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自动去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51245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自动去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过滤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自动去糠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随着中国科技发展快速,人们的传统工具渐渐被替代,传统去糠簸箕需要人力配合,并且时间也很长,费时费力,并且糠也会随着风四处飘散,造成环境污染,清扫时也很麻烦,因此设置本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自动去糠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自动去糠装置,包括矩形基座,所述矩形基座上表面设有矩形箱体,所述矩形箱体上表面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下表面设有伸缩端向上一号微型气缸,所述一号微型气缸上设有旋转端向上一号微型电机,所述一号微型电机旋转端上设有矩形板,所述滑槽后侧表面上方设有一组微型风扇,所述滑槽内侧表面设有伸缩端为水平的一号微型气缸A,所述一号微型气缸A的伸缩端上设有推板,所述矩形箱体侧表面设有收集盒,所述滑槽侧表面设有多个矩形开口,所述矩形箱体内下表面设有微型吸尘器和蓄电池,所述每个矩形开口内嵌装有与微型吸尘器相连的吸尘管,所述蓄电池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一号微型电机、一组微型风扇和微型吸尘器电性连接。

所述矩形基座下表面四角处设有矩形安装板A,所述每个矩形安装板A上设有圆轴,所述圆轴上设有移动滚轮。

所述多个矩形开口的数量为3-4个。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用于自动去糠装置,结构新颖,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吸收糠皮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自动去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自动去糠装置的侧视图;图中,1、矩形基座;2、矩形箱体;3、滑槽;4、一号微型气缸;5、一号微型电机;6、矩形板;7、微型风扇;8、推板;9、收集盒;10、矩形开口;11、微型吸尘器;12、蓄电池;13、吸尘管;14、控制器;15、矩形安装板A;16、圆轴;17、移动滚轮;18、一号微型气缸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自动去糠装置,包括矩形基座(1),所述矩形基座(1)上表面设有矩形箱体(2),所述矩形箱体(2)上表面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内下表面设有伸缩端向上一号微型气缸(4),所述一号微型气缸(4)上设有旋转端向上一号微型电机(5),所述一号微型电机(5)旋转端上设有矩形板(6),所述滑槽(3)后侧表面上方设有一组微型风扇(7),所述滑槽(3)内侧表面设有伸缩端为水平的一号微型气缸A(18),所述一号微型气缸A(18)的伸缩端上设有推板(8),所述矩形箱体(2)侧表面设有收集盒(9),所述滑槽(3)侧表面设有多个矩形开口(10),所述矩形箱体(2)内下表面设有微型吸尘器(11)和蓄电池(12),所述每个矩形开口(10)内嵌装有与微型吸尘器(11)相连的吸尘管(13),所述蓄电池(12)与控制器(14)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14)分别与一号微型电机(5)、一组微型风扇(7)和微型吸尘器(11)电性连接;所述矩形基座(1)下表面四角处设有矩形安装板A(15),所述每个矩形安装板A(15)上设有圆轴(16),所述圆轴(16)上设有移动滚轮(17);所述多个矩形开口(10)的数量为3-4个。

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矩形基座上表面设有矩形箱体,矩形箱体上表面设有滑槽,滑槽内下表面设有伸缩端向上一号微型气缸,一号微型气缸上设有旋转端向上一号微型电机,一号微型电机旋转端上设有矩形板,滑槽后侧表面上方设有一组微型风扇,滑槽内侧表面设有伸缩端为水平的一号微型气缸A,一号微型气缸A的伸缩端上设有推板,矩形箱体侧表面设有收集盒,滑槽侧表面设有多个矩形开口,矩形箱体内下表面设有微型吸尘器和蓄电池,每个矩形开口内嵌装有与微型吸尘器相连的吸尘管,蓄电池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分别与一号微型电机、一组微型风扇和微型吸尘器电性连接,结构新颖,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吸收糠皮保护环境。

在本实施方案中,首先控制器打开,本装置开始正常工作,矩形箱体内下表面的蓄电池可持续进行蓄电,矩形基座上表面矩形箱体上表面滑槽的内下表面一号微型气缸开始伸缩运动,带动微型气缸上的一号微型电机开始运动,同时电机旋转端开始旋转,微型电机旋转端上的矩形板用来承放糠等,滑槽后侧表面上方的一组微型风扇开始转到吹出多余的糠皮,滑槽内侧表面的一号微型气缸A伸缩端上的推板把整理好的糠推进矩形箱体侧表面的收集盒内,滑槽侧表面的多个矩形开口内嵌装的吸尘管将灰尘吸进矩形箱体内下表面的微型吸尘器内,此时自动去糠装置开始正常工作运行,矩形基座下表面四角处矩形安装板A上圆轴上的移动滚轮方便本装置的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