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瓷柱填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09228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瓷柱填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石油、化工、煤炼、医药、轻工及环保工程反应塔内的一种填料。
本实用新型之前,反应塔内的填料为硅铝瓷球,为克服通透性能差的缺点也研究出了空心、“十字”直通孔型的瓷球,但却达不到通透性良好的要求,即影响到脱硫、脱氮、脱氧作用,特别是加氢而易出现结焦,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通透性能好的瓷柱填料。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要点在于,在瓷柱体上有3-7条,孔径在2-6毫米的直通纵向孔,瓷柱直径为10-30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制作简单,即只要用现行制瓷填料工艺及配方即可制成;(2)通透性能好,有利于催化作用,从而提高硫酸、石油、化工、煤炼的生产及提高产品质量;(3)重量轻,支承效果好;(4)使用时能减少压力降和节省输送反应污流机泵机量的消耗,增大容污能力,延长生产周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下列附图给出。


图1是瓷柱的横切面图和纵切面。
图中1为直通瓷孔,2为瓷柱体,3为纵切面,4为横切面。
本实用新型就是由瓷柱体(2)和直通瓷孔(1)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下列实施例来实现第一步将瓷泥用普遍制瓷的工艺制成10-30毫米的瓷柱体初坯;第二步在瓷柱体中开设3-7个孔径为2-6毫米的直通瓷孔(1);第三步进行煅烧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瓷柱填料由瓷柱体(2)和直通瓷孔(1)组成,其特征在于瓷柱体(2)直径为10-30毫米,并有3-7个孔径为2-6毫米的纵向直通瓷孔(1)。
专利摘要一种瓷柱填料,由瓷柱体(2)和直通瓷孔(1)组成,经普通制瓷工艺制成瓷柱体(2)直径为10-30毫米,并有3-7个孔径为2-6毫米的直通孔(1)初坯后,通过煅烧而成。本实用新型具有制作简单,重量轻,支承力好,通透性良的优点,适用于硫酸、石油、化工,煤炼反应塔内作填料之用。
文档编号B01J19/30GK2241574SQ9522643
公开日1996年12月4日 申请日期1995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1995年11月7日
发明者李建明, 何木兰 申请人:李建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