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框滤油机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02661发布日期:2022-12-10 05:45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框滤油机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滤油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板框滤油机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2.板框式过滤机(plate and frame filter)是压滤机的一种,是应用较力广泛的过滤设备。压滤机由交替排列在支架上并可在架上滑动的滤扳和滤框组成,单块板框为矩形中空框,分为洗板、非洗板及中隔框。在框的边角部位厚度中心线上有与板面平行的小孔,通过角部垂直于板面的通孔与板面两侧相通,以形成流体流动通道。
3.现实中的过滤装置,一般通过人工进行滑动滤板和滤框,去检查滤网是否损坏,是否因为过度使用需要更换,再者在目前市场上更换滤网时也需要工人进行拨开滤板和滤框,费时费力,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5.鉴于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6.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框滤油机过滤装置,其采用全自动的方式对过滤装置进行检查,及时监控滤纸或滤网使用情况,以及是否更换,通过移动件并且可以方便更换滤网和滤纸,省时间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板框滤油机过滤装置,其包括,
8.支撑组件,包括两组主梁、与所述主梁连接的四个支脚、与所述支脚连接的支撑板,以及与所述主梁滑动连接的移动件;
9.过滤组件,包括多组滤框,以及设置于所述滤框两侧的滤板;所述滤框与所述滤板两侧均设置三角形支耳;所述三角形支耳摆放于所述主梁上;
10.推动组件,设置于过滤组件的一侧;
11.导料组件,设置于所述过滤组件上。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板框滤油机过滤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料口包括分别贯穿于所述滤框和所述滤板的进料口,以及分别贯穿于所述滤框和所述滤板的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出料口成对角线设置,所述过滤板上设置过滤网。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板框滤油机过滤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导料组件还包括与进料口连接的进料管,以及与出料口连接的出料管。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板框滤油机过滤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三角形支耳移动摆放于所述主梁,所述三角形支耳的底边长度大于所述主梁的边长。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板框滤油机过滤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推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梁一端的推动板、固定设置于所述主梁另一端的止推板;所述推动板的两侧设置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可在主梁移动,所述推动板远离所述过滤组件的一侧与气缸连接。
1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板框滤油机过滤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梁两端的气缸、与所述气缸活塞杆连接的抬起杆;所述抬起杆设置于所述主梁的上方。
1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板框滤油机过滤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滤板的两侧设置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位于所述抬起杆的上方。
1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板框滤油机过滤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梁两外侧的滑块;所述移动件上设置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滑块相适配。
1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板框滤油机过滤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移动件包括第一按压件、与所述第一按压件相对设置的第二按压件,以及与所述第一按压件和所述第二按压件弹簧连接的移动块。
2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板框滤油机过滤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按压件包括斜边,以及与所述支耳配合的垂直边;所述第二按压件包括弧形边,以及与所述支耳配合的垂直边。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过滤装置上设置支撑组件,过滤组件和气缸的配合以及在通过移动件,可以实现便于更换滤网滤纸,并且可以随时对过滤设备进行检查,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23.图1为板框滤油机过滤装置的立体图。
24.图2为板框滤油机过滤装置的过滤组件主视图。
25.图3为板框滤油机过滤装置的过滤组件侧视图。
26.图4为板框滤油机过滤装置的移动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28.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9.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
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30.实施例1
31.参照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框滤油机过滤装置,其包括过滤组件200,支撑组件100.推动组件300,移动件104实现过滤过程,并且可以自动拨动过滤组件实现便于更换滤网的特点,提高工作效率。
32.具体的,支撑组件100,包括两组主梁101、与主梁101连接的四个支脚102、与支脚102连接的支撑板103,以及与主梁101滑动连接的移动件104;
33.过滤组件200,包括多组滤框201,以及设置于滤框201两侧的滤板202;滤框201与滤板202两侧均设置三角形支耳203;三角形支耳203摆放于主梁101 上;推动组件300,设置于过滤组件200的一侧;
34.导料组件400,设置于过滤组件200上。
35.需要说明的是,滤框201和滤板202相互配合,并依次多组排列。推动组件 300将布好滤网和滤纸的滤框201和滤板202挤压在一起,进行油过滤,其推动组件300与气缸活塞杆连接,控制器控制驱动。
36.较佳的,主梁101设置了移动件104,通过电机控制移动件104移动,在主梁101上滑动连接,并且做往复运动,因此在做往复运动的同时可以带动过滤组件200的三角形支耳203,使过滤组件200进行分开,分开之后便于工人对过滤组件200上的滤网或者滤纸进行更换,并且可以避免经过油浸泡过的过滤组件 200直接接触工人的手,起到干净又卫生的效果,并且过滤组件200往往比较沉重,因此移动件104代替人力拨动过滤组件200,可以减少人力成本。
37.较佳的,移动件104数量是两个分别位于主梁101的两侧,并且是同步进行,动作保持一致性。
38.在使用时,过滤组件200布置好滤网和滤纸,此时推动组件300往前推动,挤压滤板202和滤框201使二者紧密挤压在一起。油从导料组件400进入过滤组件200,进行过滤,当整个过滤过程结束之后,需要更换滤网和滤纸,此时需要将滤板202和滤框201分开更换下滤网和滤纸,移动件104在控制器的作用下进行移动,反复运动拨动三角形支耳203,使得滤板202和滤框201分开,从而进行更换滤纸和滤网。
39.综上,通过在主梁101的两侧设置移动件104,实现对滤板202和滤框201 的分离,从而实现更换滤网和滤纸做到省时省力,减少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40.实施例2
41.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其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还包括抬起杆106,可以实现抬起滤板202,从而对滤板202上的滤网进行检查。在上一个实施例中,板框滤油机过滤装置包括,支撑组件100,包括两组主梁101、与主梁101连接的四个支脚102、与支脚102连接的支撑板103,以及与主梁101 滑动连接的移动件104;
42.过滤组件200,包括多组滤框201,以及设置于滤框201两侧的滤板202;滤框201与滤板202两侧均设置三角形支耳203;三角形支耳203摆放于主梁101 上;推动组件300,设置于过滤组件200的一侧;
43.导料组件400,设置于过滤组件200上。
44.进一步的,导料组件400包括分别贯穿于滤框201和滤板202的进料口401,以及分别贯穿于滤框201和滤板202的出料口402;进料口204与出料口205成对角线设置,过滤板202上设置过滤网。
45.需要说明的是,当滤框201与滤板202挤压,形成贯通的进料口401和出料口402,因而油从进料口401进入从出料口402出来完成过滤,进料口401与出料口402对角,因此可以增大油的行走路径。
46.较佳的,少量油会从滤板202和滤框201中滴下,因此在滤板202下方设置采集板,采集板成一定的坡度,便于采集过滤后的油。
47.进一步的,导料组件400还包括与进料口401连接的进料管403,以及与出料口402连接的出料管404。
48.进一步的,三角形支耳203移动摆放于主梁101,三角形支耳203的底边长度大于主梁101的边长。
49.需要说明的是,三角形支耳203的长度大于主梁101的边长,因此可以与移动件104进行配合,实现带动三角形支耳203进行移动。
50.进一步的,推动组件300包括设置于主梁101一端的推动板301、固定设置于主梁101另一端的止推板302;推动板301的两侧设置移动块301a,移动块301a 可在主梁101移动,推动板301远离过滤组件200的一侧与气缸连接。
51.进一步的,支撑组件100还包括设置于主梁101两端的气缸、与气缸活塞杆连接的抬起杆106;抬起杆106设置于主梁101的上方。
52.进一步的,滤板202的两侧设置固定块202a,固定块202a位于三角形支耳 203和抬起杆106的上方。
53.需要说明的是,抬起杆106是通过气缸连接的,当需要检查滤板202上的滤网是否需要更换时,需要将抬起杆106抬起,此时抬起杆106触碰到固定块202a,然后使滤板202往上运动,此时可以对滤板202的滤网进行更换,如果发现所有的滤网都需要更换时并需要清理时,放下抬起杆106,利用移动件104进行操作。因此抬起杆106的作用是便于对滤网的检查,及时对过滤装置进行清洁。
54.进一步的,过滤组件200还包括设置于主梁105两外侧的滑块204;移动件 104上设置滑槽,滑槽与滑块204相适配。
55.进一步的,移动件104包括第一按压件104a、与第一按压件104a相对设置的第二按压件104b,以及与第一按压件104a和第二按压件104b弹簧连接的支撑块104c。
56.进一步的,第一按压件104a包括斜边104a-1,以及与支耳203配合的垂直边m;第二按压件104b包括弧形边104b-1,以及与支耳203配合的垂直边m。
57.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按压件104a和第二按压件104b都是与支撑块104c弹簧连接,因此当第一按压件104a往前运动时,斜边104a-1会触碰到三角形支耳 203的边会压下去,继续运动时,因为三角形支耳203的宽度小于滤板202和滤框201的宽度,因此会存在缝隙,第一按压件104a通过缝隙时,在弹簧的作用会回弹,使得直角边m触碰到支耳203的一边,这个时候第二按压件104b的垂直边m会抵住支耳203的另一边无法前进,此时移动件104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往回走,从而第一按压件104a的垂直边m带动滤框202和滤板203分开,从而进行清理,接着一直往后运动,第二按压件104b弧形边104b-1往下压,不会被卡住一直到抵住
到清理后的滤框202与滤板203,不能运动,此时,再次使移动件104往回运动,因为第二按压件104b设置了弧形边,因此不会被卡住会从支耳203中出来,弹簧作用下恢复原位,重复上述运动过程。
58.在使用时,抬起杆106抬起,是滤板202往上走,可以观察滤网和滤纸的使用情况是否过度使用,如果需要更换时,放下抬起杆106.利用移动件104的移动然后使滤框201滤板202分离,实现更换滤纸和滤网。
59.综上采用全自动的方式对过滤装置进行检查,及时监控滤纸或滤网使用情况,以及是否更换,通过移动件并且可以方便更换滤网和滤纸,省时间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60.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技术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61.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与实现本实用新型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62.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63.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