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润滑油再生回收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479364发布日期:2023-03-15 11:35阅读:89来源:国知局
废润滑油再生回收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废润滑油再生回收系统。同时,本发明还涉及废润滑油再生回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2.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汽车、机械设备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或半固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辅助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只要是应用于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而可以减少两物体因接触而产生的磨擦与磨损之功能,即为润滑油。
3.废润滑油在处理时,一般会加入用于中和的添加剂,以便提高回收利用率,为加快废润滑油与添加剂的混合一般会使用搅拌杆或者搅拌叶等对其进行搅拌,但现有装置只能对润滑油进行水平方向的搅拌,会导致润滑油在搅拌过程中,搅拌不够充分,添加剂无法充分发挥,废润滑油在处理时还会进行过滤,去除杂质,但现有装置,过滤的杂质会堆积在过滤网的表面,容易造成过滤网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废润滑油再生回收系统及方法。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废润滑油再生回收系统,包括机箱和箱体,所述机箱和箱体之间通过支撑腿栓接,所述箱体的内腔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机箱的内腔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机箱的左侧开设有通槽,所述机箱顶部的中心处栓接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内腔设置有往复组件,所述箱体底部的两侧均连通有输油管,所述输油管的底端与机箱的顶部连通,所述箱体的顶部栓接有顶箱,所述箱体的两侧均栓接有固定箱,所述机箱底部的中心处连通有出油管,所述箱体顶部的正面连通有进油管。
6.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旋转轴、主动轮、从动轮、第二旋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一电机栓接于顶箱内腔顶部的中心处,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底部贯穿至箱体的内腔,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两侧从上至下均依次栓接有第一搅拌叶,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表面从上至下均依次与主动轮的内腔键连接,所述主动轮的表面与从动轮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轮的内腔与第二旋转轴的表面键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的顶部通过轴承与顶箱内腔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的底部通过轴承与固定箱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的表面从上至下均依次与第一齿轮的内腔键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相向的一侧与第二齿轮的顶部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的内腔与第三旋转轴的表面键连接,所述第三旋转轴相向的一侧贯穿至箱体的内腔,所述第三旋转轴的顶部和底部从左至右均依次栓接有第二搅拌叶。
7.优选的,所述往复组件包括第二电机、连接杆、固定杆、移动框和移动杆,所述第二
电机栓接于安装箱内腔的背面,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转动轴,且转动轴的正面与连接杆的背面栓接,所述连接杆正面的底部与固定杆的背面栓接,所述固定杆的表面与移动框的内腔接触,所述移动杆栓接于移动框底部的两侧,所述移动杆的底部依次贯穿安装箱和机箱并与过滤网的顶部栓接。
8.优选的,所述机箱左侧的底部栓接有存渣箱,所述存渣箱的左侧栓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右侧的顶部栓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栓接有挡板。
9.优选的,所述固定箱内腔的内侧从上至下均依次粘接有第一密封圈,且第一密封圈的内圈与第三旋转轴的表面接触。
10.优选的,所述机箱内腔两侧的底部均栓接有支撑箱,所述支撑箱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移动块,且移动块的顶部栓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贯穿支撑箱并与过滤网的底部栓接,所述支撑箱内腔的顶部粘接有第二密封圈,且第二密封圈的内圈与支撑杆的表面接触。
11.优选的,所述安装箱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相向的一侧与移动框的两侧栓接。
12.优选的,所述机箱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导流座,且导流座位于出油管的两侧。
13.本发明还提供了废润滑油再生回收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4.s1、使用者通过进油管将废润滑油和中和作用的添加剂输送至箱体内,此时使用者开启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一旋转轴转动,从而第一旋转轴带动主动轮转动,进而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此时从动轮带动第二旋转轴转动,随后第二旋转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从而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进而第二齿轮带动第三旋转轴转动,第一旋转轴带动第一搅拌叶转动,第三旋转轴带动第二搅拌叶转动,将废润滑油和添加剂充分混合,此时打开输油管的阀门,将废润滑油输送至机箱内;
15.s2、废润滑油经过过滤网的过滤后,通过导流座输送至出油管,由出油管排出机箱,同时使用者开启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从而转动轴带动连接杆转动,此时连接杆带动固定杆转动,随后固定杆带动移动框往复升降,从而移动框带动移动杆往复升降,进而移动杆带动过滤网往复升降,避免过滤网堵塞,当需要清理过滤网时,使用者开启气缸,气缸带动挡板向左移动漏出通槽,过滤网过滤的杂质落入存渣箱内。
16.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发明提供的废润滑油再生回收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本发明提供的废润滑油再生回收系统及方法,通过第一电机、第一旋转轴、主动轮、从动轮、第二旋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旋转轴的配合,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的转动方向不一致,能够将废润滑油和添加剂充分混合,提高了搅拌的效果和效率,提高了回收率,通过第二电机、连接杆、固定杆、移动框和移动杆的配合,带动过滤网上下往复移动,能够避免过滤网堵塞,同时能够使杂质集中在过滤网顶部的左侧,便于将杂质排入存渣箱内,通过气缸、挡板和支撑板的配合,避免废润滑油进入存渣箱内。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的箱体、顶箱和固定箱结构剖视图;
19.图3为本发明的机箱结构剖视图;
20.图4为本发明的往复组件结构立体图;
21.图5为本发明的图3所示a处结构放大图。
22.图中:1、机箱;2、箱体;3、搅拌机构;31、第一电机;32、第一旋转轴;33、主动轮;34、从动轮;35、第二旋转轴;36、第一齿轮;37、第二齿轮;38、第三旋转轴;4、过滤网;5、安装箱;6、往复组件;61、第二电机;62、连接杆;63、固定杆;64、移动框;65、移动杆;7、输油管;8、顶箱;9、固定箱;10、存渣箱;11、气缸;12、挡板;13、支撑箱;14、支撑杆;15、滑槽;16、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4.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废润滑油再生回收系统,包括机箱1和箱体2,机箱1和箱体2之间通过支撑腿栓接,箱体2的内腔设置有搅拌机构3,机箱1的内腔设置有过滤网4,机箱1的左侧开设有通槽,机箱1顶部的中心处栓接有安装箱5,安装箱5的内腔设置有往复组件6,箱体2底部的两侧均连通有输油管7,输油管7的底端与机箱1的顶部连通,箱体2的顶部栓接有顶箱8,箱体2的两侧均栓接有固定箱9,机箱1底部的中心处连通有出油管,箱体2顶部的正面连通有进油管。
25.搅拌机构3包括第一电机31、第一旋转轴32、主动轮33、从动轮34、第二旋转轴35、第一齿轮36、第二齿轮37和第三旋转轴38,第一电机31栓接于顶箱8内腔顶部的中心处,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一旋转轴32,第一旋转轴32的底部贯穿至箱体2的内腔,第一旋转轴32的两侧从上至下均依次栓接有第一搅拌叶,第一旋转轴32的表面从上至下均依次与主动轮33的内腔键连接,主动轮33的表面与从动轮34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从动轮34的内腔与第二旋转轴35的表面键连接,第二旋转轴35的顶部通过轴承与顶箱8内腔的顶部转动连接,第二旋转轴35的底部通过轴承与固定箱9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第二旋转轴35的表面从上至下均依次与第一齿轮36的内腔键连接,第一齿轮36相向的一侧与第二齿轮37的顶部啮合,第二齿轮37的内腔与第三旋转轴38的表面键连接,第三旋转轴38相向的一侧贯穿至箱体2的内腔,第三旋转轴38的顶部和底部从左至右均依次栓接有第二搅拌叶,对废润滑油和添加剂进行搅拌混合,使其快速混合均匀,提高了回收率。
26.往复组件6包括第二电机61、连接杆62、固定杆63、移动框64和移动杆65,第二电机61栓接于安装箱5内腔的背面,第二电机61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转动轴,且转动轴的正面与连接杆62的背面栓接,连接杆62正面的底部与固定杆63的背面栓接,固定杆63的表面与移动框64的内腔接触,移动杆65栓接于移动框64底部的两侧,移动杆65的底部依次贯穿安装箱5和机箱1并与过滤网4的顶部栓接,带动过滤网4往复升降,避免杂质堵塞过滤网4,导致过滤网4的过滤效果降低,便于使用。
27.机箱1左侧的底部栓接有存渣箱10,存渣箱10的左侧栓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右侧的顶部栓接有气缸11,气缸11的活塞杆栓接有挡板12,能够当通槽封堵,避免废润滑油从通槽流出。
28.固定箱9内腔的内侧从上至下均依次粘接有第一密封圈,且第一密封圈的内圈与
第三旋转轴38的表面接触,提高了固定箱9的密封性。
29.机箱1内腔两侧的底部均栓接有支撑箱13,支撑箱13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移动块,且移动块的顶部栓接有支撑杆14,支撑杆14的顶部贯穿支撑箱13并与过滤网4的底部栓接,支撑箱13内腔的顶部粘接有第二密封圈,且第二密封圈的内圈与支撑杆14的表面接触,提高了支撑箱13的密封性,同时对过滤网4进行限位,辅助过滤网4进行升降。
30.安装箱5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5,滑槽15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16,滑块16相向的一侧与移动框64的两侧栓接,对移动框64进行限位,辅助移动框64进行升降。
31.机箱1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导流座,且导流座位于出油管的两侧,将过滤后的润滑油快速导流出机箱1。
32.本发明还提供了废润滑油再生回收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33.s1、使用者通过进油管将废润滑油和中和作用的添加剂输送至箱体2内,此时使用者开启第一电机31,第一电机31带动第一旋转轴32转动,从而第一旋转轴32带动主动轮33转动,进而主动轮33带动从动轮34转动,此时从动轮34带动第二旋转轴35转动,随后第二旋转轴35带动第一齿轮36转动,从而第一齿轮36带动第二齿轮37转动,进而第二齿轮37带动第三旋转轴38转动,第一旋转轴32带动第一搅拌叶转动,第三旋转轴38带动第二搅拌叶转动,将废润滑油和添加剂充分混合,此时打开输油管7的阀门,将废润滑油输送至机箱1内;
34.s2、废润滑油经过过滤网4的过滤后,通过导流座输送至出油管,由出油管排出机箱1,同时使用者开启第二电机61,第二电机61带动转动轴转动,从而转动轴带动连接杆62转动,此时连接杆62带动固定杆63转动,随后固定杆63带动移动框64往复升降,从而移动框64带动移动杆65往复升降,进而移动杆65带动过滤网4往复升降,避免过滤网4堵塞,当需要清理过滤网4时,使用者开启气缸11,气缸11带动挡板12向左移动漏出通槽,过滤网4过滤的杂质落入存渣箱10内。
3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