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阴离子型特种扩链剂反应釜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88108发布日期:2022-05-11 13:28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阴离子型特种扩链剂反应釜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冷却系统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阴离子型特种扩链剂反应釜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2.扩链剂反应釜冷却系统用来对反应釜进行冷却处理,扩链剂又称链增长剂,是能与线型聚合物链上的官能团反应而使分子链扩展、分子量增大的物质。常用于提高聚氨酯、聚酯等产品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对聚氨酯胶黏剂和密封剂的合成非常重要,直接影响产品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3.目前阶段的扩链剂反应釜冷却系统无法与反应釜组合在一体设置,安装拆卸不方便,且冷却效率低,无法进行实时持续冷却处理,且散热能力差,使其无法单独携带使用,功能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阴离子型特种扩链剂反应釜冷却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扩链剂反应釜冷却系统无法与反应釜组合在一体设置,安装拆卸不方便,且冷却效率低,无法进行实时持续冷却处理,且散热能力差,使其无法单独携带使用,功能较为单一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阴离子型特种扩链剂反应釜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筒和循环管,所述冷却筒设置在反应釜主体的一侧,所述冷却筒的底端通过连接轴与夹具连接,且夹具夹紧固定在固定箍架的一侧,所述固定箍架设置在反应釜主体的外侧;
6.所述冷却筒的内部设有吸热内筒,所述吸热内筒的中部设有吸热芯轴,所述吸热芯轴的外侧设有冷气孔,所述吸热芯轴的内部设有制冷管;
7.所述冷却筒的顶端中部设有排风口,且排风口的上方设有顶盖板,所述顶盖板的底端通过散热架设有螺头,且螺头与排风口的内侧螺纹传动固定,所述顶盖板的顶部一侧设有手摇把手。
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箍架的一侧通过铰接方式与支撑架的一侧的连接耳铰接固定,所述支撑架的底端通过螺栓安装在稳定底座上,所述稳定底座的顶部一侧设有档杆。
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筒的内部设有制冷腔,所述吸热内筒设置在制冷腔内。
1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筒的两端分别设有顶板和底板,且顶板和底板均设置为可拆卸结构。
1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循环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液头和回流头,且进液头和回流头均与反应釜主体的一侧连接。
1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循环管盘绕在吸热芯轴的外侧,所述吸热芯轴的内部设为中空结构,且中空腔与排风口连通。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该实用新型的冷却筒的底端通过连接轴安装在夹具上,通过夹具方便夹紧固定在固定箍架上,此种设计使反应釜和冷却设备组合成一体,方便一体使用,且固定箍架的一侧通过铰接方式与支撑架的一侧的连接耳铰接,此种设计方便安装固定。
15.2、该实用新型的冷却筒的内部设有制冷腔,在制冷腔的内部设有吸热内筒,在吸热内筒的中部设有吸热芯轴,且吸热芯轴的内部设有制冷管,在吸热芯轴的外侧设有冷气孔,通过其可以将流动介质内的热量由循环管盘绕在吸热芯轴上,此种设计可以使热量均匀散发,并均匀吸收,提高冷却效果,使其可以进行实时散热冷却处理,在冷却筒的顶部设有可以通过旋转启闭控制的排风口,方便散热调节。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阴离子型特种扩链剂反应釜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筒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顶盖板的主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吸热内筒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手摇把手;2、顶盖板;3、散热架;4、排风口;5、顶板;6、制冷腔;7、冷却筒;8、循环管;9、吸热内筒;10、连接轴;11、夹具;12、反应釜主体;13、支撑架;14、连接耳;15、固定箍架;16、档杆;17、稳定底座;18、螺头;19、进液头;20、回流头;21、底板;22、冷气孔;23、吸热芯轴;24、制冷管。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阴离子型特种扩链剂反应釜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筒7和循环管8,冷却筒7设置在反应釜主体12的一侧,冷却筒7用来吸收反应釜内的介质,使其对反应釜内的流动介质进行实时冷却处理,冷却筒7的底端通过连接轴10与夹具11连接,且夹具11夹紧固定在固定箍架15的一侧,固定箍架15设置在反应釜主体12的外侧,通过夹具11方便将冷却筒7与固定箍架15的一侧夹紧固定,且通过固定箍架15方便与反应釜主体12连接固定;
23.冷却筒7的内部设有吸热内筒9,吸热内筒9的中部设有吸热芯轴23,吸热芯轴23用来与吸热盘管热量,可以制造冷气,吸收热量,吸热芯轴23的外侧设有冷气孔22,冷气孔22用来将冷气喷出,吸热芯轴23的内部设有制冷管24,制冷管24用来制冷,产生冷气;
24.冷却筒7的顶端中部设有排风口4,且排风口4的上方设有顶盖板2,顶盖板2的底端通过散热架3设有螺头18,且螺头18与排风口4的内侧螺纹传动固定,顶盖板2的顶部一侧设有手摇把手1,通过排风口4可以将吸收的热量快速散出,且通过顶盖板2对排风口4进行密封,手摇把手1可以手动控制顶盖板2转动,使顶盖板2控制螺头18在排风口4内转动,在螺纹
传动的作用下,调节顶盖板2的高低。
25.进一步,固定箍架15的一侧通过铰接方式与支撑架13的一侧的连接耳14铰接固定,支撑架13的底端通过螺栓安装在稳定底座17上,稳定底座17的顶部一侧设有档杆16,此种方式可以对反应釜主体12的角度进行调节,且可以对其进行稳定支撑放置。
26.进一步,冷却筒7的内部设有制冷腔6,吸热内筒9设置在制冷腔6内,通过制冷腔6可以对循环管8进行冷却处理。
27.进一步,冷却筒7的两端分别设有顶板5和底板21,且顶板5和底板21均设置为可拆卸结构,通过顶板5和底板21方便冷却筒7的安装拆卸。
28.进一步,循环管8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液头19和回流头20,且进液头19和回流头20均与反应釜主体12的一侧连接,通过进液头19和回流头20方便与反应釜主体12连接,使反应釜主体12内的流动介质在冷却筒7之间循环流动,从而进行冷却处理。
29.进一步,循环管8盘绕在吸热芯轴23的外侧,吸热芯轴23的内部设为中空结构,且中空腔与排风口4连通。
30.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夹具11夹紧固定在固定箍架15的一侧,使进液头19和回流头20的一端均与反应釜主体12的一侧连接,通过手动控制手摇把手1,使手摇把手1手动控制顶盖板2转动,使顶盖板2由散热架3带动螺头18与排风口4螺纹传动,使其控制顶盖板2与排风口4分开,反应釜内的热流质,由进液头19排入到循环管8内,使循环管8的热量被吸热芯轴23吸收,并通过制冷管24制造的冷气由冷气孔22喷出,使其快速冷却,吸收的热量进入到吸热芯轴23的内腔,并通过排风口4快速散热排出,通过支撑架13和稳定底座17可以对反应釜主体12进行稳定支撑放置,且通过档杆16可以对反应釜主体12的一侧进行限位阻挡。
3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