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学实验仪器用防倾倒放置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19215发布日期:2022-09-06 18:49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化学实验仪器用防倾倒放置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实验仪器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化学实验仪器用防倾倒放置架。


背景技术:

2.试管放置架作为化学试验室中用来晾干、存放试管用的最基本的试验仪器,试管放置架通常放置在实验台的操作台面上,在操作人员进行取放试管进行化学试验时,容易碰歪试管架,甚至出现碰倒试管架的情况,导致试管损坏;同时,在对清洗后的试管进行晾晒时,部分放置架中缺少对试管沥水晾干的功能;为此,本专利申请设计了一种化学实验仪器用防倾倒放置架。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化学实验仪器用防倾倒放置架,以解决放置架放置不稳定,容易出现倾倒的情况;同时,部分放置架缺少对试管沥水晾干功能的问题。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化学实验仪器用防倾倒放置架,所述放置架包括放置基座,放置基座的底端固设有用于防止该放置架倾倒的固定吸盘组件,放置基座上滑动设置有对清洗后的试管进行控水晾干的沥水板,沥水板上设有对多个试管支撑的支撑组件,放置基座上设有集水腔室;
6.放置基座上还固设有用于摆放多组试管的安放支架。
7.进一步的,放置基座包括基板,基板上设有两个固定板,两个固定板对称设置,两个固定板均为l型结构,两个固定板的内壁上均固定设置有供沥水板滑动的滑动件,基板上前后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围边,围边与两组固定板合围形成集水腔室,集水腔室内盛有硅胶颗粒;
8.基板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支撑脚,支撑脚的底端设有防滑垫片。
9.进一步的,两个固定板的顶端还设有限位孔,沥水板上设有与限位孔对应的通孔。
10.进一步的,滑动件包括固定条,固定条固定设置在固定板的内壁上,固定条上设有多个贯穿的条形通孔,每个条形通孔内安装有多个滚轮。
11.进一步的,固定吸盘组件包括固定节,固定节为内部中空结构,固定节的一端端部与基板固定连接,固定节内插接有活动节,固定节上设有多个调节孔,活动节上设有与调节孔对应的固定孔,活动节与固定节通过螺栓固定,活动节远离固定节的一端端部铰接有吸盘。
12.进一步的,支撑组件包括安置基座、支撑板、限位件、支撑件和围圈,安置基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安置基座对称设置在沥水板上,两个安置基座之间固定设置有多个支撑板,支撑板上等距离设置有多组限位件,每个支撑件对应设置在每组限位件内,支撑板上还设有多个用于插接支撑件的卡槽;
13.围圈的数量为多个,围圈与支撑件对应设置,每个围圈内均设有限位凸块,限位凸块与围圈的内壁之间形成空隙,沥水板对应空隙位置设有贯穿的沥水孔。
14.进一步的,每组限位件包括两个限位板,两个限位板对称设置,两个限位板之间形成限位空间,支撑件对应插接在限位空间内,卡槽位于两个限位板之间。
15.进一步的,支撑件包括支撑部,支撑部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限位环,支撑部的顶端向外延伸设有卡接耳,卡接耳的底端对应卡接至卡槽内;
16.限位环与围圈对应设置。
17.进一步的,安放支架包括支撑杆、安放板和孔板,支撑杆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支撑杆固定设置在基板上,安放板固设在多个支撑杆上,孔板固定设置在两个支撑杆的顶端,孔板上等距离设置有多个插孔,孔板的底端对应插孔处设置有多个支撑条,支撑条的底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圈,限位圈与插孔对应设置;
18.安放板上还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圈,定位圈与限位圈对应设置。
1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化学实验仪器用防倾倒放置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化学实验仪器用防倾倒放置架通过在放置基座的底端设置固定吸盘组件,利用固定吸盘组件的吸盘与实验台台面相互吸合,并与放置基座底端设有的防滑垫片配合,实现对该放置架的位置固定,固定后的放置架位置牢靠,达到不易倾倒的技术效果;
21.同时,通过在沥水板上设置的沥水孔,试管内的水滴会沿沥水板上设有的沥水孔流入至放置基座的集水腔室内,利用集水腔室内盛有的硅胶颗粒实现对收集的水进行吸收干燥的功能,完成水滴的收集工作,有效的避免了试管内的水长时间存放,导致后续试验数据不准确的问题。
22.(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化学实验仪器用防倾倒放置架在清洗试管时,操作人员可将沥水板从放置基座内沿滚轮滑动取出,将沥水板直接搬至清洗区,清洗后的试管可直接放置在沥水板上设有的支撑组件上,操作人员手持沥水板将试管从清洗区转移至晾干区域,可省去来回转移试管,避免容易出现试管磕碰的情况。
23.(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化学实验仪器用防倾倒放置架可完成对试管的水分沥干、对晾干后的试管进行有序摆放,或对盛有试剂的试管进行放置的功能,该放置架结构简单,操作灵活便捷,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24.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化学实验仪器用防倾倒放置架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化学实验仪器用防倾倒放置架第二角度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化学实验仪器用防倾倒放置架正视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化学实验仪器用防倾倒放置架部分细节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沥水板和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支撑板和限位件结构示意图;
31.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
33.1、放置基座;11、基板;12、固定板;121、限位孔;13、滑动件;131、固定条;132、滚轮;14、围边;15、支撑脚;2、固定吸盘组件;21、固定节;22、活动节;23、吸盘;24、调节孔;3、沥水板;31、沥水孔;32、通孔;4、支撑组件;41、安置基座;42、支撑板;43、限位板;44、支撑件;441、支撑部;442、限位环;443、卡接耳;45、围圈;46、限位凸块;47、卡槽;5、安放支架;51、支撑杆;52、安放板;53、孔板;54、支撑条;55、限位圈;56、定位圈;57、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3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7.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38.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一种化学实验仪器用防倾倒放置架,所述放置架包括放置基座1,放置基座1的底端固设有用于防止该放置架倾倒的固定吸盘组件2,放置基座1上滑动设置有对清洗后的试管进行控水晾干的沥水板3,沥水板3上设有对多个试管支撑的支撑组件4,放置基座1上设有集水腔室;
39.将该放置架放置在实验台台面上,操作人员调节固定吸盘组件2的位置,并按压固定吸盘组件2,利用固定吸盘组件2的吸盘23与桌面相互吸合,并与放置基座1底端设有的防滑垫片配合,实现对该放置架的位置固定,固定后的放置架位置牢靠,达到不易倾倒的技术效果;将清洗后的试管倒放至沥水板3上,通过设置在沥水板3上的支撑组件4对倒放的试管进行限位支撑,支撑组件4与沥水板3可拆卸连接,试管内的水滴会沿沥水板3上设有的沥水孔31流入至放置基座1的集水腔室内,利用集水腔室内盛有的硅胶颗粒实现对收集的水进
行吸收干燥的功能,完成水滴的收集工作,有效的避免了试管内的水长时间存放,导致后续试验数据不准确的问题;
40.放置基座1上还固设有用于摆放多组试管的安放支架5,通过在放置基座1上设置的安放支架5,可将试管竖放待用或以便观察反应的进行。
41.如图4所示,放置基座1包括基板11,基板11上设有两个固定板12,两个固定板12对称设置,两个固定板12均为l型结构,两个固定板12的内壁上均固定设置有供沥水板3滑动的滑动件13,基板11上前后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围边14,围边14与两组固定板12合围形成集水腔室,集水腔室内盛有硅胶颗粒,试管内残留的少量液体沿沥水孔31流入至集水腔室内,通过硅胶颗粒实现对液体的吸收;
42.基板1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支撑脚15,支撑脚15的底端设有防滑垫片;通过在支撑脚15的底端设置防滑垫片,防滑垫片未在附图中展示,有效的防止该放置架出现滑动,导致该放置架放置不稳定的情况。
43.两个固定板12的顶端还设有限位孔121,沥水板3的前端设有与限位孔121对应的通孔32,沥水板3上设有弧形孔,便于操作人员操作沥水板3;沥水板3的底端设有用于对沥水板3进行支撑的支撑脚,支撑脚的高度设置不影响沥水板3的滑动即可;待沥水板3滑动到位后,利用限位销插入至限位孔121、通孔32内,实现对沥水板3的位置固定;
44.如图4所示,滑动件13包括固定条131,固定条131固定设置在固定板12的内壁上,固定条131上设有多个贯穿的条形通孔32,每个条形通孔32内安装有多个滚轮132;固定条13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固定板12上内壁上,利用固定条131上设有的滚轮132,实现沥水板3与放置基座1之间的滑动,在清洗试管时,操作人员可将沥水板3从放置基座1内沿滚轮132滑动取出,将沥水板3直接搬至清洗区,清洗后的试管可直接放置在沥水板3上设有的支撑组件4上,操作人员手持沥水板3将试管从清洗区转移至晾干区域,可省去来回转移试管,避免容易出现试管磕碰的情况。
45.如图3所示,固定吸盘组件2包括固定节21,固定节21为内部中空结构,固定节21的一端端部与基板11固定连接,固定节21内插接有活动节22,固定节21上设有多个调节孔24,活动节22上设有与调节孔24对应的固定孔,活动节22与固定节21通过螺栓固定,活动节22远离固定节21的一端端部铰接有吸盘23;将固定吸盘组件2固定设置在基板11的底端,利用固定吸盘组件2的活动可调节结构,能够时应不同实验台台面的大小,还可调节吸盘23的位置,使其固定在墙壁或实验台上设置的竖板上,操作人员可根据实际现场情况调节吸盘23位置,即能够实现对该放置架的位置固定即可。
46.如图5所示,支撑组件4包括安置基座41、支撑板42、限位件、支撑件44和围圈45,安置基座4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安置基座41对称设置在沥水板3上,两个安置基座41之间固定设置有多个支撑板42,支撑板42上等距离设置有多组限位件,每个支撑件44对应设置在每组限位件内,支撑板42上还设有多个用于插接支撑件44的卡槽47;本实施例中,以两个支撑板42背向设置为例,除本实施例以外,还可采用多个支撑板42,两两支撑板42背向设置,或者多个支撑板42等距离同向设置,该结构较为灵活,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支撑板42、支撑件44和围圈45的安装位置,安置基座41包括安置板,安置板上固定设置有多个c型结构的底托,同时,安置板的长度和底托的数量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47.围圈45的数量为多个,围圈45与支撑件44对应设置,每个围圈45内均设有限位凸
块46,限位凸块46与围圈45的内壁之间形成空隙,沥水板3对应空隙位置设有贯穿的沥水孔31;限位凸块46对倒放的试管口部位置进行有效的限位,通过设置的围圈45,能够确保试管内的水滴沿沥水孔31流入至集水腔室内。
48.如图6所示,每组限位件包括两个限位板43,两个限位板43对称设置,两个限位板43之间形成限位空间,支撑件44对应插接在限位空间内,卡槽47位于两个限位板43之间;通过在支撑板42上设置限位件,利用两个限位板43之间形成的限位空间,通过配合支撑板42上设有的卡槽47,将支撑件44活动插接至限位空间内,插接至最底端时,此时,支撑件44上设有的卡接耳443对应卡接至卡槽47内,实现将支撑件44安装至限位件上;当需要将支撑件44取下时,操作人员在支撑板42的背面沿卡槽47挤压卡接耳443,将卡接耳443脱离卡槽47,此时将支撑件44一并从限位空间内拔出即可。
49.如图7所示,支撑件44包括支撑部441,支撑部441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限位环442,支撑部441的顶端向外延伸设有卡接耳443,支撑部441与卡接耳443之间形成空隙,卡接耳443的底端与卡槽47对应设置,将支撑件44插接至两个限位板43内,并插接至最底端时,卡接耳443的底端对应卡接至卡槽47内,实现支撑件44的快速安装;
50.限位环442与围圈45对应设置,保证两者位置对应不偏移,确保试管能正常插入至限位环442和围圈45内。
51.如图4所示,安放支架5包括支撑杆51、安放板52和孔板53,支撑杆5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支撑杆51固定设置在基板11上,安放板52固设在多个支撑杆51上,孔板53固定设置在两个支撑杆51的顶端,孔板53上等距离设置有多个插孔57,孔板53的底端对应插孔57处设置有多个支撑条54,支撑条54的底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圈55,限位圈55与插孔57对应设置;利用在孔板53的底端设置多个支撑条54,限位圈55固定设置在支撑条54的底端,实现对试管中部的辅助支撑,提高试管的稳定性;安放板52的高度与沥水板3的高度相同,安放板52也可起到对沥水板3后部的阻挡限位,配合固定板12前端设置的限位销,实现对沥水板3的位置固定;
52.安放板52上还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圈56,定位圈56与限位圈55对应设置,定位圈56的设置起到对试管底部的定位,防止在放置试管时,试管底端位置出现偏移,导致试管位置不稳定,容易出现摇晃磕碰的情况。
5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