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袋式过滤离心机的翻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5477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翻袋式过滤离心机的翻袋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制药和化工行业的固液分离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翻袋式过滤离心机的翻袋机构。



背景技术:

1971年德国海因克尔(heinkel)公司发明了世界第一台翻袋式离心机,使传统工业在使用固液分离设备时遇到的很多问题迎刃而解,1975年(heinkel)正式向市场推出hf系列的离心机。

1998年11月份德国(heinkel)公司在北京国际制药设备展销会上推出,引起了国内制药行业的极大反响,一致认为该机属于世界一流的固液分离设备,国内药机制造厂纷纷投入研究开发,终因其技术难度过大而告失败。1975年到2016年将近40年来德国(heinkel)从hf系列发展到第二代f系列,性能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而国内药机制造行业在该离心机的开发尚属空白。

目前国内制药与化工行业大都使用人工或刮刀卸料离心机,人工卸料离心机劳动强度大且易产生人与物料的交叉污染,刮刀式离心机则必然在转鼓内层形成残余料层,即影响分离效果又造成晶粒的破坏和物料的损失,而“翻袋式”则完全克服了上述缺点,该离心机是当今世界上使物料损失最小,洗涤效果最佳,产品余湿量最小的一种全自动离心过滤设备,特别适用于制造与化工行业,可作为当今离心机制造行业的首选项目。

cn100434186c公开了一种《翻袋式过滤离心机》,该结构的内轴通过复杂的摩擦式离合器及螺纹轴与移动轴的推动实现移动轴的轴向移动及翻袋动作,缺点是:螺纹传动的传动动作慢,传动精度低,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及传动效果好、生产成本低的翻袋式过滤离心机的翻袋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翻袋式过滤离心机的翻袋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外轴及套装在外轴内的内轴,外轴的一端安装有转鼓,转鼓内安装有可以打开并向前移出的转鼓门与推料盘,转鼓门用连杆与推料盘固定成一体,推料盘与内轴的一端连接,推料盘的外径部与转鼓的前部之间连接有筒状滤布,外轴一端安装有带轮由机架上的电机驱动转动,内轴的另一端中心设置有轴向的盲孔作为油缸,内轴的油缸中配有活塞与活塞杆,活塞杆上的活塞将油缸分割成活塞内腔和活塞外腔,油缸的外端部与活塞杆密封连接,活塞杆上分别设置有连通活塞内腔的第一油道和连通活塞外腔的第二油道,活塞杆端部与旋转接头的液压油旋转输出轴固定连接,液压油旋转输出轴上分别设置的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与活塞杆上分别设置的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对应连通,旋转接头的套筒的侧壁上依次间隔设置有卸油孔、通油孔一、通油孔二和卸油孔,通油孔一与液压油旋转输出轴上的第一油道或第二油道连通,通油孔二与液压油旋转输出轴上的第二油道或第一油道连通,外轴与内轴之间设置有实现外轴与内轴离合的离合器。

所述的机架上前后安装的二套轴承支撑着外轴及套装在外轴内的内轴。

所述的内轴的外圆柱面上周向间隔设置有一条以上轴向的滑槽,外轴上设置有伸入至每个滑槽内的限位块。

所述限位块的具体结构是:外轴上对应于每条滑槽设置有一个贯通外轴侧壁的通孔,通孔内插接有伸入滑槽内的限位销,限位销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螺纹孔,通孔外侧的外轴上套装有覆盖住所有通孔的固定套,固定套上插接的螺栓旋入螺纹孔内将限位销固定在外轴及固定套上。

所述固定套与外轴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离合器的具体结构是:内轴另一端的外圆柱面上周向均布有半圆形槽,外轴上连接有钢球分布套,钢球分布套上设置的与半圆形槽相对应的通孔内安放有钢球,钢球分布套的外表面套装有气缸驱动其轴向移动的锁紧钢套,锁紧钢套内壁上设置的环形台阶可通过锁紧钢套的轴向移动控制钢球压入或脱离内轴的半圆形槽。

所述的述的套筒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环形的轴承座,轴承座的内壁上安装有轴承,液压油旋转输出轴转动的支撑在轴承内圈上,每个轴承座及轴承的外端设置有密封端盖,套筒上间隔设有两个环形槽,每个环形槽内均套装有两个与液压油旋转输出轴转动密封的浮动套,每个环形槽内的两浮动套之间的间隙上支撑有弹簧,套筒的侧壁上依次间隔设置有与液压油旋转输出轴外壁连通的卸油孔、分别与环形槽连通的通油孔一和通油孔二、与液压油旋转输出轴外壁连通的卸油孔,通油孔一与液压油旋转输出轴上的第一油道或第二油道连通,通油孔二与液压油旋转输出轴上的第二油道或第一油道连通。

靠近离合器一侧的密封端盖上设置有与活塞杆相密封的密封圈,套筒的外端被该端的密封端盖密封封堵。

上述的密封端盖和轴承座通过螺栓固定在套筒上。

伸出油缸外的活塞杆的外侧伸入固定在外轴上的钢球分布器内部的卡环上,所述的套筒与离合器之间的液压油旋转输出轴通过卡环、压板及螺杆与钢钢球分布套连接,实现液压油旋转输出轴的轴向定位及与外轴或/和内轴的同步转动。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利用本发明的旋转接头的功能及作用,实现了在液压系统的控制下的机械翻袋机构,该翻袋机构具备液压系统及液压驱动性能可靠、稳定性好、压力与速度可调、安全性好、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等所有的优点,使得本发明与德国(heinkel)世界著名的翻袋机构及cn100434186c专利相比较,本发明的翻袋机构在性能指标上可达相当的水平,在制造成本上要低于德国(heinkel)产品,适合于国内开发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推料盘缩入转鼓内的工作原理图。

图2是图1的e-e向剖视图。

图3是图1的f-f向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推料盘伸出转鼓外的工作原理图。

图5是图4的e-e向剖视图。

图6是图4的g-g向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推料盘缩入转鼓内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的推料盘伸出转鼓外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8:

一种翻袋式过滤离心机的翻袋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外轴29及套装在外轴29内的内轴28,外轴29的一端安装有转鼓37,转鼓37内安装有可以打开并向前移出的转鼓门40与推料盘38,转鼓门40用连杆39与推料盘38固定成一体,推料盘38与内轴28的一端连接,推料盘38的外径部与转鼓37的前部之间连接有筒状滤布42,外轴29一端通过键25安装有皮带轮26及皮带并由机架上的电机50驱动转动,内轴28的另一端中心设置有轴向的盲孔作为油缸,内轴28的油缸中配有活塞与活塞杆27,活塞杆27上的活塞将油缸分割成活塞内腔51和活塞外腔52,油缸的外端部与活塞杆27密封连接,活塞杆27上分别设置有连通活塞内腔51的第一油道53和连通活塞外腔52的第二油道54,活塞杆27端部与旋转接头的液压油旋转输出轴7固定连接,液压油旋转输出轴7上分别设置的第一油道531和第二油道541与活塞杆27上分别设置的第一油道53和第二油道54对应连通,旋转接头的套筒1的侧壁上依次间隔设置有卸油孔o、通油孔一a、通油孔二b和卸油孔o,通油孔一a与液压油旋转输出轴7上的第一油道531或第二油道541连通,通油孔二b与液压油旋转输出轴7上的第二油道541或第一油道531连通,外轴29与内轴28之间设置有实现外轴29与内轴28离合的离合器。

上述的外轴29通过轴承55支撑在机架上。所述的机架上前后安装的二套轴承55支撑着外轴29及套装在外轴29内的内轴28。

上述的内轴28的外圆柱面上周向间隔设置有一条以上轴向的滑槽36,外轴29上设置有伸入至每个滑槽36内的限位块。

上述限位块的具体结构是:外轴29上对应于每条滑槽36设置有一个贯通外轴29侧壁的通孔,通孔内插接有伸入滑槽36内的限位销32,限位销32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螺纹孔,通孔外侧的外轴29上套装有覆盖住所有通孔的固定套31,固定套31上插接的螺栓34旋入螺纹孔内将限位销32固定在外轴29及固定套31上。

上述固定套31与外轴29之间设置有密封圈35。

上述离合器的具体结构是:内轴28另一端的外圆柱面上周向均布有半圆形槽56,外轴29上连接有钢球分布套15,钢球分布套15上设置的与半圆形槽56相对应的通孔内安放有钢球18,钢球分布套15的外表面套装有气缸20驱动其轴向移动的锁紧钢套14,锁紧钢套14内壁上设置的环形台阶可通过锁紧钢套14的轴向移动控制钢球18压入或脱离内轴28的半圆形槽56,实现内轴28与外轴29的同步转动,或内轴28不转动而外轴29转动。

上述的套筒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环形的轴承座,轴承座的内壁上安装有轴承6,液压油旋转输出轴7转动的支撑在轴承6的内圈上,每个轴承座及轴承6的外端设置有密封端盖,套筒1上间隔设有两个环形槽,每个环形槽内均套装有两个与液压油旋转输出轴7转动密封的浮动套3,每个环形槽内的两浮动套3之间的间隙上支撑有弹簧4,套筒1的侧壁上依次间隔设置有与液压油旋转输出轴7外壁连通的卸油孔o、分别与环形槽连通的通油孔一b和通油孔二a、与液压油旋转输出轴7外壁连通的卸油孔o,通油孔一b与液压油旋转输出轴7上的第一油道53或第二油道54连通,通油孔二a与液压油旋转输出轴7上的第二油道54或第一油道53连通。

靠近离合器一侧的密封端盖上设置有与活塞杆27相密封的密封圈,套筒1的外端被该端的密封端盖密封封堵。

上述的密封端盖和轴承座通过螺栓固定在套筒1上。

伸出油缸外的活塞杆27的外侧伸入固定在外轴29上的钢球分布器内部的卡环13上,所述的套筒1与离合器之间的液压油旋转输出轴7通过卡环10、压板8及螺杆与钢球分布套连接,实现液压油旋转输出轴7的轴向定位及与外轴29或/和内轴28的同步转动。

转鼓37侧的内轴28的端面上居中设置有盲孔,转鼓门40上与盲孔同轴线设置有导向孔,卸料室上固定有插入上述的盲孔及导向孔内的进料管41。

离合器19通过液压系统的换向阀实现控制,当液压油同时进入两个油缸20的进油口c口、压力油使活塞24经活塞杆23推动离合器外盘17使锁紧钢套14外移、钢球18在旋转离心力的作用下脱离内轴28的半圆形槽,此时内轴28与外轴29分离,旋转接头固定于机架上,液压油进入旋转接头的a口经a1口、过通孔出a2口进入内轴的活塞内腔51使内轴外移完成翻袋卸料动作(此时,活塞外腔52回油),内轴28上的滑槽36的长度就是翻袋行程的长度,当液压系统的控制阀换向时液压油进入旋转接头的b口经b1口、过通孔出b2口进入活塞30后端的活塞外腔52(此时,活塞内腔51回油)、液压油使内轴28内移复位、转鼓门关闭,控制程序将液压换向阀通电换向、液压油同时从两个油缸20的d口进入使活塞24后移、经活塞杆23推动离合器外盘17使锁紧钢套14复位、将钢球18压入内轴28的半圆形槽56内与外轴29定位并锁紧;离合器外盘17与两个同步油缸20的活塞杆23连接并通过二个轴承16安装在锁紧钢套14上,由圆螺母12锁紧,钢球分布套15与锁紧钢套14用花键槽配合可作轴向活动,在锁紧同时与外轴29内轴28同步旋转,圆螺母12的内孔与压板11的外径配合面装有o型密封圈10与21、35、44、轴用u型密封43,组成一套对内轴28内部润滑油的密封保护。

旋转接头固定在机架上,液压油旋转输出轴7与活塞杆27对接,旋转接头的a、b为进出油口,o为泄油回油箱,液压油旋转输出轴7用两个轴承6支撑于套筒(旋转接头壳体)上,4个浮动套3分别安装在液压油旋转输出轴7上,二个浮动套3为一组中间用弹簧4分别将浮动套3压向旋转接头壳体端面形成动态密封面5用来密封液压油防止外泄,当旋转接头运行时液压油经a口、a1口进入旋转输出轴7输出,液压油从b2、经b1口、b口回油,如液压油经b口、b1口进入旋转输出轴7输出液压油,a口a1口为油口。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