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粒塔粉尘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21001发布日期:2023-03-22 06:35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造粒塔粉尘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粉尘回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造粒塔粉尘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尿素行业,采用自然通风造粒塔是尿素熔融物成型的关键装置,在塔高处将尿素熔融物喷洒自由下落至料槽收集,冷空气由塔底向上与原料进行换热,冷却原料,此过程中会形成具有一定尿素粉尘的外排废气,如何回收废气中的尿素粉尘,保护生态环境和周边人身健康,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布袋式除尘技术和机械式惯性除尘技术,布袋除尘技术是通过采用多孔介质收集烟气中的颗粒物。通过多孔介质时,受滤料的惯性、静电、阻隔等作用,尿素粉尘会被拦截在滤料表面,从而达到脱除的目的。目前该技术应用较为广泛,但其过高的运行阻力及过滤介质的定期更换使整个除尘设备具有较高的运行维护成本。机械式惯性除尘技术因对细颗粒物除尘效果更差,目前很少单独应用,多以与其他除尘技术联用的形式出现。
3.近年来造粒塔粉尘回收技术研究趋于多样化,但都受限于造粒塔的除尘效率不高。如申请号cn2006100698019,公开的一种净化尿素造粒塔粉尘的方法。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提升造粒塔的除尘效率,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造粒塔粉尘回收装置,可提高造粒塔的除尘效率,还可以改善周边生态环境问题,回收尿液增加尿素产品的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造粒塔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粉尘回收装置安装在造粒塔出风口,所述粉尘回收装置包括除雾段和喷淋吸收段,所述粉尘回收装置下方设有水幕帘,水幕帘上配备有环管,环管上安装有若干个扇形喷嘴,所述粉尘回收装置内部还设有直角喷嘴组件,其中,
7.所述直角喷嘴组件包括第一直角喷嘴、第二直角喷嘴和第三直角喷嘴,所述除雾段由纤维床除雾器和若干个第一直角喷嘴组成,第一直角喷嘴位于纤维床除雾器上方,所述喷淋吸收段由滤网和第三直角喷嘴组成,第三直角喷嘴位于滤网上方,第二直角喷嘴位于除雾段和第三直角喷嘴之间,
8.所述水幕帘下方具有收水池,该收水池与循环槽连接,循环槽经蓝式过滤器、循环泵与粉尘回收装置连接。
9.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粉尘回收装置中,所述水幕帘呈弧面竖立安装在造粒塔出风口处,所述扇形喷嘴的流量可调节,其中,尿素粉尘由外侧进风口进入水幕帘,水幕帘对尿素粉尘进行吸收除尘,未被吸收的尿素粉尘由所述粉尘回收装置下端进入喷淋吸收段。
10.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粉尘回收装置中,所述纤维床除雾器为烛式纤维床除雾器,
采用交织网状结构,该交织网状结构为热塑性塑料单丝排列成的阶梯形状,且单丝彼此间以一定角度交错呈双v排列。
11.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粉尘回收装置中,所述滤网采用钢丝网+aec网结构组成,且钢丝网+aec网还安装有不同形式的填充料,该填充料可增大受液面积,增强喷淋水对尿素粉尘的吸收作用。
12.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粉尘回收装置中,所述循环槽经第一调节阀与尿素水解废液连接,循环槽还与水蒸气连接,所述循环泵经第二调节阀与尿素合成装置连接。
13.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粉尘回收装置中,所述循环槽设有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将循环泵、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进行联锁,其中,当循环槽内液位达到30%时,循环泵开启。
14.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粉尘回收装置中,当所述循环槽内液位达到70%时,所述控制装置将第一调节阀调小,并将第二调节阀打开,循环槽内的尿素水解废液送往尿素合成装置。
15.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粉尘回收装置中,所述水幕帘上还安装有静电捕捉装置,该静电捕捉装置位于水幕帘的两端,当水幕帘形成水幕时,所述静电捕捉装置通电,静电捕捉装置将较为细小的粉尘颗粒收集。
16.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这种造粒塔粉尘回收装置和粉尘回收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粉尘回收装置采用三段式分离吸收,提高了除尘效果,保证除尘效果的同时,避免尿素水解废液带出造粒塔外,造成二次污染。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粉尘回收装置采用尿素水解废液作为喷淋水,循环使用后最终回收至尿素合成装置再生产。不仅对废液实现再次利用,回收里面的少量尿素,变废为宝,还节省了水资源的使用,提高了尿素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最后,本实用新型的粉尘回收装置设有控制装置,实现了补水与外送尿素水解废液的自控调节,提高了装置的自动化安全生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粉尘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粉尘回收装置的局部放大图,主要展示水幕帘的安装位置;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幕帘的分布示意图;
20.附图标记表示为:粉尘回收装置1、除雾段2、喷淋吸收段3、水幕帘4、扇形喷嘴5、环管6、直角喷嘴组件7、第一直角喷嘴71、第二直角喷嘴72、第三直角喷嘴73、纤维床除雾器8、滤网9、填充料10、收水池11、循环槽12、第一调节阀13、蓝式过滤器14、循环泵15、第二调节阀16、控制装置17、静电捕捉装置18。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2.实施例一:
23.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这种造粒塔粉尘回收装置布置在造粒塔出风口处。粉尘回收装置1包括除雾段2和喷淋吸收段3,除雾段2和喷淋吸收段3主要用于提高造粒
塔的除尘效率,改善周边生态环境问题,回收尿液增加尿素产品的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粉尘回收装置1下方设有水幕帘4,水幕帘4上配备有环管6,环管6上安装有若干个扇形喷嘴5。水幕帘4呈弧面竖立安装在造粒塔出风口处,扇形喷嘴5的流量可调节。粉尘回收装置1内部还设有直角喷嘴组件7,其中,直角喷嘴组件7包括第一直角喷嘴71、第二直角喷嘴72和第三直角喷嘴73。除雾段2由纤维床除雾器8和若干个第一直角喷嘴71组成,第一直角喷嘴71位于纤维床除雾器8上方。喷淋吸收段3由滤网9和第三直角喷嘴73组成,第三直角喷嘴73位于滤网9上方,第二直角喷嘴72位于除雾段2和第三直角喷嘴73之间。其中,第二直角喷嘴72具有两组,其中一组第二直角喷嘴72对喷淋吸收段3向下喷淋,另一组第二直角喷嘴72对除雾段2向上旋流喷射。水幕帘4下方具有收水池11,该收水池11与循环槽12连接,循环槽12经蓝式过滤器14、循环泵15与粉尘回收装置1连接。循环槽12经第一调节阀13与尿素水解废液连接,循环槽12还与水蒸气连接。循环泵15经第二调节阀16与尿素合成装置连接。循环槽12设有控制装置17,该控制装置17将循环泵15、第一调节阀16和第二调节阀17进行联锁。当循环槽12内温度在40~50℃,并且循环槽12液位达到30%时,循环泵15开启。当循环槽12内液位达到70%时,控制装置17将第一调节阀13调小,并将第二调节阀16打开,循环槽12内的尿素水解废液送往尿素合成装置。
24.在本实施例中,从尿素合成装置送过来的尿素溶液由喷头喷洒自由下落,造粒塔底部冷空气向上与原料对流进行换热,冷却原料,在此过程中的尿素粉尘会随着冷空气向上弥散到大气中,如果处理不好,会带来环保问题。
25.本实用新型粉尘回收装置的工作为:首先向循环槽12输入尿素水解废液,随后向循环槽12内输入水蒸气。当循环槽12内温度40~50℃,且循环槽12内液位达到30%时,开启循环泵15,将循环槽15内的尿素水解废液送入粉尘回收装置1内。其中,采用尿素水解废液作为喷淋水,最终将尿素水解废液回收至尿素合成装置再生产,不仅对废液实现再次利用,回收里面的少量尿素,变废为宝,还节省了水资源的使用,提高了尿素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26.随后,依次打开扇形喷嘴5和直角喷嘴组件7,待尿素水解废液均匀落下,水幕帘4形成均匀水幕,即可开启造粒机。然后,尿素粉尘由外侧进风口进入呈弧面竖立安装的水幕帘4,水幕帘4配备了水幕帘环管6,环管上装了扇形喷嘴5,很好的对尿素粉尘进行第一道吸收除尘处理。其中,水幕帘4弧面竖立安装造粒塔出风口处,可增加了受液面积,提高了水幕对尿素粉尘的吸收效率。并且还可根据尿素粉尘的浓度调节扇形喷嘴5的流量。
27.未被水幕帘4吸收的尿素粉尘由内侧出风口向上进入粉尘回收装置1到喷淋吸收段3(如图3所示)。第三直角喷嘴73向下喷淋,滤网9采用钢丝网+aec网结构组成,且钢丝网+aec网还安装有不同形式的填充料10。循环槽12的循环液由循环泵15送入第三直角喷嘴73处喷淋洒下,经填充料10增大受液面积,增强喷淋水对尿素颗粒的吸收作用。并且填充料10的材质易被第三直角喷嘴73喷淋清洗,防止滤网9堵塞,进而达到提高吸收效率的目的。
28.少量未被吸收的尿素粉尘继续向上进入除雾段2,除雾段2由纤维床除雾器8和若干个第一直角喷嘴71组成。纤维床除雾器8为烛式纤维床除雾器,采用交织网状结构。该交织网状结构为热塑性塑料单丝排列成的阶梯形状,且单丝彼此间以一定角度交错呈双v排列。这种排列方式具有很大的表面积及空隙空间,纤维丝的直径及丝网的物理排列方式能大大提高了尿素粉尘的回收效率。最后经除雾段2的尿素粉尘颗粒由粉尘回收装置1上端排出。
29.吸收尿素粉尘的尿素水解废液经收水池11回流至循环槽12内,由于尿素水解废液在吸收尿素粉尘时需要吸收热量,尿素水解废液的温度降低,此时,增大水蒸气通入量,确保循环槽12内温度在40~50℃。当循环槽12内液位达到70%时,将第一调节阀13调小,减小尿素水解废液的进液量。再将第二调节阀16打开,循环槽12内的尿素水解废液经蓝式过滤器14、循环泵15和第二调节阀16送入尿素合成装置内,最终排至尿素合成装置回收利用。其中,根据循环槽12的液位,实现了补水与外送尿素水解废液的自控调节,提高了装置的自动化安全生产。
3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水幕帘4上还安装有静电捕捉装置18,该静电捕捉装置18位于水幕帘4的两端。当水幕帘4形成水幕时,静电捕捉装置18通电,静电捕捉装置18将较为细小的粉尘颗粒收集。
31.在水幕帘4形成水幕后,静电捕捉装置18通电产生高压静电磁场,将尿素粉尘中较为细小的颗粒吸引收集。在静电捕捉装置18通电10min后,断电3s,此时,被高压静电磁场吸引收集的尿素粉尘向下滑落。在静电捕捉装置18断电的过程中,水幕帘4形成的水幕对静电捕捉装置18进行喷淋清灰,防止粉尘颗粒二次飞扬,实现更低浓度的尿素粉尘排放。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