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增强纤维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15602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静电增强纤维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化除尘装置,尤其是一种利用旋风纤维复合净化的除尘设备。
目前最新的此类净化除尘装置为纤维过滤旋风复合除尘器[专利申请号91 2 02380],其工作过程是含尘气流经入口进入旋风筒体后,较大的尘粒受离心力的作用分离到筒体边壁,然后在气流向下的推力和重力的作用下,落入灰斗中,未能被离心力分离的细尘粒和气流一起经渐扩形芯管和置于该芯管出口处的纤维层流出,绝大部分大于5微米的尘粒由于其自身的扩散作用、惯性作用和纤维层的截留作用而沉积在纤维层上。此装置的主要缺点是一般只能捕集大于5微米的尘粒,而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小于5微米的尘粒捕集效率很低;其次被纤维层捕集的尘粒主要沉积在纤维层的外表面上,形成一种滤饼,因而气流通过困难,压力损失大,故风速必须小于1米/秒。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能捕集5微米以下微细尘粒且过滤风速大于1米/秒的除尘装置。
为完成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方案是在除尘器的入口管道中安置电晕线,在安置于芯管出口处的纤维层两侧设置电极,利用高压电源使电晕线放电,同时在两个电极间建立强电场。未在旋风筒体中分离的细粒子和气流一起经芯管流出时,除受其自身的惯性作用、扩散作用和纤维层的截留作用之外,在强大的静电场作用下,均匀沉积在整个纤维层中。
在除尘器的入口管道中沿其轴线方向设置一根或几根电晕线,以产生电晕,使尘粒荷电。
纤维层两侧的电极为栅式或筛网型电极,在两个栅式或筛网型电极间建立强大的平行电场。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未在旋风筒体中分离的细粒子在和气流一起经芯管通过纤维层时,受强电场的作用,均匀沉积在纤维层内部,而在纤维层的表面无滤饼形成,因而压力损失小,可在大于1米/秒的高过滤风速下运行,且设备尺寸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说明。


图1 是立式卷筒型静电增强纤维除尘器。
图2 是卧式卷筒型静电增强纤维除尘器。
图3 是卧式转盘型静电增强纤维除尘器。
对于
图1、2、3所示的各种型式的静电增强纤维除尘器,均在入口管[1]中沿其轴线方向设置一根或几根电晕线[11],在高压电源[10]的作用下,构成线-管式电晕电极,含尘气流经入口管[1]预荷电后,进入筒体[2]和锥体[3]之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分离到边壁,最后受重力和气流沿边壁向下的推力作用坠入灰斗[4]中。
在筒体和锥体中,未能被离心力和静电力分离的较细的尘粒和气流一起经芯管[5]流向置于两个筛网电极[9]之间的纤维层[7]。这些尘粒除受其自身的惯性作用、扩散作用和纤维层[7]的截留作用之外,主要受强大的静电力作用而沉积于纤维层[7]之中,洁净气体经出口管[8]流出。
当沉积在纤维层[7]上的粉尘达到其极限荷尘量时,启动马达[6],更换纤维层。纤维层的更换与清洗过程与纤维过滤旋风复合除尘器[专利申请号91 2 02380]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纤维过滤旋风复合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在除尘器入口管中安置电晕线[11],在安置于芯管出口处的纤维层两侧设有电极[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在除尘器入口管中沿其轴线方向设置一根或均布几根电晕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器,其特征在于纤维层两侧的电极为栅式或筛网型电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化除尘装置,尤其是一种利用旋风,纤维复合净化的除尘装置。主要是在除尘器的入口管道中安置电晕线,在安置于芯管出口处的纤维层两侧设置电极,在高压电源作用下,使电晕线放电,同时在两个电极间建立强电场,使尘粒荷电,未在旋风筒体中分离的细粒子和气流一起经芯管通过纤维层时,受强电场的作用而均匀沉积在整个纤维层中。该设备尺寸小,可捕集5微米以下的尘粒,过滤风速可达1米/秒以上。
文档编号B01D50/00GK2097680SQ9120423
公开日1992年3月4日 申请日期1991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1991年3月19日
发明者赵钟鸣, 王金波 申请人:武汉钢铁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