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烟气净化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33355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沥青烟气净化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可沥青烟气净化器,为了解决目前影响使用吸附法来净化沥青烟气的制约障碍,其包括净化器外壳以及滤袋,净化器外壳上有沥青烟气入口、吸附剂入口、净气出口、吸附剂出口以及测压口,净化器外壳内安装有可将吸附剂主动抛撒的运动装置。沥青烟气在主动自激的立体吸附剂尘场中进行吸附净化后,又被滤袋再吸附的两次吸附净化模式。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从在高效净化沥青烟气的同时,解决了使用吸附法的占地面积过大和吸附材料的吸附容量使用不均,以及更换吸附剂时条件恶劣和劳动强度过大等问题。
【专利说明】
沥青烟气净化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沥青烟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0002]沥青烟气是建材、筑路、焦化、碳素等行业在作业或生产过程中,因使用沥青而产生和挥发的气体。沥青烟气在外观上为棕黄色,燃烧时呈棕褐黑色,具有呛鼻呛嗓的恶劣刺激气味。烟气成份中除所含的酚类、蒽萘类、苯并芘类等多环芳烃类物质对动植物除有一定程度的危害性外,其中的3.4苯并芘对人类更有致癌作用。
[0003]为了保护操作人员的健康和防止沥青烟气污染大气环境,对沥青烟气的净化治理已采用了许多技术方法。其中,物理吸附法(简称:吸附法)就是所应用的方法之一。目前应用该法的净化器工作方式是:在净化器内设置的水平丝网(也称:吸附床)上面,舖设一定厚度的活性材料来做吸附剂层,引入沥青烟气作为吸附质从中穿过,在穿越过程中依据物理学的固气两相吸附原理实现了对沥青烟气吸附净化。由于这种吸附法的净化过程直观,且投资和运行费用又都相对较小,而净化效率又高等优点已被业内肯定,但实际使用确受有一定的制约性。其原因是,由于吸附剂是摊铺在水平丝网上,而沥青烟气的穿越速度又很小,在这种被动性的吸附模式下,而引出的三个主要方面的不足。第一个不足是由于吸附床的面积太大,进而导致净化器占地面积过大。第二个不足是吸附层上下吸附剂的吸附容量使用严重不均。第三个问题尤为突出,既更换吸附剂占用停产时间过长、更换吸附剂劳动强度大且操作条件又较恶劣。
[0004]为了解决这些不足问题,尽管采取一些为了减少占地而增高吸附层的数量,提高更换吸附剂人员的劳动待遇和防护等级,甚至对净化器采取一用一备的方式来减少停产时间等办法。但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制约障碍。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目前影响使用吸附法来净化沥青烟气的制约障碍,实现将该法推广普及应用目的。
[0006]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0007]—种沥青烟气净化器,包括净化器外壳以及滤袋,净化器外壳上有沥青烟气入口、吸附剂入口、净气出口、吸附剂出口以及测压口,净化器外壳安装有可将吸附剂主动抛撒的运动装置。
[0008]所述的运动装置为轮系,轮系安装一组或数组。优选的,轮系包括主动轮,主动轮上装有铲扬板。优选的轮系包括主动轮、被动轮以及柔性带,柔性带上装有铲扬板。柔性带是橡胶带、传送带、链条或钢丝。
[0009]所述的净化器外壳底部为锥形结构,锥形结构一侧自沥青烟气入口到吸附剂出口处安装运动装置,锥形结构的另一侧安装振动装置,沥青烟气入口上方为滤袋,沥青烟气入口设有均气板。
[0010]—种用来净化沥青烟气的吸附方法,将吸附剂加以主动激扬抛撒形成立体吸附剂尘场,当沥青烟气在穿越此吸附剂尘场的过程中,进行气固两相的第一次吸附净化;然后在压差的作用下,尾气流向滤袋,在穿越中滤袋进行二次吸附净化。沥青烟气在经过均气板后的速度为1.2-1.8m/s,吸附剂的抛撒浓度在50-120g/m3范围内,滤袋的过滤速度在0.8-1.5m/min之内。
[0011]本实用新型将现在吸附剂的被动使用模式加以改变,采用在设有滤袋的净化器内安装运动装置,将吸附剂加以主动激扬抛撒,使之在形成一个立体吸附剂尘场的同时,也将产生的粉尘挂附在滤袋内表面上,当沥青烟气在穿越这个吸附尘场的过程中,在空间实现了气固两相的第一次吸附净化。然后在压差的作用下,尾气流向滤袋,并在穿越中对挂附在滤袋表面上的粉尘进行了第二次吸附净化,进而实现了对沥青烟气的高效净化。
[0012]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这种将沥青烟气在主动自激的立体吸附剂尘场中进行吸附净化的模式方法。由于吸附剂与沥青烟气的两相接触是在空间中进行,所以在净化器的占地面积方面,将远远小于目前平面吸附床模式。又由于对吸附剂的激扬抛撒是在随机和无序中进行,从而又将吸附材料的吸附容量使用率达到了一致。另外,只要打开净化器的吸附剂装、出料口,净化器内的吸附剂就在自重的作用下流淌排出,既实现了对吸附剂的更换,所以完全改变了更换作业环境和条件,进而人员的劳动强度也彻底得以减轻。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沥青烟气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沥青烟气入口,2.均气板,3.净化器外壳,4.轮系,5.柔性带,6.铲扬板,7.吸附剂出口,8.振动装置,9.吸附剂入口,1.滤袋,11.测压口,12.净气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结构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给予进一步说明:
[0016]沥青烟气净化器,净化器外壳3以及滤袋10,净化器外壳3上有沥青烟气入口 1、吸附剂入口 9、净气出口 12、吸附剂出口 7以及测压口 11,净化器外壳3内安装有可将吸附剂主动抛撒的运动装置。安装在净化器内的运动装置为轮系,轮系安装一组或数组。轮系包括主、被轮及柔性带和柔性带上的铲扬板构成。柔性带可以是橡胶带、传送带、链条、钢丝。或者轮系包括主动轮,主动轮上装有铲扬板。轮系的主动轮由机壳外的电动机带动,且可根据所需吸附剂立体尘场浓度的大小,由电动机所对应的转速来实现。
[0017]所述的净化器外壳3底部为锥形结构,锥形结构一侧自沥青烟气入口I到吸附剂出口7处安装运动装置,锥形结构的另一侧安装振动装置8,沥青烟气入口 I上方为滤袋10,沥青烟气入口 I设有均气板2。
[0018]用来净化沥青烟气的吸附方法,采用在设有滤袋的净化器内安装运动装置,将吸附剂加以主动激扬抛撒,使之在形成一个立体吸附剂尘场的同时,也将产生的粉尘挂附在滤袋表面上,当沥青烟气在穿越这个吸附尘场的过程中,在空间既实现了气固两相的第一次吸附净化。然后在压差的作用下,尾气流向滤袋,并在穿越中被挂附在滤袋表面上的粉尘进行了第二次吸附净化。所形成的立体吸附剂尘场的吸附剂(粉尘)浓度的大小,可通过调节主动轮的转数来实现。沥青烟气在经过均气板后的速度为1.2-1.8m/s,吸附剂的抛撒浓度在50-120g/m3范围内,滤袋的过滤速度在0.8-1.5m/min之内。
[0019]首次使用时,将吸附剂从吸附剂入口9装入到净化器内,且装入高度在满足吸附所用后,开动轮系4带动柔性带(如:胶带、传送带、链条、钢丝等)5运动,柔性带4上的数支铲扬板6就把吸附剂不断的抛撒激扬,从而在形成尘场的同时,又将有一定量的吸附剂(粉尘)挂附在滤袋10的内表面上,当滤袋10上的吸附剂(粉尘)厚度达到稳定后,沥青烟气即由沥青烟气入口 I进入,经均气板2调整成匀速气流,与吸附剂的激扬尘场在运动过程中进行两相吸附,同时在压差作用下向滤袋10运动,在穿越时滤袋10表面上的粉尘层时又被再次净化。当进行到一段时间后,从滤袋上脱落的结团粉尘在自重作用又落回下部,与尘场落下的吸附剂在仓底融合,然后再被反复的抛撒激扬,直到吸附净化停止。为了保持净化器的气动阻力稳定,可在需要时开动安装在净化器外壳3上的振动装置8对净化器振动击打,使之大片结团粉尘从滤袋上脱落,从而实现了减少气动阻力的目的。净化后的尾气由净气出口 12排出。而更换吸附剂时,吸附剂则由吸附剂出口7排出,测压口 11用于测量净化器与大气的压力差值。
[0020]实例:吉林省蛟河市某炭素厂,以前使用双层平面吸附床式净化器来治理成型晾料机的沥青烟气,净化后的排放浓度为50mg/m3以下。但是,其占地面积(含必要的检修面积)达45M2’,在处理烟气流量3000M3/H时,对焦炭吸附剂要每周更换一次,更换时需停产6小时,且要四人不间断的连续作业方可完成。而在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其占地面积(含必要的检修面积)仅为18M2,对焦炭吸附剂虽也每周更换一次,但更换时却只需一人来操控吸附剂的装、出料口阀门,在停机15分钟内即可完成。
【主权项】
1.一种沥青烟气净化器,包括净化器外壳(3)以及滤袋(10),净化器外壳(3)上有沥青烟气入口( I)、吸附剂入口(9)、净气出口( 12)、吸附剂出口( 7)以及测压口( 11),其特征在于净化器外壳(3)内安装有可将吸附剂主动抛撒的运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烟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动装置为轮系,轮系安装一组或数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烟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轮系包括主动轮,主动轮上装有?产扬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烟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系包括主动轮、被动轮以及柔性带,柔性带上装有铲扬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沥青烟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柔性带是橡胶带、传送带、链条或钢丝。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沥青烟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化器外壳(3)底部为锥形结构,锥形结构一侧自沥青烟气入口(I)到吸附剂出口(7)处安装运动装置,锥形结构的另一侧安装振动装置(8),沥青烟气入口(I)上方为滤袋(10),沥青烟气入口(I)设有均气板(2)。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沥青烟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化器外壳(3)底部为锥形结构,锥形结构一侧自沥青烟气入口(I)到吸附剂出口(7)处安装运动装置,锥形结构的另一侧安装振动装置(8),沥青烟气入口(I)上方为滤袋(10),沥青烟气入口(I)设有均气板(2)。
【文档编号】B01D46/02GK205517131SQ201620136803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4日
【发明人】叶宛丽
【申请人】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