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不同温度的油脂匹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305424发布日期:2022-11-23 09:49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不同温度的油脂匹配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化妆品配方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不同温度的油脂匹配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更新,产品除了需要在功效方面持续提升之外,令人舒适的外观越来越成为产品成功的重要突破口。目前,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水油分层产品,这类产品的肤感较润肤油更清爽、易于吸收,能够给予皮肤较好的赋脂效果。而将这类水油分层产品进行透明、可视化的包装,能够从视觉上给人清爽的感觉,额外增加产品的使用感。
3.然而,现有的水油分层体系普遍出现会有油珠残留在包材内壁的现象,尤其是在使用产品时将产品混匀或运输震荡之后该类型的现象可以被非常明显地观察到。这种情况破坏了产品外观的美感进而影响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如何解决水油分层体系中油脂的选用问题
6.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7.发明人发现,原本主要在较温暖地区(如南方城市)生产、使用、或者保存的产品,在后销往气候较寒冷地区后(如北方城市),原本没有油珠粘壁问题的产品也会出现油珠粘壁的情况,因此,在选择适合的油脂作为分层体系的油相时,需要全面考虑常温使用环境、低温使用环境和高温使用环境下是否会出现油珠粘壁的情况,避免产品由于环境温度的影响出现粘壁从而影响产品外观的情况。
8.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油脂的匹配方法,适用于水油分层体系,包括:
9.提供水相、油脂组合物和包材;
10.将所述水相与油脂按比例混合在所述包材中,获取混合相;
11.将所述混合相分别在温度为5℃、15℃和30℃的环境下混合摇匀后静置,观察油珠粘壁情况;
12.在温度为5℃、15℃和30℃时均未出现油珠粘壁情况的所述混合相所用油脂即为与所述包材匹配的油脂;
13.其中,所述油脂组合物包括至少一种油脂。
14.有益效果:
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不同温度的油脂筛选方法,通过将产品放置于不同的温度下观察其油珠粘壁情况,进而筛选出温度适应性更广的油脂作为配方组分,能够有效避免由于环境温度的原因导致的油珠粘壁。
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包材的油脂筛选方法,能够根据配方中的油脂选择适宜的包材进行包装,避免发生油珠粘壁现象。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方法能够有效筛选出与包材匹配,不会发生油珠粘壁的现象的油脂,为料体配方的油脂的提供选择依据。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使本技术实验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实验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验例不是全部的实验例。
18.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说明中省略了与本技术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和处理的表示和描述。
19.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油脂筛选方法,包括:
2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脂的匹配方法,适用于水油分层体系,包括:
21.提供水相、油脂组合物和包材;
22.将所述水相与油脂按比例混合在所述包材中,获取混合相;
23.将所述混合相分别在温度为5℃、15℃和30℃的环境下混合摇匀后静置,观察油珠粘壁情况;
24.在温度为5℃、15℃和30℃时均未出现油珠粘壁情况的所述混合相所用油脂即为与所述包材匹配的油脂;
25.其中,所述油脂组合物包括至少一种油脂。
26.可选地,所述与所述包材匹配的油脂包括所述混合相混合摇匀后静置时,油珠未粘壁的油脂以及,在所述混合相混合摇匀后静置后的10s后,无油珠粘壁的油脂。
27.可选地,所述混合相中的水相和油脂的重量比被配置为7:3。
28.本技术不对混合相的水油比作特别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作常规选择。
29.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合相中的水相和油脂的重量比被配置为7:3。
30.可选地,所述水相被配置为包括按重量份计,40~60%的水、0.01~0.1%的edta-2na、1~10%的丁二醇、0.1~1%的对羟基苯乙酮、0.1~1%的己二醇、0.01~0.5%的透明质酸钠和0.01~0.5%的甘草酸二钾。
31.本技术不对所述水相作特别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作常规选择。
32.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水相被配置为包括按重量份计,52.75%的水、0.05%的edta-2na、6%的丁二醇、0.5%的对羟基苯乙酮、0.5%的己二醇、0.1%的透明质酸钠和0.1%的甘草酸二钾。
33.可选地,所述包材被配置为玻璃材料、聚丙烯材料、聚乙烯材料、聚酯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34.本技术不对包材作特别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作常规选择。
35.可选地,所述包材选自玻璃材料、聚丙烯材料、聚乙烯材料、聚酯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36.本技术不对油脂组合物作特别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作常规选择。
37.可选地,所述油脂组合物被配置为单一油脂。
38.可选地,所述油脂组合物被配置为多种油脂的混合物。
39.可选地,所述油脂组合物包括霍霍巴籽油、沙棘果油、油橄榄果油、猴面包树籽油、刺阿干树仁油、白池花籽油、异壬酸异壬酯、甘油三(乙基己酸)酯、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丙基庚基辛酯、棕榈酸乙基己酯、角鲨烷、异十二烷、异十六烷、c15-19烷、聚二甲基硅氧烷、辛基聚甲基硅氧烷、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
40.实施例1
41.设置实验例1~17,所有实验例的水油重量比均为7:3。
42.实验例1~17的水相中均包括水、edta-2na、丁二醇、对羟基苯乙酮、己二醇、透明质酸钠、甘草酸二钾。
43.实验例1~17所使用的油脂依次为霍霍巴籽油、沙棘果油、油橄榄果油、猴面包树籽油、稻胚芽油、异壬酸异壬酯、甘油三(乙基己酸)酯、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丙基庚基辛酯、棕榈酸乙基己酯、角鲨烷、异十二烷、异十六烷、c15-19烷、聚二甲基硅氧烷、辛基聚甲基硅氧烷、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具体组分如表1所示。
44.表1
45.序号原料配比(%)1油脂302水62.753edta-2na0.054丁二醇65对羟基苯乙酮0.56己二醇0.57透明质酸钠0.18甘草酸二钾0.1
46.将每个实验例在聚乙烯材料的包材中混合摇匀后静置,分别在混合相温度为5℃、15℃、30℃时观察是否出现油珠粘壁情况。结果如表2所示。
47.表2
[0048][0049]
注:将无油珠粘壁的情况标记为

,将存在油珠粘壁的情况标记为
×

[0050]
根据表2结果,在选择聚乙烯材料作为包材时,使用霍霍巴籽油、油橄榄果油、异壬酸异壬酯、丙基庚基辛酯作为水油分层体系的油脂,在5~30℃的环境中,均不会引起油珠粘壁。
[0051]
而在温度为15~30℃的使用环境中,可以适量配合使用刺阿干树仁油、白池花籽油、甘油三(乙基己酸)酯、角鲨烷、异十二烷、异十六烷、c15-19烷、聚二甲基硅氧烷。
[0052]
实施例2
[0053]
将每个实验例在聚丙烯材料的包材中混合摇匀后静置,分别在混合相温度为5℃、15℃、30℃时观察是否出现油珠粘壁情况。结果如表3所示。
[0054]
表3
[0055][0056][0057]
注:将无油珠粘壁的情况标记为

,将存在油珠粘壁的情况标记为
×

[0058]
根据表3结果,在选择聚丙烯材料作为包材时,使用霍霍巴籽油、油橄榄果油、丙基庚基辛酯作为油相,在5~30℃的环境中,均不会引起油珠粘壁。
[0059]
在温度为15~30℃的使用环境中,可以适量配合使用刺阿干树仁油、白池花籽油、异壬酸异壬酯、甘油三(乙基己酸)酯、角鲨烷、c15-19烷。
[0060]
实施例3
[0061]
将每个实验例在聚酯材料的包材中混合摇匀后静置,分别在混合相温度为5℃、15℃、30℃时观察是否出现油珠粘壁情况。结果如表4所示。
[0062]
表4
[0063]
[0064][0065]
注:将无油珠粘壁的情况标记为

,将存在油珠粘壁的情况标记为
×

[0066]
根据表4结果,在选择聚酯材料作为包材时,使用霍霍巴籽油、油橄榄果油、丙基庚基辛酯、角鲨烷作为油相不会引起油珠粘壁的情况。
[0067]
而在温度为15~30℃的使用环境中,可以适量配合使用刺阿干树仁油、白池花籽油、异壬酸异壬酯、甘油三(乙基己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
[0068]
实施例4
[0069]
将每个实验例在玻璃材料的包材中混合摇匀后静置,分别在混合相温度为5℃、15℃、30℃时观察是否出现油珠粘壁情况。结果如表5所示。
[0070]
表5
[0071][0072][0073]
注:将无油珠粘壁的情况标记为

,将存在油珠粘壁的情况标记为
×

[0074]
根据表5结果,在选择玻璃材料作为包材时,使用霍霍巴籽油、油橄榄果油、刺阿干树仁油、异壬酸异壬酯、丙基庚基辛酯和角鲨烷作为油相,低温和高温时均不会引起油珠粘
壁。
[0075]
而在温度为15~30℃的使用环境中,可以适量配合使用白池花籽油、甘油三(乙基己酸)酯、异十二烷、异十六烷、c15-19烷。
[0076]
基于本技术中的实验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验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各实验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验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