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柔性CO2抗拉分离分子筛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32043发布日期:2022-11-03 01:59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柔性CO2抗拉分离分子筛膜的制作方法
一种高柔性co2抗拉分离分子筛膜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离分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柔性co2抗拉分离分子筛膜。


背景技术:

2.高柔性co2抗拉分离分子筛膜是一种具有抗拉性能好的二氧化碳离分子筛膜(1),具有逐层捕集co2的功能,提高捕集co2的纯度,抗拉性能好可承受较强的风压而不破裂,提高捕集co2的速度,提高捕集co2的效率,适用范围广,除杂质和去异味。
3.现有的co2分离膜,在物理捕集co2时,对co2分离膜产生较大的压强,抗拉性较差的话,会承受不住而破裂,不利于捕集co2,导致捕集co2困难,例如公告号cn201710253047.2公开的一种水泥窑烟气中co2的捕集方法,采用的是n2/co2膜,分离捕集co2,该n2/co2膜需要承受风压才能捕集co2,提高捕集co2的速度,就要提高风压,所以需要一种抗拉的co2分离膜,避免承受不住风压而破裂。
4.因此,发明一种高柔性co2抗拉分离分子筛膜来解决上述在物理捕集co2 时,对co2分离膜产生较大的压强,抗拉性较差的话,会承受不住而破裂,不利于捕集co2,导致捕集co2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柔性co2抗拉分离分子筛膜,以解决技术中在物理捕集co2时,对co2分离膜产生较大的压强,抗拉性较差的话,会承受不住而破裂,不利于捕集co2,导致捕集co2困难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柔性co2抗拉分离分子筛膜,包括二氧化碳离分子筛膜、第一氧化硅膜、第一碳膜、第一二氧化碳离分膜、抗拉层、尼龙纤维、石墨烯纤维、棉纤维、白乳胶层、第二二氧化碳离分膜、第二碳膜和第二氧化硅膜,所述二氧化碳离分子筛膜内部设置有第一棉层,所述第一棉层底部设置有第一氧化硅膜,所述第一氧化硅膜底部设置有第一碳膜,所述第一碳膜底部设置有第一二氧化碳离分膜,所述第一二氧化碳离分膜底部设置有抗拉层,所述抗拉层内部设置有尼龙纤维,所述抗拉层内部设置有石墨烯纤维,所述抗拉层内部设置有棉涂层纤维,所述棉涂层纤维外表面设置有尼龙纤维,所述棉涂层纤维外表面设置有石墨烯纤维,所述棉涂层纤维内部设置有棉纤维,所述棉涂层纤维内部设置有白乳胶层,所述抗拉层底部设置有第二二氧化碳离分膜,所述第二二氧化碳离分膜底部设置有第二碳膜,所述第二碳膜底部设置有第二氧化硅膜,所述第二氧化硅膜底部设置有第二棉层,解决了在物理捕集co2时,对co2分离膜产生较大的压强,抗拉性较差的话,会承受不住而破裂,不利于捕集co2,导致捕集co2困难的问题。
7.优选的,所述第一氧化硅膜和第二氧化硅膜微孔孔径为5nm,第一氧化硅膜和第二氧化硅膜对二氧化碳进行分离,第一氧化硅膜和第二氧化硅膜的微孔孔径为5nm,需要进一步分离。
8.优选的,所述第一碳膜和第二碳膜微孔孔径为1nm,第一碳膜和第二碳膜对二氧化碳进行分离,第一碳膜和第二碳膜的微孔孔径为1nm,需要进一步分离。
9.优选的,所述第一二氧化碳离分膜和第二二氧化碳离分膜微孔孔径为 0.38nm,第一二氧化碳离分膜和第二二氧化碳离分膜对二氧化碳进行分离,第一二氧化碳离分膜和第二二氧化碳离分膜的微孔孔径为0.38nm,提高了二氧化碳的纯度。
10.优选的,所述尼龙纤维数量为3根纤维,尼龙纤维具有较好的抗拉性。
11.优选的,所述石墨烯纤维数量为3根纤维,所述石墨烯纤维碳性纤维,且碳具有吸附性,石墨烯纤维具有一定的抗拉性,同时具有吸附性,吸附气体的异味。
12.优选的,所述棉纤维外表面浸上白乳胶,所述白乳胶将棉纤维浸透,所述棉纤维浸透后用尼龙纤维和石墨烯纤维进行编织,棉纤维和尼龙纤维和石墨烯纤维能很好的粘合在一起。
13.优选的,所述尼龙纤维和石墨烯纤维四十五度旋转缠绕棉纤维,且尼龙纤维和石墨烯纤维四十五度缠绕提成抗拉能力,尼龙纤维和石墨烯纤维在棉纤维上缠绕的角度为四十五度,四十五度可以保障尼龙纤维和石墨烯纤维在棉纤维长的长度,同时整体提高抗拉性。
14.优选的,所述棉纤维、尼龙纤维和石墨烯纤维缠绕过后进行阴干,所述阴干的条件为湿度为50%,所述阴干的条件为温度为20℃,所述阴干时长为阴干五小时,所述阴干五小时进行风干半个小时,所述风干半个小时后得到抗拉纤维,所述抗拉纤维为棉纤维、尼龙纤维和石墨烯纤维制成,所述抗拉纤维制成之后将若干个抗拉纤维编织成面,所述若干个抗拉纤维编织成面具有一定的过滤功能,若干个抗拉纤维编织成面形成抗拉面,抗拉面即为抗拉层。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技术效果在于,二氧化碳离分子筛膜;优点在于,实现了具有抗拉性能好的二氧化碳离分子筛膜,具有逐层捕集co2的功能,提高捕集co2的纯度,抗拉性能好可承受较强的风压而不破裂,提高捕集co2的速度,提高捕集co2的效率,适用范围广,除杂质和去异味的优点。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二氧化碳离分子筛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抗拉层的结构图;
18.图3为本发明抗拉层的截面图;
19.图4为本发明棉涂层纤维的截面图;
20.图5为本发明的抗拉面制作流程。
21.附图标记说明:
22.1、二氧化碳离分子筛膜;2、第一棉层;3、第一氧化硅膜;4、第一碳膜;5、第一二氧化碳离分膜;6、抗拉层;7、尼龙纤维;8、石墨烯纤维;9、棉涂层纤维;901、棉纤维;902、白乳胶层;10、第二二氧化碳离分膜;11、第二碳膜;12、第二氧化硅膜;13、第二棉层。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
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24.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高柔性co2抗拉分离分子筛膜,包括二氧化碳离分子筛膜1、第一氧化硅膜3、第一碳膜4、第一二氧化碳离分膜5、抗拉层6、尼龙纤维7、石墨烯纤维8、棉纤维901、白乳胶层902、第二二氧化碳离分膜10、第二碳膜11和第二氧化硅膜12,二氧化碳离分子筛膜1内部设置有第一棉层2,第一棉层2底部设置有第一氧化硅膜3,第一氧化硅膜3 底部设置有第一碳膜4,第一碳膜4底部设置有第一二氧化碳离分膜5,第一二氧化碳离分膜5底部设置有抗拉层6,抗拉层6内部设置有尼龙纤维7,抗拉层 6内部设置有石墨烯纤维8,抗拉层6内部设置有棉涂层纤维9,棉涂层纤维9 外表面设置有尼龙纤维7,棉涂层纤维9外表面设置有石墨烯纤维8,棉涂层纤维9内部设置有棉纤维901,棉涂层纤维9内部设置有白乳胶层902,抗拉层6 底部设置有第二二氧化碳离分膜10,第二二氧化碳离分膜10底部设置有第二碳膜11,第二碳膜11底部设置有第二氧化硅膜12,第二氧化硅膜12底部设置有第二棉层13。
25.第一氧化硅膜3和第二氧化硅膜12微孔孔径为5nm,第一碳膜4和第二碳膜11微孔孔径为1nm,第一二氧化碳离分膜5和第二二氧化碳离分膜10微孔孔径为0.38nm,尼龙纤维7数量为3根纤维,石墨烯纤维8数量为3根纤维,石墨烯纤维8碳性纤维,且碳具有吸附性。
26.棉纤维901外表面浸上白乳胶,白乳胶将棉纤维901浸透,棉纤维901浸透后用尼龙纤维7和石墨烯纤维8进行编织,尼龙纤维7和石墨烯纤维8四十五度旋转缠绕棉纤维901,且尼龙纤维7和石墨烯纤维8四十五度缠绕提成抗拉能力,棉纤维901、尼龙纤维7和石墨烯纤维8缠绕过后进行阴干,阴干的条件为湿度为50%,阴干的条件为温度为20℃,阴干时长为阴干五小时,阴干五小时进行风干半个小时,风干半个小时后得到抗拉纤维,抗拉纤维为棉纤维901、尼龙纤维7和石墨烯纤维8制成,抗拉纤维制成之后将若干个抗拉纤维编织成面,若干个抗拉纤维编织成面具有一定的过滤功能,若干个抗拉纤维编织成面形成抗拉面。
27.本发明工作原理:
28.参照说明书附图1-4,在使用本装置时,通过二氧化碳离分子筛膜1的第一棉层2进行空气中微小杂质的过滤,第一氧化硅膜3和第二氧化硅膜12对二氧化碳进行分离,第一氧化硅膜3和第二氧化硅膜12的微孔孔径为5nm,需要进一步分离,第一碳膜4和第二碳膜11对二氧化碳进行分离,第一碳膜4和第二碳膜11的微孔孔径为1nm,需要进一步分离,第一二氧化碳离分膜5和第二二氧化碳离分膜10对二氧化碳进行分离,第一二氧化碳离分膜5和第二二氧化碳离分膜10的微孔孔径为0.38nm,提高了二氧化碳的纯度,抗拉层6内部若干的抗拉纤维组成,抗拉纤维由尼龙纤维7、石墨烯纤维8和棉纤维901组成,通过白乳胶层902的棉纤维901和尼龙纤维7和石墨烯纤维8能很好的粘合在一起,尼龙纤维7和石墨烯纤维8在棉纤维901上缠绕的角度为四十五度,四十五度可以保障尼龙纤维7和石墨烯纤维8在棉纤维901长的长度,同时整体提高抗拉性,若干个抗拉纤维编织成面形成抗拉面,抗拉面即为抗拉层6,具有抗拉性能好的二氧化碳离分子筛膜1,具有逐层捕集co2的功能,提高捕集 co2的纯度,抗拉性能好可承受较强的风压而不破裂,提高捕集co2的速度,提高捕集co2的效率,适用范围广,除杂质和去异味的优点。
29.参照说明书附图5,抗拉层6制作流程,棉纤维901外表面浸上白乳胶,白乳胶将棉纤维901浸透,棉纤维901浸透后用尼龙纤维7和石墨烯纤维8进行编织,尼龙纤维7和石墨烯纤维8四十五度旋转缠绕棉纤维901,由尼龙纤维7、石墨烯纤维8和棉纤维901组成抗拉纤
维,将抗拉纤维进行阴干,阴干的条件为湿度为50%和温度为20℃,阴干时长为阴干五小时后,进行风干半个小时处理,处理后的若干个抗拉纤维织成面形成抗拉面,抗拉面即为抗拉层6。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