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出液的卧式螺旋离心机转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02291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出液的卧式螺旋离心机转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卧式螺旋离心机转鼓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出液的卧式螺旋离心机转鼓,改进了轻相液的出料口,使调节轻相液更加简便快捷。
【背景技术】
[0002]如图1所示现有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是利用互不相溶两种物料的密度差,使物料在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实现两种物料例如固、液分离,其转鼓部件,主要由高转速的转鼓、与转鼓转向相同且转速比转鼓略高或略低的螺旋、差速器和进料管等部件组成。当要混合物通过进料管进入转鼓后,高速旋转的转鼓产生巨大的离心力,把混合物中密度大的重固相沉降到转鼓内壁,由于螺旋和转鼓的转速不同,二者存在有相对运动(即转速差),利用螺旋和转鼓的相对运动,把沉积在转鼓内壁的固相推向转鼓小端出渣口排出,分离固相后的清液从离心机另一端轻液出口排出,从而实现重质与液体的分离。
[0003]但是,现有的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转鼓,其出料方式都是通过溢流板控制液体高度,在调试过程中为得到较澄清的液体需要多次拆装轻重相的溢流板,操作比较麻烦费力。
[0004]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出液的卧式螺旋离心机转鼓。
【实用新型内容】
[0005]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出液的卧式螺旋离心机转鼓,其结构设计合理、工作状态稳定,同时取消如图1所示的大端盖位置的轻相液出口,改在了转鼓末端且增加了出液管,使调节轻相液更加简便快捷。
[0006]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出液的卧式螺旋离心机转鼓,包括转鼓本体,及转鼓本体一端连接的差速器,及设置在转鼓本体内的输料螺旋,其中,输料螺旋与差速器连接,及设置在转鼓本体内的且位于输料螺旋内的进料管,及位于转鼓本体内且设置在转鼓本体末端的出液管。
[0007]本技术方案的,所述位于转鼓本体末端的出液管数量至少设置四个。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出液的卧式螺旋离心机转鼓的有益效果在于:1、其结构设计合理,改进了轻相液出料方式,去掉了轻相溢流板,在调试时减少了拆装溢流板的次数;2、增加了出液管数量且调节出液管时只需测量伸出长度即可,方便快捷、效率高、精准。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工作状态稳定,易推广。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现有卧式螺旋离心机转鼓的出液管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出液的卧式螺旋离心机转鼓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出液的卧式螺旋离心机转鼓的I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2]其中,图中序号标注如下:1-转鼓本体、2-输料螺旋、3-差速器、4-进料管、5-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0014]如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新型出液的卧式螺旋离心机转鼓,包括转鼓本体I,及转鼓本体I 一端连接的差速器3,及设置在转鼓本体I内的输料螺旋2,其中,输料螺旋2与差速器3连接,及设置在转鼓本体I内的且位于输料螺旋2内的进料管4,及位于转鼓本体I内且设置在转鼓本体I末端的出液管5。
[0015]进一步优选的,位于转鼓本体I末端的出液管5数量至少设置四个,有效的保证转鼓本体I内轻相液的出液效率,同时与图1中的现有卧式螺旋离心机转鼓相比,如图2所示现有卧式螺旋离心机转鼓大端盖的轻相出液口不再保留。
[0016]本实用新型的出液管5方便调节,在调试过程中只需测量伸出长度即可保证液面高度,测量调试效率高、精准。
[001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出液的卧式螺旋离心机转鼓,其特征在于:包括转鼓本体(I),及转鼓本体(I)一端连接的差速器(3 ),及设置在转鼓本体(I)内的输料螺旋(2),其中,输料螺旋(2 )与差速器(3)连接,及设置在转鼓本体(I)内的且位于输料螺旋(2)内的进料管(4),及位于转鼓本体(I)内且设置在转鼓本体(I)末端的出液管(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出液的卧式螺旋离心机转鼓,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转鼓本体(I)末端的出液管(5)数量至少设置四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卧式离心机转鼓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出液的卧式螺旋离心机转鼓,包括转鼓本体,及转鼓本体一端连接的差速器,及设置在转鼓本体内的输料螺旋,其中,输料螺旋与差速器连接,及设置在转鼓本体内的且位于输料螺旋内的进料管,及位于转鼓本体内且设置在转鼓本体末端的出液管。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出液的卧式螺旋离心机转鼓的有益效果在于:1、其结构设计合理,改进了轻相液出料方式,去掉了轻相溢流板,在调试时减少了拆装溢流板的次数;2、增加了出液管数量且调节出液管时只需测量伸出长度即可,方便快捷、效率高、精准。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工作状态稳定,易推广。
【IPC分类】B04B7/08, B04B1/20
【公开号】CN205324002
【申请号】CN201521044202
【发明人】袁顺强, 朱中伟, 陈强, 徐彬
【申请人】宜兴市华鼎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