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雾净化电离芯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1837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油雾净化电离芯体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雾净化电离芯体结构,应用领域为汽车零部件加工、刀具加工、模具加工、手机、电子等含有机械加工的环境,尤其适用于容易导电的水基切削液机械加工环境。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静电式油雾净化器如附图1-3所示,在水基切削液机械加工环境,切削液在电离杆表面形成豆状液滴,在绝缘体表面形成膜状液滴,由于切削液的导电性极强,电流吸附电离杆液滴形成线状放电,电流延绝缘体表面形成放电火花,导致高压发生器短路保护电场消失,失去了净化能力,油雾没有净化被排出,污染环境。最终结果是设备工作不稳定,频繁清洗芯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原有电离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放电原因,对现有技术中油雾净化电离芯体结构进行改进从而解决表面放电问题,且本实用新型的芯体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作、应用效果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油雾净化电离芯体结构,电离隔板上设有配合电离杆使用的通孔,所述的通孔朝电离隔板外侧开有豁口,所述的电离杆为柱形结构,电离杆通过吊环与电离片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离杆为圆柱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离片与吊环之间通过弹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油雾净化电离芯体结构还包括绝缘体,所述的绝缘体通过支架固定在外框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边框Ⅰ、边框Ⅱ和边框Ⅲ。

进一步的,所述的绝缘体与支架通过电离杆和螺母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雾净化电离芯体结构,通过电离隔板底部豁口,使得电离杆上的液滴向下滴落时不与隔板接触,避免了放电打火,将现有技术中电离丝改为圆片状的电离片,并用吊环穿在电离杆上,用铝管将电离片限位加紧,确保电离片位置不变;本实用新型将绝缘体与外框之间增加了一段隔空空间,同时绝缘体也隐藏在外框内部,减少了绝缘体与油雾之间的接触,通过实际现场应用,放电问题得到解决。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离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油雾净化电离芯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油雾净化电离芯体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电离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油雾净化电离芯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油雾净化电离芯体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架的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架的主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架的俯视图。

其中:1、电离隔板,2、电离杆,3、吊环,4、电离片,5、绝缘体,6、外框,7、支架,8、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10所示,一种油雾净化电离芯体结构,电离隔板1上设有配合电离杆2使用的通孔,所述的通孔朝电离隔板1外侧开有豁口,所述的电离杆2为圆柱形结构,电离杆2通过吊环3与电离片4连接,所述的电离片4与吊环3之间通过弹簧8连接,所述的油雾净化电离芯体结构还包括绝缘体5,所述的绝缘体5通过支架7固定在外框6内部,所述的支架7包括依次连接的边框Ⅰ、边框Ⅱ和边框Ⅲ,所述的绝缘体5与支架7通过电离杆和螺母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把绝缘体5藏入外框6的方法,使流动的油雾不经过绝缘体5表面,减少与油雾接触的机会,也就不能够形成油膜,使表面放电得到解决;通过割断电离隔板1下缘,把下缘开通,形成敞开的空间可以增大放电距离,解决放电短路。通过现场的实际应用,放电问题得到解决。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而非对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