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全自动加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21080发布日期:2023-03-22 06:36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全自动加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全自动加药装置。


背景技术:

2.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加药装置进行加药,现有的加药设备在使用时,一般是将清水与化学药剂投放至混合装备中,进行混合溶解,但是现有的搅拌设备设置的较为简单,大多数仅设置一组搅拌杆,使得搅拌效率低,且结块的物料极易沉到搅拌桶底部,不能与清水充分混合,影响搅拌质量,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高效全自动加药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的加药设备的搅拌装置设置的较为简单,大多数仅设置一组搅拌杆,使得搅拌效率低,且结块的物料极易沉到搅拌桶底部,不能与清水充分混合,影响搅拌质量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效全自动加药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高效全自动加药装置,包括搅拌箱和加药组件,所述搅拌箱的内顶部通过密封轴承转动安装有搅拌杆,且搅拌杆的一端延伸至搅拌箱的外部,所述搅拌杆位于搅拌箱内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
6.所述搅拌杆位于搅拌箱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箱,所述搅拌箱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密封箱的底部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于支撑杆的上端,且支撑杆的一端位于密封箱的内部,所述支撑杆位于密封箱内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
7.所述密封箱的两侧均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有搅拌连接杆,且搅拌连接杆的一端位于密封箱的内部,所述搅拌连接杆位于密封箱内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搅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搅拌叶片,所述密封箱的底部连接有刮料组件。
8.优选的,所述刮料组件包括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于密封箱的底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刮板,且橡胶刮板的下端抵触于搅拌箱的内底部。
9.优选的,所述搅拌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搅拌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加药组件包括有加药箱,所述加药箱的底部连通有加药管,所述加药管依次贯穿安装支架的一侧与搅拌箱的顶部并延伸至加药箱的内部,所述加药管的外壁上等距开设有若干个加药孔。
11.优选的,所述搅拌箱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搅拌箱一侧的下端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三电磁阀,所述加药管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阀。
12.优选的,所述搅拌箱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加药箱内壁的
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液位传感器。
13.本实用新型通过搅拌箱、驱动电机、搅拌杆、搅拌叶片、密封箱、支撑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搅拌连杆、辅助搅拌叶片等结构的设计,利用驱动电机带动搅拌杆转动,通过搅拌杆带动密封箱转动,利用密封箱带动搅拌连接杆转动,利用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使得搅拌连接杆带动辅助叶片转动,利用搅拌杆和辅助搅拌叶片多组搅拌设备的配合使用,提高了搅拌效率;
14.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杆、橡胶刮板等结构的设计,当密封箱转动时,会带动底部固定连接的连接杆移动,从而带动橡胶刮板移动,由于橡胶刮片下端抵触于搅拌箱的内底部,利用橡胶刮片可以将搅拌箱内底部未完全溶解的药品扬起,通过搅拌叶片、辅助搅拌叶片和橡胶刮板的配合使用,使得化学药剂可以与清水充分混合,提高了搅拌质量。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全自动加药装置的立体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全自动加药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全自动加药装置的搅拌组件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搅拌箱;2、驱动电机;3、加药箱;4、第二液位传感器;5、第一液位传感器;6、第二电磁阀;7、第三电磁阀;8、第一电磁阀;9、安装支架;10、加药管;11、搅拌叶片;12、辅助搅拌叶片;13、第二锥齿轮;14、密封箱;15、连接杆;16、排水管;17、支撑杆;18、搅拌杆;19、第一锥齿轮;20、橡胶刮板;21、搅拌连接杆;22、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0.实施例一
21.参照图1-3,一种高效全自动加药装置,包括搅拌箱1,搅拌箱1的上端设置有加药组件,通过加药组件向搅拌箱1的内部进行加药;
22.搅拌箱1的内顶部通过密封轴承转动安装有搅拌杆18,且搅拌杆18的一端延伸至搅拌箱1的外部,搅拌杆18位于搅拌箱1内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11,搅拌杆18位于搅拌箱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箱14,搅拌箱1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7,密封箱14的底部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于支撑杆17的上端,且支撑杆17的一端位于密封箱14的内部,支撑杆17位于密封箱14内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19,密封箱14的两侧通过密封轴承均转动连接有搅拌连接杆21,且搅拌连接杆21的一端位于密封箱14的内部,搅拌连接杆21位于密封箱14内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13,第一锥齿轮19与第二锥齿轮13啮合连接,搅拌连接杆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搅拌叶片12;
23.通过搅拌杆18带动密封箱14转动,利用密封箱14带动搅拌连接杆21转动,利用第二锥齿轮13与第一锥齿轮19啮合,使得搅拌连接杆21带动辅助搅拌叶片12转动,利用搅拌杆18和辅助搅拌叶片12多组搅拌设备的配合使用,提高了搅拌效率;
24.密封箱14的底部连接有刮料组件,刮料组件将沉淀在搅拌箱内底部的化学药剂沉
淀物扬起,使得化学药剂沉淀物可以快速的进行溶解,加快了溶解试剂,提高了工作效率。
25.实施例二
26.参照图1-3,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改进:搅拌箱1的上端设置有加药组件,加药组件包括有加药箱3,加药箱3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液位传感器4,加药箱3的底部连通有加药管10,加药管10依次贯穿安装支架9的一侧与搅拌箱1的顶部并延伸至加药箱3的内部,加药管10的外壁上等距开设有若干个加药孔,加药管10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阀6,第二液位传感器4实时检测加药箱3内的化学药液的容量,通过第二电磁阀6与第二液位传感器4的控制,可对搅拌箱内部的加药量进行控制,可实现全自动加药;
27.搅拌箱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液位传感器5,搅拌箱1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22,进水管22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阀8,第一电磁阀8和第一液位传感器5可以对加入到搅拌箱1内部的清水容量进行控制;
28.搅拌箱1的内顶部通过密封轴承转动安装有搅拌杆18,且搅拌杆18的一端延伸至搅拌箱1的外部,搅拌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支架9,安装支架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搅拌杆18的一端固定连接,使得驱动电机2在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搅拌杆18转动,从而使得清水与化学药剂进行搅拌混合;
29.搅拌杆18位于搅拌箱1内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11,搅拌杆18位于搅拌箱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箱14,搅拌箱1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7,密封箱14的底部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于支撑杆17的上端,且支撑杆17的一端位于密封箱14的内部,支撑杆17位于密封箱14内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19,密封箱14的两侧通过密封轴承均转动连接有搅拌连接杆21,且搅拌连接杆21的一端位于密封箱14的内部,搅拌连接杆21位于密封箱14内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13,第一锥齿轮19与第二锥齿轮13啮合连接,搅拌连接杆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搅拌叶片12,密封箱14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13转动,使得第二锥齿轮13转动可以带动辅助搅拌叶片12转动,利用搅拌杆18和辅助搅拌叶片12多组搅拌设备的配合使用,使得可以进行多方位搅拌,提高了搅拌效率;
30.密封箱14的底部连接有刮料组件,刮料组件包括有连接杆15,连接杆15的上端固定连接于密封箱14的底部,连接杆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刮板20,且橡胶刮板20的下端抵触于搅拌箱1的内底部,搅拌箱1一侧的下端连通有排水管16,排水管16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三电磁阀7,通过密封箱14转动,通过连接杆15可以带动橡胶刮板20移动,使得橡胶刮板20可以将沉淀在搅拌箱1内底部的化学药剂沉淀物扬起,通过搅拌叶片11、辅助搅拌叶片12和橡胶刮板20的配合使用,使得沉淀于搅拌箱1内底部的化学药剂在橡胶刮板20的作用下得以扬起,使得化学药剂可以与清水充分混合,加快了溶解时间,提高了搅拌质量。
31.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首先清水从设备的进水管22进入到搅拌箱1的内部,化学药剂利用加药箱3通过加药管10进入搅拌箱1的内部,进行混合;
32.开启驱动电机2,利用驱动电机2带动搅拌杆18转动,通过搅拌杆18带动密封箱14转动,利用密封箱14带动搅拌连接杆21转动,利用第二锥齿轮13与第一锥齿轮19啮合,使得搅拌连接杆21带动辅助搅拌叶片12转动,当密封箱14转动时,会带动底部固定连接的连接杆15转动,由于橡胶刮片20下端抵触于搅拌箱1的内底部,利用橡胶刮片20可以将搅拌箱1内底部未完全溶解的药品扬起,通过搅拌叶片11、辅助搅拌叶片12和橡胶刮板20的配合使用,使得化学药剂可以与清水充分混合,提高了搅拌效率和搅拌质量,最后将搅拌好的药剂
混合物料通过排水管16排出。
33.然而,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驱动电机2的工作原理和接线方法是司空见惯的,其均属于常规手段或者公知常识,在此就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需要或者便利进行任意的选配。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