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粉碎机的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37958发布日期:2020-05-22 17:07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粉碎机的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粉碎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在粉碎机上的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粉碎机是将废旧塑料、工厂塑料边角料等粉碎后进行塑料再生和回收利用的设备,用于粉碎各种塑性塑料和橡胶如塑料异型材、管、棒、丝线、薄膜、废旧橡胶制品,粒料可直接挤出,作为生产原料。基于注塑行业、造粒行业的最初生产回收需求,市场上的塑料粉碎机的设计和使用都是比较传统保守的结构,即根据废料的大小进行设计投料斗,通常都是只开一个长方形的投料口,在作业过程中,借靠人工将废料投放进去粉碎。为了响应全球倡导的绿色生态再生环保回收的号召,国内外市场上随之出现了热成型行业(例如食品包装、吸塑包装、医疗包装、电子包装等一次性塑料包装),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冲剪、未成形冲剪等的网状、卷状片材和不良次品,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上述废料都需进行粉碎回收处理,这行业的环保回收要求很严格,塑料粉碎机的要求也随之严格。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粉碎机(申请号:201721558787.9),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塑料粉碎机,所述塑料粉碎机的一端设置伺服电机,所述塑料粉碎机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塑料粉碎机的底端设置有转动盘,所述伺服电机与转动盘通过皮带连接,所述塑料粉碎机的另一端设置有送料风机,所述送料风机的顶端设置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与送料风机通过螺母固定连接。

现有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塑料膜片余料粉碎机(申请号:201720686203.x),其包括机架、传动辊组、牵引辊组、粉碎机构,牵引辊组输入端上方设置有传动辊组,牵引辊组输出端下方通向进料斗入口,粉碎机构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与进料斗出口和集料斗入口形成密封连接结构,送料风机输入端、输出端分别与集料斗出口、出料管道相连接;变频器通过控制牵引电机组运行,从而所述的牵引辊组的牵引幅度。

市面上已有小部分塑料粉碎机带有一个牵引装置,但网状和卷状片材在被牵引装置牵引夹送过程中,常会出现断片、堵料、打滑、飞料以及牵引装置内部存在死角等情况,不利于生产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塑料粉碎机的牵引装置,该装置设置在进料通道和粉碎室之间,在粉碎机作业过程中,片材能够顺畅被牵引装置牵引并夹送进入粉碎室中,片材不易出现断片、堵料、打滑、飞料及牵引装置内无死角等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塑料粉碎机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牵引组件、缓冲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底座为上下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牵引组件和缓冲组件均设置在底座内,所述牵引组件包括第一滚筒、第二滚筒、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并排设置,所述驱动组件与第一滚筒的前端驱动连接,所述主动轮套设在第一滚筒的末端,所述从动轮套设在第二滚筒的末端,且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相啮合,所述第二滚筒与缓冲组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滚筒通过缓冲组件控制其与第一滚筒之间的间隙;所述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滚筒转动,第一滚筒通过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的啮合带动第二滚筒反向同步转动,进而将片材从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的间隙牵引至外部粉碎机中。

在本装置中,通过驱动组件的驱动作用,使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向着其两者之间的间隙同步反向转动,将片材通过该间隙从底座上方牵引至底座下方,且在牵引的过程中,当牵引片材的量较多时,片材对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产生挤压力,使第二滚筒在缓冲组件的缓冲作用下适量增大与第一滚筒之间的间隙,使片材顺利通过,且当第一滚筒与第二滚筒之间的间隙最大时,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仍保持啮合关系;当该挤压力减小时,第二滚筒在缓冲组件的作用下复位,避免出现片材断片、堵料等现象。

进一步,所述第二滚筒的左右两端均设置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滑块、滑轨和缓冲单元,所述第二滚筒的两端通过轴承套设在滑块上,所述滑块与滑轨相适配,所述缓冲组件与滑块活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缓冲单元包括支架、弹簧,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所述滑块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滑轨,所述支架设置在滑轨的一端,所述支架与滑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销轴的一端穿过支架与弹簧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销轴一端相连接,且所述第二销轴的另一端与滑块相连接。当第二滚筒受到挤压时,使滑块沿着滑轨滑动,弹簧被压缩,第一滚筒与第二滚筒之间的间隙适当增大,当挤压力减小时,在弹簧的作用下使滑块复位,进而实现第二滚筒的复位,且滑块的移动距离不大于第一销轴与第二销轴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所述第一滚筒与第二滚筒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在底座上,且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滚筒的左右两端通过第一连接孔与固定板相连接,所述第二滚筒的左右两端通过第二连接孔与固定板相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孔呈椭圆形,所述第二滚筒在第二连接孔内移动。所述固定板的设置,使第一滚筒与第二滚筒之间的间隙始终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且当第二滚筒移动至第二连接孔的最远端时,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仍保持啮合关系。

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减速机、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链带,所述电机与减速机驱动连接,所述减速机与主动链轮相连接,所述从动链轮设置在第一滚筒的前端,且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通过链带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通过安装板与底座固定连接。通过安装板的,使驱动组件设置在底座上,减小驱动组件与第一滚筒之间的传动距离。

进一步,所述底座包括底板、面盖和保护罩,所述面盖盖合在底板上,所述保护罩设置在底板的左右两侧,所述底板、面盖和保护罩围合形成容纳牵引组件和缓冲组件的空腔,所述面盖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小于出料口,且所述进料口与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的间隙正上方,所述出料口的大小与第一滚筒、第二滚筒的左右两侧的固定板尺寸大小一致,且并排设置第一滚筒与第二滚筒在底板上的正投影完全置于出料口中。所述进料口小于出料口,使片材只能从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的间隙通过,且出料口较大,在底座内无死角,片材不会残留在底座中。

进一步,所述面盖上设置有两块盖板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置在进料口的左右两侧,所述盖板对称式设置在进料口的前后两侧,所述盖板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调节孔,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盖板通过固定销穿过调节孔和固定孔与固定块相连接,通过调节孔移动盖板的固定位置,调节两块盖板之间的间距与外部进料通道相适配,防止出现飞料现象。

进一步,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均包括转轴、滚筒和密封圈,所述滚筒设置在转轴上,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滚筒的左右两端。在滚筒的两端套设有密封圈,可防止片材进入滚筒内的轴承出现卡料现象。

进一步,所述滚筒的表面均设置有滚花和带槽,且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上的带槽错位设置。在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的表面设置滚花和带槽,主要起防滑和防止片材粘滚筒的作用,使得片材在牵引夹送过程中不打滑、不粘滚筒、不断片,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本申请的优势在于,该装置设置在进料通道和粉碎室之间,在粉碎机作业过程中,塑料片材能够顺畅被牵引装置牵引并夹送进入粉碎室中,片材不易出现断片、堵料、飞料、粘贴滚筒和打滑等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塑料粉碎机的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图。

图3是驱动组件、缓冲组件与牵引组件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缓冲组件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缓冲组件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面盖与盖板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6。

一种塑料粉碎机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1、牵引组件2、缓冲组件3和驱动组件4,底座1为上下开口的中空结构,牵引组件2和缓冲组件3均设置在底座1内,牵引组件2包括第一滚筒21、第二滚筒21、主动轮23和从动轮34,第一滚筒21和第二滚筒22并排设置,驱动组件4与第一滚筒21的前端驱动连接,主动轮23套设在第一滚筒21的末端,从动轮24套设在第二滚筒22的末端,且主动轮23与从动轮24相啮合,第二滚筒22与缓冲组件3活动连接,第二滚筒22通过缓冲组件3控制其与第一滚筒21之间的间隙;驱动组件4驱动第一滚筒21转动,第一滚筒21通过主动轮23与从动轮24之间的啮合带动第二滚筒22反向同步转动,进而将片材从第一滚筒21和第二滚筒22之间的间隙牵引至外部粉碎机中。

在本装置中,通过驱动组件4的驱动作用,使第一滚筒21和第二滚筒22向着其两者之间的间隙同步反向转动,将片材通过该间隙从底座1上方牵引至底座1下方,且在牵引的过程中,当牵引片材的量较多时,片材对第一滚筒21和第二滚筒22产生挤压力,使第二滚筒22在缓冲组件3的缓冲作用下适量增大与第一滚筒21之间的间隙,使片材顺利通过,且当第一滚筒21与第二滚筒22之间的间隙最大时,主动轮23与从动轮24仍保持啮合关系;当该挤压力减小时,第二滚筒22在缓冲组件3的作用下复位,避免出现片材断片、堵料等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滚筒22的左右两端均设置缓冲组件3,缓冲组件3包括滑块31、滑轨32和缓冲单元33,第二滚筒22的两端通过轴承套设在滑块31上,滑块31与滑轨32相适配,缓冲组件33与滑块31活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单元33包括支架34、弹簧35,第一销轴36和第二销轴37,滑块3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滑轨32,支架34设置在滑轨33的一端,支架34与滑轨33固定连接,第一销轴36的一端穿过支架34与弹簧35的一端相连接,弹簧35的另一端与第二销轴37一端相连接,且第二销轴37的另一端与滑块31相连接。当第二滚筒33受到挤压时,使滑块31沿着滑轨32滑动,弹簧35被压缩,第一滚筒21与第二滚筒22之间的间隙适当增大,当挤压力减小时,在弹簧35的作用下使滑块31复位,进而实现第二滚筒22的复位,且滑块31的移动距离不大于第一销轴36与第二销轴37之间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滚筒21与第二滚筒2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25,固定板25设置在底座1上,且固定板25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251和第二连接孔252,第一滚筒21的左右两端通过第一连接孔251与固定板25相连接,第二滚筒22的左右两端通过第二连接孔252与固定板23相连接,且第二连接孔252呈椭圆形,第二滚筒22在第二连接孔252内移动。固定板25的设置,使第一滚筒21与第二滚筒22之间的间隙始终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且当第二滚筒22移动至第二连接孔252的最远端时,主动轮23与从动轮24仍保持啮合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4包括电机41、减速机42、主动链轮43、从动链轮44和链带45,电机41与减速机42驱动连接,减速机42与主动链轮43相连接,从动链轮44设置在第一滚筒21的前端,且主动链轮43与从动链轮44通过链带45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4通过安装板46与底座1固定连接。通过安装板46的,使驱动组件4设置在底座1上,减小驱动组件4与第一滚筒21之间的传动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包括底板11、面盖12和保护罩13,面盖12盖合在底板上,保护罩13设置在底板11的左右两侧,底板11、面盖12和保护罩13围合形成容纳牵引组件和缓冲组件的空腔,面盖12上设置有进料口121,底板11上设置有出料口111,进料口121小于出料口111,且进料口121与第一滚筒21和第二滚筒22之间的间隙正上方,所述出料口的大小与第一滚筒、第二滚筒的左右两侧的固定板尺寸大小一致,且并排设置第一滚筒与第二滚筒在底板上的正投影完全置于出料口中。进料口121小于出料口111,使片材只能从第一滚筒21和第二滚筒22之间的间隙通过,且出料口111较大,在底座1内无死角,片材不会残留在底座1中。

进一步,所述面盖12上设置有两块盖板14和固定块15,所述固定块15设置在进料口121的左右两侧,所述盖板14对称式设置在进料口121的前后两侧,所述盖板14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调节孔141,固定板15上设置有固定孔151,所述盖板14通过固定销16穿过调节孔141和固定孔151与固定块15相连接,通过调节孔141移动盖板14的固定位置,调节两块盖板14之间的间距与外部进料通道相适配,防止出现飞料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滚筒21和第二滚22均包括转轴211、滚筒212和密封圈213,滚筒212设置在转轴211上,密封圈213套设在滚筒212的左右两端。在滚筒212的两端套设有密封圈213,可防止片材进入滚筒212内的轴承内出现卡料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滚筒212的表面均设置有滚花(图未示)和带槽214,且第一滚筒21和第二滚筒22上的带槽214错位设置。在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的表面设置滚花和带槽,主要起防滑和防止片材粘贴滚筒的作用,使得片材在牵引夹送过程中不打滑、不断片。

本申请的优势在于,该装置设置在进料通道和粉碎室之间,在粉碎机作业过程中,塑料片材能够顺畅被牵引装置牵引并夹送进入粉碎室中,片材不易出现断片、堵料、飞料、粘贴滚筒和打滑等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