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建筑弃料破碎装置及方法

文档序号:38027974发布日期:2024-05-17 13:04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程建筑弃料破碎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程建筑废料处理,具体为一种工程建筑弃料破碎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1、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在建造建筑物时会产生废料,而这些废料需要进行处理,有些工地是由人工对废料进行处理,这样不仅工作效率低且对操作者的身体健康有所影响,为了改变现状,破碎装置得到了发展和创新,故现在建筑工地上陆续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破碎机器。

2、公开号为“cn108772177a”提供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废料快速破碎装置,包括装置本体、离心风机、控制模块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装置本体的左端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装置本体下端设置有机架,所述机架内侧固定的第一支架的上方左右对称设置有聚尘箱,所述离心风机安装于聚尘箱内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安装于装置本体上端。本发明解决了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灰尘,所产生的灰尘不仅会被操作者吸入人体内后造成对身体健康的人威胁,影响操作者的视觉感应导致破碎效果不理想和在提升破碎装置的高度时,利用的是液压供油装置,存在会产生大量的废气等物质而造成对大气污染的问题。

3、但是上述装置在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4、1.现有技术中破碎装置的破碎方式较为单一,在破碎废料时破碎不彻底,影响废料效率,破碎后的碎料排出后还需要人工进行二次破碎,消耗人力,且大量废料同时进行破碎,破碎效果得不到保证;

5、2.在破碎的过程中,处理后的废料会黏附在破碎箱内,对后续的人工清理增加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建筑弃料破碎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工程建筑弃料破碎装置,包括用于回收废料碎渣的破碎箱,所述破碎箱内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破碎箱内底部设置有旋转的切割刀轴,所述破碎箱内设置有下料斗,所述切割刀轴位于下料斗正下方;

4、所述转轴转动贯穿安装于下料斗内,所述下料斗顶部设置有用于对建筑废料进行初步破碎的冲击组件,先对废料进行冲击破碎,再利用破碎箱底部的切割刀轴对废料进行搅碎,通过不同的方式分阶对废料进行破碎处理,保证废料破碎充分;

5、所述冲击组件联动有两组气囊,所述气囊底部设置有贯穿于下料斗内的出气管,利用冲击组件挤压气囊将气体经由出气管吹至下料斗内壁,防止废料粘黏于下料斗内。

6、优选的,所述破碎箱顶部可拆卸的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和转轴传动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安装有主动同步带轮,所述转轴顶端固定安装有被动同步带轮,所述被动同步带轮和主动同步带轮传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冲击组件包括两组气缸、四组破碎筒以及对称设置于破碎筒外顶部的两组冲击锤,所述冲击锤顶部通过桥臂固定连接于气缸的输出轴端,所述气缸进气提起冲击锤,气缸出气,冲击锤因自重落入破碎筒内,对破碎筒内的废料进行冲击破碎。

8、优选的,所述下料斗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破碎筒的底面和盖板顶面贴合设置,所述盖板底部对称设置有破碎接盘,两组所述破碎接盘设置于对应气缸的安装侧。

9、优选的,所述破碎接盘内滑动设置有顶锥,所述顶锥和破碎接盘开设的孔内连接有弹簧,所述顶锥位于破碎接盘内顶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顶锥和冲击锤配合对废料的冲击破碎效果更好,同时,利用弹簧使得顶锥顶出,避免废料粘在破碎接盘表面。

10、优选的,所述破碎接盘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和转轴转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转轴表面固定安装固定环以及连接于固定环一侧的毛刷板,所述毛刷板的毛刷端部贴合于下料斗内壁。

12、优选的,所述固定环包括第一连接半环和第二连接半环,所述毛刷板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半环一侧,所述第一连接半环和第二连接半环外圈均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内螺纹连接有螺栓。

13、优选的,所述气缸的伸缩杆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两侧对称设置有压杆,所述气囊顶部和压杆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出气管出气端设置有万向球接头,所述万向球接头连接有气嘴。

14、一种方法,基于上述所述的一种工程建筑弃料破碎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15、s1:初始状态时,气缸通气,冲击锤抬升至破碎筒上方外部,将废料投至冲击锤下方的破碎筒内,由于盖板下方设置有破碎接盘,启动气缸,其伸缩杆往复在破碎筒内升/降,对破碎筒内的废料进行冲击破碎;

16、s2:一段时长后,冲击锤抬起,脱离破碎筒,启动电机带动转轴旋转,破碎处理后的破碎筒移动至下料孔处,废料落入破碎箱内;另外两组空的破碎筒旋转至冲击锤的下方,投料,重复步骤s1动作;与此同时,步骤s1中处理的废料,沿盖板内的下料孔下落至下料斗内;

17、s3:启动切割刀头,持续对下料斗内落下的废料进行搅拌破碎。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9、1.本发明中,设置有下料斗,同时在下料斗外顶部设置有可以分量对废料进行预破碎处理的冲击锤和破碎筒,利用冲击锤冲击破碎,破碎后,再利用破碎箱内底部设置有旋转的切割刀轴对预破碎的废料再次进行搅拌破碎,从而提高破碎效率,且可以避免大量废料堆积破碎,进一步的提高了破碎效果;

20、2.本发明中,在转轴的表面设置多组毛刷板,同时毛刷板利用第一连接半环和第二连接半环组合的固定环和转轴连接,不仅可以使得毛刷板跟随转轴旋转对下料斗进行清理,同时还便于毛刷板的拆卸和后续的清理;

21、3.本发明中,在破碎箱的外部设置若干组气囊,利用气缸带动冲击锤对破碎筒内的废料进行冲击破碎的动作,挤压气囊,对下料斗内进行吹气,且出气管一端的气嘴通过万向球接头连接,根据需要调节气嘴的出气方向,对毛刷板以及贯穿于下料斗内的转轴进行吹气处理,从而优化清理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工程建筑弃料破碎装置,包括用于回收废料碎渣的破碎箱(1),所述破碎箱(1)内底部设置有旋转的切割刀轴,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建筑弃料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箱(1)顶部可拆卸的安装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和转轴(4)传动连接,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端固定安装有主动同步带轮(29),所述转轴(4)顶端固定安装有被动同步带轮(28),所述被动同步带轮(28)和主动同步带轮(29)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建筑弃料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组件包括两组气缸(5)、四组破碎筒(9)以及对称设置于破碎筒(9)外顶部的两组冲击锤(6),所述冲击锤(6)顶部通过桥臂(7)固定连接于气缸(5)的输出轴端,所述气缸(5)进气提起冲击锤(6),气缸(5)出气,冲击锤(6)因自重落入破碎筒(9)内,对破碎筒(9)内的废料进行冲击破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程建筑弃料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斗(24)顶部设置有盖板(12),所述破碎筒(9)的底面和盖板(12)顶面贴合设置,所述盖板(12)底部对称设置有破碎接盘(20),两组所述破碎接盘(20)设置于对应气缸(5)的安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程建筑弃料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接盘(20)内滑动设置有顶锥(21),所述顶锥(21)和破碎接盘(20)开设的孔内连接有弹簧(22),所述顶锥(21)位于破碎接盘(20)内顶部设置有限位板(23),所述顶锥(21)和冲击锤(6)配合对废料的冲击破碎效果更好,同时,利用弹簧(22)使得顶锥(21)顶出,避免废料粘在破碎接盘(20)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工程建筑弃料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接盘(20)之间通过连杆(10)连接有套环(11),所述套环(11)和转轴(4)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建筑弃料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表面固定安装固定环(13)以及连接于固定环(13)一侧的毛刷板(14),所述毛刷板(14)的毛刷端部贴合于下料斗(24)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工程建筑弃料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13)包括第一连接半环(26)和第二连接半环(27),所述毛刷板(14)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半环(27)一侧,所述第一连接半环(26)和第二连接半环(27)外圈均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内螺纹连接有螺栓。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程建筑弃料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5)的伸缩杆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8),所述连接板(18)两侧对称设置有压杆(17),所述气囊(15)顶部和压杆(17)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出气管(16)出气端设置有万向球接头(25),所述万向球接头(25)连接有气嘴。

10.一种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工程建筑弃料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程建筑弃料破碎装置,包括用于回收废料碎渣的破碎箱,破碎箱内转动安装有转轴,破碎箱内底部设置有旋转的切割刀轴,破碎箱内设置有下料斗,切割刀轴位于下料斗正下方;转轴转动贯穿安装于下料斗内,下料斗顶部设置有用于对建筑废料进行初步破碎的冲击组件,先对废料进行冲击破碎,再利用破碎箱底部的切割刀轴对废料进行搅碎,通过不同的方式分阶对废料进行破碎处理,保证废料破碎充分;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工程建筑弃料破碎装置的破碎方法,利用冲击锤冲击破碎后,再利用破碎箱内底部设置有旋转的切割刀轴对预破碎的废料再次进行搅拌破碎,从而提高破碎效率,且可以避免大量废料堆积破碎,进一步的提高了破碎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庞兴志,张超兰,马少坤,陈润聪,陈润成,杨剑冰,蒋弘,覃伟沛,苏袁,尹娟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