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制砂的风力除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85672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制砂加工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机制砂的风力除粉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小于0.08mm的微分颗粒对混凝土的强度存在不利影响,因此应该去除小于0.08mm的微分颗粒。目前,机制砂生产线采用湿法制砂,通过水洗除粉工艺进行机制砂微粉分离。机制砂在水洗的过程中,在去除泥土、杂质和小于0.08mm的微分颗粒的同时,也会洗掉部分小于0.6mm的细颗粒部分,一方面造成机制砂颗粒级配不良,细度模数变大,从而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另一方面又减低了成品率,浪费资源,还容易导致水污染,影响清洁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机制砂的风力除粉装置,通过进风通道向卸料溜管内鼓风,使机制砂微粉通过导风器排出,进而实现机制砂和微粉的分离,控制机制砂含泥量,有效提高混凝土强度,增加成品率,促进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机制砂的风力除粉装置,包括:卸料溜管,所述卸料溜管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卸料溜管的一侧壁连接有空腔,且该侧壁间隔设置有若干组横向隔板,所有横向隔板呈阶梯状分布,每组横向隔板均包括相对设置的上隔板和下隔板,在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间形成进风通道;所述卸料溜管与空腔相对的侧壁开有出风口,出风口与进风通道相对,出风口内设置有导风器;所述空腔侧壁设置有鼓风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导风器呈斗状,导风器开口较大的一端与出风口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导风器连接有收尘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上隔板与下隔板之间的距离均为0.5~1cm。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上隔板与下隔板之间的距离均为0.8cm。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横向隔板的长度均为8~12cm。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横向隔板的长度均为10cm。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鼓风机为离心式鼓风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卸料溜管侧壁设置有进风通道,通过进风通道向卸料溜管内鼓风,使机制砂微粉通过导风器排出,进而实现机制砂和微粉的分离,控制机制砂含泥量,有效提高混凝土强度,增加成品率,促进节能环保。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生产成本低,利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机制砂的风力除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卸料溜管,2-进料斗,3-空腔,4-鼓风机,5-上隔板,6-下隔板,7-进风通道,8-导风器,9-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机制砂的风力除粉装置,包括卸料溜管1,卸料溜管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2,底部设置有出料口9,卸料溜管1的一侧壁连接有空腔3,且该侧壁间隔设置有若干组横向隔板,横向隔板的长度均为8~12cm,优选为10cm。所有横向隔板呈阶梯状分布,每组横向隔板均包括相对设置的上隔板5和下隔板6,在上隔板5和下隔板6之间形成进风通道7。上隔板5与下隔板6之间的距离均为0.5~1cm,优选为0.8cm。卸料溜管1与空腔3相对的侧壁开有出风口,出风口与进风通道7相对,出风口内设置有导风器8,导风器8呈斗状,导风器8开口较大的一端与出风口连接。导风器8连接有收尘器,用于收纳微粉。空腔3侧壁设置有鼓风机4,鼓风机4采用离心式鼓风机。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机制砂通过进料斗2进入到卸料溜管1内,鼓风机4通过进风通道7向卸料溜管1内鼓风,机制砂中的微粉受风力作用进入导风器8,最后经导风器8进入收尘器中,去除微粉后的机制砂在重力作用下经出料口9排出,实现机制砂与微粉的分离。

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