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印刷用油墨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14170发布日期:2020-12-25 08:22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印刷用油墨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油墨制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印刷用油墨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油墨是由有色体、连结料、填料、附加料等物质组成的均匀混合物;能进行印刷,并在被印刷体上干燥,是一种有颜色且具有一定流动度的浆状胶粘体,其性质都是根据印刷的对象和印刷方法来决定,而油墨基本上都是通过将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添加,然后搅拌而成。

在进行油墨混合搅拌时,通常需要将原料放置到专门的混合筒内部进行混合,而市面上的搅拌设备都是开口式搅拌桶,通过将搅拌装置伸入混合筒内进行搅拌,在搅拌结束后将搅拌杆取出然后将搅拌好的油墨倒出,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缺陷,首先是搅拌时很容易受到外界污染,使得油墨品质降低,同时搅拌的油墨可能出现飞溅造成污染,同时在出料的时候油墨粘连在混合筒内壁,很难全部倒出容易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保印刷用油墨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环保印刷用油墨混合装置,包括设备台和混合筒,所述混合筒固定连接在设备台的上表面,所述混合筒的外表面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混合筒的外表面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混合筒的上表面轴承连接有转动杆,所述混合筒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转动杆的顶端轴承连接在固定板的下表面,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底端贯穿固定板的下表面并与转动杆传动连接,所述混合筒的内部活动卡接有压料组件,所述压料组件的顶端贯穿混合筒的上表面并与混合筒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活动卡接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的底端贯穿转动杆的下表面并延伸至混合筒的内部;

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杆、连接筒、卡头、折叠杆、卡杆和调节杆,所述连接筒活动套接在搅拌杆的外表面,所述卡头固定连接在搅拌杆的底端,所述折叠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卡头的上表面,所述折叠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连接筒的下表面,所述卡杆固定连接在搅拌杆的外表面,所述调节杆固定连接在连接筒的顶端外侧面。

优选的,所述压料组件包括压料板、螺纹杆和弹簧,所述螺纹杆轴承连接在压料板的上表面,所述弹簧固定连接在压料板的上表面轴心处,所述压料板的上表面且位于弹簧的下方开设有卡孔。

优选的,所述连接筒的外表面开设有活动槽,所述卡杆活动卡接在活动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弹簧活动套接在搅拌组件的外表面,所述弹簧的顶端延伸至转动杆的内部与调节杆相抵,所述弹簧的底端与压料板的上表面相抵。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的底端贯穿压料板上表面的卡孔并延伸至压料板的下表面,所述卡头的内部设有强磁铁,所述卡头与卡孔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底端横向开设有固定槽,所述调节杆活动卡接在固定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和转动杆的顶端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皮带轮,所述伺服电机通过皮带与转动杆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保印刷用油墨混合装置,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1、该环保印刷用油墨混合装置,通过将调节杆在滑槽内部向下滑动,折叠杆在搅拌杆的外表面形成类似于“打蛋器”状的搅拌头,通过折叠杆进行搅拌,在搅拌结束后将调节杆从固定槽内部转出调节杆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带动连接筒向上移动,使得折叠杆收缩,同时卡头进入到压料板表面的卡孔内部进行磁性吸附固定,通过转动螺纹杆使得压料板将油墨从出料管处挤压出去,使得搅拌时物料处于密闭环境,减少油墨与外界接触造成污染。

2、该环保印刷用油墨混合装置,通过将搅拌装置设置为可折叠的形式,在进行出料时,压料板向下移动,此时卡头通过磁性吸附到压料板外表面的卡孔内部,使得压料板上表面的卡孔被堵死,避免挤压出料时,油墨从卡孔处流出,便于成品油墨的取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动杆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搅拌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压料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设备台;2、混合筒;3、进料口;4、出料管;5、转动杆;6、固定板;7、伺服电机;8、压料组件;81、压料板;82、螺纹杆;83、弹簧;9、滑槽;10、搅拌组件;101、搅拌杆;102、连接筒;103、卡头;104、折叠杆;105、卡杆;106、调节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环保印刷用油墨混合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设备台1和混合筒2,混合筒2固定连接在设备台1的上表面,混合筒2的外表面开设有进料口3,混合筒2的外表面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4,混合筒2的上表面轴承连接有转动杆5,混合筒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转动杆5的顶端轴承连接在固定板6的下表面,固定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7,伺服电机7的底端贯穿固定板6的下表面并与转动杆5传动连接,伺服电机7的输出端和转动杆5的顶端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皮带轮,伺服电机7通过皮带与转动杆5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电机可设置为现有的公开号为cn103701262b的公开专利中所介绍的伺服电机7,混合筒2的内部活动卡接有压料组件8,压料组件8的顶端贯穿混合筒2的上表面并与混合筒2的上表面螺纹连接,转动杆5的外表面开设有滑槽9,滑槽9的内部活动卡接有搅拌组件10,搅拌组件10的底端贯穿转动杆5的下表面并延伸至混合筒2的内部。

更为具体的是,搅拌组件10包括搅拌杆101、连接筒102、卡头103、折叠杆104、卡杆105和调节杆106,连接筒102活动套接在搅拌杆101的外表面,卡头103固定连接在搅拌杆101的底端,折叠杆104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卡头103的上表面,折叠杆10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连接筒102的下表面,卡杆105固定连接在搅拌杆101的外表面,调节杆106固定连接在连接筒102的顶端外侧面,连接筒102的外表面开设有活动槽,卡杆105活动卡接在活动槽的内部,滑槽9的底端横向开设有固定槽,调节杆106活动卡接在固定槽的内部。

进一步的,压料组件8包括压料板81、螺纹杆82和弹簧83,螺纹杆82轴承连接在压料板81的上表面,弹簧83固定连接在压料板81的上表面轴心处,压料板81的上表面且位于弹簧83的下方开设有卡孔,弹簧83活动套接在搅拌组件10的外表面,弹簧83的顶端延伸至转动杆5的内部与调节杆106相抵,弹簧83的底端与压料板81的上表面相抵,搅拌杆101的底端贯穿压料板81上表面的卡孔并延伸至压料板81的下表面,卡头103的内部设有强磁铁,卡头103与卡孔相适配,在进行出料时,压料板81向下移动,此时卡头103通过磁性吸附到压料板81外表面的卡孔内部,使得压料板81上表面的卡孔被堵死,避免挤压出料时,油墨从卡孔处流出,便于成品油墨的取出,同时压料板81的内部为不锈钢材质,在进行压料时,可通过自身重力向下滑动进行压料,压料板81的侧面与混合筒2内壁均为光滑曲面且紧密贴合。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印刷用油墨混合装置,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将油墨的原料从混合筒2外表面的进料口3加入到混合筒2的内部,然后调节螺纹杆82,使得压料板81向下移动,移动至压料板81处于进料口3的下方为止,此时混合筒2处于密闭环境,此时通过将调节杆106在滑槽9内部向下滑动,使得连接筒102带动搅拌杆101向下移动,当搅拌杆101外表面的卡杆105与压料板81的上表面相接触时,搅拌杆101停止向下移动,此时继续向下移动调节杆106,此时连接筒102进入到压料板81的内部并使得折叠杆104被向外折叠,此时折叠杆104在搅拌杆101的外表面形成类似于“打蛋器”状的搅拌头,然后将调节杆106活动卡接到滑槽9底端侧面的固定槽内部,此时弹簧83被压缩,此时打开伺服电机7的开关,使得伺服电机7转动同时通过皮带传动,带动转动杆5在固定板6的下表面转动,转动杆5带动搅拌组件10在混合筒2内转动,对混合筒2内部的油墨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再搅拌完成后,将调节杆106从固定槽内部转出,此时调节杆106在弹簧83的作用下复位带动连接筒102向上移动,使得搅拌杆101向上移动,最终使得卡头103进入到压料板81表面的卡孔内部进行磁性吸附固定,然后打开出料管4外表面的阀门,然后转动螺纹杆82使得压料板81向下移动将混合筒2内部混合完成的油墨从出料管4处挤压出去。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