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铅压滤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13026发布日期:2021-05-04 10:17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式铅压滤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滤机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式铅压滤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现有的压滤机品种大致有:卧式压滤机、悬挂式压滤机和立式压滤机。就卧式压滤机而言,卸饼时,均是依靠传动系统带动拉钩盒作往复运动,将滤板相继拉开,显然传动系统较复杂,拉钩盒作往复运动拉板,每次仅拉一至二块滤板,也即是,每次只能卸掉一至二块滤饼,需几十次才能将滤饼卸完,空行程较大,卸料时间长,压滤机的工作效率较低。多级传递反复运动,不能保证每个滤板之间均紧密压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卧式铅压滤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卧式铅压滤机,包括横梁、悬置于所述横梁上并可沿着横梁前后移动的滤板、和置于所述滤板两侧对称布置的驱动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斜板、和驱动所述斜板转动的动力机构;

所述斜板与每个所述滤板通过滑动机构进行滑动连接;

所述斜板相对所述横梁转动连接;

所述斜板在所述动力机构的驱动下能够绕所述斜板的中间位置转动,同时通过所述滑动机构驱动所述滤板沿所述横梁前后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在所述滤板的左右两侧面设有纵向滑槽、所述斜板的长度方向开有滑孔、和与所述滤板数量对应的滑块;

在所述滤板位于压缩状态时,所述斜板倾斜放置,且所有所述滤板沿所述横梁前后方向平均分为第一组滤板和第二组滤板;

其中,所述第一组滤板的所述滑槽和所述第二组滤板的所述滑槽分别开设在所述斜板的上下不同两侧;

所述滑块的一端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多个所述滑块的另一端并置在所述滑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梁两端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一端安装有法兰;

所述液压缸分别支撑所述斜板的两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式铅压滤机,通过驱动斜板的转动,斜板带动滤板快速,利于各个压滤板之间快速准确定位,大大缩短了卸料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大了处理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

本技术:
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横梁;2、滤板;3、斜板;4、动力机构;20、滑块;21、滑槽;30、限位斜面;31、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卧式铅压滤机,包括横梁1、悬置于横梁1上并可沿着横梁1前后移动的滤板2、和置于滤板2两侧对称布置的驱动装置;

驱动装置包括斜板3、和驱动斜板3转动的动力机构4;

斜板3与每个滤板2通过滑动机构进行滑动连接;

斜板3相对横梁1转动连接;

斜板3在动力机构4的驱动下能够绕斜板3的中间位置转动,同时通过滑动机构驱动滤板2沿横梁1前后移动。

具体的,传统技术中是在滤板2的两侧分设油缸等反复运动机构进行滤板2的拉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多个滤板2形成的一组的滤板组的一个侧面或两个侧面增加额外的驱动装置,在传统技术的拉拽滤板方法,辅助增加了一套驱动装置,对多个滤板2进行紧密压紧的过程进行辅助快速定位、消除两个滤板2之间的空隙。优选的,滤板组的两个侧面都安装有驱动装置,以保证滤板组在两个驱动装置作用下,运行更加平稳。

斜板3相对横梁1转动连接,可以在横梁1上垂直布置一个竖板,将斜板3通过转轴、轴承等连接件与横梁1实现转动连接。现有技术中,一般滤板组2的左右侧面中间位置与横梁1前后移动,斜板3可以放于横梁1的上方或横梁1的下方,如图1示意性的,斜板3位于横梁1的上方。

斜板3是一个长条形板,滤板组平均布置在斜板3的转动中心两侧。斜板3的内部有长条形的滑动31。

动力机构4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横梁1两端的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一端安装有法兰;为了保护活塞,通过法兰与斜板3的两端接触支撑。法兰可以与横梁1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通过调整两端液压缸的支撑斜板3位于不同高度,形成类似跷跷板结构,可达到驱动斜板3转动的效果。优选的,可以控制斜板的固定倾斜角度为5°、15°、30°、45°等常用角度值。

斜板3与每个滤板2通过滑动机构进行滑动连接;斜板3设有斜面30,用以对所述滤板2的位置进行限制。

具体的,滑动机构包括在滤板2的垂直于横梁1方向的左右两侧面设有纵向开设滑槽21、斜板3的长度方向开有滑孔31、和与滤板2数量对应的滑块20;滑块20的一端与滑槽21滑动连接;多个滑块20的另一端并置在滑孔31内。滑块20、滑槽21、滑孔31配合使用。滑块20能在滑孔31里沿斜板3布置方向滑动。滑孔31的上下侧壁面形成斜面30,对滑块20起到限位作用。

在滤板2位于完全压紧、即压缩状态时,斜板3倾斜放置,且所有滤板2沿横梁前后方向平均分为第一组滤板和第二组滤板;具体的,第一组滤板的滑槽21和第二组滤板的滑槽21分别开设在斜板3的上下不同两侧,如图1所示。滤板2的每个滑槽21与斜板靠近一端的位置不同,均按照压缩状态时布置,第一组滤板和第二组滤板的滑槽21靠近斜板3的一端整体上能形成一条倾斜直线,使在滑槽21内靠近斜板3的一端的滑块能对应的位于固定角度倾斜状态的滑孔31中初始位置,所有滑块依次能成斜线布置。滑孔31的斜面30与滑块20均在压缩状态时的对应位置接触。第一组滤板和第二组滤板的滑槽21远离斜板3的一端均分别在同一水平线上。

如图1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想到的,滑孔31的两端长度要足够,给滤板拉开时留有操作空间。使用时,因滑孔31的倾斜角度以及滑槽末端的位置是按压缩状态时设计的,滑块与斜面均接触,滑块在滑孔中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滤板分开状态时是水平放置的,每个滑块均在同一水平线上,传统方法压缩滤板时,斜板3进行固定角度的转动,如果滤板之间有空隙,因滑孔中有上下两个斜面30的限制,会驱动滑块运动到固定位置,从而消除两个滤板之间的空隙。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卧式铅压滤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1)、悬置于所述横梁(1)上并可沿着横梁(1)前后移动的滤板(2)、和布置于所述滤板(2)侧面的驱动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斜板(3)、和驱动所述斜板(3)相对所述横梁(1)转动的动力机构(4);

所述斜板(3)与每个所述滤板(2)通过滑动机构进行滑动连接;

所述斜板(3)在所述动力机构(4)的驱动下能够绕所述斜板(3)的中间位置转动;

所述斜板(3)设有斜面(30),用以对所述滤板(2)的位置进行限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铅压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在所述滤板(2)的左右两侧面设有纵向滑槽(21)、所述斜板(3)的长度方向开有滑孔(31)、和与所述滤板(2)数量对应的滑块(20);

在所述滤板(2)位于压缩状态时,所述斜板(3)倾斜放置,且所有所述滤板(2)沿所述横梁前后方向平均分为第一组滤板和第二组滤板;

其中,所述第一组滤板的所述滑槽(21)和所述第二组滤板的所述滑槽(21)分别开设在所述斜板(3)的上下不同两侧;

所述滑块(20)的一端与所述滑槽(21)滑动连接;

多个所述滑块(20)的另一端并置在所述滑孔(3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铅压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4)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梁(1)两端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自由端安装有法兰;

两个所述液压缸分别支撑所述斜板(3)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铅压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对称布置于所述滤板(2)的两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铅压滤机,包括横梁、悬置于横梁上并可沿着横梁前后移动的滤板、和置于滤板两侧对称布置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斜板、和驱动斜板转动的动力机构;斜板与每个滤板通过滑动机构进行滑动连接;斜板相对横梁转动连接;斜板在动力机构的驱动下能够绕斜板的中间位置转动,同时通过滑动机构驱动滤板沿横梁前后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了驱动装置,利于各个压滤板之间快速准确定位,大大缩短了卸料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大了处理量。

技术研发人员:赵德新;刘长东;车贤;陈立军;吴振宽;饶剑;林茂;史云胜;刘星;张晓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紫金铜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26
技术公布日:2021.05.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