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式上部卸料离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5682阅读:1131来源:国知局
平板式上部卸料离心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机技术领域,具体为平板式上部卸料离心机。



背景技术:

离心机是利用离心力,分离液体与固体颗粒或液体与液体的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机械。离心机主要用于将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与液体分开,或将乳浊液中两种密度不同,又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例如从牛奶中分离出奶油);它也可用于排除湿固体中的液体。

现有的平板式离心机,在离心机主体内的旋转作用的离心机滚筒多为下部采用一根旋转轴支撑式结构,通过支撑轴旋转带动离心机滚筒旋转完成离心动作,然而这种比较简单的支撑方式往往使整个离心机滚筒旋转时摇摆不稳定,导致噪音太大,且现有的离心机滚筒固定方式也是在支撑杆外侧加设了支撑机构,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平板式上部卸料离心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平板式离心机,在离心机主体内的旋转作用的离心机滚筒多为下部采用一根旋转轴支撑式结构,通过支撑轴旋转带动离心机滚筒旋转完成离心动作,然而这种比较简单的支撑方式往往使整个离心机滚筒旋转时摇摆不稳定,导致噪音太大,且现有的离心机滚筒固定方式也是在支撑杆外侧加设了支撑机构,结构复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平板式上部卸料离心机,包括顶盖、第一滚珠座、第一滚珠、第二滚珠座、第二滚珠、离心机主体、离心机滚筒、第二弹簧固定立柱、第二滚珠座顶盖、第二滚珠座底盖、第二固定螺栓、第二滚珠瓦、第二弹簧、第一固定螺栓、第一滚珠瓦、第一弹簧、第一滚珠座顶盖、第一滚珠座底盖和第一弹簧固定立柱,所述顶盖位于离心机主体的顶端,且离心机主体的内腔中固定有离心机滚筒,所述第一滚珠座顶盖和第一滚珠座底盖由一固定螺栓形成了第一滚珠座,且第一滚珠座的内腔中安装有第一弹簧固定立柱,所述第一弹簧固定立柱的顶端设有第一滚珠瓦,且第一滚珠瓦的内腔中有第一滚珠,所述第二滚珠座顶盖和第二滚珠座底盖通过第二固定螺栓连接形成了第二滚珠座,且第二滚珠座的内腔中安装有第二弹簧固定立柱,所述第二弹簧固定立柱的顶端有第二滚珠瓦,且第二滚珠瓦的内腔中有第二滚珠,所述第二弹簧包裹在第二弹簧固定立柱的外侧,所述第一弹簧包裹在第一弹簧固定立柱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滚珠座为八处均匀的安装在顶盖的下端面的外壁上,所述第二滚珠座为四处均匀的安装在离心机主体的内腔底侧端面上。

优选的,所述顶盖向下盖住离心机主体的顶端面时,这时均匀安装在顶盖最低侧端面外壁的第一滚珠座内的第一滚珠与离心机滚筒的顶端内壁的弧形槽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当离心机滚筒放置在离心机主体的内腔中时,离心机滚筒的最低侧端面,正好与均匀安装在离心机主体内腔底侧端面上的第二滚珠座内的第二滚珠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离心机滚筒内腔顶端内壁处设有一段圆弧结构,所述离心机滚筒底面外壁处设有一圈圆弧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滚珠座的装配过程为:先将第一弹簧固定立柱与第一滚珠瓦通过螺纹连接,将第一弹簧包裹在第一弹簧固定立柱的包侧,再将第一弹簧固定立柱的底部插入第一滚珠座底盖的内孔中,接着将第一滚珠放在第一滚珠瓦的内腔中,最后将第一固定螺栓穿过第一滚珠座顶盖连接于第一滚珠座底盖,完成第一滚珠座的组合安装,然后将第一滚珠座通过第一滚珠座底盖外壁螺纹旋入顶盖底端面外壁所对应的安装孔内,同理将第二滚珠座通过第二滚珠座底盖外壁螺纹旋入离心机主体内腔顶端所对应的安装孔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滚珠座各组成部件的尺寸比第二滚珠座各组成部件尺寸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平板式上部卸料离心机为了使离心机滚筒在离心机主体内运动更平稳,采用了结构简单的滚珠运动方式,在顶盖的下端面外壁均匀安装有八个尺寸较小的第一滚珠座,当顶盖下压时正好使顶盖的下端面外壁带动八个尺寸较小的第一滚珠座压入离心机滚筒的上端面内壁上,实现离心机滚筒上端滚动方式限制晃动,同理在离心机主体的内腔底端面均匀安装有四个尺寸较大的第二滚珠座,使离心机滚筒底部实现滚动式限制晃动作用,这种防止离心机滚筒晃动的方法结构简单,容易操作,而且滚珠运动滑动性好,使运动方式更加稳定,从而提高了离心运动产生的产品固液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滚珠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滚珠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滚珠瓦与第一弹簧固定立柱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盖,2、第一滚珠座,3、第一滚珠,4、第二滚珠座,5、第二滚珠,6、离心机主体,7、离心机滚筒,8、第二弹簧固定立柱,9、第二滚珠座顶盖,10、第二滚珠座底盖,11、第二固定螺栓,12、第二滚珠瓦,13、第二弹簧,14、第一固定螺栓,15、第一滚珠瓦,16、第一弹簧,17、第一滚珠座顶盖,18、第一滚珠座底盖,19、第一弹簧固定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平板式上部卸料离心机,包括顶盖1、第一滚珠座2、第一滚珠3、第二滚珠座4、第二滚珠5、离心机主体6、离心机滚筒7、第二弹簧固定立柱8、第二滚珠座顶盖9、第二滚珠座底盖10、第二固定螺栓11、第二滚珠瓦12、第二弹簧13、第一固定螺栓14、第一滚珠瓦15、第一弹簧16、第一滚珠座顶盖17、第一滚珠座底盖18和第一弹簧固定立柱19,顶盖1位于离心机主体6的顶端,且离心机主体6的内腔中固定有离心机滚筒7,第一滚珠座顶盖17和第一滚珠座底盖18由一固定螺栓14形成了第一滚珠座2,且第一滚珠座2的内腔中安装有第一弹簧固定立柱19,第一弹簧固定立柱19的顶端设有第一滚珠瓦15,且第一滚珠瓦15的内腔中有第一滚珠3,第二滚珠座顶盖9和第二滚珠座底盖10通过第二固定螺栓11连接形成了第二滚珠座4,且第二滚珠座4的内腔中安装有第二弹簧固定立柱8,第二弹簧固定立柱8的顶端有第二滚珠瓦12,且第二滚珠瓦12的内腔中有第二滚珠5,第二弹簧13包裹在第二弹簧固定立柱8的外侧,第一弹簧16包裹在第一弹簧固定立柱19的外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滚珠座2为八处均匀的安装在顶盖1的下端面的外壁上,第二滚珠座4为四处均匀的安装在离心机主体6的内腔底侧端面上,第一滚珠座2主要起辅助限制离心机滚筒7晃动的作用,而第二滚珠座4对离心机滚筒7的底部起支撑滑动作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顶盖1向下盖住离心机主体6的顶端面时,这时均匀安装在顶盖1最低侧端面外壁的第一滚珠座2内的第一滚珠3与离心机滚筒7的顶端内壁的弧形槽相连接,当离心机滚筒7旋转时,可以使离心机滚筒7内壁的弧形槽与第一滚珠3进行滑动移动,使离心机滚筒7转动更平稳;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当离心机滚筒7放置在离心机主体6的内腔中时,离心机滚筒7的最低侧端面,正好与均匀安装在离心机主体6内腔底侧端面上的第二滚珠座4内的第二滚珠5相连接,由于第二滚珠5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弹簧13,所以第二滚珠座4在对离心机滚筒7起到滑动导向作用的同时,还降低了离心机滚筒7旋转运动时产生的振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离心机滚筒7内腔顶端内壁处设有一段圆弧结构,离心机滚筒7底面外壁处设有一圈圆弧槽,使顶盖1带动第一滚珠座2下压时更方便,使离心机滚筒7底面按第二滚珠5滑动时导向性更好;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离心机滚筒7内腔顶端内壁处设有一段圆弧结构,所述离心机滚筒7底面外壁处设有一圈圆弧槽,离心机滚筒7内腔顶端内壁处设有一段圆弧结构便于顶盖1带动第一滚珠座下压时更加方便,而离心机滚筒7底面外壁处设有一圈圆弧槽使第二滚珠座4上面的第二滚珠5能按一圈圆弧槽进行旋转移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滚珠座2的装配过程为:先将第一弹簧固定立柱19与第一滚珠瓦15通过螺纹连接,将第一弹簧16包裹在第一弹簧固定立柱19的包侧,再将第一弹簧固定立柱19的底部插入第一滚珠座底盖18的内孔中,接着将第一滚珠3放在第一滚珠瓦15的内腔中,最后将第一固定螺栓14穿过第一滚珠座顶盖17连接于第一滚珠座底盖18,完成第一滚珠座2的组合安装,然后将第一滚珠座2通过第一滚珠座底盖18外壁螺纹旋入顶盖1底端面外壁所对应的安装孔内,同理将第二滚珠座4通过第二滚珠座底盖10外壁螺纹旋入离心机主体6内腔顶端所对应的安装孔内,这样安装使第一滚珠3和第二滚珠5不但能很好的被固定在各自的固定座内,而且各自的弹簧部件还能起到缓冲作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滚珠座2各组成部件的尺寸比第二滚珠座4各组成部件尺寸小,第一滚珠座2主要是起辅助滑动与辅助防止离心机滚筒7晃动的作用,承受的重力不大,而第二滚珠座4承受的离心机滚筒7内液体重力较大,所以尺寸设计的大些。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平板式上部卸料离心机时,首先需对整个平板式上部卸料离心机有一个结构上的了解,在使用时,能够更加便捷的进行使用,该平板式上部卸料离心机在离心机主体6内腔的底部通过第二滚珠座4内的第二滚珠5与离心机滚筒7底部的导向槽连接,使离心机滚筒7起到了支撑缓冲防振作用,在顶盖1的底端面侧壁安装了第一滚珠座2,通过第一滚珠座2内的第一滚珠3与离心机滚筒7内的壁圆弧槽连接,使离心机滚筒7在旋转时通起到防晃动作用,通过第一滚珠座2与第二滚珠座4的作用,使整个离心机滚筒7较现有技术的离心机滚筒运动更平稳,且结构简单,容易操作,提高了防振性,降低了噪音。

综上所述,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