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625341发布日期:2020-10-23 19:3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耐高温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混合—2)开松—3)铺网—4)针刺—5)浸渍—6)覆膜;具体操作如下:

1)混合:将玄武岩纤维和聚苯并咪唑纤维按重量比3~4:1~2混合均匀,获得混合纤维;

3)铺网:将混合纤维网采用交叉铺网在玄武岩基布的上下表面,形成上纤维层和下纤维层,上纤维层克重为200~220g/m2,下纤维层克重为180~220g/m2,获得素毡;

5)浸渍:将针刺毡浸轧处理液,轧余率29~33%;然后依次经190~220℃烘干、250~320℃焙烘,烘干和烘培车速为4~5m/min,收卷获得浸渍毡;

所述处理液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聚四氟乙烯分散液15~26%、二甲基二苯基聚硅氧烷2~6%、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0.7~3%、吐温0.5~1%,余量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开松的具体操作为:将混合纤维经粗开松、精开松,然后送入梳理机中梳理,形成混合纤维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针刺的具体操作为:将素毡依次进行预刺、上刺、下刺、上刺、修面,针刺过程中牵伸比2~3%,获得针刺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覆膜的具体操作为:将浸渍毡上表面覆ptfe膜;覆膜温度360~390℃,覆膜车速6~10m/min,覆膜压力4.5~7kg/cm²,即得耐高温过滤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聚苯并咪唑纤维纤度1.7~2.2dtex,纤维长度51~60mm;玄武岩纤维单纤维直径6~8μm,纤维长度46~56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处理液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聚四氟乙烯分散液18~25%、二甲基二苯基聚硅氧烷3~5%、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0.8~1.5%、吐温0.6~0.9%,余量为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吐温为吐温t-8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混合均匀的具体操作为:采用层状叠加混合,先铺设一层玄武岩纤维,再铺设一层聚苯并咪唑纤维,重复以上操作2~4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交叉铺网层数为上纤维层为8层混合纤维网,下纤维层为7~8层混合纤维网。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的ptfe膜克重2.2~5g/m2,厚度≥10μm,孔径0.5~2μm。


技术总结
一种耐高温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过滤除尘材料技术领域。包括步骤1)混合—2)开松—3)铺网—4)针刺—5)浸渍—6)覆膜;1)混合:将玄武岩纤维和聚苯并咪唑纤维按重量比3~4:1~2混合均匀;5)浸渍:将针刺毡浸轧处理液,轧余率29~33%;然后依次经190~220℃烘干、250~320℃焙烘,烘干和烘培车速4~5m/min,收卷;处理液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成:聚四氟乙烯分散液15~26%、二甲基二苯基聚硅氧烷2~6%、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0.7~3%、吐温0.5~1%,余量为水。本发明所得过滤材料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长时间耐温280~295℃,瞬间耐热温度达320℃,使用寿命2年以上。

技术研发人员:沈照旭;董湘琳;齐贵山;宋传波;蒋树军;逯元斌;任会涛;申士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兴国新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05
技术公布日:2020.10.2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