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芯拆卸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23761发布日期:2022-12-13 20:26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滤芯拆卸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过滤器拆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芯拆卸结构。


背景技术:

2.在现有的液体过滤器中,比如尿素过滤器,通常由滤芯和壳体组成,滤芯由滤纸和上、下端盖组成,并且安装在具有空心筒状的壳体中,滤芯下沉在壳体内部,通过封闭罩对滤芯进行密封。
3.滤芯达到使用寿命后需要更换,因为滤芯下沉在壳体中,要从壳体中移除滤芯,需要克服滤芯密封圈膨胀与壳体产生的附着力和摩擦力,除滤芯难移难度大,花费的时间长,滤芯拆卸成本较高。而且,滤纸经过长时间使用后会老化,强度变弱,移除滤芯时滤纸很容易断裂,在移除时,有可能会有一部分滤芯会留在壳体内,还需要进一步花费时间及成本来将剩余的部分清除。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芯拆卸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滤芯难以从壳体中拆除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滤芯拆卸结构,滤芯位于壳体内部,滤芯包括滤纸筒、与滤纸筒上端连接的上端盖,以及与滤纸筒下端连接的下端盖,滤纸筒、上端盖、下端盖形成中空结构;
6.拔尺,拔尺穿过滤芯的中空结构与滤芯的下端盖形成可拆卸的连接结构。优选地,拔尺的上端设有通孔,拔尺为一体成型结构。
7.优选地,下端盖的内侧表面设有至少两个沿轴线对称的下端盖缺口。
8.优选地,拔尺的连接部设有向两侧凸出的倒钩,倒钩部位设有加强筋一,拔尺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拔尺的倒钩两侧设有加强筋一,增加了倒钩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9.优选地,下端盖缺口的深度和倒钩凸出尺板片的深度相当。
10.在需要更换滤芯时,将拔尺从上端盖伸入滤芯的中空结构,使拔尺的倒钩沿下端盖缺口伸入到下端盖的底部,再将拔尺旋转一个角度,使拔尺的倒钩可钩住下端盖的边缘,之后通过拔出拔尺将滤芯拔出壳体。因为是从下端盖底部着力,因此可带动整个滤芯拔出壳体。
11.优选地,拔尺沿中心线设有凸出的肋条,凸出的肋条与尺板片形成“十字架”形状的横截面。
12.优选地,肋条与尺板片之间设有加强筋二,加强筋二为三角形状。
13.优选地,下端盖的内侧表面设有内螺纹,拔尺的连接部为圆柱形,拔尺的连接部设有与该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拔尺的连接部设有排气孔,便于向下旋紧过程中排出封闭区域的气体或液体。
14.在需要更换滤芯时,将拔尺从上端盖伸入滤芯内孔,将拔尺的连接部的外螺纹与
下端盖的内螺纹配合,拔尺在与下端盖螺纹配合过程中,由于螺纹的紧密配合,下端盖与壳体底部形成封闭区域,在拔尺与下端盖旋紧的过程中,封闭区域的气体或液体通过拔尺的连接部的排气孔排出,拔尺旋紧后将滤芯拔出壳体。
15.优选地,滤纸筒由滤纸折叠而成的空心圆筒状结构。
16.优选地,上端盖沿侧面设有一圈凹槽,凹槽内设有上端盖密封圈,下端盖沿侧面设有一圈凹槽,凹槽内设有下端盖密封圈。
17.优选地,通孔为腰形孔。拔尺不便着力时,可用工具穿过拔尺上部腰形孔进行辅助拔出。
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滤芯的连接部结构进行改造,设置与拔尺相连接的结构,在更换滤芯时,通过操作拔尺,将拔尺与滤芯连接,就可将滤芯完全移出壳体,该结构简单,能够快速一次性的取出滤芯,解决了滤芯难以从壳体中取出的难题。
附图说明
19.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0.图1是实施例一的拔尺插入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实施例一的拔尺在滤芯内未旋转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图2的a-a截面的剖视图;
23.图4是实施例一的拔尺在滤芯内旋转一定角度后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图4的b-b截面的剖视图;
25.图6是实施例一的拔尺结构示意图;
26.图7是实施例一的下端盖结构示意图;
27.图8是实施例二的滤芯结构示意图;
28.图9是实施例二的拔尺结构示意图视角一;
29.图10是实施例二的拔尺结构示意图视角二;
30.图11是实施例二的下端盖结构示意图。
31.图中:1、壳体;2、上端盖;21、上端盖密封圈;3、下端盖;31、下端盖密封圈;32、下端盖缺口;33、内螺纹;34、凹槽;4、滤纸筒;5、拔尺;51、连接部;52、通孔;53、加强筋一;54、倒钩;55、外螺纹;56、加强筋二;57、肋条;58、尺板片;59、圆形孔;510、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
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34.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35.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6.另外,术语“多个”的含义应为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3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38.实施例一
39.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滤芯拆卸结构,包括壳体1和位于壳体1内部的滤芯,滤芯包括滤纸筒4、与滤纸筒4上端连接的上端盖2,以及与滤纸筒4下端连接的下端盖3,滤纸筒4由滤纸折叠而成的空心圆筒状结构,上端盖2、下端盖3均设有通孔52,使滤纸筒4、上端盖2、下端盖3形成中空结构。上端盖2沿侧面设有一圈凹槽,凹槽内设有上端盖密封圈21;下端盖3沿侧面设有一圈凹槽34,凹槽34内设有下端盖密封圈31。
40.如图3、图4、图5所示,上端盖2的中心孔直径略大于拔尺5的连接部51的宽度。下端盖3的中心孔内侧表面相对的两侧开设有两个对称的下端盖缺口32。滤纸筒4和上端盖2、下端盖3通过焊接或粘接固定,之后装入壳体内部,下端盖3位于壳体1底部,通过下端盖密封圈31与壳体1形成密封,上端盖2位于壳体1口部,通过上端盖密封圈21与壳体1形成密封。
41.如图6、图7所示,拔尺5穿过滤芯的中空结构与滤芯的下端盖3形成可拆卸的连接结构,拔尺5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拔尺5的连接部具有连接部51,连接部51连接部51相对的两侧凸出有倒钩54,连接部51倒钩54部位上设有加强筋一53。加强筋一53可以增加了倒钩54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拔尺5的上端设有通孔52,优选将该通孔52设置为腰形孔形状。当拔尺5不便着力难以拔出时,可用工具穿过拔尺5上部的通孔52进行辅助拔出。拔尺5沿中心线上还间隔设有数个圆形孔59,可以节约制造拔尺的材料,减轻拔尺的重量。倒钩54的凸出高度大于下端盖32中心孔的孔径,倒钩54凸出的高度与下端盖缺口32的深度相当,或略大于下端盖缺口32的深度。
42.如图5、图6、图7所示,在需要更换滤芯时,将拔尺5从上端盖伸入滤芯的中空结构,上端盖通孔的直径稍大于拔尺5的连接部51的宽度,拔尺5能够通过上端盖进入到滤芯的中空结构,拔尺5的倒钩54沿下端盖缺口32伸入到下端盖3的底部,再将拔尺5旋转一个角度,使拔尺5的倒钩54可钩住下端盖3的边缘,之后通过拔出拔尺5将滤芯拔出壳体1。拔尺5不便着力时,可用工具穿过拔尺5上部通孔52进行辅助拔出。因为是从下端盖3底部着力,因此可带动整个滤芯拔出壳体1。
43.实施例二
44.如图8、图9、图10、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下端盖3的内侧表面设有内螺纹33,拔尺5下端的连接部51为圆柱形,连接部51的外周面面开设有外螺纹55。下端盖3的内侧表面对应开设设有内螺纹33,拆卸时,拔尺5的外螺纹55与下端盖3的内螺纹33配合,拔尺5的连接部设有排气孔510,便于向下旋紧过程中排出封闭区域的气体或液体。
45.拔尺5的尺板片58的前后侧板面中央沿轴向凸出有肋条57、形成“十字架”形状的横截面。肋条57与尺板片58之间设有若干个间隔排列的加强筋二56,加强筋二56为三角形状,通过设置肋条57和加强筋二56,使得拔尺5的强度更大,在拔出滤芯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断裂。
46.在需要更换滤芯时,将拔尺5从上端盖2伸入滤芯内孔,将拔尺5的连接部51的外螺纹55与下端盖3的内螺纹33配合,拔尺5在与下端盖3螺纹配合过程中,由于螺纹的紧密配合,下端盖3与壳体底部形成封闭区域,在拔尺5与下端盖3旋紧的过程中,封闭区域的气体通过拔尺的连接部的排气孔排出,拔尺5旋紧后将滤芯拔出壳体1。拔尺5不便着力时,可用工具穿过拔尺5上部的通孔52进行辅助拔出。
47.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