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滤尘用过滤器及变流器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20488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风滤尘用过滤器及变流器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滤尘用过滤器及变流器柜,属于过滤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机车或动车上的变流器柜体一般通过吊耳连接在车体底部,由于车体底部安装空间的限制,变流器柜体一般要求结构紧凑,而变流器作为列车的牵引装置,其功率大,器件的发热量也很大,这就决定了柜体需具备良好的通风散热性能。为了满足变流器柜体高的通风散热要求,一般都需要在柜体内部设计合理的整体风道,而作为风道关键部分的进风口,其进风量的大小和过滤灰尘、沙尘、粉尘及絮状物等空气中杂质的能力直接影响整柜的通风散热性能,为滤除进风口处灰尘、沙尘、粉尘及絮状物等杂质和提高进风量,一般在进风口会设置滤网组件。
[0003]现有的过滤网组件有两种结构形式:整体式滤网组件和交错布置式滤网组件。大多数变流器柜体采用的是离心风机对柜体上部或侧面吸风、下部出风的散热方式,进风口风量的大小和洁净度直接影响整柜的散热。受环境和使用条件的限制,滤网使用一段时间后表面都会聚集大量灰尘、沙尘、粉尘及絮状物等杂质,为了保证良好的通风性能,需要对滤网组件进行经常清洗及除尘等维护。如不对灰尘、沙尘、粉尘和絮状物等杂质进行及时清理,柜体的通风散热性能就会大大降低。对整体式滤网结构而言,滤网内部不可拆卸,滤网组件实行整体拆装和整体冲洗,每次冲洗都需要将整个滤网组件从柜体拆下,由于整体滤网的厚度大,需要很大的冲击力才能将粉尘等杂质从滤网冲刷下来,清洗难度大,同时也影响滤网的使用寿命,一旦整体式滤网中有个别滤网损坏,就需要对滤网进行整体更换,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整体式滤网组件一般不能对滤网局部更换,只能整体拆卸、更换和清洗,操作复杂,维护成本高;采用交错布置式滤网组件相较整体式滤网组件,能实现局部滤网更换和单独清洗,但是滤网的数目仍然较多,同时滤网组件全部采用的是金属材料,降噪滤尘能力仍然不高,同时维护成本也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解决现有滤网组件存在的清洗复杂、降噪防尘能力差、维护成本高等诸多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通风滤尘用过滤器,该过滤器通过改进过滤网组件设计,减少过滤网数目,在过滤网之间添加多孔弹性材料作为滤芯,维护时只需要更换多孔弹性材料,且不需要清洗,解决了现有滤网组件清洗复杂、维护成本高、降噪防尘能力差等方面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通风滤尘用过滤器,包括框架,可拆卸地固定在框架内用于过滤的过滤组件,其结构特点是,所述过滤组件的滤芯为多孔弹性材料制成的可拆卸过滤元件。
[0007]由此,采用多孔弹性材料作为滤芯,滤尘失效后拆卸更换即可。
[0008]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
[0009]优选地,所述多孔弹性材料为海绵,由此,滤网组件中含有海绵,通风滤尘效果好,需要清洗过滤器时,只需要取出更换海绵即可,同时海绵具有较好的降噪能力。
[0010]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元件和第二固定元件,以及夹装在第一固定元件和第二固定元件之间的所述海绵,由此,在保证通风的前提下,方便夹持海绵。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元件为第一滤网,该第一滤网通过第一盖板固定在框架上;所述第二固定元件为第二滤网,该第二滤网通过第二盖板固定在框架上。
[0011]优选地,所述过滤组件通过固定销可拆卸地固定在框架内,需要清洗更换时,拉开固定销,取出过滤组件,更换海绵即可。
[0012]所述海绵的厚度为5mm—30mm。
[0013]优选地,所述多孔弹性材料的孔径范围为0.25 μ m—3000 μ mo
[0014]藉由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核心点在于滤网组件的滤芯为海绵,通过固定销将滤网组件与框架连接,形成最终的过滤器,整个过滤器通过螺栓连接到进风口处,当滤网灰尘较多或通风性能下降时,直接拆开螺栓,松开固定销,更换海绵即可。
[0015]本实用新型增加海绵,减少过滤网数目,维修保养时只需更换滤网组件中的海绵,无需清洗,大大降低过滤网组件的生产维护成本,同时提升了滤网组件的滤尘降噪能力。
[0016]本实用新型所述风量是指单位时间空气的流通量,这里指风冷散热器风扇或风机每分钟送出或吸入的空气总体积,如果按立方英尺来计算,单位就是CFM ;如果按立方米来算,就是CMM。它是衡量风冷散热器散热能力最重要的指标。
[0017]本实用新型所述洁净度是指洁净空气中空气含尘(包括微生物)量多少的程度。
[0018]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变流器柜,该变流器柜包括具有进风口的柜体,所述柜体的进风口处装有如上所述的通风滤尘用过滤器。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广泛应用于机车或动车变流器柜体,相较整体式滤网组件而言,不用清洗,拆装、更换和维修更加灵活和简便;相较交错布置式滤网组件而言,不用清洗,维护成本底,当滤网通风防尘性能下降时只需更换海绵即可。除此外,该滤网组件还具有较好的滤尘降噪等优点。
[0020]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0022]图2是图1的分解示意图;
[0023]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过滤组件的组装示意图;
[0024]图4是图1的左视图。
[0025]在图中
[0026]1-框架;2_滤网组件;21_第一盖板;22_第一滤网;23_长方体海绵;24_第二滤网;25-第二盖板;3_固定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一种通风滤尘用过滤器,主要安装在机车或动车变流器柜体进风口处,用于风冷变流器柜体的通风和滤尘,整个过滤器由框架1、海绵滤网组件2和固定销3三部分组成,固定销3用于将海绵滤网组件2固定在框架I上,海绵滤网组件设有第一滤网22,第二滤网24及夹装在两个独立滤网22,24之间的海绵23。滤网组件中间压装的海绵不需要清洗,方便更换和保养,维护成本低,同时海绵具有较好的滤尘和降噪能力。本实用新型的滤网组件解决了国内市场上滤网清洗复杂、维护成本高、滤尘能力差、噪音大等问题。
[0028]按图3中箭头方向,安装时,依次将第一盖板21、第一滤网22、海绵23、第二滤网24从第二盖板25拆开,组装则反之,依次将第二滤网24、海绵23、第一滤网22和第一盖板21装入第二盖板25上,然后由固定销固定在框架上。
[0029]由图2和图3可知本实用新型过滤器滤的维护方案:
[0030]1、拨开圆柱固定销(固定销3),将滤网组件(滤网组件2)从框架组件(框架I)中取下,滤网组件2与框架I分离;
[0031]2、从滤网组件2按图三所示的方式依次拆开第一滤网22、第二滤网24以及海绵23,如果是通风除尘能力下降,直接对海绵23进行更换;
[0032]3、更换完毕,装上独立滤网和海绵,组装完成滤网组件2,然后将滤网组件2推入框架1,插上圆柱固定销,转动卡紧即可。
[0033]一种变流器柜,该变流器柜包括具有进风口的柜体,所述柜体的进风口处装有如上所述的通风滤尘用过滤器。
[0034]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通风滤尘用过滤器,包括框架(1),可拆卸地固定在框架(I)内用于过滤的过滤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2)的滤芯为多孔弹性材料制成的可拆卸过滤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滤尘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弹性材料为海绵(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滤尘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2)包括第一固定元件和第二固定元件,以及夹装在第一固定元件和第二固定元件之间的所述海绵(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滤尘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元件为第一滤网(22),该第一滤网(22)通过第一盖板(21)固定在框架(I)上;所述第二固定元件为第二滤网(24),该第二滤网(24)通过第二盖板(25)固定在框架(I)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通风滤尘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2)通过固定销(3)可拆卸地固定在框架(I)内。
6.根据权利要求2-4之一所述的通风滤尘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23)的厚度为 5mm—30mm。
7.根据权利要求2-4之一所述的通风滤尘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弹性材料的孔径范围为0.25 μ m—3000 μ mo
8.一种变流器柜,包括具有进风口的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的进风口处装有如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通风滤尘用过滤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风滤尘用过滤器及变流器柜。所述过滤器包括框架,可拆卸地固定在框架内用于过滤的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的滤芯为多孔弹性材料制成的可拆卸过滤元件。所述变流器柜包括具有进风口的柜体,所述柜体的进风口处装有如上所述的通风滤尘用过滤器。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过滤网组件设计,减少过滤网数目,在过滤网之间添加多孔弹性材料作为滤芯,维护时只需要更换多孔弹性材料,且不需要清洗,解决了现有滤网组件清洗复杂、维护成本高、降噪滤尘能力差等方面的问题。
【IPC分类】B01D46-30, B01D46-10, H02M1-00, B01D46-12
【公开号】CN204429010
【申请号】CN201520056425
【发明人】饶东杰, 言青, 魏周艳, 熊煜宇, 楚艳花, 耿志东, 刘清, 谭渺, 颜艳娇, 刘湘林
【申请人】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