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除尘器及其气流均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3914发布日期:2018-11-07 10:38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烟气静电除尘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流均布装置。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气流均布装置的电除尘器。

背景技术

电除尘器是火力发电厂常用的除尘设备,其能够对锅炉排放烟气中的颗粒烟尘进行清除,从而降低排入大气层中的烟尘量,具有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空气质量的作用。

在实际收集粉尘的过程中,由于电场区中粉尘的浓度不是均匀分布的,通常电场区下部的粉尘浓度高于上部的粉尘浓度,前端的粉尘浓度高于后端的粉尘浓度。而粉尘浓度高的地方设备负荷比较重,粉尘浓度低的地方设备则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影响除尘效率。

为了使电场区的粉尘保持均匀分布,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在电除尘器出入口处的气流分布板上设置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导流板,然而当锅炉负荷不稳定时,电场区的进气流量波动较大,则导流板无法使电场区的粉尘保持均匀分布,造成电除尘器负荷适应性差的问题。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可使电场区的粉尘保持均匀分布的气流均布装置,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流均布装置,即使烟气流量变化,仍能够使电场区的粉尘保持均匀分布。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气流均布装置的电除尘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流均布装置,包括气流分布板和导流板,所述导流板通过转动组件与所述气流分布板的侧壁铰接,还包括与所述转动组件连接、以调整所述导流板导向角度的控制装置。

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气流分布板一侧、且与所述导流板固定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外周套设有齿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传动带,所述传动带设有可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牙。

优选的,所述气流分布板固定连接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有安装孔;所述转轴可转动的设于所述安装孔中。

优选的,所述传动带呈环形,且所述齿牙设于传动带的内环面。

优选的,所述限位部有两个,且设于所述转轴的两端,所述导流板与所述转轴的中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沿所述传动带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导流板,各所述导流板与所述转轴一一对应连接,全部所述导流板平行设置,所述传动带能够控制全部所述转轴同向转动。

一种电除尘器,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或所述出气口设有上述任意一种气流均布装置。

优选的,所述出气口设置有所述气流均布装置,且所述气流分布板的开孔率从上至下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进气口设置有所述气流均布装置,且所述气流分布板的开孔率从上至下逐渐增大。

优选的,所述进气口沿进气方向依次设置至少两个所述气流均布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气流均布装置包括气流分布板、导流板、转动组件和控制装置;转动组件设于导流板和气流分布板之间、并使二者铰接;控制装置与转动组件连接,用于调整导流板的导向角度。

由于导流板通过转动组件与气流分布板铰接,控制装置控制转动组件转动即可控住导流板转动。在工作过程中,当电场区的粉尘浓度不均匀时,可调整导流板转动角度,调整电场区的气流方向,使气流方向朝向粉尘浓度低的区域,从而使电场区中的粉尘向低浓度区域流动,平衡电场区的粉尘,使粉尘浓度处于均匀分布的状态。

本申请通过控制装置和转动组件调整导流板角度,进而调整电场区的气流方向,使粉尘由高浓度区域流向低浓度区域,实现保持电场区粉尘均匀分布的效果。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除尘器,其能够根据不同烟气流量调整导流板角度,负载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气流均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电除尘器进气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中的附图标记为:

气流分布板1、导流板2、角钢3、传动带4、控制装置5、限位部6、转轴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气流均布装置,能够根据烟气流量调整电场区气流方向,平衡电场区不同区域的粉尘,使电场区的粉尘处于均匀分布状态。本发明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气流均布装置的电除尘器,其能够适合不同烟气流量,负载适应性强。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气流均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电除尘器进气口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流均布装置,包括气流分布板1和导流板2,导流板2通过转动组件与气流分布板1的侧壁铰接,还包括与转动组件连接、以调整导流板2导向角度的控制装置5。

具体的,气流分布板1通常设置在电除尘器箱体的进气口或出气口的截面处,可以通过角钢3与进气口或出气口焊接固定,气流分布板1上开设有多个过孔。导流板2设置在电除尘器箱体的内部,且端部与气流分布板1的侧壁连接。转动组件设置在气流分布板1的一侧,且与导流板2固定连接。控制装置5能够控制转动组件绕自身的旋转轴转动,从而控制导流板2的倾斜角度。

在工作过程中,锅炉负载的变化通常会导致电除尘器进气口的烟气流量变化,造成电场区的粉尘浓度不均。此时可利用控制装置5和转动组件调整导流板2的导向角度,使电场区的上部和下部的流量分配更加均匀,提高电除尘器的负载适应性,同时避免由于流量过大或过小造成的涡流现象。

本申请提供的气流均布装置在导流板2和气流分布板1之间设置转动组件和控制装置5,当处理气体量或污染物浓度在较大范围内波动时,对导流板2的导向角度进行调整,进而调整电场区的气流方向,使粉尘由高浓度区域流向低浓度区域,提高电场区粉尘分布的均匀性,保障电场区具有稳定的除尘效率。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转动组件包括设于气流分布板1一侧、且与导流板2固定连接的转轴7,转轴7外周套设有齿轮;控制装置5包括传动带4,传动带4设有可与齿轮啮合的齿牙。

具体的,转轴7水平设置在气流分布板1的侧壁,且能够绕自身旋转轴转动。转轴7的侧壁与导流板2端部固定连接,二者可以具体采用焊接、粘接等方式进行固定;也可以在转轴7的侧壁沿轴线方向开设燕尾槽、t形槽等槽体结构,相应的,导流板2端部设置可插接于槽体内部的凸起结构,实现二者的固定。

转轴7外周套设有齿轮,齿轮可以与转轴7过盈配合或花键连接,二者也可以为一体式的齿轮轴结构;传动带4设置有齿牙,齿牙与齿轮啮合转动;控制装置5可以具体为电机等驱动类元器件。在工作过程中,传动带4在电机的控制下移动,并带动齿轮转动,进而使转轴7和导流板2同步转动。

可选的,为了方便固定转轴7,气流分布板1侧壁通过铆接、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有限位部6,限位部6设有安装孔;转轴7可转动的设于安装孔中。具体的,限位部6具体为板状、块状或其他形态的安装耳,限位部6与气流分布板1的侧壁固定连接,且限位部6的中部设置安装孔,对转轴7的轴向和径向位置进行限定。

可选的,为了优化气流均布装置的使用效果,本实施例中传动带4呈环形,且齿牙设于传动带4的内环面。即传动带4的齿带将齿轮夹于中间,使齿轮和传动带4配合的更加稳定。可选的,也可以将传动带4设置在齿轮和气流分布板1之间,并将齿牙设置在传动带4的外侧,通过外啮合的方式进行传动。

可选的,为了方便传动带4的移动,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限位部6有两个,且设于转轴7的两端,导流板2与转轴7的中部固定连接。具体的,转轴7的两端与齿轮固定连接,而转轴7的中部与导流板2端部固定连接,各部件装配状态下,传动带4位于导流板2的外侧,避免传动带4的移动和导流板2的转动产生干涉。

进一步的,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导流板2至少有两个、且沿传动带4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各导流板2与转轴7一一对应连接,全部导流板2平行设置,传动带4能够控制全部转轴7同向转动。

具体的,电除尘器进气口或出气口的气流分布板1通常从上至下依次分布多个导流板2对气流进行导流,以保障导流效果。相应的,转轴7与导流板2的数量相同,且二者一一对应,各导流板2均通过对应的转轴7与气流分布板1连接,同一气流分布板1上的全部转轴7在传动带4的控制下同向转动。本申请优选在调整导流板2导向角度的过程中,控制各个导流板2始终处于平行状态,传动带4控制导流板2同步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导流板2的设置会增大气流阻力,因此可以只在气流分布板1的局部区域设置导流板2。具体参考图2,导流板2可以设置在气流分布板1的上部三分之二区域,也可以设置在气流分布板1的下部区域等局部位置。

另外,图2中的导流板2设置于气流分布板1的不同区域,不同气流分布板1的导流板2具有不同的导流方向,图中设置上述结构目的在于展示导流板2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工作状态,并不用于限定导流板2与气流分布板1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导流板2的宽度为15mm,各导流板2的间距为60mm,同一气流分布板1上沿高度方向依次设置10块导流板2。

除了上述气流均布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气流均布装置的电除尘器,该电除尘器的进气口或出气口设置有上述任意一种气流均布装置。该电除尘器能够根据气流流量的变化调整导流板2的导向角度,负载适应性较强。该电除尘器的其他各部分的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电场区的粉尘浓度均匀性,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电除尘器进气口设置有气流均布装置,且气流分布板1的开孔率从上至下逐渐增大。

具体的,电除尘器进气口设置上述结构的气流分布板1后,含有高浓度灰分的烟气水平穿过气流分布板1,由于进气口的气流分布板1的开孔率上小下大,则烟气穿过气流分布板1后电场区下方的气流流速较大,而上方的气流流速较小,气流在电场区内向斜上方流动,形成斜气流;且在此过程中,流速大的区域内粉尘颗粒的停留时间较短,粉尘浓度会降低,而流速小的区域内粉尘颗粒的停留时间较长,粉尘浓度会增高,从而平衡电场区上部和下部的粉尘浓度,使粉尘处于均匀分布状态。

可选的,电除尘器出气口设置有气流均布装置,且气流分布板1的开孔率从上至下逐渐减小。电除尘器出气口的气流分布板1与进气口情况相反,本文不在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气流分布板1的开孔率沿电场区的高度方向逐渐变化,本申请优选采用过孔的孔径逐渐变化、而过孔数量保持一致的结构;可以理解的,气流分布板1上的过孔保持孔径相同,而过孔数量从上至下逐渐变化也可实现改变开孔率的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进气口的气流分布板1的开孔率从上至下依次为30%、40%和50%。出气口的气流分布板1的开孔率从上至下依次为50%、40%和30%,可以理解的,过孔形态、分布、以及开孔率大小以实际需求为准。

进一步的,为了优化电除尘器的使用效果,本实施例中进气口沿进气方向依次设置至少两个气流均布装置。参考图2,采用多层气流分布板1的结构能够使电场区的烟气更加均匀。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精准控制粉尘浓度,优选在全部气流分布板1上均设置导流板2;而为了节约加工成本、降低电除尘器运行阻力,也可仅在部分气流分布板1设置导流板2,而其余气流分布板1则仅开设过孔结构。

可选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进气口设置有三层气流分布板1,其中中间层的气流分布板1不设置导流板2。可选的,三层气流分布板1的厚度均可以为10mm,且分别设置在距离入口烟气1.15m、2.165m和3.18m处。另外,电除尘器出气口对气流方向及粉尘浓度分布的影响弱于进气口的气流分布板1,因此出气口可以仅设置一个气流均布装置。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电除尘器及其气流均布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