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烟分离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42589发布日期:2020-09-15 19:57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烟分离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油烟处理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油烟分离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饭店、食品生产车间等各种餐饮行业及居民家庭在烹饪、加工食品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油烟废气,它由油气、油滴和油雾组成。其主要来源有三种:由油脂及食物本身所含脂质的热氧化分解;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发生化学反应;上述反应的中间产物或最终产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二次反应物等。一方面,大量的油烟废气若排放到大气中,不仅会影响大气环境,还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危害;另一方面,油烟在排放过程中会附着于厨房墙壁上,不仅会影响美观,还容易造成火灾隐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油烟净化设备在各种餐饮行业和居民家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在市场上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一方面现有的油烟分离设备在分离油烟时,对油水及空气的分离效果差,导致大量油水随空气一起进入大气中,增加了对大气的污染;且现有的油烟分离设备功能比较单一,一般不能对分离后的空气进行去异味处理,或处理不够彻底,导致油烟异味会在厨房内扩散,使得厨房空气被污染,更甚者,会危害到人体的呼吸道健康。另一方面,目前在生产车间上使用的油烟净化设备一般都有着体积庞大、能耗大、成本高以及油烟分离净化功能不足,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既能有效分离净化油烟,又能去除油烟异味,减少能耗的油烟分离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烟分离净化装置,包括油烟罩体及设于其内的油烟分离装置和静电场装置,所述油烟罩体的底部设有油烟进口,顶部设有油烟出口;油烟从油烟进口通入,依次经过油烟分离装置和静电场装置后,从油烟出口排出;所述油烟分离装置与静电场装置之间设有第一出风通道,油烟经油烟分离装置分离后,汇聚于第一出风通道,再通向静电场装置;所述静电场装置的内部设有uv灯管。

本实用新型中,油烟分离装置用于将油烟吸向油烟进口以及分离油烟,油烟在油烟分离装置的作用下,汇集于油烟进口,从油烟进口进入油烟分离装置,在油烟分离装置的作用下,分离出油水和烟气,油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滴落,烟气从第一出风通道通向静电场装置,所述静电场装置用于对油烟分离装置分离出的空气进行吸尘处理,通过静电吸附净化烟气,使得排出的烟气更纯净;同时静电场装置内设有uv灯管,一方面uv灯管用于净化烟气的同时去除烟气的异味,进一步保证提高排出空气的净化度;另一方面,uv灯管设置于静电场装置内,无需增加额外的安装uv灯管的空间,达到吸尘吸附和净化烟气的有益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uv灯管分别设于静电场装置内部的左、右侧壁以及底部,静电场装置的顶部以及侧壁均设有出风口。

所述uv灯管设于静电场装置内部的左、右侧壁以及底部,能有效地对进入静电场装置内的烟气进行360度无死角的净化,提高净化的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静电场装置的侧壁出风口与油烟出口之间设有第二出风通道,所述第二出风通道内设有uv灯管。

第二出风通道内的uv灯管用于进一步对即将排出大气中的空气作最后的净化去异味,提高烟气的净化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油烟分离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风叶、转动轴、电机和支架,所述风叶设于油烟进口处,所述转动轴分别连接风叶和电机;所述电机通过驱动转动轴旋转带动风叶旋转;所述支架套在风叶外,所述电机固定于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中,油烟分离装置工作时,通过电机驱动转动轴旋转,进而带动风叶旋转,在风叶的吸力作用下,油烟往风叶方向移动,汇集于油烟进口,并从油烟进口进入油烟分离装置,进而通过风叶对油烟中的油水和烟气进行切分分离。本技术方案能迅速、高效的排除油烟,使室内不受污染;对油烟废气分离处理的净化率高。

其中,风叶与支架之间设有供分离后的空气流通的空隙,当风叶转动时,空隙内会产生交底的气压,这样,使得经风叶分离后的烟气在气压带动下,通过间隙向第一出风通道流通;同时风叶会产生中速的旋转,这使得风叶具备切分油烟的功能,从而将油烟进行有效拦截。

进一步地,所述风叶包括中心盘及沿中心盘周向竖直设置的若干长条形叶片,每个叶片沿转动轴向均具有折叠结构,且相邻叶片具有一定的间隙,叶片内侧与中心盘形成风叶内腔。

上述方案中,通过将若干长条形叶片沿中心盘周向竖直设置,并设置静电场装置和uv灯管,当电机、静电场装置及排风装置工作时,风叶转动,叶片内腔与中心盘形成风叶内腔,油烟在风叶的吸力作用下,汇聚于风叶内腔中,长条形叶片在转动轴带动下高速旋转,进而对油烟进行有效切分,切分后的油水沿叶片滴落,而烟气在风力作用下,向上通入第一出风通道,进行下一步净化处理。

其中,长条形叶片沿中心盘周向均匀设置,每个叶片的转动速率一致,达到均匀切分油烟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叶片底端设有接油盘,所述接油盘的底部设有流油管,油烟罩体的底部正对流油管的位置设有可拆卸的集油盒。

接油盘上正对风叶内腔的位置设有开口,经叶片分离后的油水,沿着叶片流下,滴落与接油盘内,接油盒的设置证号接住留下的油水混合物,防止油水混合物污染油烟罩体及炤台;开口的设置便于风顺利进入风叶内腔,以实现叶片分离油水混合物及空气;再从接油盘流入流油管内,流向较为集中;通过流油管流入集油盒内,流油管用于将分离的油水混合物导向集油盒,防止油水滴落过程中溅射出集油盒。集油盒设置为可拆卸的结构,便于清洗,保证油烟罩体和油烟分离装置的卫生。所述接油盘的底部设置为倾斜的结构,且倾斜方向为由接油盘周向向上倾斜至开口,便于接油盘内的油水混合物流入集油盒内。

进一步地,所述叶片包括相互连接的内侧叶片和外侧叶片,内侧叶片和外侧叶片的连接处形成折叠结构,且内侧叶片和外侧叶片的比例范围为1:2~2:1。

进一步地,所述静电场装置与油烟分离装置的数量比是1:3,每组静电场装置的下方与三组油烟分离装置对应,组成一套油烟分离净化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静电场装置包括初级静电场和低空级静电场,初级静电场设于低空级静电场的下方;所述油烟罩体的外侧壁设有用于控制初级静电场和低空级静电场工作的静电场控制器。

其中,初级静电场用于吸附油烟分离装置分离出的烟气中的大颗粒物体,低空级静电场用于吸附经过初级静电场处理后的烟气中的小颗粒物体;同时静电场装置内的uv灯管对烟气进行去异味处理,使得排出室外的空气不管在大小颗粒物上,还是在异味上,都能得到有效的净化去除,保证所排出空气的纯净度。

其中,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静电场控制器对初级静电场和低空级静电场进行控制,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可根据烹饪情况选择合适的静电场进行工作,以节省能源消耗。

其中,所述低空级静电场内能产生对空气进行去异味处理的臭氧,臭氧与uv灯管产生协同作用,能有效去除烟气中的异味,且去除异味的效率大大提高。

进一步地,所述油烟罩体的上方设有鼓风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油烟分离装置,对油烟中的油水和烟气进行有效分离,通过设置静电场装置以及uv灯管,对分离后的油烟进行有效吸尘净化的同时,也有效去除了烟气中的异味,从而减少油烟对大气的污染,保证厨房的空气质量。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静电场装置内加设uv灯管,无需额外增加安装uv灯管的体积,既能保证对烟气进行有效净化吸尘和去除异味的同时,又减少了静电场装置数量的设置,降低了成本投入。

3.本实用新型减少了油烟分离装置和静电场装置的设置,在保证油烟分离净化质量的同时,节省了成本,简化了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剖视图。

图3为油烟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风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油烟分离净化装置,包括油烟罩体1及设于其内的油烟分离装置2和静电场装置3,所述油烟罩体1的底部设有油烟进口11,顶部设有油烟出口12;油烟从油烟进口11通入,依次经过油烟分离装置2和静电场装置3后,从油烟出口12排出;所述油烟分离装置2与静电场装置3之间设有第一出风通道10,油烟经油烟分离装置2分离后,汇聚于第一出风通道10,再通向静电场装置3;所述静电场装置3的内部设有uv灯管4。

本实施例中,油烟分离装置2用于分离油烟,油烟从油烟进口11进入油烟分离装置2,在油烟分离装置2的作用下,分离出油水和烟气,油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滴落,烟气从第一出风通道10通向静电场装置3,所述静电场装置3用于对油烟分离装置2分离出的空气进行吸尘处理,通过静电吸附净化烟气,使得排出的烟气更纯净;同时静电场装置3内设有uv灯管4,uv灯管4用于净化烟气的同时去除烟气的异味,进一步保证提高排出空气的净化度。

其中,所述uv灯管4分别设于静电场装置内部的左、右侧壁以及底部,静电场装置3的顶部以及侧壁均设有出风口。所述uv灯管4设于静电场装置3内部的左、右侧壁以及底部,能有效地对进入静电场装置3内的烟气进行360度无死角的净化,提高净化的效率。

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静电场装置3的侧壁出风口与油烟出口之间设有第二出风通道20,所述第二出风通道20内设有uv灯管4。第二出风通道20内的uv灯管4用于进一步对即将排出大气中的空气作最后的净化去异味,提高烟气的净化效率。

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油烟分离装置2包括依次连接的风叶21、转动轴22、电机23和支架24,所述风叶21设于油烟进口11处,所述转动轴22分别连接风叶21和电机23;所述电机23通过驱动转动轴22旋转带动风叶21旋转;所述支架24套在风叶21外,所述电机23固定于支架24上。油烟分离装置2工作时,通过电机23驱动转动轴22旋转,进而带动风叶21旋转,在风叶21的吸力作用下,油烟往风叶方向移动,进而通过风叶21对油烟中的油水和烟气进行切分分离。其中,风叶21与支架24之间设有供分离后的空气流通的空隙,当风叶21转动时,空隙内会产生交底的气压,这样,使得经风叶21分离后的烟气在气压带动下,通过间隙向第一出风通道10流通。

如图4所示,所述风叶21包括中心盘211及沿中心盘211周向竖直设置的若干长条形叶片212,每个叶片212沿转动轴向均具有折叠结构,且相邻叶片212具有一定的间隙,叶片内侧与中心盘211形成风叶内腔213。叶片内腔与中心盘211形成风叶内腔213,油烟在风叶的吸力作用下,汇聚于风叶内腔中,长条形叶片212在转动轴带动下高速旋转,进而对油烟进行有效切分,切分后的油水沿叶片滴落,而烟气在风力作用下,向上通入第一出风通道,进行下一步净化处理。

其中,长条形叶片212沿中心盘211周向均匀设置,每个叶片212的转动速率一致,达到均匀切分油烟的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叶片212底端设有接油盘25,所述接油盘25的底部设有流油管26,油烟罩体1的底部正对流油管26的位置设有可拆卸的集油盒13。接油盘25上正对风叶内腔的位置设有开口,经叶片分离后的油水,沿着叶片流下,滴落与接油盘25内,再从接油盘25流入流油26管内,通过流油管26流入集油盒13内,集油盒13设置为可拆卸的结构,便于清洗,保证油烟罩体和油烟分离装置的卫生。

其中,所述叶片212包括相互连接的内侧叶片和外侧叶片,内侧叶片和外侧叶片的连接处形成折叠结构,且内侧叶片和外侧叶片的比例范围为1:2~2:1。

其中,所述静电场装置3与油烟分离装置2的数量比是1:3,每组静电场装置3的下方与三组油烟分离装置2对应,组成一套油烟分离净化装置。

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静电场装置3包括初级静电场31和低空级静电场32,初级静电场31设于低空级静电场32的下方;所述油烟罩体1的外侧壁设有用于控制初级静电场31和低空级静电场32工作的静电场控制器33。其中,初级静电场31用于吸附油烟分离装置分离出的烟气中的大颗粒物体,低空级静电场32用于吸附经过初级静电场31处理后的烟气中的小颗粒物体;同时静电场装置3内的uv灯管4对烟气进行去异味处理,使得排出室外的空气不管在大小颗粒物上,还是在异味上,都能得到有效的净化去除,保证所排出空气的纯净度。

静电场控制器33可以对初级静电场31和低空级静电场32进行控制,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可根据烹饪情况选择合适的静电场进行工作,以节省能源消耗。

其中,所述低空级静电场32内能产生对空气进行去异味处理的臭氧,低空级静电场32与uv灯管4产生协同作用,能有效去除烟气中的异味,且去除异味的效率大大提高。

其中,所述油烟罩体的上方设有鼓风机。

其中,叶片212的数量范围为50~140个,叶片212的高度范围为20~1000nm。当叶片212在此数量范围内,相邻叶片之间的径向投影能达到优良的屏障与透气效果。而当叶片212数量过大时,过于密集的叶片212会使得风阻过大,使得油烟难以通过。满足一定高度的叶片212,能使油烟在进入风叶内腔时,会逐渐冷却,尤其是油烟触碰至中心盘211时,由于中心盘211是由金属制得,其温度相对较低,会使得部分油烟凝结成水滴,这样使得分离效果会更佳。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凡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