固定件的顶端均设置有齿轮,每个所述齿轮均啮合所述过滤侧板上设置的齿条;

所述齿条位于所述过滤侧板与所述过滤主板连接面相对的一面,每个所述过滤侧板设置所述齿条的一面上均设置有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内设置所述齿条,所述齿轮位于所述条形凹槽内并与所述齿条啮合;

所述第二固定件内设置有驱动所述齿轮与所述侧刷的电机,所述第一固定件内设置有驱动所述底刷的电机。

每个所述清洗组件的两个所述第一固定件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件,所述第三固定件与所述底刷平行设置,所述第三固定件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前刷;

当所述第三固定件移动至所述过滤主板与所述过滤底板之间时,所述前刷紧贴所述过滤底板;

所述第三固定件内设置有驱动所述前刷的电机。

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时:当本装置位于进水口并阻拦较多污物时,需要对其进行清理,首先通过液压组件将过滤组件顶至过滤主板处于水平状态,此时整个过滤组件完全位于水平面以上,然后将过滤侧板、过滤底板与过滤主板组合形成的组件内捞出的大块垃圾进行清理,然后将清洗组件安装于齿条上,打开清洗组件上所有的电机开关,此时清洗组件开始工作,顺过滤侧板的齿条向过滤底板一侧缓慢移动,清洗组件的所有刷体对过滤主板和过滤侧板的过滤网进行刷洗,到达过滤底板时,清洗组件的前刷可对过滤底板进行刷洗,实现过滤组件的完整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若干个可活动的过滤组件提高进水口污物过滤的效率且方便过滤组件的清洗,过滤组件通过顶端与固定台座之间的转动连接与底部的液压组件,可实现过滤组件切换工作状态与清洗状态;当过滤组件转动至水平状态时,过滤组件完全位于水平面以上,方便对过滤组件进行清洗;清洗组件通过设置若干个不同的方向的刷子,且配备齿轮齿条结构,可实现对过滤组件每个板体的刷洗,减少人力且可提高清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组件位于进水口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组件位于进水口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组件清洗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图3的a区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组件清洗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清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过滤主板;2、过滤侧板;201、齿条;3、固定台座;4、过滤底板;5、过滤网;6、液压组件;7、清洗组件;701、底刷;702、第一固定件;703、侧刷;704、第二固定件;705、齿轮;706、第三固定件;707、前刷。

具体实施方式

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参见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抽水蓄能电站用污物过滤装置,包括若干活动设置于进水口的过滤组件,每个过滤组件均包括过滤主板1与过滤侧板2,过滤主板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进水口水位以上的固定台座3,每个过滤主板1上均固定设置有两个过滤侧板2,过滤主板1为矩形板,过滤侧板2位于过滤主板1的两侧且与过滤主板垂直,每个过滤主板1均设置有一个过滤底板4,过滤底板4位于过滤主板4不连接固定台座3的一端,每个过滤底板4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过滤侧板2的端部,当过滤组件完全放置于进水口时,过滤主板1呈倾斜状,过滤底板4呈水平状,每个过滤侧板2与过滤底板4均位于过滤主板1的进水方向的一面。

每个过滤主板1、过滤侧板2与过滤底板4上均设置有过滤网5,过滤网5由若干纵向与横向均匀交错设置的固定条组成,过滤网5为金属材质。

过滤主板1板体与固定台座3之间设置有液压组件6,液压组件6包括固定端与伸缩端,固定端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固定台座3,伸缩端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过滤主板1的出水面,每个过滤组件均设置有若干个液压组件6。

过滤组件上活动设置有清洗组件7。每个清洗组件7均包括一个底刷701,底刷701紧贴过滤主板1的进水面,且底刷701的两端朝向两个过滤侧板2,底刷701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固定件702,每个第一固定件702顶端均设置有一个侧刷703,侧刷703垂直于底刷701设置,每个侧刷703的顶端均设置有第二固定件704,每个第二固定件704的顶端均设置有齿轮705,每个齿轮705均啮合过滤侧板2上设置的齿条201,齿条201位于过滤侧板2与过滤主板1连接面相对的一面,每个过滤侧板2设置齿条的一面上均设置有条形凹槽,条形凹槽内设置齿条201,齿轮705位于条形凹槽内并与齿条201啮合,第二固定件704内设置有驱动齿轮201与侧刷703的电机,第一固定件702内设置有驱动底刷701的电机,每个清洗组件7的两个第一固定件702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件706,第三固定件706与底刷701平行设置,第三固定件706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前刷707,当第三固定件706移动至过滤主板1与过滤底板4之间时,前刷707紧贴过滤底板4,第三固定件706内设置有驱动前刷707的电机。

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时:当本装置位于进水口并阻拦较多污物时,需要对其进行清理,首先通过液压组件6将过滤组件顶至过滤主板1处于水平状态,此时整个过滤组件完全位于水平面以上,然后将过滤侧板2、过滤底板4与过滤主板1组合形成的组件内捞出的大块垃圾进行清理,然后将清洗组件7安装于齿条201上,如图3至图5所示,打开清洗组件7上所有的电机开关,此时清洗组件7开始工作,顺过滤侧板2的齿条201向过滤底板4一侧缓慢移动,清洗组件7的所有刷体对过滤主板1和过滤侧板2的过滤网进行刷洗,到达过滤底板4时,清洗组件7的前刷707可对过滤底板4进行刷洗,实现过滤组件的完整清洗。

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