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细化工用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89047发布日期:2020-10-28 12:59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细化工用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精细化工用反应釜。



背景技术:

精细化工是当今化学工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领域之一,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细化工产品种类多、附加值高、用途广、产业关联度大,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己成为世界各国调整化学工业结构、提升一化学工业产业能级和扩大经济效益的战略重点,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8003933u公开了一种精细化工用易清洗反应釜,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的反应釜不能均匀加料,清洗不方便的问题,其包括釜体、反应室、进料口、出料口、搅拌装置和支座,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联轴器、转轴和搅拌叶片,所述釜体外壁上设有盘旋水冷管,所述釜体内壁上设有超声波震板、温度检测装置和压力检测装置,所述釜体底部设有加热装置,所述转轴上部靠近联轴器端固定连接有分液盘,所述反应室顶部设有气平衡孔,所述进料口包括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位于釜体顶部,所述第二进料口位于釜体侧壁上。上述专利中的一种精细化工用易清洗反应釜存在以下不足:

1、不具备移动的功能,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与使用人员根据实际加工需求对反应釜的位置进行移动。

2、装置整体的稳定性一般,在使用时不便于使用人员对反应釜的内部进行观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具备移动的功能,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与使用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对装置的位置进行移动,装置整体的稳定性一般,在使用时不便于使用人员对反应釜的内部进行观察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精细化工用反应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精细化工用反应釜,包括端盖、釜体和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通过固定杆固定安装有车轮,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之间通过固定台固定安装有釜体,所述釜体的底部贯穿底座固定安装有下料口,所述釜体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表面设置有数字刻度,所述釜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端盖,所述端盖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投料窗,所述电机下端的釜体内部固定安装有主轴,所述主轴的外围通过固定环固定安装有搅拌桨。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之间的釜体外围固定安装有防护杆,且固定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箱。

优选的,所述观察窗上端的釜体表面设置有标识,且标识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清洗窗。

优选的,所述电机两侧的端盖顶部固定安装有吊环,且吊环的表面涂覆有防氧化层。

优选的,所述釜体内部的固定环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栓,且釜体内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加热器。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内侧与底座之间固定安装有加固块,且加固块与底座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精细化工用反应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精细化工用反应釜,通过在底座的底部安装有车轮,可以对装置进行移动,从而使装置具有可移动性,提高整体的工作性能,固定架之间通过固定台固定安装有釜体,可以在使用时利用固定架对釜体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釜体在使用时出现晃动的现象,从而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2、该精细化工用反应釜,通过在固定架之间的釜体外围固定安装有防护杆,利用防护杆可以在使用时增加固定架与釜体外围表面之间所接触的面积,从而提高装置整体的稳定性,电机两侧的端盖顶部固定安装有吊环,可以利用牵引线与外部牵引装置进行固定连接,从而更方便使用人员对装置的位置进行移动与调节,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3、该精细化工用反应釜,通过在釜体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观察窗,观察窗的表面设置有数字刻度,利用观察窗可以在不打开端盖的前提下,更方便使用人员对釜体的内部进行观察,利用数字刻度可以在使用时对更方便使用人员对釜体内部物料的体积进行判断,观察窗上端的釜体表面设置有标识,可以对装置的型号、性能与原理以文字的形式对工作人员进行显示,从而更方便使用人员对装置进行使用,且标识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清洗窗,可以在使用时利用导管与外部清洗装置进行连接,连接后可以对釜体的内部进行清洗,从而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利用车轮可以对装置进行移动,从而使装置具有可移动性,提高整体的工作性能,利用固定架对釜体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釜体在使用时出现晃动的现象,从而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利用观察窗可以在不打开端盖的前提下,更方便使用人员对釜体的内部进行观察,利用数字刻度可以在使用时对更方便使用人员对釜体内部物料的体积进行判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调节的变电检修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调节的变电检修平台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调节的变电检修平台的釜体与端盖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端盖;101、吊环;102、投料窗;2、釜体;201、清洗窗;202、固定台;203、标识;204、下料口;3、固定架;301、防护杆;4、观察窗;401、数字刻度;5、底座;6、固定杆;601、加固块;602、车轮;7、电机;701、主轴;8、控制箱;9、加热器;10、固定环;1001、搅拌桨;1002、固定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3,一种精细化工用反应釜,包括端盖1、釜体2和底座5,通过在底座5的底部通过固定杆6固定安装有车轮602,可以对装置进行移动,从而使装置具有可移动性,提高整体的工作性能,利用底座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3,固定架3之间通过固定台202固定安装有釜体2,可以在使用时利用固定架3对釜体2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釜体2在使用时出现晃动的现象,从而提高装置的稳定性,通过在釜体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端盖1,可以在使用时更方便使用人员对装置进行使用,利用电机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投料窗102,可以在使用时利用投料窗102将需要进行加工的物料投入釜体2的内部,通过在端盖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7,电机7下端的釜体2内部固定安装有主轴701,主轴701的外围通过固定环10固定安装有搅拌桨1001此电机7的型号可采用ye2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机7通电后带动主轴701进行转动,从而在使用时利用主轴701通过固定环10带动搅拌桨1001进行转动,已实现对釜体2内部的材料进行搅拌,通过在釜体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观察窗4,观察窗4的表面设置有数字刻度401,利用观察窗4可以在不打开端盖1的前提下,更方便使用人员对釜体2的内部进行观察,利用数字刻度401可以在使用时对更方便使用人员对釜体2内部物料的体积进行判断,通过在釜体2的底部贯穿底座5固定安装有下料口204,利用下料口204可以在使用时对釜体2内部所储存的物料进行排放,从而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固定架3之间的釜体2外围固定安装有防护杆301,利用防护杆301可以在使用时增加固定架3与釜体2外围表面之间所接触的面积,从而提高装置整体的稳定性,且固定架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箱8,此控制箱8的型号可采用bxk控制箱,控制箱8与电机7和加热器9通过导线连接,利用控制箱8可以在使用时分别对加热器9与电机7进行控制。

观察窗4上端的釜体2表面设置有标识203,可以对装置的型号、性能与原理以文字的形式对工作人员进行显示,从而更方便使用人员对装置进行使用,且标识203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清洗窗201,可以在使用时利用导管与外部清洗装置进行连接,连接后可以对釜体2的内部进行清洗,从而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电机7两侧的端盖1顶部固定安装有吊环101,可以利用牵引线与外部牵引装置进行固定连接,从而更方便使用人员对装置的位置进行移动与调节,提高装置的实用性,且吊环101的表面涂覆有防氧化层,涂覆后可以有效的防止空气中所含有的氧气对设备的表面进行氧化,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釜体2内部的固定环10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栓1002,可以在使用时利用固定栓1002对固定环10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提高装置的稳定性,且釜体2内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加热器9,此加热器9的型号可采用zk-q-02-39电加热板,在使用时利用加热器9对釜体2的内部进行加热。

固定杆6的内侧与底座5之间固定安装有加固块601,且加固块601与底座5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利用加固块601可以在使用时增加固定杆6与底座5之间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车轮602可以对装置进行移动,从而使装置具有可移动性,提高整体的工作性能,利用固定架3对釜体2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釜体2在使用时出现晃动的现象,利用投料窗102将需要进行加工的物料投入釜体2的内部,电机7通电后带动主轴701进行转动,从而在使用时利用主轴701通过固定环10带动搅拌桨1001进行转动,已实现对釜体2内部的材料进行搅拌,利用观察窗4可以在不打开端盖1的前提下,更方便使用人员对釜体2的内部进行观察,利用下料口204可以在使用时对釜体2内部所储存的物料进行排放。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