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下料流量的砂石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3198发布日期:2019-09-13 23:24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下料流量的砂石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下料流量的砂石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预拌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水、废渣,这些废水废渣通常含有水泥、砂石等大量建筑原料,如果不加处置任意排放至河道会造成严重污染,同时又浪费了大量的自来水和混凝土材料。混凝土砂石分离机主要用于对残余混凝土物料中的砂石、泥浆的分离和收集,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将混凝土物料注水冲洗后,用过滤筛将砂石和泥浆分离开,常见的筛料方法有振动筛料和搅动筛料等,残余混凝土物料在主要经过冲洗和筛料后便能够得到循环利用。

授权公告号为CN20824516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立式全自动砂石分离装置,包括料斗、支架、下料口、振动过滤盘、振动盘固定架,其中料斗安装在支架上部,支架下部安装轮子,所述料斗的下部设置下料口,所述振动过滤盘设置在下料口下方,所述支架中部设置振动盘固定架,所述振动过滤盘安装在振动盘固定架上;振动过滤盘倾斜设置,其底面设置通孔,振动过滤盘下部出口处连接大颗粒滑道,振动过滤盘上的通孔的下方设置小颗粒滑道,大颗粒滑道和小颗粒滑道分别向相反的方向延伸;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底部撑板,在底部撑板上方有底架固定设置在支架上,且在底部撑板上设置朝下的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底部撑板;该装置还设置有控制控制器组,该控制器组配设有遥控;在振动过滤盘的侧面设置接触轮,在振动盘固定架顶部设置电机,电机的转轴上设置与接触轮接触的凸轮;所述振动过滤盘的两侧设置固定轴,在振动盘固定架上设置固定轴套,所述固定轴穿过固定轴套,且在固定轴套和振动过滤盘之间,有弹簧套在固定轴上。

上述专利虽然能够完成砂石的分离过滤,对砂石进行分类堆放,但是在进行砂石分离时,一般是采用车辆向料斗中卸载砂石物料的方式进行加料,而上述专利中当加入砂石物料速率过快时,很容易导致物料堆积在料斗的下开口处,使得振动过滤盘上的砂石料过多,难以对其进行充分振动筛分,影响分离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下料流量的砂石分离装置,具有方便控制下料速率,使振动分离更加充分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可调节下料流量的砂石分离装置,包括振动筛和设置在振动筛一侧的料斗,所述料斗通过机架支撑在地面上,所述料斗的下端开口与振动筛相对应,所述料斗的开口处连接有向振动筛一侧倾斜设置的下料槽,所述下料槽的上方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下料槽平行设置,且挡板靠近料斗的一侧边上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贴合在料斗的侧壁上,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两个竖直方向的腰型孔,所述料斗的侧壁上对应于腰型孔连接有两根螺杆,所述螺杆穿设在腰型孔内,且所述螺杆上连接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的侧端面抵紧在定位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砂石分离工作之前,通过上下移动定位板,使腰型孔沿螺杆上下移动,进而改变挡板与下料槽底面之间的距离,即料斗下方的开口大小得到改变,达到控制下料流量的目的,防止砂石料在下料槽处堆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料槽呈扇形设置,且开口向振动筛一侧逐渐增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砂石料沿着下料槽的底面向下移动时能够充分散开,避免其在落入振动筛上时,在振动筛筛板的中间聚拢,影响分离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料槽的底面上连接有若干个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呈放射形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板将下料槽分隔成为若干个空间区域,起到导流的作用,砂石料能在下料槽的上端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隔间区域内向下流动,起到进一步分散砂石物料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的两侧端面上分别弯折形成有侧边,所述侧边与下料槽的外侧壁光滑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边盖合在下料槽的两侧,当上下移动挡板时,下料槽与挡板之间也能保持封闭状态,防止砂石物料从下料槽的两侧溢出,掉落在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螺母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扳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工作人员手动旋动锁紧螺母,无需再借助其它辅助工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料斗的内壁上远离振动筛的一侧安装有若干根喷水管,所述喷水管的管口下方设置有引流组件,所述引流组件包括多个引流板,所述引流板沿料斗的内壁向下并排设置,且上下相邻的引流板之间呈交错布置,所述喷水管均与料斗内壁最上侧的引流板相对应;所述引流板远离料斗内壁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料斗的内壁相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交错布置的引流板,水流在各排引流板间流动的过程中被充分散开,使水流沿料斗的内壁平铺开,对砂石料进行充分冲洗,防止来自喷水管的水流呈水柱状喷射造成冲洗不充分的结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流板上沿料斗内壁的倾斜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来自喷水管的水流喷射在其下方的引流板上时,一部分水流由通孔流至下方,另一部分水流沿引流板的表面向两侧散开并流至下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流板为一种弧形板,且开口向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板使水流向两侧流动时更加顺畅,增强引导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将挡板滑动设置在料斗的侧壁上并通过锁紧螺母进行固定,能够有效控制料斗下端开口处的流量,便于调节,防止砂石料在下料槽处堆积;

2.通过设置引流组件,来自喷水管的水流喷射在其下方的引流板上时,一部分水流由通孔流至下方,另一部分水流沿引流板的表面向两侧散开并流至下方,水流在各层引流板间流动直至料斗的下部,水流沿料斗的底壁充分散开,以便于对料斗内的砂石物料进行清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料斗位置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为表示引流组件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为表示挡板与料斗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振动筛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为表示活动支柱与套筒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收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振动筛;11、底座;12、支柱;121、活动支柱;122、固定支柱;123、横杆;13、筛板;131、第一筛板;132、第二筛板;133、第三筛板;14、弹簧;15、振动电机;16、引流通道;17、套筒;171、条形孔;172、锁紧螺栓;173、手轮;2、料斗;21、下料槽;211、导向板;22、挡板;221、定位板;222、腰型孔;223、螺杆;224、锁紧螺母;2241、扳手;225、侧边;23、喷水管;24、引流组件;241、引流板;242、盖板;243、通孔;3、收料机构;31、轮盘;32、轮斗;321、叶片;322、滤水网;33、驱动电机;34、定位螺栓;4、机架;5、储砂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可调节下料流量的砂石分离装置,如附图1所示,包括振动筛1、设置在振动筛1较高一侧的料斗2,以及设置在振动筛1远离料斗2一侧的收料机构3。

如附图2所示,料斗2的下方设置有机架4,机架4通过支腿平稳放置在地基上,料斗2焊接固定在机架4上,料斗2的开口由上而下逐渐变小,整体呈锥台状,料斗2的下端开口处固定设置有下料槽21,下料槽21的末端延伸至振动筛1上,料斗2靠近振动筛1的一侧表面上滑动设置有挡板22,挡板22盖合在下料槽21上方;料斗2的内壁上位于远离振动筛1的一侧安装有三根喷水管23,料斗2的内壁上位于喷水管23的管口下方还设置有引流组件24。

结合附图2和3所示,引流组件24包括固定在料斗2内壁上的多个引流板241以及与料斗2内壁平行设置的盖板242,引流板241为一种弧形板且其凸面朝上,引流板241沿料斗2的内壁向下平行设置有三排,且上下相邻的引流板241之间交错布置,每个引流板241上均沿料斗2内壁的倾斜方向开设有通孔243,喷水管23的管口分别与最上排引流板241对应设置,盖板242固定连接在引流板241的上端面上。来自喷水管23的水流喷射在其下方的引流板241上时,一部分水流由通孔243流至下方,另一部分水流沿引流板241的表面向两侧散开并流至下方,水流在各层引流板241间流动直至料斗2的下部,水流沿料斗2的底壁充分散开,以便于对料斗2内的砂石物料进行清洗。

结合附图4和5所示,下料槽21倾斜设置且整体呈扇形,由料斗2的下端开口向振动筛1方向逐渐增大,挡板22与下料槽21的底面平行设置,挡板22靠近料斗2的一侧边弯折形成有定位板221,定位板221贴合在料斗2的侧壁上,且定位板221上开设有两个竖直方向的腰型孔222,料斗2的侧壁上对应于腰型孔222的位置分别固定设置有螺杆223,螺杆223穿设在腰型孔222内,定位板221可沿螺杆223向上滑动,从而带动挡板22上移。螺杆223上还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224,锁紧螺母224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扳手2241,通过旋动扳手2241使锁紧螺母224的侧端面抵接在定位板221上可将定位板221和挡板22固定在料斗2上,挡板22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侧边225,侧边225贴合在下料槽21的侧壁上。下料槽21的底面上还固定有三个导向板211,导向板211由下料槽21靠近料斗2的一端向下呈放射状布置,使得砂石物料在倾倒在料斗2内并进入下料槽21时,砂石物料能够在各个导向板211间充分散开,不会聚成一团。

如附图6所示,振动筛1包括底座11、固定在底座11上的四根支柱12以及安装在四根支柱12顶端的筛板13,筛板13和支柱12的顶端之间分别连接有弹簧14,筛板13的侧壁上固定有振动电机15。筛板13包括第一筛板131、第二筛板132和第三筛板133,第一筛板131位于靠近下料槽21的一侧,第二筛板132连接在第一筛板131的末端,第三筛板133连接在第二筛板132的末端,第一筛板131、第二筛板132和第三筛板133上的筛孔依次增大,三者之间呈阶梯形分布,且连接处通过圆角过渡,使得砂石能够沿筛板13的上表面向下平稳滑动,在此过程中砂子可沿整个筛板13的长度方向漏至下方,而筛分后颗粒较大的石子或块状物料由筛板13的末端输送至石子仓中,筛板13的下方对应设置有引流通道16,引流通道16通过其下方的支架支撑在地基上,引流通道16底壁的两侧与其侧壁之间通过圆弧面平滑过渡,能够有效防止水流和砂子在引流通道16底面的两侧积存,通过引流通道16将筛分后的砂子和细颗粒输送至一侧。

结合附图6和7所示,支柱12分为靠近料斗2一侧的两个活动支柱121和另一侧的两个固定支柱122,固定支柱122固定连接在底座11上,活动支柱121的下方分别设置有套筒17,套筒17固定在底座11上,活动支柱121滑动安装在套筒17内并与套筒17的内壁光滑贴合,两个套筒17相对的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条形孔171,两根支柱12的下端部之间连接有横杆123,横杆123的两端分别穿设在条形孔171内;套筒17的侧壁上与条形孔171相对的一侧穿设有锁紧螺栓172,锁紧螺栓172位于套筒17的上部,且在锁紧螺栓172远离套筒17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手轮173。通过上下移动横杆123可使两根活动支柱121在竖直方向上滑动,旋紧锁紧螺栓172时又可将活动支柱121抵紧固定在套筒17内。

如附图8所示,引流通道16末端对应的地基上开设有储砂槽5,储砂槽5的底面倾斜设置,收料机构3设置在储砂槽5远离引流通道16的一端,收料机构3包括轮盘31、以轮盘31中心为圆心沿其周向呈圆形阵列的多个轮斗32,以及连接在轮盘31中心轴上的驱动电机33,驱动电机33的下方设置有支架,驱动电机33通过支架支撑在地基上。轮斗32包括叶片321和连接在相邻叶片321之间的滤水网322,叶片321固定在轮盘31的两侧板上且为一种弧状板,滤水网322通过定位螺栓34连接在相邻的叶片321之间。开启驱动电机33,轮盘31转动时,叶片321将储砂槽5内的砂子铲起至轮斗32内,砂子随轮斗32转动至另一侧时,砂子沿叶片321向下倾倒至砂子收集仓中,在此过程中轮斗32内的存水从滤水网322向下漏出,使得收集后的砂子不至于存在太多水分,且减轻轮盘31转动时的负担。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进行砂石分离工作时,首先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好挡板22与下料槽21之间的间距,保证合适的开口大小,必要时还可根据地形或其它外界因素调整支柱12在套筒17内的位置,进而改变筛板13的倾角,使砂石能够沿筛板13的表面向下平稳滑动;待调节完成后,向喷水管23内通入水流,向料斗2内倾倒砂石料,砂石料在水流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沿筛板13的表面向下移动,在此过程中,水流在推动砂石料前进的过程中也对其进行充分的冲洗,同时还避免了扬尘,砂石料分别经过第一筛板131、 第二筛板132和第三筛板133,砂子均匀漏在筛板13下方的引流通道16内,石子和大块物料从筛板13的末端输送至一侧进行收集,砂子和小颗粒物料经水流冲刷由引流通道16进入储砂槽5内,收料机构3将堆积的砂子同一清理收集至另一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