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流体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95600发布日期:2021-02-20 15:50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性能流体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性能流体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操作方法,萃取分离物质的操作步骤是:把用来萃取(提取)溶质的溶剂加入到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后,立即充分振荡,使溶质充分转溶到加入的溶剂中,然后静置分液漏斗,待液体分层后,再进行分液。
[0003]
现目前的流体分离装置,溶质与溶剂进行混合成溶液时,混合反应时间过慢,从而导致混合效率不高,而且分流膜在对溶液进行分离时,溶液通过分流膜的速率不佳,就会导致分离效率不高,并且分流膜的使用寿命有限,但是分流膜却不易更换,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性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性能流体分离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性能流体分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溶质与溶液的混合效率不快,且溶液的分离速率不佳,导致分离效率不高,且分流膜难以更换等的问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高性能流体分离装置,包括机体:
[0007]
所述机体内部上端开有反应腔,且所述机体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电机,所述第一转动电机下端转动连接有搅拌轴,且所述搅拌轴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片搅拌叶,所述机体上端左右两侧均贯穿固定有进液斗,且所述机体内部并位于所述反应腔的下端中部相接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内部上端相接有电磁阀,且所述分流管左侧相接有第一排液管,所述第一排液管左端贯穿出所述机体,所述机体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电机,且所述第二转动电机上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端贯穿进所述分流管,所述转动轴外围相接有若干片螺旋叶,且所述分流管内部中端并位于所述第一排液管的下端设有分流膜,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分流膜的下端,且所述分流膜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分流管内壁左右两端均开有卡槽,且所述卡块与卡槽卡接,两个所述卡块外围均套接有密封圈,且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卡槽内,所述机体外部并位于所述分流膜的前端通过螺丝固定有密封板,且所述密封板内侧镶嵌有透明玻璃,所述分流管右侧并位于所述分流膜的下端相接有第二排液管,且所述第二排液管右端贯穿出所述机体。
[0008]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外部并位于所述反应腔的前端镶嵌有贯穿窗,且所述观察窗呈透明状,所述观察窗左侧刻有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值。
[0009]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斗与反应腔相通,所述进液斗上端均盖有密封盖,且所述反应腔通过电磁阀与所述分流管相通。
[001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液管与分流管相通,且所述第二排液管与分流管相通,所述
第一排液管和所述第二排液管的上端均转动连接有控制阀。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管前端并位于所述分流膜的前端为开口端,且所述密封板盖于所述分流管的开口端,所述密封板外边缘相接密封橡胶。
[0012]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电机、第二转动电机及电磁阀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
[0014]
通过设置搅拌叶,可以提高溶质与溶剂混合效率,降低反应时间,而通过螺旋叶的转动,螺旋叶对溶液施加一个向下的离心力,从而带动溶液快速的通过分流膜,利于提高溶液的分离速度,使分离效率更加的高效,且通过透明玻璃则利于观察到溶液的分离情况,利于控制溶液分离的精准度,并且打开密封板,则利于更换分流膜,保证了设备的正常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b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
图1-4中:机体1、进液斗2、第一转动电机3、反应腔4、搅拌轴5、搅拌叶6、分流管7、第一排液管8、转动轴9、电磁阀10、螺旋叶11、分流膜12、卡块13、卡槽14、密封圈15、观察窗16、密封板17、透明玻璃18、第二排液管19、第二转动电机20。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1]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0022]
请参阅图1至图4:
[002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性能流体分离装置,包括机体1,下面对一种高性能流体分离装置的各个部件进行详细描述:
[0024]
所述机体1内部上端开有反应腔4,且所述机体1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电机3,所述第一转动电机3下端转动连接有搅拌轴5,且所述搅拌轴5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片搅拌叶6,所述机体1上端左右两侧均贯穿固定有进液斗2,所述第一转动电机3、第二转动电机20及电磁阀10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0025]
具体的,将溶质和溶剂分别通过两个进液斗2输入反应腔4内,然后启动第一转动电机3,第一转动电机3带动搅拌轴5和搅拌叶6进行转动,搅拌叶6则对溶剂和溶质进行搅拌
混合,使溶液的形成效率更快,降低反应时间,当溶液混合完毕后,使溶液静置并分层。
[0026]
且所述机体1内部并位于所述反应腔4的下端中部相接有分流管7,所述分流管7内部上端相接有电磁阀10,且所述分流管7左侧相接有第一排液管8,所述第一排液管8左端贯穿出所述机体1,所述机体1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电机20,且所述第二转动电机20上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9,所述转动轴9上端贯穿进所述分流管7,所述转动轴9外围相接有若干片螺旋叶11,且所述分流管7内部中端并位于所述第一排液管8的下端设有分流膜12;
[0027]
进一步的,当溶液分层完毕后,打开电磁阀10,溶液进入分流管7,并通过分流膜12对溶液中的溶质进行分离,溶质进入到分流管7下端后,启动第二转动电机20,第二转动电机20则带动转动轴9和螺旋叶11进行转动,螺旋叶11在转动时会产生向下的离心力,从而使溶液加速的从分流膜12上通过,使溶质的提取速度更快,利于使分离效率更加的高效,而无法通过分流膜12的溶液则通过第一排液管8排出。
[0028]
所述转动轴9位于所述分流膜12的下端,且所述分流膜12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13,所述分流管7内壁左右两端均开有卡槽14,且所述卡块13与卡槽14卡接,两个所述卡块13外围均套接有密封圈15,且所述密封圈15位于所述卡槽14内,所述机体1外部并位于所述分流膜12的前端通过螺丝固定有密封板17,且所述密封板17内侧镶嵌有透明玻璃18,所述分流管7右侧并位于所述分流膜12的下端相接有第二排液管19,且所述第二排液管19右端贯穿出所述机体1,所述分流管7前端并位于所述分流膜12的前端为开口端,且所述密封板17盖于所述分流管7的开口端,所述密封板17外边缘相接密封橡胶;
[0029]
进一步的,当分流膜12的使用寿命到期时,打开密封板17,然后使卡块13与卡槽14进行分离,并使分流膜12从分流管7内取出,利于更换新的分流膜12,保证了设备的正常使用性能,更换完毕后,再使密封板17盖于分流管7的开口端,而密封圈15则可以避免溶液从卡槽14与卡块13的连接处漏出,密封圈15则提高密封板17与分流管7连接处的密封性,保证了分流管7的密封性能,且通过透明玻璃18,可以时刻的观察到溶液在分离时状况,利于控制分离时的准确性。
[0030]
所述机体1外部并位于所述反应腔4的前端镶嵌有贯穿窗16,且所述观察窗16呈透明状,所述观察窗16左侧刻有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值;
[0031]
进一步的,通过观察窗16利于观察到反应腔4内溶液是否分层完毕,结合刻度值则利于把控溶液分层时的精准性,且利于对溶液分离时进行预警观察。
[0032]
所述进液斗2与反应腔4相通,所述进液斗2上端均盖有密封盖,且所述反应腔4通过电磁阀10与所述分流管7相通;
[0033]
进一步的,盖上密封盖,可以避免有刺激性气味的溶液从反应腔4内跑出,使工作环境更好。
[0034]
所述第一排液管8与分流管7相通,且所述第二排液管19与分流管7相通,所述第一排液管8和所述第二排液管19的上端均转动连接有控制阀;
[0035]
进一步的,当分流膜12在对溶液进行分离时,通过控制阀将第一排液管8处于关闭状态,而第二排液管19则通过控制阀处于打开状态,利于第二排液管19对溶质的排出。
[0036]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
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