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产品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72886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测试产品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产品测试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测试流程防呆的测试产品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产品的测试过程,首先是对产品统一进行打码、贴码、扫码,然后对扫码后的产品依次进行相关性能的检测,检测合格的产品直接进入下一工序,而检测不合格的产品则直接放入不合格产品箱中,进行上锁管理。可知,这种产品测试流程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合格产品与不合格产品的打码相同,当合格产品与不合格产品混在一起时,肉眼无法进行识别。

2、对测试后的合格产品和不合格产品的错误放置无法进行有效防呆。

3、当出现产品位置放置错误时,系统仍旧可以测试下一产品,存在误判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试产品处理方法,以解决目前产品测试流程不合理,导致误工、返工,测试成本高、有效率低等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测试产品处理方法,包括对待测试产品进行测试,对测试合格的产品标记合格码,并对标记合格码的产品进行扫码记录;同时,对测试不合格的产品标记不合格码,并对标记不合格码的产品进行扫码记录,对扫码记录后的不合格产品进行入箱管理;在对标记合格码的产品进行扫码记录或者对扫码记录后的不合格产品进行入箱管理后,对下一待测试产品进行测试。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在对标记合格码的产品进行扫码记录后;对标记合格码的产品进行包装入库。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在对测试合格的产品标记合格码的过程中,首先打印合格码,然后将打印出的合格码贴在测试合格的产品上。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在对测试不合格的产品标记不合格码的过程中,首先打印不合格码,然后将打印出的不合格码贴在不合格的产品上。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在放置不合格产品的收容箱中,设置有产品检测装置,产品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扫码记录后的不合格产品是否进入收容箱中;当扫码记录后的不合格产品未进入收容箱时,不允许对下一待测试产品进行测试。

利用上述测试产品处理方法,对测试后的合格产品和不合格产品进行区别打码,并分别处理,在混放的情况下也能够辅助工作人员区分合格产品和不合格产品;此外,对扫码记录后的不合格产品进行入箱管理,在未入箱成功的情况下,系统不能进行下一产品的测试,也能够有效防止产品的混放,从而起到测试过程中产品位置防呆的目的,测试流程更加合理、有效。

为了实现上述以及相关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后面将详细说明的特征。下面的说明以及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某些示例性方面。然而,这些方面指示的仅仅是可使用本发明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一些方式。此外,本发明旨在包括所有这些方面以及它们的等同物。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发明的更全面理解,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测试产品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测试产品处理方法详细流程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实施例。在其它例子中,为了便于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0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方框图的形式示出。

为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测试产品处理方法,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测试产品处理方法的流程。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测试产品处理方法,包括对待测试产品进行测试,对待测试产品进行测试,对测试合格的产品标记合格码,并对标记合格码的产品进行扫码记录;同时,对测试不合格的产品标记不合格码,并对标记不合格码的产品进行扫码记录,对扫码记录后的不合格产品进行入箱管理;在对标记合格码的产品进行扫码记录或者对扫码记录后的不合格产品进行入箱管理后,对下一待测试产品进行测试;否则,测试不合格的产品未成功进行扫码,或者打码记录后的不合格产品未成功进行入箱管理,则系统默认不能对下一产品进行测试,从而有效防止产品误放或者漏放。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对标记合格码的产品进行扫码记录后,对标记合格码的产品进行包装及入库处理,然后对下一待测试产品进行测试。此外,在对测试合格的产品标记合格码的过程中,首先通过打码系统打印合格码,然后作将打印出的合格码贴在测试合格的产品上,以便与不合格产品进行区分。

对应地,在对测试不合格的产品标记不合格码的过程中,首先打印不合格码,然后将打印出的不合格码贴在不合格的产品上。

在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放置不合格产品的收容箱中,设置有产品检测装置,产品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扫码记录后的不合格产品是否进入收容箱中;当扫码记录后的不合格产品未进入收容箱时,系统默认不允许对下一待测试产品进行测试。

具体地,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测试产品处理方法详细流程。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测试产品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201:对待测试产品进行相关性能测试。

s202:判断测试后的产品是否为合格产品,其性能是否符合生产要求。

s203:当测试后的产品为不合格产品时,系统打印不合格码。

s204:打印出的不合格码贴在对应的不合格产品上。

s205:对贴有不合格码的不合格产品进行扫码,记录系统。

s206:将扫码后的不合格产品放入对应的产品收容箱中,即进行入箱上锁管理,箱内有检测,只有将不合格品放入箱中,系统才能进行下一只产品测试。

s207:当测试后的产品为合格产品时,系统打印对应的合格码。

s208:打印出的合格码贴在对应的合格产品上。

s209:对贴有合格码的合格产品进行扫码,记录系统。

s210:在对标记合格码的产品进行扫码记录或者对扫码记录后的不合格产品进行入箱管理后(将测到不合格品入箱),对下一待测试产品进行测试。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步骤s205或者步骤s206有一项未能成功操作,则系统默认不允许对下一产品进行测试,从而避免不合格产品和合格产品误放,确保测试系统每次测试的结果均真实有效。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测试产品处理方法,通过系统管控对测试后的合格产品和不合格产品进行分别处理,能够有效防止产品混放或者误放,确保测试后的产品能够准确归纳,从而减少后期的产品返工成本,提高产品整体测试速度,降低测试成本。

如上参照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测试产品处理方法。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上述本发明所提出的测试产品处理方法,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的基础上做出各种改进。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内容确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试产品处理方法,包括:对待测试产品进行测试,对测试合格的产品标记合格码,并对标记合格码的产品进行扫码记录;同时,对测试不合格的产品标记不合格码,并对标记不合格码的产品进行扫码记录,对扫码记录后的不合格产品进行入箱管理;在对标记合格码的产品进行扫码记录或者对扫码记录后的不合格产品进行入箱管理后,对下一待测试产品进行测试。利用上述发明能够有效避免合格产品和不合格产品放混,起到测试过程产品防呆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韩冰;朱玉东;马利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16
技术公布日:2017.11.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