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原料筛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8058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食品原料筛分机。



背景技术:

食品加工(Food processing),指直接以农、林、牧、渔业产品为原料进行的谷物磨制、饲料加工、植物油和制糖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以及蔬菜、水果和坚果等食品的加工活动,是广义农产品加工业的一种类型。“十一五”以来,中国农副食品加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出现了可喜变化,已成为具有较强发展潜力的产业,品加工就是把可以吃的东西通过某些程序,造成更好吃或更有益等变化。将原粮或其他原料经过人为的处理过程,形成一种新形式的可直接食用的产品,这个过程就是食品加工,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筛分,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人工筛选,这样速度慢,而且筛选不均匀,要进行大批量、多类别的分类就需要极大的人力和财力,且筛选的效果很难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原料筛分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品原料筛分机,包括筛分机本体,所述筛分机本体的顶部设置进料口,所述筛分机本体的内壁设置振动电机架,所述振动电机架的表面设置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的表面通过传动轴与筛网连接,所述筛分机本体的侧面分别开设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和第三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的一端设置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通过固定轴与筛分机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筛分机本体的另一侧面设置电机架,所述电机架的表面设置电机,所述电机通过传动轴与滚筒的一端连接,所述滚筒的出料口与第二出料口连接,所述第三出料口的一端与第二隔板连接,所述滚筒的表面分别开设滚筒进料口和通孔。

优选的,所述筛分机本体的底部设置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筛网的底部通过连接板与第一隔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和第三出料口的侧面均铰接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为可折叠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食品原料筛分机,通过设置振动电机,能够防止筛网堵住,有利于筛分,通过设置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具有一定倾斜角度,能够使小颗粒的食品原料从第一出料口排出,通过设置固定轴,能够固定第一隔板,通过设置滚筒,能够第二次对食品原料进行筛分,通过设置通孔,小颗粒食品原料能够漏出,通过设置第二出料口,大颗粒食品原料能够漏出,通过设置电机,能够使滚筒滚动,使筛分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口、2筛分机本体、3连接板、4第一隔板、5电机、6电机架、7滚筒、8第二隔板、9筛网、10振动电机、11振动电机架、12第一出料口、13固定轴、14第二出料口、15第三出料口、16滚筒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食品原料筛分机,包括筛分机本体2,筛分机本体2的底部设置万向轮,筛分机本体2的顶部设置进料口1,筛分机本体2的内壁设置振动电机架11,振动电机架11的表面设置振动电机10,通过设置振动电机10,能够防止筛网9堵住,有利于筛分,振动电机10的表面通过传动轴与筛网9连接,筛网9的底部通过连接板3与第一隔板4连接,通过设置第一隔板4,第一隔板4具有一定倾斜角度,能够使小颗粒的食品原料从第一出料口12排出,连接板3为可折叠结构,筛分机本体2的侧面分别开设第一出料口12、第二出料口14和第三出料口15,第一出料口12的一端设置第一隔板4,第一隔板4通过固定轴13与筛分机本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固定轴13,能够固定第一隔板4,筛分机本体2的另一侧面设置电机架6,电机架6的表面设置电机5,通过设置电机5,能够使滚筒7滚动,使筛分效果更佳,电机5通过传动轴与滚筒7的一端连接,通过设置滚筒7,能够第二次对食品原料进行筛分,滚筒7的出料口与第二出料口14连接,通过设置第二出料口14,大颗粒食品原料能够漏出,第三出料口15的一端与第二隔板8连接,第一出料口12、第二出料口14和第三出料口15的侧面均铰接有挡板,滚筒7的表面分别开设滚筒进料口16和通孔,通过设置通孔,小颗粒食品原料能够漏出。

工作原理:使用时,食品原料从进料口1进入筛网9,振动电机10振动筛网9使小颗粒食品原料从筛网9漏出,经过第一隔板4由第一出料口12排出,大颗粒食品原料经滚筒进料口16进入滚筒7,电机5使滚筒7旋转,小颗粒食品原料由通孔漏出,经第二隔板8由第三出料口15排出,大颗粒食品原料由滚筒7的出料口进入第二出料口14并排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