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RG再生气干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59386发布日期:2023-12-05 13:28阅读:91来源:国知局
NRG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再生气干燥,特别涉及nrg再生气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1、nrg系列氮气再生回路干燥装置(亦称内循环再生干燥装置)是典型的“绿色干燥器”,装置除可用于压缩空气干燥外,更特别适用于其他气体,如:n2、o2、co2、h2等有压气体的干燥,具有与一般无热干燥和有热干燥相同的技术指标,且对特别气体而言有更好的经济指标,故可广泛应用于石油、轻工、化工、机械、纤维、电子等作业。

2、目前,公告号为cn111437698b的中国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热再生式干燥系统,其包括第一塔、第二塔、加热器、第一管路组件、第二管路组件、进气管路、出气管路以及分流冷却管路,加热器的第一端与进气管路与相连接,加热器的第二端通过第一管路组件分别与第一塔的第一端和第二塔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一塔的第二端通过第二管路组件与第二塔的第一端相连接,在第二管路组件上设置第一冷却器,第一管路组件与出气管路相连接,分流冷却管路的第一端与进气管路相连接,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别与第一塔的第二端和第二塔的第一端连接,在分流冷却管路上设置第二冷却器。本公开能够减少系统的整体体积,不但脱附和吸附的效率显著提高,并且再生脱附和干燥吸附能够相互切换,提高系统运营的经济性;

3、现在市面上的吸附式干燥器不管是无热吸附式干燥器和微热吸附式干燥器都是用经干燥后的压缩空气(成品气)对干燥剂进行再生,这样消耗了干燥的压缩空气,造成了能源及材料的浪费;并且吸附式干燥器工作过程中,再生塔的再生一般需要经过解吸和冷却过程,解吸过程用于使得吸附剂中吸附的水汽脱附,以满足下一次循环中吸附压缩空气中水汽的需求;冷却用于将吸附剂冷却至正常吸附过程的温度范围,为下一步的吸附做准备,这也导致吸附式干燥器能耗较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再生尾气常常被直接排放至大气,造成了大量的能量损失;其次为了实现再生尾气的系统内循环,需要从外界输入能量以补充再生过程的压损,使得再生尾气能够混入潮湿的压缩空气中,进一步进入干燥器干燥;同时再生过程以及再生与吸附的切换控制不合理,造成大量干燥的压缩空气浪费。

4、为了解决上述所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nrg再生气干燥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nrg再生气干燥系统,其优点是解决再生气干燥系统能耗大、切换控制不合理,而造成工作过程中会有大量能量损失和压缩空气浪费的问题。

2、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nrg再生气干燥系统,包括再生干燥系统,所述再生干燥系统包括加热系统、第一冷却分离系统、第二冷却分离系统、再生干燥装置、循环系统,所述再生干燥装置包括第一塔及第二塔,所述第一冷却分离系统包括第一冷却器和第一分离器,所述第二冷却分离系统包括第二冷却器和第二分离器,所述第一塔和第二塔内均包含干燥剂,所述加热系统与第一塔连通,所述第二冷却分离系统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塔和第二塔连通,所述加热系统加热部分空气后流经第一塔热吹使干燥剂再生,且经过第二冷却分离系统冷却并析出水分后通过第二塔进行空气干燥,所述第一冷却分离系统与第一塔连接,所述第一冷却分离系统冷却并析出另一部分空气水分后流经第一塔进行冷吹使干燥剂降温恢复活性;所述循环系统包括文丘里结构和循环管路以及加热器和第三冷却器,所述文丘里结构的一端与第一塔连通,且另一端与循环管路连通,所述循环管路的的一端连通有第三冷却器,所述加热器的一端通过文丘里结构与第三冷却器连通,且另一端与第二塔连通,所述文丘里结构将低压再生尾气混合于第二塔高压、潮湿的压缩空气中,且混合后的混合气体流入第二冷却分离系统冷却并析出水分后通过第二塔进行空气干燥。

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第一塔、第二塔、第一冷却分离系统及第二冷却分离系统的管路连接,改变气体流动方向,不需要消耗经干燥的压缩空气,且压力损耗小,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实现干燥及再生工作;通过设置文丘里结构,并将循环管路与该文丘里结构连通,利用文丘里效应使得低压再生尾气能够混合于高压的潮湿的压缩空气中,混合后的混合气体流入处于第二塔中进行干燥,得到成品的干燥的压缩空气,相较于传统的再生干燥系统,本发明不需要另外设置耗能的增压泵或者鼓风机等压力补偿设备,不但降低了系统的复杂程度,也大大降低了系统的能耗,提高了干燥后的压缩空气的品质;通过第一塔冷吹至目标温度后即进入等待切换状态,在等待切换状态通过干燥后的成品压缩空气的露点温度值确定切换点,在将再生操作状态和等待切换状态的露点控制相结合,合理的控制了再生操作与吸附操作的切换时间点,大大降低了再生干燥系统工作过程中的能耗。

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再生干燥系统还包括第一管路及第四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包括第二阀,所述第四管路包括第四阀体,所述第二阀的两端分别与加热系统和第四阀体连通,所述第四阀体与第二塔连通,打开第二阀和第四阀体使经过加热系统的气体通过第二阀和第四阀体流入第二塔进行干燥剂热吹;所述第四管路还包括第一阀体,所述第一阀体与第一塔连通,并经第二冷却分离系统流出的气体通过第一阀体流出。

5、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再生干燥系统还包括第二管路及第三管路,所述第二管路包括第三阀,所述第三管路包括第六阀,所述第六阀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塔和第三阀连通,所述第三阀与第二冷却分离系统连通,打开第三阀及第六阀,经第二塔流出的气体通过第三阀及第六阀流入第二冷却分离系统进行冷却。

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管路还包括第四阀,所述第四阀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冷却分离系统和第六阀连通,打开第四阀和第六阀,经第一冷却分离系统的气体通过第四阀和第六阀流入第二塔进行干燥剂冷吹。

7、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管路还包括第一阀,所述第一阀的两端分别与第四阀体和第二冷却分离系统连通,打开第一阀和第四阀体,经第二塔流出的气体通过第二冷却分离系统进行冷却。

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管路还包括第七阀和第八阀,所述第七阀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塔和第二冷却分离系统连通,打开所述第七阀,气体流入第一塔进行干燥,所述第八阀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塔和第二冷却分离系统连通。

9、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四管路还包括第二阀体和第三阀体,所述第三阀体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阀和第一塔连通,打开第三阀体和第二阀,经加热系统的气体通过第三阀体和第二阀流入第一塔对干燥剂进行热吹再生,所述第二阀体的一端分别与第二塔连通。

1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管路还包括第五阀,所述第五阀的两端分别与第三阀和第一塔连通,打开第三阀和第五阀,经的气体通过第三阀和第五阀流入第二冷却分离系统进行冷却。

11、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再生干燥系统还包括除尘系统及出口,所述除尘系统与出口连通,所述除尘系统与第四管路连接,所述再生干燥系统还包括入口,所述入口分别与加热系统和第一冷却分离系统连通。

12、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循环系统还包括第十阀和第九阀,所述第十阀的两端分别与文丘里结构和加热器连通,所述第九阀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冷却器和第二塔连通,打开第十阀和第九阀经文丘里结构的低压再生尾气通过加热器流入第二塔与高压、潮湿空气混合,再经循环管路流入第二冷却分离系统冷却并析出水分后通过第二塔进行空气干燥。

13、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发明通过对第一塔、第二塔、第一冷却分离系统及第二冷却分离系统的管路连接,改变气体流动方向,不需要消耗经干燥的压缩空气,且压力损耗小,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实现干燥及再生工作;

15、本发明通过设置文丘里结构,并将循环管路与该文丘里结构连通,利用文丘里效应使得低压再生尾气能够混合于高压的潮湿的压缩空气中,混合后的混合气体流入处于第二塔中进行干燥,得到成品的干燥的压缩空气,相较于传统的再生干燥系统,本发明不需要另外设置耗能的增压泵或者鼓风机等压力补偿设备,不但降低了系统的复杂程度,也大大降低了系统的能耗,提高了干燥后的压缩空气的品质;

16、本发明通过第一塔冷吹至目标温度后即进入等待切换状态,在等待切换状态通过干燥后的成品压缩空气的露点温度值确定切换点,在将再生操作状态和等待切换状态的露点控制相结合,合理的控制了再生操作与吸附操作的切换时间点,大大降低了再生干燥系统工作过程中的能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