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絮凝连续砂滤器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8760402阅读:来源:国知局
式搅拌动态洗砂器的内层中,完成在曲径提砂管中的一次清洗再生。进入助力式搅拌动态洗砂器中的滤砂在重力及搅拌的双重作用下完成二次清洗,经由动态漏沙口缓慢沉降至可拆卸筛板错流搓洗式洗砂器中,经过可拆卸筛板错流搓洗式洗砂器中的筛板搓洗错流通道,在水流冲刷、筛板搓洗以及微孔曝气的多重作用下,完成滤砂的彻底清洗,直至回落至砂床表面。由法兰连接在双层环状固液分离槽底部的可拆卸筛板搓洗式洗砂器,是污染砂滤料清洗再生的最后阶段。该洗砂器内由上至下分别设计的梯形筛板和三角形筛板组成的错流搓洗式砂滤料通道,筛板是由不锈钢丝经定型压制并固定焊接的部件,其主要由筋丝和围丝组成,其表面遍布小于0.5mm的缝隙。即砂滤料只能沿着筛板表面滑落,而洗砂清水可通过筛板表面的缝隙通过,达到清水冲刷滤料表面的目的,且滤砂在沿筛板表面下落过程中,由于筛板表面由围丝组成的高低不平的搓衣板式结构,使滤料在下落过程中达到搓洗效果。另外在该筛板错流搓洗式通道的中下方焊接环状微孔曝气管,借助微细气泡的上浮作用,提高洗砂污水中油珠的去除效率,同时利用气、水联合冲洗滤料,亦可进一步提高砂滤料的清洗再生效果。整个洗砂器的下方安装在砂床表层上方一定高度处,该筛板错流搓洗式洗砂器的结构设计,有效延长了砂滤料在洗砂器内的运动路径,使得原本二维空间内的运动路径变为三维空间的运动路径,砂滤料及污染物在洗砂器内的运动更加曲折,液体在洗砂器内上升的湍流运动更加强烈,滤料颗粒的碰撞更加剧烈,进而提高砂滤料的清洗再生效果。
【主权项】
1.一种微絮凝连续砂滤器,具有底板(I)和罐体(2),在罐体(2)的顶部开有上人孔(17),在罐体(2)的中段开有侧人孔(25),在罐体(2)的侧壁顶部开有带定位板的滤后出水口(14),在罐体(2)的裙座内固定有圆锥体状的排水排砂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絮凝连续砂滤器还包括配水装置(6)、导砂装置(5)、微絮凝发生装置(8)以及滤砂循环再生装置四部分结构; 其中,所述滤砂循环再生装置由左右两根曲径提砂管(9)、左右两个双层环状固液分离槽(19)、左右两个助力式搅拌动态洗砂体(15)以及左右两个可拆卸筛板错流搓洗式洗砂体(23)连接后构成;曲径提砂管(9)由若干个六边形灯笼状的中空结构(42)叠加组成,呈现一个倒置的Y字形状,其中一个斜向的分支位于排水排砂口(3)内,并连接压缩空气进气口(4),另一个垂直的分支在底部连接解堵法兰(41)作为解堵排砂出口(26),中央插入一根用于解堵的螺杆(43),螺杆(43) —直贯通至曲径提砂管(9)的顶端,在螺杆(43)的顶端连接一个水平的限位环(22); 双层环状固液分离槽(19)由外层钢桶(45)和内层钢桶(46)焊接后制成,其中外层钢桶(45)内壁底部同内层钢桶(46)外壁底部通过钢板焊接在一起构成环形通道,在内层钢桶(46)的侧壁上开有菱形的出水孔,在内层钢桶(46)的侧壁上安装可限制所述出水孔过流面积的限位板(47);左右两个双层环状固液分离槽(19)的环形通道通过排污管(44)相连通,所述排污管与引出罐体(2 )外的排污口( 13 )相连接; 筒状的助力式搅拌动态洗砂体(15)安装在所述双层环状固液分离槽内层钢桶(46)的中心部位,助力式搅拌动态洗砂体(15)的垂向底部为落砂口(55),助力式搅拌动态洗砂体(15)的筒侧开孔(54)通过弯管法兰与所述曲径提砂管的上端法兰相连接;助力式搅拌动态洗砂体(15)的筒体上端固定铜瓦轴套(52),搅拌轴(53)由轴套(52)穿入,搅拌轴(53)的中部安装助力式搅拌桨叶(51),搅拌轴(52)底部连接动环(50),所述动环可由搅拌轴(53)带动做圆周运动;在落砂口(55)的上部固定静环(49),静环(49)与所述动环具有相同的中心轴线,静环(49)上开有若干孔径不同的位于同一圆周线上的过砂孔,所述动环上开有一个对应的过砂孔,以实现当所述动环上的过砂孔与所述静环上的过砂孔孔径相同时,砂滤料即经由落砂口(55)下落;筒侧开孔(54)的开孔处位于助力式搅拌桨叶(51)的上方; 可拆卸筛板错流搓洗式洗砂体(23)的筒体通过洗砂体法兰(57)与双层环状固液分离槽内层钢桶(46)的内腔相连接;在可拆卸筛板错流搓洗式洗砂体(23)的筒体内分别焊接上下相对的锥形筛板(7)和梯形筛板(56),梯形筛板(56)为上大下小的漏斗式结构,锥形筛板(7)为圆锥形;梯形筛板(56)和锥形筛板(7)均由不锈钢丝经焊接定型压制成筋丝和围丝组成,其表面遍布小于0.5mm的缝隙,锥形筛板(55)通过带拉筋的固定环焊接在可拆卸筛板错流搓洗式洗砂体(23)的筒体内,锥形筛板(7)的底圆直径小于梯形筛板(56)的上口宽度从而实现砂滤料的下落;在可拆卸筛板错流搓洗式洗砂体(23)的筒体下部固定有环状微孔曝气管(58),环状微孔曝气管(58)上接有曝气管入口(10); 配水装置(6 )的布水管由若干根交叉互通的配水干管(27 )焊接呈伞状构成,每根配水干管(27)上竖向焊接安装若干个配水筛帽(29),配水干管(27)通过固定角钢(28)焊接在罐体(2)上,位于排水排砂口(3)的圆锥体上口处;配水筛帽(29)是由基管(30)、筛管(31)和结箍(32)焊接在一起构成,并在结箍(32)上部焊接防压弧板(33),基管(30)上开有若干出水孔(59),筛管(31)亦由不锈钢丝经焊接定型压制成筋丝和围丝组成,其表面遍布小于0.5mm的管间缝隙,所述管间缝隙为水平方向;由所述布水管的中央引出一根至罐体外的配水注入管(12); 导砂装置(5)由多个上角为20°的三角形钢板拼接在一起组成的多边形锥体,其上锥角紧贴所述配水装置正下方,同所述配水装置的配水干管(27)之间采用钢筋焊接固定; 微絮凝发生装置(8)由相连通的射流器(37)、絮凝干管(34)以及多根圆弧带孔的钢管(36)组成,钢管(36)的下表面布满细小微孔,同时钢管(36)的外部包裹缝隙小于0.5mm的絮凝筛管(35),絮凝筛管(35)亦由不锈钢丝经焊接定型压制成筋丝和围丝组成,其表面遍布小于0.5mm的管间缝隙;射流器(37)具有射流器法兰(38)、射流进口(39)、射流器壳体(40)以及射流器出口,所述射流器竖向连接在絮凝干管(34)和絮凝剂入口管(11)之间;微絮凝发生装置(8)固定于配水装置(6)的上方。
【专利摘要】一种微絮凝连续砂滤器。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可以提高滤砂的吸附效率又可以同时实现滤砂往复循环再生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絮凝连续砂滤器还包括配水装置、导砂装置、微絮凝发生装置以及滤砂循环再生装置四部分;滤砂循环再生装置由左右两根曲径提砂管、双层环状固液分离槽、助力式搅拌动态洗砂体以及两个可拆卸筛板错流搓洗式洗砂体连接后构成;配水装置的布水管由若干根交叉互通的配水干管焊接呈伞状构成,每根配水干管上竖向焊接安装若干个配水筛帽;微絮凝发生装置由相连通的射流器、絮凝干管以及多根圆弧带孔的钢管组成;导砂装置由多个三角形钢板拼接在一起组成多边形锥体,其上锥角紧贴所述配水装置正下方。
【IPC分类】B01D36-04
【公开号】CN204469391
【申请号】CN201520148761
【发明人】张逢玉, 郑学武, 郑焕财, 葛庆有
【申请人】大庆聚三元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6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