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光学及半导体的电力设备除湿装置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279726发布日期:2023-08-31 23:26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光学及半导体的电力设备除湿装置及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除湿装置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光学及半导体的电力设备除湿装置,具体的还涉及一种基于光学及半导体的电力设备除湿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1、电力设备主要包括发电设备和供电设备,电力设备所产生和供应的电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电力设备中会使用光学和半导体元器件,而这些元器件受到天气的影响较大,空气的湿度较大会影响元器件的使用寿命,故而需要对电力设备进行除湿。

2、中国专利cn218976034u所公开的一种电力设备除湿装置,其工作原理为:首先将装置放置在电力柜内,然后除湿盒能够对电力柜内的潮湿空气进行除湿,除湿过程中,电力柜内的空气在除湿片的作用下会产生水分,产生的水分通过漏水板流入到储水盒内,储水盒对除湿过程中产生的水分进行盛装,储水盒储满水后,拉动把手向前侧拉出储水盒,将储水盒内的水分清理,清理好后向后侧推动储水盒进行复位,当需要对除湿盒内的除湿片进行更换时,拉动上部把手向前侧拉出除湿盒,将除湿盒内的除湿片取下,更换新的除湿片,更换好后向后侧推动除湿盒复位即可,重复以上操作能够实现对电力柜内的空气进行除湿,能够通过更换除湿片对电力柜进行高效率除湿,并且便于人们对除湿过程中产生的水分进行清理。

3、上述方案中,除湿片采用的使低温除湿方式,除湿片自身温度较低,在长时间使用后,除湿片的表面会附着冰晶,影响除湿片的除湿效果,同时除湿片水平放置,空气在流经除湿片表面时,只有靠近除湿片的空气能够与除湿片发生较好的热交换,从而产生水分,对两个平行的除湿片中间的空气除湿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光学及半导体的电力设备除湿装置及其方法,本发明设置除湿机构,除湿机构包括若干个制冷单元和若干个除霜单元,从而使得主制冷片始终具有与空气的最大接触面积,保持制冷单元的除湿效果。

2、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光学及半导体的电力设备除湿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侧板和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侧板,两个第一侧板的中部均开设有条形口,两个第二侧板的中部均设置有第一把手,第一侧板的上端设置有顶板,第一侧板的下端设置有底板,底板的中部开设有矩形排水口,其中一个第一侧板的条形口处设置有用于抽吸潮湿空气的吸气机构,另一个第一侧板的条形口处设置有用于排出外壳内部干燥气体的排气机构,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干燥潮湿空气的除湿机构,除湿机构包括矩形板,矩形板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矩形安装槽,除湿机构还包括若干个制冷单元和若干个除霜单元,若干个制冷单元与若干个除霜单元依次交错阵列设置,若干个制冷单元和若干个除霜单元的总数与矩形安装槽的数量相同,制冷单元包括主制冷片,主制冷片与空气的流动方向垂直,除霜单元包括主制热片,主制热片与空气的流动方向垂直,矩形排水口处设置有用于收集凝结水的集水结构。

3、主制冷片的中部设置有第一主转轴,第一主转轴的两端分别与矩形板的两侧转动连接,主制冷片的两侧均设置有副制冷片,副制冷片的一侧与主制冷片的一侧铰接,副制冷片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杆,第一主转轴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展开结构,第一展开结构包括环形架,环形架的两端均开设有弧形槽,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环形架的弧形槽内,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锁定轴,锁定轴的一端穿过弧形槽与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连接,环形架的中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柱,固定柱和锁定轴之间设置有拉簧,拉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柱和锁定轴连接。

4、矩形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转动机构,第一转动机构包括第一方形梁,第一方形梁与矩形板的一侧连接,第一方形梁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道,第一滑道和第一方形梁固定连接,第一滑道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滑板,第一滑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齿轮齿条传动组,第一齿轮齿条传动组的数量与制冷单元的数量相同,第一齿轮齿条传动组将第一主转轴和第一滑板传动连接,第一滑板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齿轮齿条传动组,第二齿轮齿条传动组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齿轮齿条传动组将第一滑板和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5、除霜单元包括第二主转轴,第二主转轴与主制热片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二主转轴的两端分别与矩形板的两侧转动连接,主制热片的两侧均设置有副制热片,副制热片的一侧与主制热片的一侧铰接,副制热片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杆,第二主转轴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将主制热片和两个副制热片展开的第二展开结构,第二展开结构的结构与第一展开结构的结构相同。

6、第二主转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转动机构,第二转动机构包括第二方形梁,第二方形梁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滑道,第二滑道与第二方形梁固定连接,第二滑道内滑动设置有第二滑板,第二滑板上滑动设置有若干个第三齿轮齿条传动组,第三齿轮齿条传动组的数量与除霜单元的数量相同,第三齿轮齿条传动组将第二主转轴和第二滑板传动连接,第二滑板的两端均设置有第四齿轮齿条传动组,第四齿轮齿条传动组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第四齿轮齿条传动组将第二滑板和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7、集水结构包括矩形罩,矩形罩的上端与矩形排水口连接,矩形罩内部的上端设置有漏水板,漏水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漏水孔,矩形罩内部的下端滑动设置有储水盒,储水盒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二把手。

8、储水盒内部设置有浮板,浮板将若干个第一漏水孔罩设,浮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漏水孔,浮板的四个角均设置有限位导向柱,限位导向柱的一端与浮板连接,限位导向柱的另一端向上穿过漏水板,且与漏水板滑动连接,限位导向柱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环,若干个第一漏水孔和若干个第二漏水孔均未有重叠部分。

9、浮板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固定插孔,储水盒的外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浮板的固定结构,固定结构包括u型架,u型架的开口朝向储水盒,并与储水盒连接,u型架的中部开设有条形槽,固定结构还包括阶梯轴,阶梯轴的较小端的端部与浮板的固定插孔连接,且阶梯轴的较小端与u型架滑动连接。

10、吸气机构包括第一矩形框,第一矩形框内阵列设置有若干个吸气风扇,排气机构包括第二矩形框,第二矩形框内阵列设置有若干个排气风扇。

11、一种基于光学及半导体的电力设备除湿装置的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光学及半导体的电力设备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2、s1,将除湿装置放置在电力设备内,启动吸气机构和排气机构,使得电力设备内部的空气在除湿装置的外壳内部沿着一定的方向移动;

13、s2,在夏季对电力设备除湿时,空气温度较高,启动若干个制冷单元对流经外壳内部的气体进行除湿,冷凝水沿着主制冷片集中到积水结构内;

14、s3,当主制冷片上附着冰晶时,若干个除霜单元工作,对制冷单元上的冰晶进行加热,使得冰晶融化成水流入到集水结构内。

15、本技术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发明设置除湿机构,除湿机构包括若干个制冷单元和若干个除霜单元,制冷单元在长时间工作后,主制冷片的表面会附着冰晶,冰晶影响主制冷片的除湿效果,除霜单元与制冷单元依次交错设置,使得每个制冷单元的一侧均有一个除霜单元,除霜单元中的主制热片工作,升高外壳内部的温度,使得主制冷片上的冰晶融化,从而使得主制冷片始终具有与空气的最大接触面积,保持制冷单元的除湿效果。

17、2、本发明设置第一主转轴、副制冷片和第一展开结构,主制冷片工作时,第一主转轴转动,使得主制冷片的表面转动至朝向空气流动的方向,主制冷片的转动推动两个副制冷片移动,而两个第一支撑杆沿着环形架内的两个弧形槽移动,限制副制冷片的移动方向,同时拉簧被拉伸,限制第一支撑杆的沿着弧形槽的移动距离,主制冷片和两个副制冷片展开后使得制冷单元具有更大的制冷面积,从而使得单个制冷单元在相同的空气流速内具有更好的除湿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