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的分类排出方法

文档序号:5061611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工件的分类排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利用分度工作台或传送带等传送装置传送的芯片形电子零件等(以下叫做工件)进行电气特性的测定或形状检测等(以下代表性地叫做测定),并分类排出的工件的分类排出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工件的分类排出方法,公开的有使在保持孔内收纳多个工件的例如分度工作台间歇转动,而在分度工作台的停止中对保持孔内的工件测定电气特性等的方法。收纳在分度工作台的保持孔内的工件,之后根据电气特性的测定结果,利用从分类控制机构送出的压缩空气,经由排出滑槽向收纳部排出。
如上所述那样收纳在分度工作台的保持孔内的工件,利用从分类控制机构送出的压缩空气而排出。但是,由于与测定的速度相比,排出的速度非常慢,因此近年来根据高速处理的要求,希望在多个测定后集中一起排出。并且因为近年来工件的细小化而使空气的供给管路也减小,由于管路阻力也限制了空气供给量或压力传播,也必须有相应对策。此时,保持孔内的工件在分度工作台的停止中利用压缩空气排出,但在多个工件同时利用压缩空气排出时,会导致压缩空气的急剧的压力下降,往往不能可靠地将工件从分度工作台的保持孔内向排出滑槽侧排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这点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可可靠地将工件从分度工作台等传送装置上设置的保持孔内排出的工件的分类排出方法。
本发明是工件的分类排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使在保持孔内收纳有多个工件的传送装置间歇移动而传送工件的工序;在前述传送装置的间歇移动过程中,利用测定部来测定保持孔内的工件的电气特性的工序;根据来自测定部的工件的电气特性的测定结果使前述传送装置停止,并利用从分类控制机构供给的压缩空气,将工件从前述传送装置的保持孔经由排出滑槽向收纳部排出的工序;分类控制机构,将多个工件分成2组以上,并在前述传送装置停止时利用压缩空气的喷射将工件一组组地依次排出。
本发明是工件的分类排出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确定在前述传送装置停止时所排出的组的最大数。
本发明是工件的分类排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组内的工件的最大数为2。
如果采用本发明,不会同时消耗大量的压缩空气,且在各组中同时排出的工件数的差别减小,从而可减小影响工件的排出的压力差。因此可稳定地利用压缩空气排出工件,可减少消耗的压缩空气的量。
如以上那样,如果采用本发明,可使工件排出时的压缩空气的喷射压力稳定化从而稳定地排出工件。又,因为减少了工件排出时的压缩空气的量,所以也可减少压缩空气发生源的容量,从而可望降低成本。


图1是表示进行本发明的工件的分类排出方法的分类排出装置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工件的分类排出方法的时序图。
图3是表示工件的分类排出方法的比较例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形式。图1及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工件的分类排出方法的一实施方式的图。
首先介绍工件的分类排出装置。工件的分类排出装置具有底台5;滑动自由地设置在底台上且具有用于收纳电子零件(工件)4的多个保持孔1的传送装置即分度工作台(以下也叫做工作台)2;向分度工作台2的保持孔1内供给工件4的工件供给部10;对分度工作台2的保持孔1内的工件4进行电气特性的测定的测定部20。
测定部20具有下部电极8、上部电极9、连接下部电极8及上部电极9的测定器11,并将测定器11测定的电气特性的测定结果输送到分类控制机构24中。
并且在工作台2的上方设置与工作台2的保持孔1连通的多个排出滑槽25,对应各排出滑槽25地在工作台2的下方,在底台5上设置与保持孔1连通的多个配管23。并且各配管23连结在分类控制机构24上,各配管23的喷出口22在底台5的表面开口,从而使压缩空气从配管23通过喷出口22向保持孔1供给。
利用上述的多个排出滑槽25、多个配管23、分类控制机构24构成分类部30。
下面介绍工件的分类排出方法。首先从工件供给部10向作为传送装置的分度工作台2的保持孔1内供给工件4。之后,一边使工作台2间歇转动,一边在测定部20中使底台5一侧的下部电极8和上部电极9接触工件4,利用测定器11测定工件4的电气特性。工件4的电气特性的测定结果,从测定器11向分类控制机构24发送。
在工作台2停止时,与工件的保持孔1对置地在工作台2的上部对应合格品及不合格品等的测定级别而设置多个分类部30的排出滑槽25。并且,如上述那样,在下部的底台5上,在分别与排出滑槽25对置的位置设置各配管23的喷出口22。
进行了多个工件的测定之后,在分类控制机构24中,当工件4到达与规定的排出滑槽25对应的位置且工作台2停止时,向配管23侧供给来自压缩空气源24a的压缩空气。向配管23侧供给的压缩空气从喷出口22向保持孔1内喷出,使保持孔1内的工件4经由排出滑槽25排出而收纳在规定的收纳容器26内。
此时,合格的工件4通过排出滑槽25送到对应级别的合格品用的收纳容器26,不合格的工件4通过排出滑槽25输送到不合格品用的收纳容器26。
下面更详细地介绍分类控制机构24的压缩空气的供给方法。分类控制机构24一直监测保持在间歇转动的工作台2的保持孔1上的工件4的电气特性的测定结果和排出位置。即、即使在工作台2停止的时刻也利用分类控制机构24掌握该停止期间内应该排出的工件4的总数。
如图2所示,分类控制机构24将应该在停止期间内排出的多个工件4分成2组以上,从而在工作台2的停止期间中利用压缩空气一组组地依次排出工件4。该组由排出1~排出n的组构成,且工件4以各组为单位同时排出。这样,组内的工件4同时排出,但如果各组的工件4的数量多则与现在一样会发生急速的空气的压力下降或空气喷出量的偏差,所以各组的工件4理想的是1个,但优选最多2个。这样在将各组的工件4设为最大2个时,不需要同时喷出大量空气,而利用必要最小限的空气的喷出来排出工件4。并且在分度工作台2的停止期间中照常供给空气,所以可抑制空气的压力变动。
因此,组内的最多个数排出时(例如2个)的喷射压力P2与最少个数排出时(例如1个)的喷射压力P3之间的压力差变小。但是停止期间内的空气供给量或压力传播受装置限制,所以在不影响组的排出的空气供给量或空气压的范围,设定1个停止期间内的组的最大数n为例如4组。另外,组内的排出最大数n可随着工件形状等的条件变化而变更设定。
如以上那样,在工作台2的停止期间中一组组地依次排出工件4,所以如图2所示,多组排出时[例如n=4(在图2中是3)]的喷射压力P2与少量组排出时(例如n=2)的喷射压力P3之间的压力差变小。因此不必提高压缩空气源24a的初压P1,并且由于也减少了喷射空气量,所以也可减小压缩空气发生源24a的容量。
又,如上述那样,因为可从分类控制机构24向配管23侧稳定供给压缩空气,所以即使工件4微细化也可稳定可靠地将工件4从排出滑槽25向收纳容器26内排出。
下面根据图3说明本发明的工件的分类排出方法的比较例。
如果从分类控制机构24向配管23供给的压缩空气发生改变,则会产生以下的问题。即、如果压缩空气产生急剧的压力下降,则不能通过排出滑槽25将全部工件4排出到收纳容器26内,或只能排出一部分。
只可一部分地排出工件4的原因,是因为例如随着工件4的细小化,配管23的尺寸变小,由于空气流动的管路阻力和喷出口22的精加工造成的阻力等,使配管23的流动阻力差显著所致。
在作为比较例而示出的图3中,没有将保持孔1内的多个工件4分组,在工作台2的停止期间中同时利用压缩空气排出时,压缩空气的初压Pa由于大量喷射而大幅下降至Pb。压缩空气的压力之后逐渐恢复,在下一个停止期间排出例如1个工件4时,压力为Pc,压力下降非常小。
同时,在同时排出多个工件4时,由于大量的压缩空气消耗,Pb的压力下降大,但不一定可排出供给了空气的全部工件4。如果是流动阻力小的配管23,则还考虑到压缩空气流到那里,使工件4以高速从保持孔1排出而给工件4造成损害。又,如果是流动阻力大的配管23,则由于压缩空气不足而使空气压力降低而往往不能排出。并且,为了减少工件排出时的压力下降,需要扩大压缩空气源的容量,但会导致成本上升。
而如果采用本申请发明,则可根据电气特性的测定结果一直稳定地可靠地将工作台2的保持孔1内的工件4从排出滑槽25向对应的收纳容器26侧排出。
权利要求
1.一种工件的分类排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使在保持孔内收纳有多个工件的传送装置间歇移动而传送工件的工序;在前述传送装置的间歇移动过程中,利用测定部来测定保持孔内的工件的电气特性的工序;根据来自测定部的工件的电气特性的测定结果,使前述传送装置停止,利用从分类控制机构供给的压缩空气,将工件从前述传送装置的保持孔经由排出滑槽向收纳部排出的工序;分类控制机构,将多个工件分成2组以上,并在前述传送装置停止时利用压缩空气的喷射将工件一组组地依次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的分类排出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确定在前述传送装置停止时排出的组的最大数。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件的分类排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组内的工件的最大数为2。
全文摘要
本发明课题是使压缩空气的喷出压力稳定化从而稳定地排出分度工作台的保持孔内的工件。使保持孔(1)内收纳有工件(4)的分度工作台(2)间歇转动地传送工件,并在此期间利用测定部(20)测定分度工作台(2)的保持孔(1)内的工件(4)的电气特性。根据来自测定部(20)的电气特性的测定结果,利用分类控制机构(24)将压缩空气向保持孔(1)内喷出,从而根据测定结果将工件(4)从排出滑槽(25)向对应的收纳容器(26)内排出。分类控制机构(24)将工件(4)分成多个组,在分度工作台的停止期间中利用压缩空气每组地依次排出工件(4)。
文档编号B07C5/344GK1676228SQ20051006296
公开日2005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31日
发明者小岛智幸, 吉泽诚二, 水野显治, 小平晃久 申请人:东京威尔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