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普外科用麻醉调剂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60727发布日期:2021-09-25 05:53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普外科用麻醉调剂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普外科用麻醉调剂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普外科中,麻醉是施行手术时或进行诊断性检查操作时为消除疼痛、保障病人安全、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而采取的方法,麻醉作为一种医疗手段,已经越来越被医疗界认识并运用,由于病人进行手术或诊断性检查操作时,病人会感到疼痛,需要用麻醉机或其他方式使之全身或身体局部暂时失去知觉,以便减轻病人在手术或检查操作时引起精神紧张和反射性不良反应。
3.现有公开号为cn20427522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临床麻醉科用供药麻醉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上部连接有横杆,横杆下部左侧设置有搅拌腔,搅拌腔上部连接有供药口,供药腔右侧上下部分别设置有上电机和下电机,上电机左侧连接有上搅拌轴,上搅拌轴上下部分别连接有多个上搅拌叶,下电机左侧连接有下搅拌轴,下搅拌轴上下部分别连接有多个下搅拌叶;搅拌腔右侧下部连接有出药口,出药口右侧连接有上医用橡胶软管,上医用橡胶软管右侧连接有进药口,进药口右侧连接有注射针筒,其麻醉方式单一,不能满足现代化手术的需求,同时,其需要患者到指定地点进行麻醉手术,移动不便,增加了患者的负担,且麻醉药物混合配制多采用电机带动搅拌叶混合往往会造成麻醉药液中的成分受到损害,从而会影响后续患者麻醉效果,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普外科用麻醉调剂辅助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麻醉方式单一,不能满足现代化手术的需求,同时,其需要患者到指定地点进行麻醉手术,移动不便,增加了患者的负担,且麻醉药物混合配制多采用电机带动搅拌叶混合往往会造成麻醉药液中的成分受到损害,从而会影响后续患者麻醉效果,存在一定危险性的技术问题。
5.本发明提供一种普外科用麻醉调剂辅助装置,包括箱体、供液机构、混合机构、晃动机构和承托机构,所述箱体内设有能够将其内部空间自上而下依次分隔为上腔、中腔和下腔的隔板组,所述供液机构设置在上腔内,所述混合机构和晃动机构均设置在中腔内,所述承托机构安装在箱体的外侧壁上,所述箱体的外侧壁上设有悬挂机构,所述箱体的下腔内设有两个呈上下间隔设置的抽屉柜,所述箱体远离承托机构的一外侧壁上设有扶手杆,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自锁式万向轮,所述箱体的前侧壁上设有控制上腔和中腔开闭的两个门板,所述箱体的外侧壁还设有与晃动机构相连通的麻醉机构。
6.进一步的,所述混合机构包括混合筒和螺旋管,所述混合筒呈锥型结构且自上而下直径逐渐变下,所述螺旋管沿混合管的内壁自上而下螺旋设置,所述螺旋管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出液孔,所述供液机构与混合筒相连通。
7.进一步的,所述供液机构包括两个供药剂罐和两个连接管,两个所述供药剂罐均
设置在上腔中,一个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一个供药剂罐和螺旋管的一端相连通,另一个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延伸至混合筒的内中心部设置,另一端与另一个供药剂罐相连通,每个所述连接管上均设有第一计量控制阀。
8.进一步的,所述晃动机构包括联动组件、摇动组件、蓄液罐和连通管,所述联动组件安装在上腔的内底部上,所述摇动组件的一端与联动组件相连接,所述摇动组件的另一端穿过混合筒且与蓄液罐的顶部相连接,所述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与混合筒和蓄液罐相连通,所述蓄液罐设置在中腔的内底部上,所述蓄液罐内设有液位传感器。
9.进一步的,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安装板、联动电机、转盘和偏心杆,所述安装板固定在隔板组的顶部,所述联动电机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联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转盘的中心部相连接,所述偏心杆的一端与转盘的偏心处相连接,所述偏心杆的另一端与摇动组件的顶端相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摇动组件包括摇杆和球头,所述摇杆的顶端与偏心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球头转动设置在混合筒的底部,所述摇杆的底端依次穿过混合筒、球头且与蓄液罐的顶部相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承托机构包括升降支架、转动轴、承载架、承托台板、驱动电机和两个电动推杆,两个所述电动推杆呈对称安装在箱体的外侧壁上,两个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均与升降支架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升降支架的侧壁与箱体的外侧壁滑动,所述转动轴转动安装在升降支架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在升降支架的侧壁上,并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动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承载架固定在转动轴上,所述承托台架固定在承载架的顶部,并且承托台架的顶部呈圆弧状。
12.进一步的,所述悬挂机构包括固定杆筒、悬挂支架杆、转动齿轮和调节电机,所述固定杆筒安装在箱体的外侧壁上,所述悬挂支架杆滑动设置在固定杆筒内,所述调节电机安装在上腔的内侧壁上,并且调节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动齿轮相连接,所述转动齿轮与悬挂支架杆传动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麻醉机构包括面罩、注射器、雾化喷头和三个药管,所述箱体的外侧壁上设有三个容纳腔,所述面罩、注射器和雾化喷头分别设置在三个容纳腔内,三个所述药管的一端均与蓄液罐相连通,三个所述药管的另一端分别与面罩、注射器、雾化喷头相连通,每个所述药管上均设有第二计量控制阀。
14.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5.1.本发明通过第一计量控制阀控制两个连接管开闭,使两个供药剂罐内的麻醉药剂原料自连接管向混合筒内流动,其中,通过一个连接管与螺旋管的连通,使药剂原料自螺旋管上的出液孔流出,与此同时,另一个连接管中的药剂原料自混合筒的中心部向其下端流动,在混合筒的锥型设计与螺旋管的螺旋设计下,能够实现药剂原料的初步混合步骤,其次,在连通管的作用下,使混合筒内的混合麻醉药剂流至蓄液罐内,通过联动电机驱动与其输出端相连接的转盘转动,带动转盘上的偏心杆同步转动,使与偏心杆一端相连接的摇杆转动,在球头转动安装在混合筒的底端和偏心杆的联动作用下,使与摇杆底端相连接的蓄液罐摇动,从而进一步实现了麻醉药剂的混合步骤,在此过程中,不会对麻醉药剂原料造成损伤,解决了现有采用电机带动搅拌叶混合会造成麻醉药液中的成分受到损害的问题,保证了麻醉药剂的麻醉效果,为后续医护人员提供了医疗保障;
16.2.通过三个药管分别与面罩、注射器、雾化喷头相连通和每个药管上均设有第二计量控制阀,能够分别实现面罩全身麻醉的操作以及注射、雾化喷头的局部麻醉操作,解决现有麻醉方式单一,不能满足现代化手术的需求问题;
17.3.通过人手部推动扶手杆,在箱体底部设置有四个自锁式万向轮,从而能够带动整体移动,便于整体移动,提高了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医疗操作;其次,当需要对手部静脉注射麻醉时,通过将人手部放置在承托台板上,利用两个电动推杆驱动与其输出端相连接的升降支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升降支架上的承载架以及承托台板同步移动,实现承托台板的高度调节目的,满足不同医护治疗需求,提高了整体功能实用性,且在驱动电机驱动与其输出端相连接的转动轴转动,带动转动轴上的承载架及承载架顶部的承托台板转动,能够可根据不同手部承载方向调节承托台板的角度操作,进一步提高了整体功能性;
18.4.通过调节电机驱动与其输出端相连接的转动齿轮转动,带动与转动齿轮传动连接的悬挂支架杆在固定杆筒的高度方向上移动,不仅能够实现患者的药剂点滴操作,还能够对药剂瓶的高度进行实时调节,满足不同患者点滴医疗操作。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图3的正视图;
23.图5为本发明图4中沿a

a线的剖视图;
24.图6为本发明的剖视图一;
25.图7为本发明的剖视图二;
26.图8为图7中沿b

b线的剖视图。
27.附图标记:
28.1、箱体;11、上腔;12、中腔;13、下腔;2、供液机构;21、供药剂罐;22、连接管;3、混合机构;31、混合筒;32、螺旋管;33、出液孔;4、晃动机构;41、联动组件;411、安装板;412、联动电机;413、转盘;414、偏心杆;42、摇动组件;421、摇杆;422、球头;43、蓄液罐;44、连通管;5、承托机构;51、升降支架;52、转动轴;53、承载架;54、承托台板;55、驱动电机;56、电动推杆;6、隔板组;7、悬挂机构;71、固定杆筒;72、悬挂支架杆;73、转动齿轮;74、调节电机;8、抽屉柜;9、扶手杆;10、自锁式万向轮;14、门板;15、麻醉机构;151、面罩;152、注射器;153、雾化喷头;154、药管;155、第二计量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0.下面结合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普外科用麻醉调剂辅助装置,包括箱体1、供液机构2、混合机构3、晃动机构4和承托机构5,所述箱体1内设有能够将其内
部空间自上而下依次分隔为上腔11、中腔12和下腔13的隔板组6,所述供液机构2设置在上腔11内,所述混合机构3和晃动机构4均设置在中腔12内,所述承托机构5安装在箱体1的外侧壁上,所述箱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悬挂机构,所述箱体1的下腔13内设有两个呈上下间隔设置的抽屉柜8,可以存放医疗工具及药剂物品,所述箱体1远离承托机构5的一外侧壁上设有扶手杆9,所述箱体1的底部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自锁式万向轮10,所述箱体1的前侧壁上设有控制上腔11和中腔12开闭的两个门板14,所述箱体1的外侧壁还设有与晃动机构4相连通的麻醉机构15。
31.具体地,所述混合机构3包括混合筒31和螺旋管32,所述混合筒31呈锥型结构且自上而下直径逐渐变下,所述螺旋管32沿混合管的内壁自上而下螺旋设置,所述螺旋管32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出液孔33,所述供液机构2与混合筒31相连通,通过供液机构2实现混合筒31的自动上料步骤,其中,在混合筒31的锥型设计与螺旋管32的螺旋设计下,能够提高麻醉药剂原料之间的充分接触路径和时间,且无法对麻醉药剂原料造成损害。
32.具体地,所述供液机构2包括两个供药剂罐21和两个连接管22,两个所述供药剂罐21均设置在上腔11中,一个所述连接管22的两端分别与一个供药剂罐21和螺旋管32的一端相连通,另一个所述连接管22的一端延伸至混合筒31的内中心部设置,另一端与另一个供药剂罐21相连通,每个所述连接管22上均设有第一计量控制阀,通过第一计量控制阀控制两个连接管22开闭,使两个供药剂罐21内的麻醉药剂原料自连接管22向混合筒31内流动,实现精准计量麻醉药剂原料的供料步骤。
33.具体地,所述晃动机构4包括联动组件41、摇动组件42、蓄液罐43和连通管44,所述联动组件41安装在上腔11的内底部上,所述摇动组件42的一端与联动组件41相连接,所述摇动组件42的另一端穿过混合筒31且与蓄液罐43的顶部相连接,所述连通管44的两端分别与混合筒31和蓄液罐43相连通,所述蓄液罐43设置在中腔12的内底部上,通过联动组件41与摇动组件42的相配合,能够实现蓄液罐43摇动自转,不仅提高了麻醉药剂的充分混合的效果及效率,还能够保证其药性不会受到损坏,所述蓄液罐43内设有液位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蓄液罐43内的麻醉计量。
34.具体地,所述联动组件41包括安装板411、联动电机412、转盘413和偏心杆414,所述安装板411固定在隔板组6的顶部,所述联动电机412固定在安装板411上,所述联动电机412的输出端与转盘413的中心部相连接,所述偏心杆414的一端与转盘413的偏心处相连接,所述偏心杆414的另一端与摇动组件42的顶端相连接,通过联动电机412驱动与其输出端相连接的转盘413转动,带动转盘413上的偏心杆414同步转动,使与偏心杆414一端相连接的摇动组件42转动,在摇动组件42和偏心杆414的联动作用下,使与摇动组件42底端相连接的蓄液罐43摇动,从而进一步实现了麻醉药剂的混合步骤。
35.具体地,所述摇动组件42包括摇杆421和球头422,所述摇杆421的顶端与偏心杆41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球头422转动设置在混合筒31的底部,所述摇杆421的底端依次穿过混合筒31、球头422且与蓄液罐43的顶部相连接,通过球头422转动安装在混合筒31的底端和偏心杆414的联动作用下,使联动电机412带动与摇杆421底端相连接的蓄液罐43实现摇动,充分实现了麻醉药剂的混合步骤,在此过程中,不会对麻醉药剂原料造成损伤。
36.具体地,所述承托机构5包括升降支架51、转动轴52、承载架53、承托台板54、驱动电机55和两个电动推杆56,两个所述电动推杆56呈对称安装在箱体1的外侧壁上,两个所述
电动推杆56的输出端均与升降支架51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升降支架51的侧壁与箱体1的外侧壁滑动,所述转动轴52转动安装在升降支架51上,所述驱动电机55的输出端安装在升降支架51的侧壁上,并且驱动电机55的输出端与转动轴5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承载架53固定在转动轴52上,所述承托台架固定在承载架53的顶部,并且承托台架的顶部呈圆弧状,当需要对手部静脉注射麻醉时,通过将人手部放置在承托台板54上,利用两个电动推杆56驱动与其输出端相连接的升降支架51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升降支架51上的承载架53以及承托台板54同步移动,实现承托台板54的高度调节目的,满足不同医护治疗需求,提高了整体功能实用性,且在驱动电机55驱动与其输出端相连接的转动轴52转动,带动转动轴52上的承载架53及承载架53顶部的承托台板54转动,能够可根据不同手部承载方向调节承托台板54的角度操作,进一步提高了整体功能性。
37.具体地,所述悬挂机构包括固定杆筒71、悬挂支架杆72、转动齿轮73和调节电机74,所述固定杆筒71安装在箱体1的外侧壁上,所述悬挂支架杆72滑动设置在固定杆筒71内,所述调节电机74安装在上腔11的内侧壁上,并且调节电机74的输出端与转动齿轮73相连接,所述转动齿轮73与悬挂支架杆72传动连接,通过调节电机74驱动与其输出端相连接的转动齿轮73转动,带动与转动齿轮73传动连接的悬挂支架杆72在固定杆筒71的高度方向上移动,不仅能够实现患者的药剂点滴操作,还能够对药剂瓶的高度进行实时调节,满足不同患者点滴医疗操作。
38.具体地,所述麻醉机构15包括面罩151、注射器152、雾化喷头153和三个药管154,所述箱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三个容纳腔,所述面罩151、注射器152和雾化喷头153分别设置在三个容纳腔内,三个所述药管154的一端均与蓄液罐43相连通,三个所述药管154的另一端分别与面罩151、注射器152、雾化喷头153相连通,通过三个药管154分别与面罩151、注射器152、雾化喷头153相连通和每个药管154上均设有第二计量控制阀155,能够分别实现面罩151全身麻醉的操作以及注射、雾化喷头153的局部麻醉操作,实现多种麻醉方式,每个所述药管154上均设有第二计量控制阀155,能够对蓄液罐43的麻醉药剂量进行精准控制。
39.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本发明通过第一计量控制阀控制两个连接管22开闭,使两个供药剂罐21内的麻醉药剂原料自连接管22向混合筒31内流动,其中,通过一个连接管22与螺旋管32的连通,使药剂原料自螺旋管32上的出液孔33流出,与此同时,另一个连接管22中的药剂原料自混合筒31的中心部向其下端流动,在混合筒31的锥型设计与螺旋管32的螺旋设计下,能够实现药剂原料的初步混合步骤,其次,在连通管44的作用下,使混合筒31内的混合麻醉药剂流至蓄液罐43内,通过联动电机412驱动与其输出端相连接的转盘413转动,带动转盘413上的偏心杆414同步转动,使与偏心杆414一端相连接的摇杆421转动,在球头422转动安装在混合筒31的底端和偏心杆414的联动作用下,使与摇杆421底端相连接的蓄液罐43摇动,从而进一步实现了麻醉药剂的混合步骤,在此过程中,不会对麻醉药剂原料造成损伤,解决了现有采用电机带动搅拌叶混合会造成麻醉药液中的成分受到损害的问题,保证了麻醉药剂的麻醉效果,为后续医护人员提供了医疗保障;通过三个药管154分别与面罩151、注射器152、雾化喷头153相连通和每个药管154上均设有第二计量控制阀155,能够分别实现面罩151全身麻醉的操作以及注射、雾化喷头153的局部麻醉操作,解决现有麻醉方式单一,不能满足现代化手术的需求问题;通过人手部推动扶手杆9,在箱体1底部设置有四个自锁式万向轮10,从而能够带动整体移动,便于整体移动,提高了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医
疗操作;其次,当需要对手部静脉注射麻醉时,通过将人手部放置在承托台板54上,利用两个电动推杆56驱动与其输出端相连接的升降支架51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升降支架51上的承载架53以及承托台板54同步移动,实现承托台板54的高度调节目的,满足不同医护治疗需求,提高了整体功能实用性,且在驱动电机55驱动与其输出端相连接的转动轴52转动,带动转动轴52上的承载架53及承载架53顶部的承托台板54转动,能够可根据不同手部承载方向调节承托台板54的角度操作,进一步提高了整体功能性;通过调节电机74驱动与其输出端相连接的转动齿轮73转动,带动与转动齿轮73传动连接的悬挂支架杆72在固定杆筒71的高度方向上移动,不仅能够实现患者的药剂点滴操作,还能够对药剂瓶的高度进行实时调节,满足不同患者点滴医疗操作。
40.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