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料原料初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2273发布日期:2018-07-07 10:08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饲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饲料原料初清装置。



背景技术:

饲料大多采用植物作为生产原料,原料中包含大豆、玉米等作物,饲料在进行产生之前,由于大豆原料在收割时,会存在泥土、沙石及植物的根茎或者秸秆,因此需要对齐进行初清处理,现有的初清处理大多采用风动分离设备进行分离,由于植物性原料的重量较轻,而且原料中残存的细沙也随同风选设备一通分离出去,因此无法确保对原料的初清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饲料原料初清装置,能够确保对饲料原料的初清效果,确保将原料中残存的细小颗粒分离出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饲料原料初清装置,包括倾斜布置在轨道上的移动筛板,所述移动筛板位于轨道上间隔设置多个,相邻移动筛板上下方向布置,位于较上方的移动筛板的出料端高于位于较下方的移动筛板的进料端,所述移动筛板的出料端与提升机的进料端衔接,所述提升机的出料端与筛分筒的上端进料口衔接,沿着所述筛分筒的竖直方向间隔布置多个固定筛板,所述固定筛板倾斜布置,位于上方位置的固定筛板的低端处在下方位置的固定筛板的板面上方,所述固定筛板的下方均设置有导料斜板,所述导料斜板倾斜布置且低端伸出筛分筒,所述筛分筒的筒底设置成出料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技术效果为:上述的移动筛板位于轨道上往复移动,原料倾倒在该移动筛板上进行初次筛分,初次筛分出原料中的沙石颗粒,并且导入至筛分筒内进行精筛,筛分筒内的倾斜布置的固定筛板逐级将原料中细小的沙石筛分出去,进而确保原料的清洁度。

附图说明

图1是饲料原料初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筛分筒的剖视图;

图3是移动筛板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3所示,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饲料原料初清装置,包括倾斜布置在轨道11上的移动筛板10,所述移动筛板10位于轨道11上间隔设置多个,相邻移动筛板10上下方向布置,位于较上方的移动筛板10的出料端高于位于较下方的移动筛板10的进料端,所述移动筛板10的出料端与提升机20的进料端衔接,所述提升机20的出料端与筛分筒30的上端进料口衔接,沿着所述筛分筒30的竖直方向间隔布置多个固定筛板40,所述固定筛板40倾斜布置,位于上方位置的固定筛板40的低端处在下方位置的固定筛板40的板面上方,所述固定筛板40的下方均设置有导料斜板41,所述导料斜板41倾斜布置且低端伸出筛分筒30,所述筛分筒30的筒底设置成出料口31;

结合图1所示,上述的移动筛板10位于轨道11上往复移动,原料倾倒在该移动筛板10上进行初次筛分,初次筛分出原料中的沙石颗粒,并且导入至筛分筒30内进行精筛,筛分筒30内的倾斜布置的固定筛板40逐级将原料中细小的沙石筛分出去,进而确保原料的清洁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移动筛板10的均设置有输送带50,所述输送带50带面水平且移动方向与移动筛板10的移动方向水平;

上述初次筛分产生的沙石颗粒导入输送带50上,利用输送带50将沙石导出,并且该移动筛板10只是起到初次筛分的作用,因此筛孔较大,从而筛分下来的物料中还包含不少原料,因此需要将该筛分下来的物料再次导入至移动筛板10上进行二次筛分,以将筛分下来的原料选出,减少原料的浪费;

上述的移动筛板10的网孔尺寸由上至下逐级减少,以筛分不同的沙石;

结合图3所示,上述的移动筛板10的上面设置有毛发钩14,所述毛发钩14沿着移动筛板10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在物料沿着移动筛板10导送的过程中,可将原料中的毛发缠绕起来,避免毛发等混入原料中。

为实现对多个移动筛板10的整体驱动,相邻移动筛板10之间通过连接杆12连接为一体,所述移动筛板10的下板面设置有滑轮13滚动设置在轨道11上,驱动机构驱动移动筛板10位于轨道11上往复移动;

该驱动机构可以上电机带动偏心轮的方式,实现对移动筛板10的往复驱动,也可以是气缸的方式,通过气缸的伸缩来驱动移动筛板10的往复移动。

为方便将沙石导出,导料斜板41的低端伸出筛分筒30的筒壁上设置有接料管42,所述接料管42竖直且与螺旋输送的进料口连通。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