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效水平管降膜蒸发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38541阅读:1023来源:国知局
多效水平管降膜蒸发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蒸发浓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蒸发器。
【背景技术】
[0002]蒸发浓缩是通过热交换的方式将含有不挥发性溶质的溶液加热至沸腾状态,使部分溶剂汽化并被分离,从而提高溶液中溶质的浓度。
[0003]传统的水平管降膜蒸发器所采用的换热管为圆形管,各圆形管呈矩形阵列或三角阵列布置。这种换热管结构会导致以下三个问题:一、圆形管很容易会造成液膜偏流现象;二、当液膜滴落在圆形管壁外会产生飞溅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效水平管降膜蒸发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多效水平管降膜蒸发器,包含至少两个蒸发器效体,各蒸发器效体均包括一蒸发器主体,所述蒸发器主体包括加热器、与所述加热器相连的分离室,其特征在于,各蒸发器主体顺序相连;
[0006]上一个蒸发器主体的分离室出口连接相邻的下一个蒸发器主体的加热蒸汽进口,位于最后方的蒸发器主体的分离室出口与一压缩机的进气口相连,所述压缩机的出气口通过一蒸汽输送管道连接位于最前方的蒸发器主体的加热蒸汽进口 ;
[0007]所述加热器包括中心轴线呈一水平线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下端设有一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中心线与所述换热管的中心轴线处于同一垂面上;
[0008]所述换热管的上端面的纵截面为第一圆弧,所述换热管的下端面的纵截面为第二圆弧,所述第一圆弧的曲率小于所述第二圆弧的曲率;
[0009]所述第一圆弧的中心与所述第二圆弧的中心处于同一垂直线上。
[0010]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传统的圆形换热管的结构进行优化,并在换热管的下方固定设有一导向板,减少液体飞溅,形成良好的片状流,从而使得液体的流动速度加快,波动性能进一步加强,从而使传热效果进一步加强,解决了传统的液膜偏流现象、飞溅现象。通过压缩机可实现蒸汽的二次利用,热能的回收利用率接近100%。
[0011]所述压缩机优选是MVR压缩机。
[0012]所述压缩机的压缩比优选是2.5至10。以便于加热蒸汽的正常运输循环。此时所述原多效蒸发器的末效分离室出口与MVR压缩机进口相连,所述MVR压缩机出口与所述原多效蒸发器的首效加热器的加热蒸汽进口相连。
[0013]所述加热器还包括一布液分配器,所述布液分配器设置在所述换热管的上部;
[0014]所述布液分配器包括一引入液体的中心管,所述中心管的下方连接有一分配管,所述分配管的中心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中心管的中心轴线方向,所述分配管与至少四个水平支管联通;
[0015]所述至少四个水平支管的排布方向垂直于所述水平支管的中心轴线方向,所述水平支管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分配管的中心轴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0016]所述水平支管上每隔Icm?3cm设有喷淋孔,所述喷淋孔的孔径不小于2_,不大于 4mm ;
[0017]所述水平支管的直径不小于2cm,不大于4cm。
[0018]对于水平降膜加热加热器,采用的布液分配器往往希望喷淋点数越多越好,但对于一定的液体流量,孔数越多、孔径越小,易被堵塞,适得其反。经试验表明,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喷淋孔孔径、间距最为适宜,可以保证各分布点的流量均匀。
[0019]所述蒸发器主体均设有一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连接一用于排出换热管的冷凝水的排水泵的进水口。以便于水的循环利用。
[0020]所述蒸发器主体均设有一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处设有一流量传感器和一第一气动调节阀;
[0021]所述第一气动调节阀和所述流量传感器分别连接一电气控制柜。
[0022]所述第一气动调节阀、流量传感器和电气控制柜组成一进料自动控制系统。所述电气控制柜设有以太网接口。
[0023]所述第一气动调节阀的开启度按所述流量传感器设定的流量值自动调节控制,所述流量传感器的设定值分别按所述蒸发器效体进出料浓度要求计算设定及按设备实际运行时的出料浓度修正设定。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布液分配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实用新型布液分配器采用图2结构A-A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实用新型布液分配器采用图2结构A-A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实用新型换热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30]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多效水平管降膜蒸发器,包含至少两个蒸发器效体3,各蒸发器效体3均包括一蒸发器主体,蒸发器主体包括加热器、与加热器相连的分离室,各蒸发器主体顺序相连;上一个蒸发器主体的分离室出口连接相邻的下一个蒸发器主体的加热蒸汽进口,位于最后方的蒸发器主体的分离室出口与一压缩机4的进气口相连,压缩机4的出气口通过一蒸汽输送管道连接位于最前方的蒸发器主体的加热蒸汽进口 I ;加热器包括中心轴线呈一水平线的换热管31,换热管31的下端设有一导向板32,导向板32的中心线与换热管31的中心轴线处于同一垂面上;换热管31的上端面的纵截面为第一圆弧,换热管31的下端面的纵截面为第二圆弧,第一圆弧的曲率小于第二圆弧的曲率;第一圆弧的中心与第二圆弧的中心处于同一垂直线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传统的圆形换热管31的结构进行优化,并在换热管31的下方固定设有一导向板32,减少液体飞溅,形成良好的片状流,从而使得液体的流动速度加快,波动性能进一步加强,从而使传热效果进一步加强,解决了传统的液膜偏流现象、飞溅现象。通过压缩机4可实现蒸汽的二次利用,热能的回收利用率接近100%。
[0031]压缩机4优选是MVR压缩机。压缩机4的压缩比优选是2.5至10。以便于加热蒸汽的正常运输循环。此时原多效蒸发器的末效分离室出口与MVR压缩机进口相连,MVR压缩机出口与原多效蒸发器的首效加热器的加热蒸汽进口相连。
[0032]图1中包含四个蒸发器效体3,构成四效MVR蒸发器。第一效蒸发器的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