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米粉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76943发布日期:2021-07-30 13:26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婴儿米粉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米粉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婴儿米粉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母乳和配方奶粉是普遍用作喂养宝宝的唯一主食,婴幼儿生长发育很快,四个月后就进入了智力细胞快速增殖和骨骼快速发育的重要阶段,单靠奶类动物性营养就愈显不足,必须适当补充植物性等营养,以促进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婴儿米粉是指通过现代营养科学,以原生态优质小米、大米为主要原料,以白砂糖、蔬菜、水果、蛋类、肉类等为选择性配料,同时通过适量钙、磷、铁、蛋白质等婴幼儿全面发育成长所需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加入,科学配方配料加工制作而成的专用于母乳不足,或成人饭食过度时为婴幼儿补充、提供营养的一种现代科学辅食。现有的婴儿米粉研磨装置颗粒大小不一,婴儿在食用时会因米粉的颗粒过大,不方便吞咽,容易辣嗓子,引起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婴儿米粉研磨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婴儿米粉研磨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内设有粉碎腔,所述粉碎内设有粉碎辊,所述粉碎辊设置有两个,所述粉碎辊对称分布,所述粉碎辊通过粉碎电机驱动,所述进料斗的下方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与箱体连通,所述箱体内设有输送室,所述输送室内转动设有螺旋输送轴,所述螺旋输送轴上均匀排布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输送轴的一端连接有输送电机,所述输送室的内侧壁上设有增大摩擦的研磨块,所述输送室远离进料斗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箱体上倾斜设有导料板,所述箱体内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滑动设有过滤篮,所述过滤篮上设有漏孔,所述过滤篮的一端设有可拆卸的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的一端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驱动轮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布有齿牙,所述驱动轮上设有来回移动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有与驱动轮啮合的齿条,所述支撑杆为l形结构,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推杆连接,所述箱体内设有伸缩缸,所述伸缩缸的一端连接有推料板,所述箱体上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上端铰接有卸料门,所述开口的一端连接有下料板。

作为改进,所述研磨块的截面为梯形结构。

作为改进,所述箱体上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支撑杆的下方。

作为改进,所述伸缩缸为多节伸缩缸,所述伸缩缸的动力源为气动或者液动。

作为改进,所述下料板倾斜向下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上设有减震垫。

作为改进,所述卸料门上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通过粉碎辊进行粉碎,对原料进行粗处理;经过输送室时,通过螺旋叶片与研磨块接触,使得米粉颗粒进一步的研磨粉碎,二次粉碎,保证米粉粉碎彻底,通过导料板处进行下料,进入过滤篮内,驱动机构推动过滤篮来回晃动,对过滤篮内的米粉进行筛分,将大颗粒的拦截下来,颗粒的精细度较高,保证产品的质量,推料板与伸缩缸配合,实现物料的输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儿米粉研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儿米粉研磨装置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箱体,2、进料斗,3、粉碎辊,4、下料口,5、输送室,6、螺旋输送轴,7、螺旋叶片,8、输送电机,9、研磨块,10、开口,11、导料板,12、支撑架,13、过滤篮,14、推杆,15、驱动机构,16、驱动轮,17、转动电机,18、齿牙,19、支撑杆,20、齿条,21、伸缩缸,22、推料板,23、卸料门,24、出料口,25、下料板,26、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儿米粉研磨装置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一种婴儿米粉研磨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上设有进料斗2,所述进料斗2内设有粉碎腔,所述粉碎内设有粉碎辊3,所述粉碎辊3设置有两个,所述粉碎辊3对称分布,所述粉碎辊3通过粉碎电机驱动,所述进料斗2的下方设有下料口4,所述下料口4与箱体1连通,所述箱体1内设有输送室5,所述输送室5内转动设有螺旋输送轴6,所述螺旋输送轴6上均匀排布有螺旋叶片7,所述螺旋输送轴6的一端连接有输送电机8,所述输送室5的内侧壁上设有增大摩擦的研磨块9,所述输送室5远离进料斗2的一侧设有开口10,所述箱体1上倾斜设有导料板11,所述箱体1内设有支撑架12,所述支撑架12上滑动设有过滤篮13,所述过滤篮13上设有漏孔,所述过滤篮13的一端设有可拆卸的推杆14,所述推杆14的一端连接有驱动机构15,所述驱动机构15包括驱动轮16,所述驱动轮16的一端连接有转动电机17,所述驱动轮16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布有齿牙18,所述驱动轮16上设有来回移动的支撑杆19,所述支撑杆19上设有与驱动轮16啮合的齿条20,所述支撑杆19为l形结构,所述支撑杆19的一端与推杆14连接,所述箱体1内设有伸缩缸21,所述伸缩缸21的一端连接有推料板22,所述箱体1上设有出料口24,所述出料口24的上端铰接有卸料门23,所述开口10的一端连接有下料板25。

所述研磨块9的截面为梯形结构。

所述箱体1上设有支撑座26,所述支撑座26设置在支撑杆19的下方。

所述伸缩缸21为多节伸缩缸21,所述伸缩缸21的动力源为气动或者液动。

所述下料板25倾斜向下设置。

所述箱体1的底部设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上设有减震垫。

所述卸料门23上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原料投加入进料斗内,通过粉碎辊进行粉碎,对原料进行粗处理;沿下料口进入输送室,输送电机启动,带动螺旋输送轴旋转,从而控制螺旋叶片对米粉进行向前推动,通过螺旋叶片与研磨块接触,使得米粉颗粒进一步的研磨粉碎,二次粉碎,保证米粉粉碎彻底,通过导料板处进行下料,进入过滤篮内,转动电机旋转,控制驱动轮上的齿牙与支撑杆上的齿条配合,支撑杆带动推杆来回移动,从而带动过滤篮在支撑架上滑动,驱动机构推动过滤篮来回晃动,对过滤篮内的米粉进行筛分,将大颗粒的拦截下来,颗粒的精细度较高,保证产品的质量,推料板与伸缩缸配合,实现物料的输送。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婴儿米粉研磨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设有进料斗(2),所述进料斗(2)内设有粉碎腔,所述粉碎内设有粉碎辊(3),所述粉碎辊(3)设置有两个,所述粉碎辊(3)对称分布,所述粉碎辊(3)通过粉碎电机驱动,所述进料斗(2)的下方设有下料口(4),所述下料口(4)与箱体(1)连通,所述箱体(1)内设有输送室(5),所述输送室(5)内转动设有螺旋输送轴(6),所述螺旋输送轴(6)上均匀排布有螺旋叶片(7),所述螺旋输送轴(6)的一端连接有输送电机(8),所述输送室(5)的内侧壁上设有增大摩擦的研磨块(9),所述输送室(5)远离进料斗(2)的一侧设有开口(10),所述箱体(1)上倾斜设有导料板(11),所述箱体(1)内设有支撑架(12),所述支撑架(12)上滑动设有过滤篮(13),所述过滤篮(13)上设有漏孔,所述过滤篮(13)的一端设有可拆卸的推杆(14),所述推杆(14)的一端连接有驱动机构(15),所述驱动机构(15)包括驱动轮(16),所述驱动轮(16)的一端连接有转动电机(17),所述驱动轮(16)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布有齿牙(18),所述驱动轮(16)上设有来回移动的支撑杆(19),所述支撑杆(19)上设有与驱动轮(16)啮合的齿条(20),所述支撑杆(19)为l形结构,所述支撑杆(19)的一端与推杆(14)连接,所述箱体(1)内设有伸缩缸(21),所述伸缩缸(21)的一端连接有推料板(22),所述箱体(1)上设有出料口(24),所述出料口(24)的上端铰接有卸料门(23),所述开口(10)的一端连接有下料板(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米粉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块(9)的截面为梯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米粉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设有支撑座(26),所述支撑座(26)设置在支撑杆(19)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米粉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缸(21)为多节伸缩缸(21),所述伸缩缸(21)的动力源为气动或者液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米粉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板(25)倾斜向下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米粉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设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上设有减震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米粉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门(23)上设有把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米粉研磨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上设有进料斗,进料斗内设有粉碎腔,粉碎内设有粉碎辊,粉碎辊设置有两个,粉碎辊对称分布,粉碎辊通过粉碎电机驱动,进料斗的下方设有下料口,箱体内设有输送室,输送室内转动设有螺旋输送轴,螺旋输送轴上均匀排布有螺旋叶片,输送室的内侧壁上设有研磨块,输送室远离进料斗的一侧设有开口,箱体上倾斜设有导料板。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通过粉碎辊进行粉碎,对原料进行粗处理;通过螺旋叶片与研磨块接触,使得米粉颗粒进一步的研磨粉碎,保证米粉粉碎彻底,进入过滤篮内,驱动机构推动过滤篮来回晃动,对过滤篮内的米粉进行筛分,颗粒的精细度较高,保证产品的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戴志勇;高文明;李梦怡;刘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英氏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7
技术公布日:2021.07.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