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双效浓缩过程的控制方法_2

文档序号:9774239阅读:来源:国知局
、系统排空阀、排污阀及进出液阀,进行下道工序操作。
[0020](2)进料控制
浓缩程序启动后,系统进行自动开启浓缩器真空系统即真空气动阀12和真空阀15,待所述浓缩器内真空度达到设定值-0.05MPa以上后,开启浓缩器的下进出料阀及上进料阀,茯苓提取液同时进料至蒸发室即一效蒸发室2和二效蒸发室4内,监测罐内蒸发室液位、真空度等参数,实时反应进料过程中的数据,液位达到设定值后完成首次进料过程,关闭下进出料阀及上进料阀,开始浓缩过程。
[0021](3)浓缩过程中的压力温度控制
首次进料完成后,开启加热蒸汽调节阀7,联动夹套蒸汽压力开始浓缩加热控制。通过系统程序内部的自动浓缩控制程序PID回路,来调节蒸汽调节阀的PID回路控制,控制浓缩过程蒸汽压力控制在0.04?0.1Mpa,浓缩温度控制在60?75°C,从而使夹套热媒压力、浓缩温度控制在各自设定参数范围内,保证浓缩过程系统真空度、浓缩药液温度及蒸汽调节压力平衡稳定。
[0022](4)消泡控制
在浓缩器配置泡沫检测装置13,一旦泡沫达到高位时,可通过调节蒸汽调节阀7开度及系统打开放空阀14,改变浓缩器内真空度,实现浓缩器消泡,避免跑料。
[0023](5)真空保护控制
通过装在真空管道上的真空气动阀12使整个浓缩过程中浓缩器内真空度控制在-0.08?-0.04MPa,并进行异常情况报警提示。
[0024](6)过程补液控制
浓缩过程中采用上进液方式对蒸发室进行补液,结合蒸发室液位,实现自动补液控制,同时药液在蒸发室换热,有效利用热能,同时避免因药液温度过高造成系统平衡破坏,影响浓缩效率,甚至导致药液爆沸而起泡跑料现象。
[0025](7)受液器排液
在受液器6上加装液位计,受液器6的冷凝液位达到所设定的高液位时,系统启动冷凝液出液栗,开始出液过程,当进入受液器6的冷凝液位达到所设定的低液位时,停出液栗,直到浓缩过程结束。
[0026](8)倒料控制
浓缩器继续浓缩至药液量接近1.08 g/ml(60°C)时,启动液位设定范围,启动收膏程序。当物料It触药液放空后,系统启动判断程序,如系统判断储触药液完全抽至浓缩器中,则关闭浓缩器进液阀,继续浓缩,当一效蒸发室2药液量不断减少,具备倒料条件时,系统自动启动倒药程序,将二效药液分批倒入一效,直至将二效所有药液转移至一效中,二效停止浓缩,倒料结束。倒料结束后对二效加适当饮用水防止干烧。
[0027](9)浓缩终点判断
倒药完成后,一效继续浓缩药液达到密度检测启动液位设定范围,启动收膏程序,对浓缩液密度进行在线检测,逐渐浓缩至1.08?1.12 g/ml(60°C),同时结合液位检测复核药液量。
[0028](10)出液控制
在判断密度到达1.08?1.12 g/ml (60°C )后,关闭蒸汽调节阀7和真空阀15,停止浓缩,开启放空阀14,发出出液请求。经确认后开启出液栗和出液阀,进行出液。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中药双效浓缩过程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双效浓缩过程在浓缩器中进行,包括步骤为:开机确认;进料控制;浓缩过程中的压力温度控制;消泡控制;真空保护控制;浓缩过程中补液控制;受液器排液;倒料控制;浓缩终点判断;出液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机确认是指中药双效浓缩过程所用到的设备和系统在开机前进行人工检测和确认,使设备和系统满足设定值;在开机确认后,对中药双效浓缩过程所用到的设备和系统进行开机,开启冷却水系统阀门、系统排空阀、排污阀和进出液阀,进行下道工序操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控制是指对中药双效浓缩过程所述用到的浓缩器进行真空处理,使真空度达到设定值-0.05MPa以上,再进料至所述浓缩器的蒸发室内,实时监测所述蒸发室内进料过程中参数,液位达到设定值后停止进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过程中的压力温度控制是指在物料加热过程中,通过系统的自动浓缩控制程序PID回路,调节蒸汽调节阀的PID回路控制,夹套热媒压力、浓缩温度控制在设定参数范围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控制是指通过改变浓缩器内真空度实现消泡;所述浓缩器上设置有蒸汽调节阀和放空阀,所述改变浓缩器内真空度是通过调节蒸汽调节阀的开度和打开放空阀实现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保护控制是指维持浓缩器内真空稳定,对异常情况报警提示;所述维持浓缩器内真空是通过在浓缩罐上设置真空气动阀实现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过程中补液控制是指通过上进料方式对蒸发室进行补液。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液器排液是指受液器内设置有液位计,对达到设定的高液位值的液体排出,当液体的液位达到设定的低液位值时,停止排出。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料控制是指浓缩器继续浓缩至药液量接近密度检测时,启动收膏程序,当物料贮罐药液放空后,系统启动判断程序,如系统判断贮罐药液完全抽至浓缩器中,则关闭浓缩器进液阀,继续浓缩,当一效蒸发室药液量不断减少,具备倒料条件时,系统自动启动倒药程序,将二效药液分批倒入一效,直至将二效所有药液转移至一效中,二效停止浓缩,倒料结束,倒料结束后对二效加水防止干烧;所述浓缩终点判断是指所述倒料控制中得到的一效继续浓缩药液达到密度检测,启动液位设定范围,启动收膏程序,对所述一效继续浓缩药液的密度进行在线检测,逐渐浓缩至设定范围,同时结合液位检测复核药液量。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控制是指在判断密度到达浓缩终点设定值后,进行出液。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双效浓缩过程的控制方法,所述中药双效浓缩过程在浓缩器中进行,包括步骤为:开机确认;进料控制;浓缩过程中的压力温度控制;消泡控制;真空保护控制;浓缩过程中补液控制;受液器排液;倒料控制;浓缩终点判断;出液控制。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实现了中药双效浓缩过程工艺参数的精准控制,为提高中药产品质量稳定和中药现代化提供新技术。
【IPC分类】B01D1/30, B01D1/00, B01D1/26
【公开号】CN105536274
【申请号】CN201510912111
【发明人】刘雪松, 陈勇, 李页瑞, 吴永江, 林志展
【申请人】苏州泽达兴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