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15131发布日期:2021-04-02 09:35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恒温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恒温槽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恒温槽。



背景技术:

恒温槽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化学工业、食品工业、冶金工业、大专院校、科研、遗传工程、高分子工程等实验室,主要分为制冷型和制热型等恒温槽。制热型恒温槽一般是利用智能控制系统控制槽体内的加热系统和液体循环系统,使液体达到某一温度的恒温效果,有的还在槽体内加装搅拌器,使液体温度更加均匀。但是这种恒温槽结构较为复杂,安装不方便,加装搅拌装置,虽然能使温度更均匀,但也增加了成本。

因此,研究出一种恒温快,且温度更加均匀的恒温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恒温快,且温度更加均匀的恒温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恒温槽,包括:

槽体,所述槽体的顶部呈开口状,底部设置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槽体分隔为恒温腔和置物腔;

端盖,所述端盖扣合于所述槽体的开口端;

控制柜,所述控制柜设于所述端盖的顶部;

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呈连续的s形弯曲,所述加热管的一端与所述端盖的底部连接,另一端深入到所述槽体的恒温腔内;

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置于所述置物腔内,且所述循环泵的出水口连接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恒温腔的底部,且所述出水管上并排设有多个喷嘴;进水口处连接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置于所述恒温腔的顶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加热丝为弯曲形可以增加与恒温腔内液体的接触面积,加快液体的加热速度,循环泵将恒温腔顶部和底部的液体进行循环,使恒温腔内的液体温度更加均匀。

优选的,所述端盖的外表面开设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开设用于加热容器伸入的加热口。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边缘处设有台阶;所述端盖的顶部设有用于遮盖所述加热口的盖板,所述盖板的边缘与所述台阶相抵接,所述盖板的外表面设有提手。盖板可以避免液体的温度外泄,使恒温腔内液体的温度更加稳定。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设有喇叭型进水嘴,所述进水嘴的喇叭口朝向所述加热管。

优选的,所述喷嘴为球形,所述喷嘴的表面设有多个朝向不同方位的喷水口。可以将液体喷向各个方位,使得恒温腔内液体混合的更加均匀,加快达到恒温的速度。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出水管与所述隔板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圈,可以防止恒温腔的液体进入到置物腔内,对循环泵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

优选的,所述槽体的外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位于所述恒温腔的底部,所述排水口处设有排水阀。当不使用槽体后,可以通过排水口将恒温腔内的水排出,排水阀控制排水口的开启和关闭,排水阀可以进行手动开启和关闭。

优选的,所述槽体的底部设有万向轮,方便对槽体进行移动。

优选的,所述恒温腔的内壁上设有两个温度传感器,两个温度传感器分别位于所述恒温腔的顶部和底部。可以对恒温腔内不同位置的温度进行检测,当两个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始终保持一致时,则说明恒温腔内液体的温度已达到恒温状态。

优选的,所述控制柜的表面设有显示屏、指示灯和开关按钮,所述指示灯和开关按钮均设有三个,分别与循环泵,温度传感器、加热管通过导线连接。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恒温槽,其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加热管可以增加与液体的接触面积,使液体更快速的被加热;

(2)通过循环泵对恒温腔内上方和下方的液体进行循环,同时,通过喷嘴可以将液体喷向各个方位,使恒温腔内的液体被混合的更加均匀;

(3)通过控制柜可以更方便的对温度传感器、循环泵、加热管进行控制,并且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可以显示在显示屏上,可以更直观的观察到恒温腔内液体温度,以及是否达到温度的恒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恒温槽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恒温槽盖板被抬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恒温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

1-槽体;

011-恒温腔;012-置物腔;

2-隔板;

3-端盖;

031-凹槽;032-加热口;033-台阶;034-盖板;035-提手;

4-控制柜;

041-显示屏;042-指示灯;043-开关按钮;

5-加热管;6-循环泵;

7-出水管;

071-喷嘴;

0711-喷水口;

8-进水管;

081-进水嘴;

9-密封圈;10-排水阀;11-万向轮;12-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恒温槽,包括:

槽体1,槽体1的顶部呈开口状,底部设置隔板2,隔板2将槽体1分隔为恒温腔011和置物腔012;

端盖3,端盖3扣合于槽体1的开口端;

控制柜4,控制柜4设于端盖3的顶部;

加热管5,加热管5呈连续的s形弯曲,加热管5的一端与端盖3的底部连接,另一端深入到槽体1的恒温腔011内;

循环泵6,循环泵6置于置物腔012内,且循环泵6的出水口连接出水管7,出水管7位于恒温腔011的底部,且出水管7上并排设有多个喷嘴071;进水口处连接进水管8,进水管8置于恒温腔011的顶部。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槽体1的外侧壁设有保温材料,避免外界温度对恒温腔011内液体温度造成影响。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端盖3的外表面开设凹槽031,凹槽031的内部开设用于加热容器伸入的加热口032。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凹槽031的边缘处设有台阶033;端盖3的顶部设有用于遮盖加热口032的盖板034,盖板034的边缘与台阶033相抵接,盖板034的外表面设有提手035。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水管8的进水端设有喇叭型进水嘴081,进水嘴081的喇叭口朝向加热管5。将加热管5处的液体经过循环泵6被循环到恒温腔011的底部,促进液体的混合。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喷嘴071为球形,喷嘴071的表面设有多个朝向不同方位的喷水口0711。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水管8、出水管7与隔板2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圈9。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槽体1的外部设有排水口013,排水口013位于恒温腔011的底部,排水口013处设有排水阀10。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槽体1的底部设有万向轮11。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恒温腔011的内壁上设有两个温度传感器12,两个温度传感器12分别位于恒温腔011的顶部和底部。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控制柜4的表面设有显示屏041、指示灯042和开关按钮043,指示灯042和开关按钮043均设有三个,分别与循环泵6,温度传感器12、加热管5通过导线连接。控制柜4内设有电源可以为循环泵6,温度传感器12、加热管5提供电能,其中循环泵6,温度传感器12、加热管5用过导线与控制柜4连接,循环泵6,温度传感器12、加热管5通过导线分别与三个开关按钮043连接,当循环泵6,温度传感器12、加热管5开启后相对应的指示灯042亮,温度传感器12检侧温度显示在显示屏041上。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