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喷水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43901发布日期:2024-04-08 13:45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喷水枪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喷洒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转喷水枪。


背景技术:

1、喷水枪是园林灌溉、灭火、冲洗等领域的常用工具,即家用喷水枪往往具备均匀冲洗和强力冲洗两种功能,即采用多股均匀水流进行较大面积的简单冲洗,以及利用单股强力水流进行强力冲洗,以冲刷掉污垢,比如洗车。

2、但是,当车面的顽固污垢粘结力较强时,现有的强力水流难以将其冲掉。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冲洗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旋转喷水枪。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旋转喷水枪,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旋转喷水枪,包括枪体、旋转头、转动管、转动驱动组件、第一替换出水组件和第二替换出水组件,其中旋转头与枪体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管与旋转头的转动轴心同轴,转动管与枪体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旋转头内固定有中转腔体,中转腔体的远离转动管的一端具有腔口,转动管的位于中转腔体内部的部位设有出水口,所述转动驱动组件用于带动转动管转动和旋转头转动,且转动管的转动速度大于旋转头的转动速度;所述第二替换出水组件和第一替换出水组件分别与旋转头可拆卸连接,第二替换出水组件用于输出均匀水流,第一替换出水组件用于输出两股摆动式水流;所述第一替换出水组件包括圆形安装板、两个喷头和摆动传动结构,安装板可拆卸安装于腔口中,两个喷头以安装板的轴心为中心对称活动安装于安装板上,喷头与中转腔体相连通,所述安装板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杆,转杆与所述转动管同轴可拆卸连接,所述摆动传动结构用于将转杆的扭矩转化为带动喷头往复摆动的作用力,所述喷头的摆动平面与转动管轴心平行,且喷头的摆动平面与过转动管轴心和喷头的平面之间具有夹角。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进行冲洗时,将第一替换出水组件装在中转腔体上,转动驱动组件启动,转动管和旋转头分别转动,转动管的扭矩通过摆动传动结构转化为喷头往复摆动的作用力,同时,旋转头带动喷头绕转动管轴心转动,即喷头的两种运动方式相叠加,喷头的运动轨迹多样化,使得喷头所喷射的强力水流相对待冲洗面(例如车面)的角度变化多样,从而能够从不同角度对顽固污垢施加冲刷力,以加快污垢的剥离,并且还能减少待冲洗面的冲洗死角,即提高冲洗效果和冲洗全面性。

5、并且,分别设置两个喷头和喷头的摆动平面位置,使得喷头的强力水流能够分开喷射而不干涉,从而进一步提高强力水流的角度变化多样性和轨迹密度,进而进一步提高冲洗效果和冲洗全面性。

6、可选的,所述摆动传动结构包括连接臂、滑轨、矩形框和连杆,其中滑轨固定于所述安装板的外表面,滑轨位于所述喷头的摆动平面内,连接臂与滑轨滑移连接,矩形框套设于喷头的外侧,连接臂与矩形框固定连接,连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臂固定连接,连杆垂直于连接臂,连杆上设有沿自身长度延伸的条形孔,所述转杆的端面偏心固定有圆形偏心杆,偏心杆与条形孔滑移连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管通过转杆带动偏心杆偏心转动,偏心杆的偏心力通过条形孔的配合而施加于连杆上,以带动连杆和连接臂沿滑轨方向往复移动,最后连接臂的往复摆动作用力通过矩形框传递至喷头上,以带动喷头往复摆动,结构简便。

8、可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外表面一体成型有锥形管,锥形管的大端口与所述中转腔体的内腔连通,锥形管的小端口固定有橡胶管,橡胶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喷头固定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枪体的水进入转动管内,然后通过出水口进入中转腔体内,再依次通过锥形管、橡胶管和喷头而喷射出,其中锥形管的设置能够减少水压的损失,以提高喷射效果,而橡胶管的设置在于提高喷头的可活动性,以便于喷头进行摆动。

10、可选的,所述第二替换出水组件包括第一安装环、橡胶材质的第一出水板和第一滑套,所述第一安装环套设固定于第一出水板的外周面,第一安装环与所述腔口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出水板上设有密布的第一出水孔,所述第一滑套与第一出水板的中部转动连接,第一滑套与所述转动管的端部止旋滑移连接,所述第一滑套的端部固定有环状的第一波浪凸起,第一波浪凸起具有一个波峰和一个波谷,第一波浪凸起的弧面朝向所述腔口,所述旋转头沿自身径向滑移穿设有第一抵接杆,第一抵接杆的外壁抵接于所述第一波浪凸起的弧面上。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管转动时将带动第一滑套转动,通过第一波浪凸起与第一抵接杆的配合,以及中转腔体内的水对第一出水板的压力,将带动第一滑套沿转动管轴向往复移动,第一滑套将带动第一出水板的中心部位往复移动,即迫使第一出水板的中心部位间歇式形变至外凸或内凹的状态,从而改变第一出水孔的喷射角度,即第一出水孔所喷射的水流将往复摆动,摆动平面位于转动管的径向面内,再结合旋转头和第一出水板的低速转动,使得第一出水孔的水流轨迹多样化,从而提高冲洗路径复杂度,以提高冲洗均匀性和减少冲洗死角,进而提高冲洗效果和节水效果。

12、可选的,所述第一出水板的中心部位固定有pom材质的第一止脱套,所述第一滑套的一端固定有pom材质的第一止脱块,第一止脱块与第一止脱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出水板内嵌设有多个钢条,钢条沿第一出水板径向延伸。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止脱套和第一止脱块的配合,以实现转动管对于第一出水板的轴向牵引,并且减少转动管的扭矩直接传递第一出水板的情况发生;并且通过设置pom材质,其硬度较高,且具有较强的自润性,能够极大程度上减少摩擦。

14、最后,通过设置钢条,以提高第一出水板的刚性,减少因水压过大而第一出水板局部形变严重的情况发生,从而确保第一出水孔的角度变化的稳定性。

15、可选的,所述第二替换出水组件包括第二安装环、橡胶材质的第二出水板、第二滑套、连接杆和转动环,所述第二安装环套设固定于第二出水板的外周面,第二安装环与所述腔口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出水板上设有密布的第二出水孔,所述第二出水板由外到内依次分为环形的外形变部和环形的内形变部,外形变部的第二出水孔和内形变部的第二出水孔圆周错位设置,外形变部和内形变部的分界线处设有传动环;所述转动管的端部与第二出水板的中部转动连接,第二滑套与所述转动管止旋滑移连接,所述转动环转动套于第二滑套上,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转动环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传动环铰接连接;所述第二滑套的端部固定有环状的第二波浪凸起,第二波浪凸起具有一个波峰和一个波谷,第二波浪凸起的弧面朝向所述腔口,所述旋转头沿自身径向滑移穿设有第二抵接杆,第二抵接杆的外壁抵接于所述第二波浪凸起的弧面上。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管转动时将带动第二滑套转动,通过第二波浪凸起与第一抵接杆的配合,以及中转腔体内的水对第二出水板的压力,将带动第二滑套沿转动管轴向往复移动,第二滑套将通过转动环和连接杆传动环往复移动,以迫使第二出水板的外形变部和内形变部的分界线间歇式形变至外凸或内凹的状态,从而改变外形变部和内形变部的第二出水孔的喷射角度,即外形变部和内形变部和第二出水孔所喷射的水流相向偏移或相离偏移,进一步提高冲洗路径复杂度和冲洗密度,从而提高冲洗均匀性和减少冲洗死角,进而提高冲洗效果和节水效果。

17、并且,转动管的端部起到对第二出水板的支撑作用,以保持第二出水板的中心部位的稳定性,从而确保外形变部和内形变部和形变角度保持稳定。通过转动环的设置,以减少转动管的扭矩直接传递第二出水板的情况发生,使得第二出水板仅随旋转头的转动而运动。

18、可选的,所述第二出水孔为椭圆形孔,所述第二出水板的中心部位朝向所述转动管方向凹陷设置;所述第二出水板的中心部位一体成型有第二止脱套,第二止脱套内转动连接有橡胶材质的第二止脱块,第二止脱块与所述转动管的端部螺纹连接;当所述转动管转动时,转动管的扭矩通过第二止脱块与第二止脱套之间摩擦力传递至第二出水板上并迫使第二出水板旋转形变,所述第二出水孔的孔径变小;当第二止脱块与第二止脱套之间摩擦力小于第二出水板的形变反作用力时,第二出水板停止继续旋转形变。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转动管的扭矩以及第二止脱块与第二止脱套之间摩擦力,以使第二出水板旋转形变,而当第二出水板旋转形变程度较大时,第二出水板的形变反作用力较大并大于摩擦力,转动管则相对第二出水板转动,以使得第二出水板仅随旋转头的转动而转动。

20、通过第二出水板的旋转形变,能够控制第二出水孔的孔径,以提高水流的喷射速度,并且,还能增加第二出水板的刚性,使其不易因水压过大而造成较大变形,从而确保传动环移动时外形变部和内形变部的形变偏移的准确度。

21、可选的,还包括第三替换出水组件,所述第三替换出水组件包括水雾喷嘴和快接水管,所述水雾喷嘴与所述转动管的端部螺纹连接,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水雾喷嘴的内腔连通;所述旋转头的管壁设有环形腔,环形腔设有连通至旋转头端面的环形喷射口,所述旋转头的外周面设有连通至环形腔内的进水口,快接水管与进水口可拆卸连接;所述喷射口所喷出的雾滴粒径大于水雾喷嘴的雾滴粒径。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在需要园林绿植进行浇灌时,可以换上水雾喷嘴和快接水管,其中水雾喷嘴喷射出锥形的小粒径水雾,小粒径水雾密度较大,能够对应空气中的灰尘进行有效捕捉,同时还能够极为均匀为绿植补充水和营造潮湿环境,从而增加喷水枪的适用范围。

23、其次,环形喷射口将喷射出空心锥形的大粒径水雾,大粒径水雾能够捕捉逃逸的小粒径水雾,以阻止小粒径水雾的过度弥散而导致视线不清和水浪费。

24、可选的,所述转动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齿圈、三个行星齿轮、中心齿轮和行星架,其中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枪体的后端,所述转动管与驱动电机同轴固定,所述中心齿轮套设固定于转动管上,所述齿圈与所述枪体固定且齿圈与中心齿轮同轴,所述行星齿轮分别与齿圈和中心齿轮啮合,所述行星架与行星齿轮连接,所述行星架与所述旋转头相对固定设置。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转动管自身为较高转速,从而能够带动喷头进行高频摆动,以提高冲洗效果,其次,通过行星齿轮结构,转动管的较高转速进行较高的传动比而变成旋转头的较低转速,从而使得旋转头的扭矩较大。

26、其次,高转速的转动管和低转速的旋转头能够确保摆动传动结构的传动稳定性。

27、可选的,所述枪体固定有与所述转动管同轴的凸环,所述旋转头的远离所述腔口的一端设有端壁,所述端壁与所述凸环之间设有碟簧,所述碟簧的弹力用于迫使所述旋转头沿远离腔口方向移动。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碟簧分别与端壁和凸环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能够减少转动摩擦力,其次,当水压作用于安装板时,安装板的轴线作用力通过旋转头传递至碟簧上,从而减少水压的冲击,以起到缓冲的作用。

2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0、1.通过设置转动驱动组件和摆动传动结构,转动管的扭矩通过摆动传动结构转化为喷头往复摆动的作用力,同时,旋转头带动喷头绕转动管轴心转动,使得喷头的两种运动方式相叠加,使得喷头所喷射的强力水流相对待冲洗面(例如车面)的角度变化多样,还能减少待冲洗面的冲洗死角,即提高冲洗效果和冲洗全面性;

31、2.通过设置第一滑套和第一出水板,将转动管的扭矩和第一出水板的水压转化为带动第一滑套沿转动管轴向往复移动的作用力,以迫使第一出水板的中心部位间歇式形变至外凸或内凹的状态,从而改变第一出水孔的喷射角度,使得第一出水孔的水流轨迹多样化,从而提高冲洗路径复杂度,以提高冲洗均匀性和减少冲洗死角,进而提高冲洗效果和节水效果;

32、3.通过设置第二滑套和第二出水板,第二滑套通过转动环和连接杆传动环往复移动,以迫使第二出水板的外形变部和内形变部的分界线间歇式形变至外凸或内凹的状态,使得外形变部和内形变部和第二出水孔所喷射的水流相向偏移或相离偏移,进一步提高冲洗路径复杂度和冲洗密度,从而提高冲洗均匀性和减少冲洗死角,进而提高冲洗效果和节水效果;

33、4.通过设置第三替换出水组件,能够对应空气中的灰尘进行有效捕捉,还能够极为均匀为绿植补充水和营造潮湿环境,并且环形喷射口将喷射出空心锥形的大粒径水雾,在锥形的小粒径水雾的外侧形成防逃逸界线,以阻止小粒径水雾的过度弥散而导致视线不清和水浪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