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0657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以油茶皂素、松香、乙醇(或甲醇)、盐酸等为原料,制备一种新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
近几年来,国内一些单位进行了油茶饼粕和茶叶籽的综合利用研究和试验。如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湖南省粮科所、广西河池油脂化工厂等,从油茶枯饼中提取油茶皂素浆,其中含有油茶皂角甙30~40%,它具有良好的起泡性和去污力,而被用于制成香波和洗净剂等。中国农科院杭州茶科所用茶叶籽皂素乳化石腊(人造板生产)从中提取的油茶皂素和茶叶籽皂素用于配制香波或洗净剂,不是制备活性剂。
本发明是以油茶皂素、松香(或松香酸酐)为原料,乙醇或甲醇为溶剂,盐酸或硫酸为催化剂在75~80℃温度下,在反应釜中搅拌反应1.5小时左右,然后静置8小时以上进行冷却结晶,黄色树脂状结晶即为一种新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由于油茶皂素是由多种三萜类皂甙元(目前已知七种,即茶皂草精醇A、B、C、D、E和华茶皂元B、D)与结构糖、结构酸所形成的复杂化合物的混合物,因此,本发明的化学反应也较复杂,其化学反应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其中之一的反应式为
(松香酸) 油茶皂 元之一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工艺过程为首先将油茶皂素经酸水解为茶皂草醇,再与松香酸(或松香酸酐)混合,以乙醇或甲醇作溶剂,在酸性搅拌和加热条件下进行脂化反应,所得产物之一即为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油茶皂素熟松香、乙醇(或甲醇)、盐酸(或硫酸)之投料重量比为1∶0.6∶1∶0.1。并要求油茶皂素浆含皂甙35%以上,水3%以下,乙醇浓度为95%以上。
以下提供本发明的两个实施例实施例一称取含油茶皂甙元46%的皂素浆200克放入100毫升装有电动搅拌器的三口烧瓶内,加入95%的工业酒精200克,36%的盐酸15毫升,再加入经粉碎后的松香粉120克,置于电热水浴锅上加热(至40~80℃)启动搅拌,反应1.5小时后,趁热将反应液移入1000毫升烧杯内,静置8小时冷却结晶,取出结晶即得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此反应的余液可作母液循环使用。
实施例二称取含皂甙30%的油茶皂素浆40克放入250毫升的烧杯内,加入95%的工业酒精40毫升和36%的盐酸2毫升,然后加入松香粉15克,置水浴锅上加热至40~80℃,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反应1.5小时,静置8小时以上冷却结晶,该结晶体即为本发明所述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余液可重复使用。
本发明所制备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黄白色树脂状结晶体,它将在造纸、皮革、纺织印染、化工、农药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该方法生产安全可靠,原料易得,设备简单,成本低,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特别有利于我国油茶饼粕的综合利用。
权利要求
1.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油茶皂素为起始原料,将油茶皂素与松香溶于乙醇或甲醇,以盐酸或硫酸为催化剂,在40~80℃温度下,搅拌反应1.5小时左右,静置冷却结晶,所得黄白色结晶体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2.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油茶皂素是油茶枯饼用溶剂油浸出残油后,再以乙醇为溶剂浸提,浸提液浓缩为含油茶皂甙35%以上水份3%以下的皂素浆,所用松香为熟松香,乙醇含量在95%以上。
3.按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方法,油茶皂素、熟松香、乙醇(或甲醇)、盐酸(或硫酸)的投料重量比为1∶0.6∶1∶0.1。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特别是非离子表面性剂的制备方法,它以油茶皂素、松香、乙醇(或甲醇)、盐酸(或硫酸)等为原料,合成一种新的黄白色树脂状结晶体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该产品可用于造纸、制革、纺织印染、化工、农药等工业领域。该方法生产安全可靠、设备简单,原材料易得,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特别有助于我国油茶饼粕的综合开发利用。
文档编号B01F17/56GK87102063SQ87102063
公开日1988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1987年7月21日
发明者阳运涛 申请人:阳运涛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