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摇床用离心管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62638发布日期:2024-03-01 11:59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摇床用离心管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摇床用离心管架。


背景技术:

1、免疫磁珠法分离细胞是基于细胞表面抗原能与连接有磁珠的特异性单抗相结合,在外加磁场中,通过抗体与磁珠相连的细胞被吸附而滞留在磁场中,无该种表面抗原的细胞由于不能与连接着磁珠的特异性单抗结合而没有磁性,不在磁场中停留,从而使细胞得以分离。

2、病理、检验等实验室在进行循环肿瘤细胞(ctc)手工富集肿瘤细胞过程中,全血样本处理过程中需在离心管中加入磁珠,使得磁珠与样品中的白细胞结合,再使用离心机进行处理,为提高磁珠与样品中白细胞的结合率,需要使用摇床对离心管中的样品进行摇动,使得磁珠在样品中均匀分布,磁珠与样品中的白细胞充分结合,在摇匀过程中,为了使离心管中的液体有足够的运动空间,使得磁珠与样品混合均匀,并减少离心管中的液体因挂壁而导致的细胞流失,离心管在摇床上放置时,需要倾斜一定的角度,使得挂壁的液体能够沿管壁汇入样品中,但是,离心管倾斜会导致离心管与样品组成的组合体的重量分布的变化,同时摇床的摇动,使得离心管中的液体在不停的晃动,从而加剧了离心管架的不稳定性,存在离心管架倾倒,离心管中的样品流失的风险。

3、检测人员需要对每个样本离心管进行角度调整,当样本数量较多时,检测人员会在调整离心管角度上花费大量的时间,从而影响检测工作的进程,极大影响检测效率,影响检测结果的生成。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在对大批量的样本进行处理,使得离心管中的磁珠与样品混合均匀的同时,避免离心管架在摇床上发生滑动,或者离心管架倾覆的情况,同时,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摇床用离心管架。

2、摇床用离心管架,其包括:架体;连动板,其能够沿工作方向做直线运动,其设有第一连动部;离心管盒,其上端面开设有多个供离心管放入的插入孔,离心管盒的侧壁上端与架体枢转连接,并形成枢转轴线,侧壁下端设有第二连动部;其中,所述第一连动部为导向槽,所述第二连动部为连动杆,或者,所述第一连动部为连动杆,所述第二连动部为导向槽,所述连动板沿工作方向做直线运动时,所述第一连动部与所述第二连动部发生滑动配合,以使所述离心管盒下端围绕枢转轴线转动;连动板与离心管盒形成放置单元,放置单元沿工作方向设有两组,两组放置单元中的导向槽延伸方向呈镜像设置;驱动件设于两组放置单元之间,并与两组放置单元中的连动板连接,以带动连动板能够在工作方向上相互接近或者远离;两组放置单元中的离心管盒下端在导向槽的作用下转动方向相反,转动角度大小相同。

3、离心管盒上能够设置多个插入孔,从而盛有样品的离心管能够放入插入孔,两组放置单元中能够放置多支离心管,从而满足实验室对多支离心管进行混匀操作时的需求。驱动件能够同时驱动两个连动板运动,使得放置在两组放置单元的大量离心管同时进行倾斜,极大地提高了检测人员的工作效率。通过两组放置单元中的导向槽延伸方向呈镜像设置的方式,当两组放置单元中的连动板相互接近时或者相互远离时,在导向槽的导向作用下,两组放置单元中的离心管盒下端在导向槽的作用下转动方向相反,转动角度相同,两组放置单元中的离心管盒下端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并且各离心管盒的转动角度相同,从而保证样品质量能够均匀的分布在架体在工作方向上的两端,或者分布在架体的中央,有利于保证离心管架的稳定性。

4、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连动部为导向槽,导向槽为弧形槽,第二连动部为连动杆;两组放置单元中的枢转轴线形成参照平面,沿远离驱动件的方向,弧形槽与参照平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5、通过沿远离驱动件的方向,弧形槽与参照平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的方式,连动板沿工作方向靠近驱动件时,离心管盒的下端围绕枢转轴线向靠近驱动件的方向转动,从而两组放置单元中的离心管盒的下端相互靠近,样品质量集中在架体的中央位置,并且离心管的管口此时朝向外侧,从而避免离心管中的液体由于晃动而溅起的液滴进入其他离心管的情况。

6、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连动部为导向槽,导向槽为弧形槽,第二连动部为连动杆;两组放置单元中的枢转轴线形成参照平面,沿远离驱动件的方向,弧形槽与参照平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7、当连动板沿工作方向,向远离驱动件的方向运动时,离心管盒的下端能够围绕枢转轴线向远离驱动件的方向转动,从而质量分布在管架在工作方向上的两端,当摇床摇动时,越远离架体中央位置的样品,其线速度越大,从而能够增加离心管内样品的晃动程度,使得磁珠与样品混合的更为均匀。

8、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连动部为导向槽,导向槽为弧形槽,第二连动部为连动杆;弧形槽的延伸方向经过枢转轴线与工作方向的垂线,以使枢转轴线与第二连动部的连线能够垂直于工作方向。

9、枢转轴线与第二连动部的连线能够垂直于工作方向,从而将离心管放入插入孔时,离心管盒能够保证较为竖直的状态,从而离心管更加容易放入插入孔中,避免离心管放入插入孔时,离心管倾斜,导致离心管中的样品洒出的情况发生。

10、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连动部为导向槽,导向槽为弧形槽,第二连动部为连动杆;沿工作方向,其中一组放置单元中设有多个离心管盒,并且该放置单元中的连动板沿工作方向设有多个弧形槽,各个弧形槽分别连接有一个第二连动部,该放置单元中的多个离心管盒的枢转轴线形成参照平面,工作方向与参照平面平行,该放置单元中的各个离心管盒在连动板的带动下,转动相同角度、转动相同方向。

11、连动板能够带动一组放置单元中的多个离心管盒转动相同角度,从而实现多个离心管盒角度的同时调整。

12、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驱动件包括调整杆;调整杆的一端侧壁设有左旋螺纹,另一端侧壁设有右旋螺纹,调整杆两端的螺纹螺距相同,调整杆延伸方向与工作方向相同,调整杆的一端与其中一组放置单元中的连动板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另一组放置单元中的连动板螺纹连接;调整杆围绕自身轴线转动时,带动两组放置单元中的连动板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并使两个连动板的运动距离相同。

13、通过调整杆能够稳定的调节两个连动板的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并保证两个连动板运动的距离相等,而两组放置单元中的弧形槽镜像设置,从而保证两组放置单元中的离心管盒的转动角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14、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两组放置单元中的枢转轴线形成参照平面;驱动件还包括传动蜗杆,传动蜗杆垂直于参照平面;调整杆的两端之间设有与传动蜗杆啮合的第一传动啮合齿,第一传动啮合齿环绕调整杆的周向设置,传动蜗杆围绕自身轴线转动时,通过第一传动啮合齿带动调整杆围绕调整杆的轴线转动。

15、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离心管盒上端面沿一排列方向设有多个插入孔,插入孔包括第一插入孔和第二插入孔,第一插入孔内径大于第二插入孔内径,第一插入孔沿排列方向间隔设置,第二插入孔设于相邻第一插入孔之间的间隔中,且第二插入孔位于相邻第一插入孔连线的一侧。

16、第一插入孔与第二插入孔的设计,极大提高了空间使用率,在对大管径的离心管进行晃动时,也能够对小管径的离心管同时进行晃动,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17、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架体包括底板和连接板;底板包括承载平面和与承载平面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平面,多个离心管盒与承载平面连接;连接板包括第二连接平面和与第二连接平面相对设置的黏附平面,黏附平面设有黏附层;第一连接平面与第二连接平面通过快拆结构连接。

18、连接板能够通过黏附层黏附在摇床托盘上,本技术使用时,可在其他位置将离心管放入离心管盒中,然后将离心管盒转移到摇床托盘处,将底板与连接板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进行快速连接,从而将离心管盒固定到摇床托盘上,避免晃动的离心管架发生倾覆的情况。

19、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底板设有插槽,连接板设有与插槽插接配合的插条,第一连接平面与第二连接平面连接时,插条插入插槽,以限制第一连接平面沿第二连接平面运动;摇床用离心管架还包括翻动卡扣,翻动卡扣通过翻动枢转轴与连接板枢转链接,翻动枢转轴的轴线与第二连接平面平行,第一连接平面与第二连接平面连接时,翻动卡扣的卡接端能够转动至承载平面,与承载平面卡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