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雾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35612发布日期:2020-12-18 14:28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雾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设备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全自动雾化设备。



背景技术:

室内或开放空间有时会存在较难闻的气味,不仅对环境产生影响,同时也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现有技术中,常在卫生间安装喷雾装置以消除气味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传统的喷雾装置是将用于消除气味的除臭液体以液态的形式喷洒在空气中,从而达到清除气味净化空气的目的。

传统的喷雾装置雾化的喷雾粒径通常在200um-400um之间,从而使得雾化的喷雾非常容易重新液化使地面湿滑,也容易引起人员摔伤等安全事故,液化的喷雾也容易在墙壁上凝结成水滴,进而引起人们的反感和不适,液化的喷雾喷洒在工作人员身上时,不仅会弄湿衣服且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雾化设备,以解决传统的喷雾装置雾化的喷雾粒径在200um~400um导致喷雾容易重新液化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自动雾化设备,包括:用于悬挂于墙壁上的雾化水箱及连接于雾化水箱上的电控箱,雾化水箱内盛装有待雾化的待雾化液体,雾化水箱内设有微波雾化器,电控箱内设有控制装置,微波雾化器与控制装置相连,以在控制装置的作用下将雾化水箱内的待雾化液体雾化成气雾;雾化水箱内还设有液位保持系统,液位保持系统与控制装置相连,以在控制装置的作用下使微波雾化器表面的附水高度保持在设计高度范围内,雾化水箱还连接有用于供给待雾化液体的雾化液供给装置,液位保持系统与雾化液供给装置相连,液位保持系统还用于在控制装置的作用下将雾化液供给装置中的待雾化液体导入雾化水箱内,以补充由微波雾化器雾化后的待雾化液体;雾化水箱上还开设有用于供待雾化液体雾化形成的气雾向外扩散的扩散口,雾化水箱内还设有吹风组件,吹风组件与控制装置相连,以在控制装置的作用下向雾化水箱内吹风以使形成的气雾由扩散口加速向外扩散。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电源、与控制电源相连的空气开关和plc控制器、与空气开关分别相连且并联设置的第一控制回路和第二控制回路、及与空气开关相连的用于显示空气开关是否接通的第一指示灯;第一控制回路和第二控制回路分别与plc控制器相连;液位保持系统分别与第一控制回路和第二控制回路相连;吹风组件与空气开关相连。

进一步地,液位保持系统包括设置于雾化水箱内腔中的外盒体、及设置于外盒体内腔中的内盒体,外盒体和内盒体用于分别盛装待雾化液体;微波雾化器设置于内盒体的内腔中,且微波雾化器与第一控制回路相连;外盒体的内腔中还设有第一泵送组件,第一泵送组件与第一控制回路相连,第一泵送组件用于将外盒体内腔中的待雾化液体持续不断泵入内盒体的内腔中,以使内盒体的内腔中始终充满待雾化液体并从顶部溢流回外盒体的内腔中,进而保证微波雾化器表面的最低附水高度;电控箱中还设有第二泵送组件,第二泵送组件与雾化液供给装置和第二控制回路分别相连,第二泵送组件用于在外盒体内腔中的水位低于设定值时将雾化液供给装置中的待雾化液体泵入外盒体的内腔中。

进一步地,第一控制回路包括用于根据设定的时间控制电路的接通或断开的时间控制器、用于按设定的通断时间循环运行的循环时间继电器,时间控制器和循环时间继电器分别与plc控制器相连;时间控制器与空气开关相连,循环时间继电器与时间控制器相连;微波雾化器和第一泵送组件分别与循环时间继电器相连。

进一步地,第一泵送组件包括第一输送泵及与第一输送泵连通的进水管;第一输送泵设置于外盒体内腔的底板上,且第一输送泵与循环时间继电器相连;进水管的进水端与外盒体连通,进水管的出水端与内盒体连通,以在第一输送泵的泵送作用下将外盒体内腔中的待雾化液体连续不断地输入内盒体的内腔中。

进一步地,第二控制回路包括用于控制外盒体内腔中液位高低的液位控制器,液位控制器设置于外盒体的内腔中且与plc控制器相连;第二泵送组件与液位控制器相连。

进一步地,第二泵送组件包括第二输送泵及与第二输送泵分别连通的供水管和导水管;第二输送泵设置于电控箱内,且第二输送泵与液位控制器相连;供水管的两端分别与雾化液供给装置和第二输送泵连通;导水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输送泵和外盒体的内腔连通。

进一步地,外盒体和内盒体均呈顶部开口的空心盒体状;外盒体的高度高于内盒体的高度,且外盒体的高度高于微波雾化器表面的最高附水高度。

进一步地,液位保持系统还包括用于限定微波雾化器表面的最高附水高度的溢水管,溢水管为两端连通的空心管;溢水管竖直穿设于外盒体的底板上,且溢水管的出水端穿出外盒体后与雾化液供给装置连通。

进一步地,内盒体侧壁的顶部设有内凹的缺口槽,缺口槽中设有用于调节内盒体内腔容水高度的调节板,调节板上下可调节地设置于缺口槽中。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雾化设备中,采用微波雾化器将雾化水箱内待雾化液体雾化成粒径在1um~5um的气雾,相比传统喷雾装置雾化的喷雾粒径在200um-400um之间,微波雾化器雾化的气雾不会重新液化使地面湿滑,故而不易引起人员摔伤等安全事故,也不易在墙壁上凝结成水滴,故而不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和不适,也不会下落至工作人员身上,故而不会弄湿衣服且不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雾化设备中,通过设置液位保持系统,使微波雾化器表面的附水高度保持在设计高度范围内,进而保证微波雾化器的工作质量,使微波雾化器稳定产雾,且当雾化水箱中的待雾化液体的量低于设定值后,液位保持系统还使雾化液供给装置中的待雾化液体自动补入雾化水箱内,进而保证微波雾化器持续、稳定产雾;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雾化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整个工作过程无需人员参与,且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雾化设备结构简单,容易制备和安装。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全自动雾化设备的空间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液位保持系统的空间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电路控制原理图。

图例说明

10、外盒体;20、内盒体;201、缺口槽;30、微波雾化器;40、第一泵送组件;41、第一输送泵;42、进水管;60、溢水管;70、调节板;80、雾化水箱;801、扩散口;90、电控箱;110、控制装置;111、空气开关;112、第一指示灯;113、时间控制器;114、循环时间继电器;115、液位控制器;116、第二指示灯;120、吹风组件;130、第二泵送组件;131、第二输送泵;132、供水管;133、导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雾化设备,包括:用于悬挂于墙壁上的雾化水箱80及连接于雾化水箱80上的电控箱90,雾化水箱80内盛装有待雾化的待雾化液体,雾化水箱80内设有微波雾化器30,电控箱90内设有控制装置110,微波雾化器30与控制装置110相连,以在控制装置110的作用下将雾化水箱80内的待雾化液体雾化成气雾。雾化水箱80内还设有液位保持系统,液位保持系统与控制装置110相连,以在控制装置110的作用下使微波雾化器30表面的附水高度保持在设计高度范围内,雾化水箱80还连接有用于供给待雾化液体的雾化液供给装置,液位保持系统与雾化液供给装置相连,液位保持系统还用于在控制装置110的作用下将雾化液供给装置中的待雾化液体导入雾化水箱80内,以补充由微波雾化器30雾化后的待雾化液体。雾化水箱80上还开设有用于供由待雾化液体雾化形成的气雾向外扩散的扩散口801,雾化水箱80内还设有吹风组件120,吹风组件120与控制装置110相连,以在控制装置110的作用下向雾化水箱80内吹风以使形成的气雾由扩散口801加速向外扩散。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雾化设备工作时,控制装置110控制微波雾化器30启动,微波雾化器30将雾化水箱80内的待雾化液体雾化成气雾,该气雾的70%粒径在1um~5um之间,同时控制装置110控制吹风组件120启动,吹风组件120向雾化水箱80吹风,以使由待雾化液体雾化形成的气雾由扩散口801向外扩散至外部环境中,从而达到对外部环境进行除臭、消毒或加湿目的;同时,微波雾化器30工作过程中,控制装置110控制液位保持系统工作,以使微波雾化器30表面的附水高度保持在设计高度范围内,进而保证微波雾化器30的工作质量,使微波雾化器30稳定产雾;当雾化水箱80内的待雾化液体持续雾化使得雾化水箱80内的待雾化液体的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控制装置110再次控制液位保持系统工作,以使雾化液供给装置中的待雾化液体补入雾化水箱80内,补偿由微波雾化器30雾化的待雾化液体,保证微波雾化器30持续、稳定产雾。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雾化设备中,采用微波雾化器30将雾化水箱80内待雾化液体雾化成气雾,且气雾的70%的粒径在1um~5um之间,相比传统喷雾装置雾化的喷雾粒径在200um-400um之间,微波雾化器30雾化的气雾不会重新液化使地面湿滑,故而不易引起人员摔伤等安全事故,也不易在墙壁上凝结成水滴,故而不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和不适,也不会下落至工作人员身上,故而不会弄湿衣服且不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雾化设备中,通过设置液位保持系统,使微波雾化器30表面的附水高度保持在设计高度范围内,进而保证微波雾化器30的工作质量,使微波雾化器30稳定产雾,且当雾化水箱80中的待雾化液体的量低于设定值后,液位保持系统还使雾化液供给装置中的待雾化液体自动补入雾化水箱80内,进而保证微波雾化器30持续、稳定产雾;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雾化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整个工作过程无需人员参与,且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雾化设备结构简单,容易制备和安装。

可选地,微波雾化器30也可以采用市场上常用的超声波雾化器。

可选地,如图3所示,控制装置110包括控制电源、与控制电源相连的空气开关111和plc控制器、与空气开关111分别相连且并联设置的第一控制回路和第二控制回路、及与空气开关111相连用于显示空气开关111是否接通的第一指示灯112。第一控制回路和第二控制回路分别与plc控制器相连。液位保持系统分别与第一控制回路和第二控制回路相连。吹风组件120与空气开关111相连。具体地,吹风组件120包括多个轴流风扇,多个轴流风扇连接于雾化水箱80的顶部,多个轴流风扇分别与空气开关111相连且轴流风扇具有防水功能,当空气开关111接通时,多个轴流风扇分别启动以向雾化水箱80中吹风,进而使雾化水箱80中由待雾化液体雾化形成的气雾由扩散口801扩散至外部环境中,且轴流风扇向雾化水箱80吹风时,可避免气雾直接与轴流风扇接触。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液位保持系统包括设置于雾化水箱80内腔中的外盒体10、及设置于外盒体10内腔中的内盒体20,外盒体10和内盒体20用于分别盛装待雾化液体,外盒体10也可以直接采用雾化水箱80,即利用雾化水箱80作为外盒体10。微波雾化器30设置于内盒体20的内腔中,且微波雾化器30与第一控制回路相连,当第一控制回路导通时,微波雾化器30启动。外盒体10的内腔中还设有第一泵送组件40,第一泵送组件40与第一控制回路相连,当第一控制回路导通时,第一泵送组件40启动,将外盒体10内腔中的待雾化液体持续不断泵入内盒体20的内腔中,以使内盒体20的内腔中始终充满待雾化液体并从顶部溢流回外盒体10的内腔中,进而保证微波雾化器30表面的最低附水高度。电控箱90中还设有第二泵送组件130,第二泵送组件130与雾化液供给装置和第二控制回路分别相连,当第二控制回路导通时,第二泵送组件130启动,第二泵送组件130用于在外盒体10内腔中的水位低于设定值时将雾化液供给装置中的待雾化液体泵入外盒体10的内腔中。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控制回路包括用于根据设定的时间控制电路的接通或断开的时间控制器113、用于按设定的通断时间循环运行的循环时间继电器114,时间控制器113和循环时间继电器114分别与plc控制器相连。时间控制器113与空气开关111相连,循环时间继电器114与时间控制器113相连。微波雾化器30和第一泵送组件40分别与循环时间继电器114相连。当空气开关111、时间控制器113及循环时间继电器114均接通时,微波雾化器30和第一泵送组件40同时启动,微波雾化器30将内盒体20中的待雾化液体雾化成气雾,第一泵送组件40将外盒体10内腔中的待雾化液体连续不断地泵入内盒体20中,以使内盒体20的内腔中始终充满待雾化液体并从顶部溢流回外盒体10的内腔中,且微波雾化器30和第一泵送组件40均按照时间控制器113限定的时间启动或停止,且按照循环时间继电器114限定的通断时间循环动作。优选地,第一控制回路还包括第二指示灯116,第二指示灯116与循环时间继电器114相连,用于显示第一控制回路是否导通。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一泵送组件40包括第一输送泵41及与第一输送泵41连通的进水管42。第一输送泵41设置于外盒体10内腔的底板上,且第一输送泵41与循环时间继电器114相连。进水管42的进水端与外盒体10连通,进水管42的出水端与内盒体20连通,以在第一输送泵41的泵送作用下将外盒体10内腔中的待雾化液体连续不断地输入内盒体20的内腔中。优选地,内盒体20的侧壁上开设有供进水管42穿设的通孔,通孔靠近内盒体20的底板。进水管42的出水端由通孔伸入内盒体20的内腔中。当通孔靠近内盒体20的底板,且进水管42的出水端由通孔伸入内盒体20的内腔中时,相比进水管42由内盒体20的上端进入内盒体20,其不会对内盒体20内腔上表面的水位高低状况产生影响,使待雾化液体上层无激波、水位稳定,进而提高微波雾化器30的工作质量,使其产雾量稳定。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控制回路包括用于控制外盒体10内腔中液位高低的液位控制器115,液位控制器115设置于外盒体10的内腔中且与plc控制器相连。第二泵送组件130与液位控制器115相连。具体地,液位控制器115为浮球水位控制器,当外盒体10内腔中的液位低于浮球水位控制器限定的最低水位后,plc控制器控制浮球水位控制器关闭,第二泵送组件130启动,将雾化液供给装置中的待雾化液体泵入外盒体10的内腔中,当外盒体10内腔中的水位达到浮球水位控制器限定的最高水位时,plc控制器控制浮球水位控制器断开,第二泵送组件130关停,阻止雾化液供给装置中的待雾化液体进入外盒体10中。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二泵送组件130包括第二输送泵131及与第二输送泵131分别连通的供水管132和导水管133。第二输送泵131设置于电控箱90内,且第二输送泵131与液位控制器115相连。供水管132的两端分别与雾化液供给装置和第二输送泵131连通。导水管13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输送泵131和外盒体10的内腔连通。

可选地,如图2所示,外盒体10和内盒体20均呈顶部开口的空心盒体状。外盒体10的高度高于内盒体20的高度,提高外盒体10的容水量,降低外盒体10顶部溢流的风险;且外盒体10的高度高于微波雾化器30表面的最高附水高度,以通过合理的设计使微波雾化器30表面的附水高度达到其最高附水高度。

本可选方案中,如图2所示,液位保持系统还包括用于限定微波雾化器30表面的最高附水高度的溢水管60,溢水管60为两端连通的空心管。溢水管60竖直穿设于外盒体10的底板上,且溢水管60的出水端穿出外盒体10后与雾化液供给装置连通。通过使外盒体10的高度高于微波雾化器30表面的最高附水高度,且溢水管60为两端连通的空心管,并溢水管60竖直穿设于外盒体10的底板上,从而通过溢水管60保证微波雾化器30表面的最高附水高度,进而使微波雾化器30表面的附水高度在其设计容许的高度范围内。

可选地,如图2所示,内盒体20侧壁的顶部设有内凹的缺口槽201,缺口槽201中设有用于调节内盒体20内腔容水高度的调节板70,调节板70上下可调节地设置于缺口槽201中。具体地,缺口槽201中设有内凹的安装槽,调节板70卡设于该安装槽中,且调节板70可在外力作用下在该安装槽中滑动后停止。进一步地,安装槽中还卡设有密封条,密封条一方面用于密封调节板70与安装槽之间的安装间隙,另一方面增大调节板70与安装槽之间的摩擦,防止调节板70下滑。通过设置调节板70,可微量调节微波雾化器30表面的最低附水高度,进一步提高微波雾化器30的工作质量和工作精度。

可选地,微波雾化装置还包括用于调节微波雾化器30安装高度的高度调节组件,高度调节组件连接于内盒体20内腔的底板上,且沿竖直方向的高度可调。微波雾化器30支承于高度调节组件上。具体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支承台、固定设置于内盒体20底板上的安装板、及连接于支承台的下表面上且用于与安装板螺纹连接的连接杆,通过旋转连接杆即可调节支承台在竖直方向的高度,进而调节微波雾化器30在竖直方向的高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