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酵母抽提物生产过程中产生臭气的工艺与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57704发布日期:2022-06-29 03:09阅读:1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去除酵母抽提物生产过程中产生臭气的工艺与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酵母抽提物生产过程中产生臭气的工艺与设备,属于酵母抽提物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酵母抽提物,别名酵母味素,是以食品用酵母为主要原料,以酵母自身的酶或外加食品级酶的共同作用下,酶解自溶后得到的产品,富含氨基酸、肽、多肽等酵母细胞中的可溶性成分,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调味剂、医药保健品等多个领域。但是,酵母抽提物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臭味,排放到大气中,严重的影响了周围环境,厂区的多数工人对这种混合臭气过敏,使周围人群难以忍受。另外,这种臭气还会腐蚀混凝土和金属构筑物,造成对社会的危害。
3.酵母抽提物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臭味的原因,是原料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脱羧和脱氨后,主要是醇类、酮类、有机胺类等产生的异臭味;经检测,酵母抽提物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臭气浓度一般在3000ppm以上。目前,国内外对普通臭气的处理方法很多,但是,已有技术的臭气处理方法及设备,不能很好的处理酵母抽提物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臭气,存在效果不理想、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去除酵母抽提物生产过程中产生臭气的工艺与设备,对臭气进行综合处理和利用,通过喷淋塔捕集和生物除臭滤池除臭,彻底消除酵母抽提物生产过程中产生臭气的污染,净化效率高,处理成本降低,利于推广应用,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去除酵母抽提物生产过程中产生臭气的工艺,包含如下流程:臭气源的采集、降温、汇合、喷淋塔捕集、生物除臭滤池除臭、气液分离和风机排出;具体工艺如下:

臭气源的采集;将酵母抽提物生产过程的三个产生臭气源进行采集;1)来自喷雾干燥塔出口排出的干热高温的臭味气体q1;2)来自滚筒干燥机排出口的干热高温的臭味气体q2;3)来自车间臭气为散排的臭味气体q3;车间臭气包括:位于车间内的罐体产生的臭气;将上述三个不同位置的气源利用气体集气罩收集,进入下道工序处理;

降温来自喷雾干燥塔和滚筒干燥机出口的臭味气体q1和臭味气体q2,温度范围110℃-120℃,分别利用列管换热器一和列管换热器二进行降温,使臭味气体q1和臭味气体q2的温度均降到45℃以下;同时回收的热源进行二次利用;
来自车间臭气的臭味气体q3,温度范围45℃-50℃,不需要降温处理;

汇合降温后的臭味气体q1和臭味气体q2与未降温的臭味气体q3进入汇合器(7)进行汇合为总臭气q,总臭气q=臭味气体q1+臭味气体q2+臭味气体q3;然后送达喷淋塔;

喷淋塔捕集用总臭气q与喷淋液体间的逆流碰撞,将总臭气q中的颗粒物捕集到喷淋液体中,不含颗粒物的总臭气q进入生物除臭滤池;总臭气q进入喷淋塔温度为35℃-45℃,出塔温度为25℃-35℃,风机最大风量25000m3/h时,空塔速度1.42m/s,喷淋量29m3/h;

生物除臭滤池除臭不含颗粒物的总臭气q通过负压吸入生物除臭滤池,通过喷淋复合除臭剂进行生化除臭,喷淋量29m3/h;形成除臭后的气体;

气液分离除臭后的气体采用旋风分离器进行气体净化,形成净化气体,气液分离,微小的液滴被高速旋转的气流抛下,外排至污水处理厂;

风机排出净化气体用风机通过排气烟筒送入大气;整个系统在风机作用下进行负压工作。
6.所述复合除臭剂由以下原料组成:选用em菌原液并加入中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占em菌原液体积比3~5%,em菌原液和中性蛋白酶分别加水稀释100倍后混合作为复合除臭剂使用。
7.所述em菌为市售产品,是微生物制剂,由放线菌、乳酸菌、芽孢杆菌、枯草杆菌、光合细菌、酵母菌等七大类微生物中的10属80种有益微生物复合而成,有效活菌数≥200亿cfu/ml(%)。添加的中性蛋白酶ph6-8,可以促进发酵剂菌株生长繁育,促进总酸和氨基酸态含量的增长。
8.所述em菌,其微生物菌群固定于填料上,反应温度30~45℃,首先喷洒稀释的em菌,然后喷洒稀释的中性蛋白酶;分次均匀喷洒在填料上,反应时间15~24小时;添加量为13~15升/米3;这一过程使填料上敷着一层微生物膜,并不断长大和聚集,为接下来的吸收除臭奠定基础。当臭气通过填料,有机物被生物膜表面的水层吸收后被微生物吸附和降解,臭气得到净化后洁净排放。
9.所述生物除臭滤池除臭,生物反应有五个过程:第一个过程为均风:进入生物除臭滤池的总臭气q流速从高速降下来,满足生物除臭气速要求;第二个过程为喷淋转化:总臭气q通过喷淋水完成由气相向固/液相的传质过程;第三个过程为生物膜好氧处理:将复合除臭剂分数次均匀喷洒在填料上,这一过程使填料上敷着一层微生物膜,填料上大量生物膜产生的酶维持菌类进行好氧合成并不断的新陈代谢,以总臭气q作为营养物质被微生物吸收、代谢及利用;第四个过程为厌氧分解:喷淋后的总臭气q通过填料后,下降进入底部包含臭味微生物的液体中,进行水解酸化;第五个过程为残余处理:水解酸化后的总臭气q向上再次通过填料后,在空气中再次与喷淋水接触,总臭气q中的微生物和喷淋水中的微生物重新落下,整个过程周而复始,
重复进行除臭;总臭气q在上述反复升降除臭过程中由于负压作用下,不断前行至出口,完成臭味微生物的降解,除臭后的气体达标排放。
10.一种去除酵母抽提物生产过程中产生臭气的设备,包含臭气源的采集设备、列管换热器一、列管换热器二、汇合器、喷淋塔、生物除臭滤池、旋风分离器和风机;臭气源的采集设备包括三种气体集气罩:a、 喷雾干燥塔出口的集气罩一,由圆锥台体形状的不锈钢罩体构成,内设不锈钢格栅板,不锈钢罩体横向安装,不锈钢罩体的开口朝向喷雾干燥塔出口,不锈钢罩体尾部设有连接法兰,通过连接管道与列管换热器一连接,集气罩一收集来自喷雾干燥塔出口的气体进入列管换热器一进行降温;b、滚筒干燥机出口的集气罩二,为矩形罩,通过管道进入列管换热器二进行降温;c、 对车间臭气通过集气罩三进行收集,根据多个罐体排放状况分别利用各自的集气罩三进行臭味收集,收集后直接进入汇合器。
11.所述汇合器包含汇合器本体、汇合器进口管路、汇合器出口、喷雾干燥塔臭气管路、滚筒干燥机臭气管路和车间臭气管路,汇合器本体一侧设置汇合器进口管路,另一侧设置汇合器出口,所述喷雾干燥塔臭气管路的管道压力最低,直接进入汇合器本体靠近汇合器出口,滚筒干燥机臭气管路和车间臭气管路分别与汇合器进口管路连接,滚筒干燥机臭气管路的管道压力最大,汇合器进口管路上的车间臭气管路进入端口比滚筒干燥机臭气管路进入端口更靠近汇合器本体;滚筒干燥机臭气管路进入汇合器进口管路后朝向车间臭气管路进入端口的下方伸展并超过车间臭气管路中心线。
12.所述喷淋塔,塔体顶部设有自动冲洗装置,自动冲洗装置下方设置除雾层,除雾层下方设置喷淋装置一,喷淋装置一下方设置填料层一,填料层一设置在填料悬挂托盘上,所述填料悬挂托盘包含格栅板一、托盘横筋板和托盘竖筋板,托盘横筋板和托盘竖筋板相互垂直交叉布置构成网格框架,格栅板一设置在网格框架上,填料层一放置在格栅板一上;网格框架周围边缘与塔体内壁接触,网格框架周围边缘底面设有托板,托板下面设有斜支撑,托板与斜支撑焊接在塔体内壁上,托起网格框架及上面的格栅板一和填料层一,填料悬挂托盘悬挂布置在塔体内壁上,无支柱阻挡气体流动,臭气平缓稳定进入填料层一,吸收反应更加稳定;塔体底部设有水箱,水箱设有水箱溢流管路和冲洗管路,水箱通过冲洗管路连接喷淋装置一,然后冲洗管路通过电磁阀连接自动冲洗装置。
13.所述生物除臭滤池,其箱体的一侧垂直设置高度低于箱体的隔板,箱体被隔板分割为均风段和生物段两部分,均风段和生物段通过隔板上方的通道连通;均风段的顶部设置进气管,均风段的底部设置圆锥体散风板,进气管中心线与圆锥体散风板的中心线重合;均风段的中部设有横向布置的布气板,进气管从布气板的中心垂直穿过,进气管周围的布气板上布满布气孔;生物段的顶部设有喷淋装置二,中部设有格栅板二,格栅板二上面设置填料层二,喷淋装置二位于隔板上方通道的顶部,填料层二位于隔板上方通道的下方;所述格栅板二将生物段分割成上下两个空间,上空间与下空间之间通过填料层二和格栅板二连通,下空间的底部承接喷淋装置二落下的水,通过喷淋泵二将底部的水打回顶部的喷淋装置二,形成循环;所述箱体的另一侧设有出气管,出气管向下垂直布置与格栅板二连接。
14.所述格栅板二是由多根横梁和多根竖梁交叉构成的支架,固定在箱体的侧板上。
15.所述喷淋装置二通过多组斜拉筋固定在箱体的顶部,斜拉筋由两根矩形管十字交叉布置,矩形管一端固定于箱体一侧的侧板顶部,另一端固定于箱体另一侧的侧板底部,两根矩形管交叉位置设置连接板,矩形管的端部设有补强板,通过补强板固定在箱体的侧板
上。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对臭气进行综合处理和利用,通过喷淋塔捕集和生物除臭滤池除臭,彻底消除酵母抽提物生产过程中产生臭气的污染,效率高,处理成本降低,利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工艺系统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集气罩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汇合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喷淋塔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喷淋塔的填料悬挂托盘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喷淋塔托板及斜支撑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生物除臭滤池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生物除臭滤池的布气板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生物除臭滤池的圆锥体散风板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生物除臭滤池的斜拉筋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生物除臭滤池的格栅板二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工艺流程图;图中:喷雾干燥塔1、集气罩一2、车间臭气3、滚筒干燥机4、列管换热器一5、列管换热器二6、汇合器7、喷淋塔8、生物除臭滤池9、旋风分离器10、排气烟筒11、风机12、不锈钢罩体21、不锈钢格栅板22、连接法兰23、连接管道24、喷雾干燥塔臭气管路31、车间臭气管路32、滚筒干燥机臭气管路33、汇合器本体34、汇合器进口管路35、斜面坡口36、车间臭气管路中心线37、汇合器出口38、自动冲洗装置41、填料悬挂托盘42、水箱溢流管路43、塔体44、除雾层45、喷淋装置一46、填料层一47、水箱48、螺旋喷嘴101、冲洗管路102、电磁阀103、格栅板一201、托盘横筋板202、托板203、斜支撑204、托盘竖筋板205、箱体51、进气管52、布气板53、隔板54、圆锥体散风板55、格栅板二56、喷淋装置二57、填料层二58、斜拉筋59、出气管60、进气管中心线61、连接板62、补强板63、布气孔64。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9.一种去除酵母抽提物生产过程中产生臭气的工艺,包含如下流程:臭气源的采集、降温、汇合、喷淋塔捕集、生物除臭滤池除臭、气液分离和风机排出;具体工艺如下:

臭气源的采集;将酵母抽提物生产过程的三个产生臭气源进行采集;1)来自喷雾干燥塔1出口排出的干热高温的臭味气体q1;2)来自滚筒干燥机4排出口的干热高温的臭味气体q2;3)来自车间臭气3为散排的臭味气体q3;车间臭气3包括:位于车间内的罐体产生的臭气;将上述三个不同位置的气源利用气体集气罩收集,进入下道工序处理;

降温来自喷雾干燥塔1和滚筒干燥机4出口的臭味气体q1和臭味气体q2,温度范围110℃-120℃,分别利用列管换热器一5和列管换热器二6进行降温,使臭味气体q1和臭味气体q2的温度均降到45℃以下;同时回收的热源进行二次利用;来自车间臭气3的臭味气体q3,温度范围45℃-50℃,不需要降温处理;

汇合降温后的臭味气体q1和臭味气体q2与未降温的臭味气体q3进入汇合器7进行汇合为总臭气q,总臭气q=臭味气体q1+臭味气体q2+臭味气体q3;然后送达喷淋塔8;

喷淋塔8捕集用总臭气q与喷淋液体间的逆流碰撞,将总臭气q中的颗粒物捕集到喷淋液体中,不含颗粒物的总臭气q进入生物除臭滤池9;总臭气q进入喷淋塔温度为35℃-45℃,出塔温度为25℃-35℃,风机最大风量25000m3/h时,空塔速度1.42m/s,喷淋量29m3/h;

生物除臭滤池9除臭不含颗粒物的总臭气q通过负压吸入生物除臭滤池9,通过喷淋复合除臭剂进行生化除臭,喷淋量29m3/h;形成除臭后的气体;

气液分离除臭后的气体采用旋风分离器10进行气体净化,形成净化气体,气液分离,微小的液滴被高速旋转的气流抛下,外排至污水处理厂;

风机排出净化气体用风机12通过排气烟筒11送入大气;整个系统在风机12作用下进行负压工作。
20.所述复合除臭剂由以下原料组成:选用em菌原液并加入中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占em菌原液体积比3~5%,em菌原液和中性蛋白酶分别加水稀释100倍后混合作为复合除臭剂使用。
21.所述em菌为市售产品,是微生物制剂,由放线菌、乳酸菌、芽孢杆菌、枯草杆菌、光合细菌、酵母菌等七大类微生物中的10属80种有益微生物复合而成,有效活菌数≥200亿cfu/ml(%)。添加的中性蛋白酶ph6-8,可以促进发酵剂菌株生长繁育,促进总酸和氨基酸态含量的增长。
22.所述em菌,其微生物菌群固定于填料上,反应温度30~45℃,首先喷洒稀释的em菌,然后喷洒稀释的中性蛋白酶;分次均匀喷洒在填料上,反应时间15~24小时;最佳添加量为13~15升/米3;这一过程使填料上敷着一层薄薄的微生物膜,并不断长大,聚集,为接下来的吸收除臭奠定基础。当臭气通过填料,有机物被生物膜表面的水层吸收后被微生物吸附和降解,臭气得到净化后洁净排放。
23.所述生物除臭滤池9除臭,生物反应有五个过程:第一个过程为均风:进入生物除臭滤池的总臭气q流速从高速降下来,满足生物除臭气速要求;第二个过程为喷淋转化:总臭气q通过喷淋水完成由气相向固/液相的传质过程;第三个过程为生物膜好氧处理:将复合除臭剂分数次均匀喷洒在填料上,这一过程使填料上敷着一层微生物膜,填料上大量生物膜产生的酶维持菌类进行好氧合成并不断
的新陈代谢,以总臭气q作为营养物质被微生物吸收、代谢及利用;第四个过程为厌氧分解:喷淋后的总臭气q通过填料后,下降进入底部包含臭味微生物的液体中,进行水解酸化;第五个过程为残余处理:水解酸化后的总臭气q向上再次通过填料后,在空气中再次与喷淋水接触,总臭气q中的微生物和喷淋水中的微生物重新落下,整个过程周而复始,重复进行除臭;总臭气q在上述反复升降除臭过程中由于负压作用下,不断前行至出口,完成臭味微生物的降解,除臭后的气体达标排放。
24.一种去除酵母抽提物生产过程中产生臭气的设备,包含臭气源的采集设备、列管换热器一5、列管换热器二6、汇合器7、喷淋塔8、生物除臭滤池9、旋风分离器10和风机12;臭气源的采集设备包括三种气体集气罩:a、 喷雾干燥塔1出口的集气罩一2,由圆锥台体形状的不锈钢罩体21构成,内设不锈钢格栅板22,不锈钢罩体21横向安装,避免了汽凝水下落造成现场污水横流;开口朝向喷雾干燥塔1出口,不锈钢罩体21尾部设有连接法兰23,通过连接管道24与列管换热器一5连接,集气罩一2收集来自喷雾干燥塔1出口的气体进入列管换热器一5进行降温。b、滚筒干燥机出口的集气罩二,为矩形罩,通过管道进入列管换热器二6进行降温;c、 对车间臭气通过集气罩三进行收集,根据原料罐、发酵罐、轻重相储罐等数十个罐体排放状况分别利用各自的集气罩三进行臭味收集,收集后直接进入汇合器7。
25.所述汇合器7包含汇合器本体34、汇合器进口管路35、汇合器出口38、喷雾干燥塔臭气管路31、滚筒干燥机臭气管路33和车间臭气管路32,汇合器本体34一侧设置汇合器进口管路35,另一侧设置汇合器出口38,所述喷雾干燥塔臭气管路31的管道压力最低,直接进入汇合器本体34靠近汇合器出口38,滚筒干燥机臭气管路33和车间臭气管路32分别与汇合器进口管路35连接,滚筒干燥机臭气管路33的管道压力最大,汇合器进口管路35上的车间臭气管路32进入端口比滚筒干燥机臭气管路33进入端口更靠近汇合器本体34;滚筒干燥机臭气管路33进入汇合器进口管路35后朝向车间臭气管路32进入端口的下方伸展并超过车间臭气管路中心线37。
26.汇合器是将三路来自不同方向、不同流量的气体集中,相互不会产生互相干涉,通过汇合器出口一并引入喷淋塔;针对不同流量的臭气,进入汇合器使用不同直径的管道,喷雾干燥塔臭气管路31管路压力较小,直接引入汇合器本体34;车间臭气管路32先引入汇合器进口管路35,再进入汇合器本体34;滚筒干燥机臭气管路33的管道压力最大,通过汇合器进口管路35的远端引入;将管道压力最大的滚筒干燥机臭气管路放置在最远端,并朝向汇合器出口布置,臭味气体q2在气体高压喷射的射流作用下,对前方的臭味气体q3和臭味气体q1产生负压吸引,产生射流引流效应,便于进入汇合器的所有管路通常运行,避免进入汇合器时相互之间产生气流干涉,也利于后续气体处理工艺顺利进行。
27.所述喷淋塔8,其塔体44顶部设有自动冲洗装置41,自动冲洗装置41下方设置除雾层45,除雾层45下方设置喷淋装置一46,喷淋装置一46下方设置填料层一47,填料层一47设置在填料悬挂托盘42上,所述填料悬挂托盘42包含格栅板一201、托盘横筋板202和托盘竖筋板205,托盘横筋板202和托盘竖筋板205相互垂直交叉布置构成网格框架,格栅板一201设置在网格框架上,填料层一47放置在格栅板一201上;网格框架周围边缘与塔体44内壁接触,网格框架周围边缘底面设有托板203,托板203下面设有斜支撑204,托板203与斜支撑
204焊接在塔体44内壁上,托起网格框架及上面的格栅板一201和填料层一47,填料悬挂托盘42悬挂布置在塔体44内壁上,无支柱阻挡气体流动,臭气平缓稳定进入填料层一,吸收反应更加稳定;塔体44底部设有水箱48,水箱48设有水箱溢流管路43和冲洗管路102,水箱48通过冲洗管路102连接喷淋装置一46,然后冲洗管路102通过电磁阀103连接自动冲洗装置41。所述自动冲洗装置41设有向下冲洗的多个螺旋喷嘴101。
28.所述喷淋塔捕集,承担着传质、吸收、蒸馏的作用;塔体44顶部设有自动冲洗装置41,自动冲洗装置41下方设置除雾层45,除雾层45下方设置喷淋装置一46,喷淋装置一46下方设置填料层一47,填料层一47设置在填料悬挂托盘42上,所述填料悬挂托盘42包含格栅板一201、托盘横筋板202和托盘竖筋板205,托盘横筋板202和托盘竖筋板205相互垂直交叉布置构成网格框架,格栅板一201设置在网格框架上,填料层一47放置在格栅板一201上;网格框架周围边缘与塔体44内壁接触,网格框架周围边缘底面设有托板203,托板203下面设有斜支撑204,托板203与斜支撑204焊接在塔体44内壁上,托起网格框架及上面的格栅板一201和填料层一47,填料悬挂托盘42悬挂布置在塔体44内壁上,无支柱阻挡气体流动,臭气平缓稳定进入填料层一47,吸收反应更加稳定;塔体44底部设有水箱48,水箱48设有水箱溢流管路43和冲洗管路102,水箱48通过冲洗管路102连接喷淋装置一46,然后冲洗管路102通过电磁阀103连接自动冲洗装置41;汇合器7的臭气从底部进入喷淋塔8,向上流经填料层一47,填料层一47上部喷淋装置一46将吸收液均匀喷淋至填料层一47,臭气进入填料层一47后与填料表面附着的吸收液进行气相、固相、液相物质吸收;净化后的气体向上流动经过除雾层45去除气体中携带的吸收液滴后,气体被引入生物除臭滤池9;臭气中未被吸收液吸收的颗粒物或其他物质,流经除雾层45时会被截留在除雾层45中,自动冲洗装置41可定期对除雾层45进行清洗,并且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冲洗的频率及每次冲洗时长,自动冲洗装置41和喷淋装置一46喷出的液体落到塔体44底部进入水箱,通过喷淋泵一打回上部的自动冲洗装置41和喷淋装置一46,形成循环。当臭气中含水率较高时,吸收液会截留臭气中大部分水汽,导致喷淋塔8内液面升高,超过溢流管路高度时会自动外排,使塔体内吸收液的液面保持在稳定高度。
29.所述填料层一47的填料采用pp材质塑料空心球,根据气体吸收过程在气液两相界面上进行,传递速率和界面面积成正比的原理,采用填料来增大两相接触面积,使两相充分分散,然后再将清洁气体与被污染的液体分离,气体内颗粒物粉尘量去除》90%。
30.所述生物除臭滤池9,其箱体51的一侧垂直设置高度低于箱体的隔板54,箱体51被隔板54分割为均风段和生物段两部分,均风段和生物段通过隔板54上方的通道连通;均风段的顶部设置进气管52,均风段的底部设置圆锥体散风板55,进气管中心线61与圆锥体散风板55的中心线重合;均风段的中部设有横向布置的布气板53,进气管52从布气板53的中心垂直穿过,进气管52周围的布气板53上布满布气孔64;生物段的顶部设有喷淋装置二57,中部设有格栅板二56,格栅板二56上面设置填料层二58,喷淋装置二57位于隔板54上方通道的顶部,填料层二58位于隔板54上方通道的下面;所述格栅板二56将生物段分割成上下两个空间,上空间与下空间之间通过填料层二58和格栅板二56连通,下空间的底部承接喷淋装置二57落下的水,通过喷淋泵二将底部的水打回顶部的喷淋装置二,形成循环;所述箱体51的另一侧设有出气管60,出气管60向下垂直布置与格栅板二56连接,所述格栅板二56是由多根横梁和多根竖梁交叉构成的支架,固定在箱体51的侧板上。臭气从均风段顶部设
置的进气管52垂直向下进入,达到均风段底部设置的圆锥体散风板55被均匀分散,气体流速同时大幅降低;臭气转头向上流动并经过布气板53后均匀通过隔板54上方通道进入生物段的上空间;填料层二58上喷洒复合除臭剂,微生物附着在填料层二58上形成生物膜,喷淋装置二57为微生物的生存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在喷淋装置二57的喷淋过程中,填料层二上的部分微生物会随水落入生物段下空间底部所存的水中,再经喷淋泵二打回喷淋装置二57,继续喷淋到填料层二58上,部分微生物再落下,往复进行;臭气自上向下穿过填料层二58,臭气作为营养物质被附着在填料层二58上的微生物吸收、代谢及利用,完成降解,穿过填料层二58进入上空间的臭气被喷淋装置二57再次打回下空间,周而复始;下空间的臭气在上下流动过程中不断前进至箱体51的另一侧,经出气管60排出生物除臭滤池进入旋风分离器10。
31.所述喷淋装置二57通过多组斜拉筋59固定在箱体的顶部,斜拉筋59由两根矩形管十字交叉布置,矩形管一端固定于箱体51一侧的侧板顶部,另一端固定于箱体51另一侧的侧板底部,两根矩形管交叉位置设置连接板62,矩形管的端部设有补强板63,通过补强板63固定在箱体51的侧板上。
32.所述斜拉筋59沿箱体51长度方向每间隔2000mm设置一组,结构上保证了较大体积箱体的强度和刚度。
33.所述生物除臭滤池9,将复合除臭剂分数次均匀喷洒在填料层二上,这一过程使填料层二上敷着一层薄薄的微生物膜,为接下来的吸收除臭奠定基础。
34.所述填料层体积:36m3,空塔速度=1.25m/s,气体停留时间:12s。
35.所述生物除臭滤池9,其箱体51的长度尽量长,臭气在复合除臭剂和气液中停留时间足够长,使得复合除臭剂的反应时间足够长,除臭效果最佳。
36.所述旋风分离器10进行气液分离,靠气流切向引入造成的旋转运动,使具有较大惯性离心力的液滴甩向外壁面分开,通过闭风器流向污水处理厂;旋转的气流在筒体内收缩向中心流动,向上形成二次涡流经导气管流至净化气室,再经设备顶部出口流出,经风机12抽吸排入排气烟筒11。
37.所述滚筒干燥机臭气管路33进入端口为上部长下部短的斜面坡口36,斜面坡口36与车间臭气管路中心线37之间的倾斜角度为30
°
,斜面坡口36上部长度超过车间臭气管路中心线37。
38.所述车间臭气管路32垂直进入汇合器进口管路35中部,滚筒干燥机臭气管路33从汇合器进口管路35远离汇合器本体34的端部垂直进入,滚筒干燥机臭气管路33进入汇合器进口管路35后延伸至车间臭气管路32进入端口的下方并超过车间臭气管路中心线37。
39.所述喷雾干燥塔臭气管路31的进入端口和车间臭气管路32进入端口的中心线均垂直向下;滚筒干燥机臭气管路33进入端口中心线朝向汇合器本体34的汇合器出口38,并与车间臭气管路32和喷雾干燥塔臭气管路31的进入端口中心线垂直。
40.在实施例中,本发明由如下部分组成。臭味源分散,采用不同集气罩收集。臭味气体q1,由于喷雾干燥塔热源和风机的共同作用,干热气体排出温度高,一般为120~130℃,冲击力大,喷雾干燥塔1出口的收集罩一为圆锥台体形状,尾部带有连接法兰,横向安装,避免了汽凝水下落造成现场污水横流,通过不锈钢管道进入列管换热器一进行降温,达到55
°
以下,喷雾干燥塔的出口收集罩一的连接管道10米处加导淋装置,对汽凝水进行收集排出。
臭味气体q2,是来源于滚筒干燥机,滚筒干燥机出口的集气罩二为大型矩形,臭味气体q2温度110
°
左右,通过不锈钢管道进入列管换热器二进行降温达到55
°
以下。臭味气体q3,是车间内原料罐、发酵罐、轻重相储罐等数十个罐体无组织排放的气体,由于车间空间很大,在车间内设置多条臭气收集管道,将每个罐体上架设集气罩三并连接至收集管道,多条管道汇合到一条主管道进入汇合器。各分支管道利用电动阀门控制。全部为pp材料。
41.所述多处臭气源的采集,是包括了所有臭味物质的q1+q2+q3的总和。
42.所述喷淋塔捕集承担着传质、吸收、蒸馏的作用。设计悬挂托盘,顶部设计自动清洗机构,设置溢流口。以pp为主要材料生产填料喷淋吸收塔,填料采用pp材质塑料空心球,根据气体吸收过程在气液两相界面上进行,传递速率和界面面积成正比的原理,采用填料来增大两相接触面积,使两相充分分散,然后再将清洁气体与被污染的液体分离。气体内颗粒物粉尘量去除》90%。气体被引入生物除臭滤池。
43.所述生物除臭滤池,设计为矩形箱体,箱体两侧设有斜向拉筋,结构上保证了大体积箱体的强度。上部装有程序控制的喷淋装置二。
44.所述臭味物质进入生物除臭滤池,共有5个过程:第一个过程-均风:气体从高速降下来,将湍流变为紊流,采用均风设计:管道气速v

=11.8m/s,滤池空塔速度v

=1.25m/s。所述均风段与和生物段通过隔板上方的通道连通;均风段顶部安装有进风管,抽吸进入的气体由上向下流动,达到均风段底部圆锥体散风板被均匀分散后,气速紊流向上通过隔板上方的通道流向生物段。第二个过程-喷淋转化:气体敷带的微生物经过均风后,到达生物段的填料层二(有机填料滤料床)上空,被喷淋水撞击落到填料表面,微生物经过喷淋转化,完成由气相向固/液相的传质过程。第三个过程-生物膜好氧处理:在喷淋水的不断诱导下,ph值稳定、温度适度、氧气充裕,填料上大量生物膜产生的酶,维持菌类进行好氧合成并不断的新陈代谢,以臭气作为营养物质被微生物吸收、代谢及利用;由细菌所分泌的胞外酶溶解,生物相静止而液相流动,因而填料上可生存世代周期长、降解特殊气体的菌群,可承受比生物过滤器更大的处理负荷,且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填料不易堵塞、压降小;气体敷带的臭味微生物滞留在有机填料滤料上停留一段时间后,有的随风漂移,有的落下进入液体。第四个过程-厌氧分解:跌落进入液体的臭味微生物,在多种厌氧菌胞外酶分解作用下,靠微生物的同化作用将氮转化为细胞原生质成分,排入大气中,完成水解酸化。第五个过程-残余处理:自填料层二抽吸出来的气体在空气中再次与喷淋水接触,在气膜和液膜双膜作用下,气体中的微生物和喷淋水中的微生物重新落下,气体继续前行;整个过程往复进行。完成臭味微生物的降解,达标排放。
45.所述生物除臭滤池,选择的复合除臭剂和反应时间足够的长,为了达到理想的目的,生物除臭滤池经过计算和实验,复合除臭剂和气液中停留时间是关键。
46.所述微生物菌群固定于填料上,反应温度30~45℃为佳,首先喷洒稀释的em菌,然后喷洒稀释的中性蛋白酶。分次均匀喷洒在填料上,反应时间15~24小时。最佳添加量为13~15升/米3。这一过程使填料上敷着一层薄薄的微生物膜,并不断长大,聚集。为接下来的吸收除臭奠定基础。当臭气通过填料,有机物被生物膜表面的水层吸收后被微生物吸附和降解,臭气得到净化后洁净排放。
47.所述气液停留时间:生物除臭滤池下部存水体积:长
×

×
高=15m
×
3m
×
1.2m=54m
3 存水高度0.7m,
体积31.5m3,留有0.5m高度缓冲空间;填料层体积:长
×

×
高=15m
×
3m
×
0.8m=36m3。
48.气体流动空间为2m高层。
49.生物除臭滤池空塔速度v

的计算:v

=v
÷ml
÷
3600式中v-风机抽吸风量,选用27000(m3/h),m
l-气流通过截面积。
50.则v

=27000(m3/h)
÷
(2m
×
3m)
÷
3600=1.25m/s;气体停留时间:15m
÷
1.25m/s=12s液气比的计算:喷淋泵18(m3/h),风量27000(m3/h),18/27000*1000=0.6l/m3所述气液分离选择高效旋风分离器。细小的液滴被高速离心后流回至生物除臭滤池。洁净的空气经风机抽吸排入排气筒流出。周而复始完成整个工艺过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